——对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抵御制裁和金融打击战略措施的解析
导读:制造危机,并利用危机牟利,已成为大国替代用热兵器对决,达到掠夺和瓜分全球利益的新模式,其中石油、天然气和货币等金融产品却成为战争的客体和财富转移对象。
3月12日,随乌克兰危机升级,美国释放了500万桶的战略石油储备。此举得到美国议员们的支持,金融大鳄索罗斯甚至解气地称,美国应该用“最强有力的制裁手段”压低油价,让俄罗斯吃点苦头。那么,事实如何呢?
“银弹”攻击猛于枪炮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和惠誉国际评级(Fitch)都将俄罗斯政府债券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标准普尔甚至将克里米亚信用评级下调至违约。
国际金融财团也默契地开始对俄罗斯“围剿”。为有效打击俄罗斯财政,针对俄罗斯对欧原油贸易以Brent为参照系的弱点,芝加哥交易所集团3月14日系统性地降低了多个Brent原油期货短期(10个月以内)合约的交易杠杆①,并增加了它们11个月以上合约的交易杠杆,同时又降低WTI原油期货合约长期(19个月以上)合约的交易杠杆②。这些动作既打压Brent原油期货价格,又为美国金融财团制造出了在10个月以上原油期货合约跨市套利的空间和机会。Brent油价在随后的13个工作日盘跌了4.25%。因此,3月14日可称为是俄罗斯的金融“避险日”。
早在去年第四季度,乌克兰发生街头运动时,俄罗斯股市就遭到了游资的攻击。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2013年12月4日跑到乌克兰首都基辅会见了乌反对派领导人,并前往市中心独立广场发表讲话,支持街头民主后,俄股市就在一股神秘力量的打压下一路盘跌,到今年3月14日已跌到1048.99点,跌幅达27.77%。
仅在今年第一季度,金融财团们的“集体”行动就令506亿美元资金离开了俄罗斯。资本外逃,卢布贬值,势必加剧俄罗斯国内的通货膨胀形势,威胁到经济安全以及石油业等基础产业安全,甚至直接影响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与BP、壳牌等石油公司在里海共同经营的合资油气管道公司,以及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合资的位于巴伦支海俄罗斯海域和鄂霍茨克海的油气项目,使俄罗斯油气企业在全球投资效率下降。
资本外逃、股市暴跌、油价下滑,再次将俄罗斯经济逼入死角。
历史惊人地相似
相似的一幕早在2008年8月格俄局部战争时就曾上演。当时,虽然俄罗斯取得了战场上的胜利,但在石油和金融等市场上却损失惨重。
国际金融财团通过金融工具打压国际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直接打击了俄罗斯财政基础。当时,尽管BP公司关闭了一条连接阿塞拜疆沙赫杰尼兹气田的日输气量66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管道和一条日输油量15万桶的石油管道,并一度造成欧洲油气供给中断,同时,随后的飓风灾害使美国油气供给中断,欧佩克也每天减产150万桶原油,但一系列因素都没能阻止WTI油价从战事前的每桶120美元跌到2008年12月20日的每桶31.72美元。
与此同时,国际资本纷纷抛售卢布购进美元等货币,撤离俄罗斯金融市场,卢布快速贬值。这迫使俄央行进行反向操作来维护本币稳定。但卢布仍然贬值4.19%。高盛的统计数据称,从2008年8月8日到8月22日的二周内,约有210亿美元的外资从俄罗斯撤出。2008年8月26日俄罗斯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两地独立后,新一轮的撤资潮出现,仅9月4日当天,卢布兑美元汇率就快速贬值23%,汇率创出30.41的新低,俄央行不得不再次拋售了45亿美元储备来捍卫卢布。
受到石油和金融领域的双重打击,2008年俄罗斯经济年均增值率从2006年和2007年的8.3%迅速下降到5.7%。
从朝核危机、伊核危机、叙利亚危机到乌克兰危机,由于美国国内厌战和保守情绪的增加,奥巴马更多地选用金融战的方式打击对手。而俄罗斯能源等大宗商品贸易占其财政收入的半数以上,财政的脆弱性和既往阻击俄金融资本市场的“辉煌战绩”,使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财团在乌克兰事件中再次利用其在国际金融资本市场上的优势展开 “围剿”。
