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金回家”运动的支持者看来,黄金作为货币使用已有千年的历史。直到1913年之前,欧洲大部分国家在金本位或是部分金本位的货币体系下,都获得了稳定和持续的发展。然而,20世纪以来全球货币体系对于黄金的弃用,导致了持久的通货膨胀,也是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而现在,是时候重新回归以黄金作为储备的货币体系了。为了保持一国货币在未来的竞争力,当务之急就是将实物黄金运回各自的国家,这也就是“黄金回家”运动的初衷
“从2013年早些时候开始,关于存放在纽约的这1500吨黄金的重要消息就再也没有出现了!”德国贵金属协会主席、“黄金回家”运动发起人皮特·柏林格(Peter Boehringer)有些愤怒地说道。
2013年1月16日,德国央行宣布计划调整海外黄金储备的比例。德国央行计划在2020年前,运回部分储存在国外的黄金储备,其中包括从纽约运回300吨,以及从巴黎运回374吨。
然而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一计划进展缓慢。2014年1月初,德国央行理事会理事蒂勒(Carl-Ludwig Thiele)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过去一年中,德国从巴黎和纽约一共运回了37吨黄金——其中,只有5吨黄金来自纽约。
对此,蒂勒给出的解释是由于德国存放在纽联储的金条时间久远,不符合伦敦交割标准的细长条状,因此需要重新熔炼。而纽约当地的熔炼设备能力有限,拖慢了整个计划的进程。除此之外,由于巴黎距离法兰克福更近,其运输也会更加方便和迅速。
然而,德国民众对于这一解释似乎并不买账。伯林格就质疑,德国央行也没有理由选择在纽约而非法兰克福熔化金条。更有德国民众怀疑德国存放在美国的黄金是否真的存在,因为从未有人对德国的海外黄金储备进行过审计,而出版物上也没有这些黄金的照片。
类似的“阴谋论”让德国央行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为何德国要开展“黄金回家”计划,又为何此项计划中途受阻?在此行动的背后,德国及美国之间的关系该如何相处?
“黄金回家”计划
如果要评选世界上守卫最严密的地方,美国华尔街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大楼肯定名列前茅。这里是世界黄金交易的中心,也是储存黄金的重地。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金库兴建于1921年,一共地下五层,深达25米,直接贯穿曼哈顿岛的地基,周围被巨大的花岗石包围。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寄存的金条就整齐地码放在花岗石上,其中包括了属于德国的1500吨黄金。
德国是世界第二大黄金储备国。截至2012年底,德国共持有3391吨黄金。但只有1/3的黄金储备在法兰克福。冷战时期,当时的西德担忧美苏之间的冲突殃及自己,为了寻求军事保护,将1536吨黄金交给美联储保存,此外还有800吨黄金位于英国和法国的央行。
时过境迁。2010年的欧债危机,导致德国国内要求运回海外黄金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经济学家和国会议员甚至发起“黄金回家”运动,上述德国贵金属主席伯格林就是这一计划的发起人之一。
《国际金融报》记者查阅“黄金回家”运动官方网站,发现这一计划始于2007年,共有64位发起人,大部分来自德国贵金属协会(DEG)和欧洲纳税人协会(Taxpayers Association of Europe)。目前,“黄金回家”计划获得了超过1.5万名网友的声援。
在“黄金回家”运动的支持者看来,黄金作为货币使用已有千年的历史。直到1913年之前,欧洲大部分国家在金本位或是部分金本位的货币体系下,都获得了稳定和持续的发展。然而,20世纪以来全球货币体系对于黄金的弃用,导致了持久的通货膨胀,也是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而现在,是时候重新回归以黄金作为储备的货币体系了。为了保持一国货币在未来的竞争力,当务之急就是将实物黄金运回各自的国家,这也就是“黄金回家”运动的初衷。
除此之外,“黄金回家”计划的组织者们还提出,要全面、独立、公平地审计现存于各国央行金库中的黄金储备。
“黄金需要被重新货币化——至少给予人们自由选择使用黄金作为支付手段的基础”,该计划的组织者们在网站上写道。
欧债危机的余波
除了德国之外,在荷兰、奥地利等国家同样出现了要求“黄金回家”的呼声。
2012年11月,荷兰反对党基民盟和社会党质疑政府将大部分黄金储备存在国外的做法,并要求政府将这部分黄金运回国内。荷兰现在拥有612吨黄金储备,位列世界前十,但只有10%在国内,大部分存在美国。
