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局势现在处于一个变局前夜的状态。变局点有两个:一个是伊拉克内战,一个是巴以局势。今天我们先说伊拉克内战。
伊拉克内战:
伊拉克内战依然持续,美国虽然对ISIS进行了打击,但非常有限。就像我们在美国确认打击ISIS时分析的那样,美国的动作不过是为了阻止ISIS向库尔德自治区进军,是应库尔德自治区的请求,只要ISIS停止对库尔德人的进攻,美国就会停止空袭。如今,相关分析已得验证。事实上,虽然ISIS反人类且已完全不为世界所容,但ISIS对美国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所以,虽然美国可以轻松终将ISIS击垮,但却不下手。事实上,ISIS本身就是美国入侵伊拉克一手制造出来的,ISIS一部分来自基地组织,一部分来自叙利亚反对派,其首领巴格达迪的成长正是在美国的军事监狱中。而且,美国之前就指望ISIS能够为己所用,现在美国也并未放弃这一目的。
ISIS是如今中东最具实力的恐怖组织,其对美国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四点:
一、美国可借ISIS力量攻击伊拉克什叶派势力。
过去些年,什叶派力量在伊拉克势力得到很大程度发展,伊拉克政权基本上掌握在以总理马利基为首的什叶派手中。正是基于此,伊朗对伊拉克的影响力才越来越大。通过伊拉克,伊朗对叙利亚的支持才更加直接,俄罗斯对叙利亚的影响透过伊朗、伊拉克辐射得更充分。站在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现政权角度,如果能形成一个三国的什叶派联盟,则三国可在中东地区发挥更大作用。当然,这是损害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的,所以美国对此耿耿于怀,这也影响美国推翻叙利亚政府并最终干掉伊朗的进程。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试图借助ISIS的力量,来加速什叶派在伊拉克统治局面的崩溃,同时借机扶持库尔德人走向建国之路,为以后美国继续控制中东铺路。这就是为什么ISIS在伊拉克攻城略地半年多美国都无作为,当ISIS攻击库尔德人后美国立刻出手的根本原因。如今,ISIS向库尔德伸出的手被美国敲打了一下,ISIS知道了自己哪里不能打,那么下一步恐怕就会再次向伊拉克现政府展开攻击。
二、美国可借ISIS促库尔德自治区建国。
促进库尔德人在伊拉克北部建国,甚至构建一个跨伊朗、叙利亚、土耳其和伊拉克的库尔德人国家是美国人的企图,也是库尔德人的梦想。这么做的目的是,减轻以色列人在中东的压力,从而减轻美国人在中东的压力,并进一步稳固美国在中东的控制地位。当然,美国的这一设想在上述四个国家中都是反对的,特别是土耳其和伊朗,必然会采取实际行动。作为中东两个完全不同派别、政治观点也差异很大的较有实力国家的伊朗和土耳其为什么能够不断靠近,根本原因之一恐怕就是两国在领土利益和民族问题上存在非常重大的共同战略利益和潜在合作空间。
三、美国可借ISIS打击叙利亚巴沙尔政权。
ISIS总是需要不断扩张的,美国既然不想消灭它,那么就必然会充分利用它。ISIS已经知道,美国是不会允许他们进攻库尔德人的,伊朗和土耳其又是ISIS没实力进攻的,所以他们可以攻击的方向只有两个:向南的伊拉克现政府,向西的叙利亚巴沙尔政府。而攻击这两个国家的政府军,正好都是美国战略上所需要的。如果最终ISIS认为攻击伊拉克现政府难度大,他们就可能转向攻击叙利亚,这也正是美国所需要的。因为,叙利亚现在的反对派实力不济,被政府军打得短期内很难组织起来大规模的进攻,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试图利用ISIS之力就可以理解了。
四、美国可借ISIS继续肢解和分裂伊拉克。
美国肢解和分裂伊拉克的好处我们之前已经分析过,这其实也是很多年前的一个计划。早在n多年前,美国就有议员提出肢解伊拉克并获得通过,只是那时候火候不到,没有执行。现在情况差不多了,美国军队也撤出了伊拉克,恰好是肢解伊拉克并制造区域混乱的时候。一旦伊拉克继续走向索马里化,这种恐怖主义横行的状态就可能继续向外扩散,这就是美国可以继续控制中东并在中东继续发挥作用的机会。
那么,伊拉克现政府是一个什么情况呢?