金融防御体系初见成效
为了摆脱格俄战争中“金融战”带来的困境,俄罗斯随后开始构建自己的金融防御体系。特别是2011年12月20日,俄合并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MICEX)与俄罗斯交易系统(RTS),建成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莫斯科交易所(Moscow Exchange),并推出了包括指数、利率、汇率、大宗商品在内的期货、期权、衍生工具等近110个交易工具,为俄罗斯今天在乌克兰危机中的金融“避险”打下了基础。
世界银行3月发布的对俄罗斯经济评估的一份报告称,除非能够挽回投资者的信心,否则2014年俄资本外流总额将达到创纪录的1500亿美元,而高盛预计这一额度也将达到1300亿美元。这种长期资本外逃必将影响俄罗斯国内油气产业,并使其丧失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此,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策略进行应对。
从3月4日开始,俄财政部停止了每日购买外币达价值35亿卢布(约合9980万美元)的购汇行动,几乎同时,俄在3月还抛售了223亿美元和23亿欧元(合32亿美元)外汇储备来支撑卢布。3月17日克里米亚公投,俄央行干预并接管了3个月短期债利率(3M)(见俄罗斯央行干预利率市场图),将短期利率定在8.32%,此后,在4月23日和4月28日又分别将3M上调到9.16%和9.9%,使其一举超过10年期债券的利率(10Y),同时,大量增持10Y期货合约。
“避险日”后,提升短期利率吸引国际游资,打压长期债券利率使撤离俄罗斯的长期资本的年化收益率下降0.87%,逼短炒的投机盘亏损离场,并有效地降低了长期债的融资成本。进一步,4月8日,俄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披露,俄政府将推进在证券交易所出售国有资产的计划,试图锁定长期资本,化解资本外逃的困境。
此时,因资本外逃,卢布兑美元的汇率持续下贬,到“避险日”卢布已贬值了12.43%,推升了俄国内的通货膨胀。为解困局,俄官方背景的资金立即大量进入莫斯科交易所对美元/卢布期货合约进行干预和护盘,一举扭转了国际资本对卢布的持续狙击,使卢布兑美元升值了6.8%。反映了俄政府不惧怕国际金融财团的自信与稳定经济和控制通胀的决心与能力。
为了预防国际游资打压Brent油价,冲击俄财政预算。从避险日开始,俄罗斯石油界的金融财团在莫斯科交易所对石油和天然气指数期货、金融型Brent原油期货做空,为原油实物头寸避险(见三个期货市场Brent原油期货与避险图),同时增加了相关期货期权的交易,有效地锁定了俄罗斯油气企业的经营风险。国际财团测算出莫斯科交易所的交易意图后,逐渐罢手,并放由油价回归其原有的价值区间。于是,在4月15日后,俄财团再次开始增资做多。通过石油金融资本在莫斯科交易所交易,不仅有效规避了俄油气企业经营的价格风险,也消除了国际游资通过阻击Brent油价达到对俄财政和经济冲击的企图。
俄罗斯还对超跌的股票市场进行了一轮自救,到5月中旬,已收复此番危机以来股市被攻击下跌后的半壁江山。看到商机来临,摩根大通也“半抱琵琶”地看好莫斯科交易所股票的前景,将评级由“持有”上调为“买入”,欲携其客户分一杯羹。
未定胜负的棋局
以美国为首的金融财团在本轮石油金融战中未能取胜,俄罗斯也损失不大,这完全得益于格俄战争后,俄罗斯政府未雨绸缪进行的金融市场改革和金融工具创新,以及危机爆发后俄政府对市场的有效干预。
此间,真正的幕后操纵者是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它是世界上最具权力的政府机构之一,全球影响力甚至不亚于五角大楼。它能通过金融体系攻击,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的。
但是,在俄罗斯欲建立自己的电子支付系统、评级机构、放弃美元作为贸易货币,敦促本国企业从海外证券交易所退市,回归莫斯科交易市场,以避免遭遇西方进一步制裁造成的损失,并采取措施推动国内经济增加自给能力等一系列应对措施面前, OFAC没能像以往一样得胜。但是,不出意外的话,它仍会逐渐推出一步步制裁方案。
备注:
①、有交易代码为CY、BZ、BZT、BZL、BZS、BBT、BB、MBZ等合约;
②、有交易代码为CL、CLL、CLT、WS、26等合约。
本文刊于《中国石油报》2014-5-20国际周刊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