今年,有媒体报道称奥地利政府审计机构将派出一个代表团,查实奥地利在英国央行存放的黄金储备。奥地利央行行长爱德华·诺沃特尼(Ewald Nowotny)曾对此表态称:“任何一个商店的仓库都有必要每年做一次库存盘点。这是戳穿不合理指控的惟一方法。”
目前,奥地利持有280吨黄金储备,其中超过半数都储存于伦敦的英国央行金库。
尽管荷兰和奥地利国内出现了反对的声音,但是两国政府却并未作出实质性的举动。与之相对比,德国央行选择将海外黄金运回国内,被认为是受到国内舆论的压力。
德国民众对于黄金的执念,与其在20世纪所经历的历史不无关系。一战之后,德国魏玛政府采取货币贬值政策,引发恶性通货膨胀,无数德国家庭几个世纪积累的财富就此蒸发,社会陷入两极分化,最终为纳粹德国的出笼铺平了道路。
而伴随着纳粹政权在二战中倒台,德国再次陷入经济崩溃和恶性通胀。尽管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向德国提供大笔援助,拯救了后者的经济。但这两次毁灭性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崩溃,依旧在德国民众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阴影。
也正因为如此,德国民众对一切基于政府信用的货币都抱有本能的怀疑,其中也包括欧元。2010年以来,欧债危机陷入绝境,爱尔兰、希腊等政府相继面临破产的边缘。德国作为欧元区内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不得不为其他国家的财务黑洞兜底。
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国际经济部主任本·斯泰尔(Benn Steil)分析认为,德国社会普遍对欧债危机的爆发感到焦虑,并对欧元区的货币体系产生了怀疑。而就在此时,德国民众发现央行并没有很好地监管其海外的黄金储备,最终引发了要求“黄金回家”的强烈抗议。
斯泰尔同时补充道,荷兰与奥地利也是同样的情况。“毫不意外,这些为欧债危机纾困的债权国家,其国内社会普遍感到非常焦虑。”
民粹主义陷阱
要把几百吨黄金从大西洋的西岸运送到东岸,同时还要保证绝对的安全和保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历史上,德国曾经完成过类似的行动。从2000年到2001年,德国央行秘密地将寄存在伦敦的931吨黄金运回法兰克福。不过,这一计划直到2012年才向公众披露。
根据纽联储的资料显示,大部分德国的黄金都是上世纪冷战时期存入的。在德国合并之前,共有98%的黄金储备在国外。德国在二战后的“经济奇迹”创造了大量的财富,成千上万的美国黄金储备被登记在德国人的名下,储藏在纽联储的金库之中。
这几十年前,德国央行的官员已经习惯通过美国同事的报告来了解黄金的储存状况。据悉,德国的金条清单来源于“1970/1980”年代。在报告中,纽联储的工作人员确认这些黄金依然处于它原来的位置。
不过,一旦要将黄金搬离金库,则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纽联储提出要用7年时间才能把黄金还给德国,这是因为各国在纽约交易的黄金都是“纸黄金”,一旦要将“纸黄金”变现,则要区分属于德国的那些实体黄金是否处于合约交易当中。
也正因为如此,此次当德国央行如此高调地宣布将黄金运回国的计划之后,立刻遭到了外界的批评。当时,《华尔街日报》公开谴责德国央行此举是屈从于民粹主义媒体煽动的民众压力。
《经济学人》更是以俏皮的口吻写道:“德国的黄金卫士们一定会紧盯着从巴黎开出的密封车厢,正如德国的环保激进分子跟踪开往下萨克森州戈莱本废弃盐矿的核废料运输车,保卫德国的黄金将成为新的政治焦点。”
对于外界的各种猜测和忧虑,德国央行更是发布了一份声明进行澄清,表示本次调整黄金储备方案是出于提高信心,以及便于必要时兑换成外汇的综合考虑。
美德同盟
事实上,早在德国提出将黄金运送回国的计划之前,德国央行就屡次向纽联储提出申请,要求检查其寄存的黄金储备。
2012年,德国基民盟议会外交政策发言人菲利普·米斯菲尔德(Philipp Missfelder)曾前往美国要求检查德国的储备黄金,但是却吃了一个闭门羹。纽联储以“可能会对金库造成安全隐患和程序问题”的理由拒绝了他的检查要求。
事实上,德国并不是惟一被拒绝的国家。纽联储同样拒绝了荷兰、加拿大等国家提出的检查要求。按照纽联储的解释,“金库是连其管理者都不能进入的地方。”
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孙茂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黄金储备的所有权是非常清晰的,美国无权拒绝黄金储备所属国查看自己国家的黄金储备。但是,我也并不认为美国拒绝德国央行查看的原因是黄金储备有问题。”
在他看来,德国央行提出查看要求遭拒应该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可能与黄金的保存、托管流程安全有关。
近期,彭博社报道称德国官方已经确认其在美国储藏的黄金是“安全的”。德国基民盟议会预算发言人巴斯勒(Norbert Barthle)告诉媒体:“美国人将我们的黄金照顾得很好。客观地说,绝对没有理由对此表示怀疑。”
不过,反对者对此回应似乎并不满意,认为德国政府的这一表态,意味着放弃将海外黄金储备运回国的计划。美国金融博客Zerohedge评论认为,德国确认储存在美国的黄金是“安全的”,这既挽回了默克尔及其执政党的颜面,又解决了与美国之间的小摩擦。
作为美国的坚定盟友,默克尔治下的德国并不会为此事而与“老朋友”闹翻。目前,德国与美国的大西洋自贸区谈判正在进行之中,这才是默克尔的头等大事。德国总统高克甚至表示可以既往不咎“窃听门”事件对美德关系的伤害,“大西洋自贸区谈判应继续进行,这是双赢之举”。
那么,“黄金回家”行动是否只是组织者们策划的一场政治作秀呢?《国际金融报》记者为此采访了3位在德国当地生活多年的中国留学生。在他们看来,“黄金回家”活动在当地并未产生很大的影响力。留学生原悦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黄金回家”活动更多地局限在民间层面,“德国社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但很少有能推动全社会一起行动的事件”。
《国际金融报》记者多次要求采访“黄金回家”计划的发起人伯林格,但至今尚未收到回复。
回归黄金时代?
事实上,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将本国的黄金储备保存在海外,特别是美国。这是因为纽约是全世界的黄金交易中心,由此可便于随时交易。
其实,纽约之所以成为全球的黄金交易中心,也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的“后遗症”。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它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
在此体系之下,纽约逐渐成为全球黄金交易中心,再加上大宗黄金的运输和储备不易,为省去交易和储备的麻烦,各国干脆将黄金储存于美国。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但黄金却留在了美国。
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以其自身强大的军事及经济实力,维持着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信用,也维持着世界货币体系的稳定。然而近年来美国为了挽救国内经济,连续推出3轮量化宽松政策,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打击。
正是在此背景之下,一些国家放弃部分美元作为外汇储备,转而寻求更为保值的黄金储备。
去年6月,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世界官方黄金储备统计报告显示,全球官方黄金储备总量依旧处于上升趋势,其中俄罗斯、乌克兰、阿塞拜疆等新兴经济体的黄金储备增持明显。
如今,德国央行选择将海外的黄金运回国内,这是否意味着各国因为美元贬值太厉害而对其失去了信任?世界货币体系是否会出现松动,重回金本位?
针对此问题,大部分国内学者都给予了否定的回答。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世界黄金的储量是有限的,根本无法作为全球交易的媒介。事实上,作为世界最大的黄金储备国,美国也只有8000多吨黄金,其价值占美国GDP总量的1%不到。如果世界一旦回归金本位,那么很快就会陷入通货紧缩状态。
而在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看来,从金本位过渡到美元,是一个历史沿袭。尽管美国财政赤字严重,但目前美元依然是避险资产。“即使从政治角度出发也不可能回到金本位。美国人会放弃美元,让黄金坐庄吗?美国的经济霸权用200年才争取到,美国会放弃这点吗?”谭雅玲反问。
不过,在斯泰尔教授看来,金本位虽然不会回归,但是以美元为主导的国家货币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并可能在未来终结。为此,他提出“全球性数字化黄金系统”的设想,来解决黄金重新货币化的难题。
斯泰尔教授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目前私营的黄金银行已经存在,从而使账户的持有者可以用真实的金条作为股份的形式,进行国际支付。
“如果谈论一种基于黄金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肯定听起来很离谱。但1900年时,一个没有黄金的货币体系也是如此。现代科技使得通过私营黄金银行恢复黄金货币成为可能,即使没有政府的支持也是如此。”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