经过ISIS这一折腾,过去什叶派掌控局面的情况被打破了。过去,经过多年的经营,以马利基为首的什叶派在伊拉克基本可控制局面。但经ISIS这一折腾,美国和西方借机敦促马利基下台。经过美国和伊朗的斡旋以及伊拉克内部博弈,库尔德派系最终获得了总统之位,逊尼派执掌议会议长之职,什叶派继续掌权总理本无悬念。但是,美国继续督促马利基下台,而新任总统则提名什叶派副议长阿巴迪为总理。一石激起千层浪,什叶派开始有分裂倾向,原来马利基掌控的第一大政治联盟有不少议员退出。马利基为了继续执掌总理,甚至鼓动支持其的军队将坦克开进了巴格达。
最新的消息是,克里敦促伊拉克新领导人必须尽快组建一个包容性政府,他称美国还将加大打击伊拉克极端组织的力度,并提供更多援助。美国人的意思是,如果你们换了马利基,那么美国就加大对ISIS的打击力度,否则将不会帮助你们打击ISIS。这显然既是威胁,又是利诱。较为亲美的库尔德派系借机试图换掉马利基,而什叶派的一些人也相信了这一点,因此退出了马利基的联盟。而有报道称,伊朗也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改支持新总理阿巴迪。如果消息属实,伊朗的意图恐怕是为了维护伊拉克什叶派的团结,但能否实现恐怕也是未知数。
事实上,哪怕伊拉克更换了总理马利基,美国也不太可能真正的去对ISIS下死手,这一点和伊朗愿意为救援什叶派政府而派援军有本质区别。某种程度上说,伊拉克什叶派政府的倒还是立直接关系到伊朗的核心利益;但对美国来说,什叶派政府倒台恰和美国的意,伊拉克继续混乱并走向分裂正和美国的意。在加上,美国是在利用ISIS为自己服务,怎么可能将其扼杀?
所以,伊拉克的政客是幼稚的。这么折腾下去,伊拉克现政权只能会更分裂,据报道称马利基甚至有可能发动政变。这种情况的继续演化,就是一个走向无政府状态的伊拉克,这正是白宫所需要的。某种程度上说,伊拉克的政客们是正在继续做极其愚蠢的内耗,而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还在内耗,其结果可想而知。在ISIS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如果什叶派也出现分裂,那么最终很可能会出现更大的内战,伊拉克完全可能进一步确认分裂为三四个国家,当前的伊拉克政权完全可能分崩离析。一旦如此,内战可就会打得更欢,到时候就看谁背后国际支持力度更大,以及谁更加强权了。当然,到时候伊拉克只会出现更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伊拉克人民将更加水深火热。
对中国来说,伊拉克的大乱也有影响,至少石油缺口会导致油价上涨,这在经济上的损失还是实实在在的。因此,中国在这一事件上应支持伊朗和俄罗斯继续发挥作用,但不应直接介入伊拉克局势,避免陷入其中不可自拔,着美国人的道。而且,如果伊拉克的乱局向周边扩散,对中国也是非常不利的,因为那样中国获得能源就更加困难,油价也会因此上涨拖累中国经济。中国的应对之策是一方面加强对相关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对南海的控制和石油开采,同时做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以准备打击对手。同时,还要做好随时应对局部战争的准备。只有这些都齐备了,中国才能掌控自己可以控制的大局,才能和别人拼血耗时间,看谁最后支撑不住。
要说中东问题的焦点,最终必聚焦至自二战后已持续数十年的巴以问题。巴以问题自二战以后引发过5次中东战争,迄今巴以之间仍打打停停,从未真正实现和平停火。最近,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导致一千多巴勒斯坦人死亡,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以色列也因此在世界上成为众矢之的,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都对以色列提出尖锐的批评。但是,哪怕如此,以色列和哈马斯依然毫无实现真正停火的意思,彼此不断对对方进行袭击。
要看清巴以问题,我们非得从历史中寻找端倪。客观上,巴以今天的问题也是美国一手制造。关于这一点,我们可摘录笔者今年新作《大博弈 中国之危与机(形势篇)》中的相关内容予以阐述。
摘录: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土耳其加入同盟国。一战期间,世界爆发了反对欧洲人殖民统治的浪潮。作为世界最大的殖民主义国家,英国人为了以彼制彼,就以战后承认各阿拉伯国家独立为条件,与阿拉伯领导人麦加王子埃米尔·侯赛因谈判缔结了军事联盟。但是,狡猾的英国人为了获得更多支持,事实上向多方进行了多种空头许诺,其中对阿拉伯国家的许诺明显与早先对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罗斯柴尔德勋爵作出的许诺相冲突(注释:犹太复国主义又称锡安主义,是犹太人的政治运动,也指支持犹太人在以色列土地建立家园的意识形态。犹太人在以色列土地立国已有超过三千二百年历史,而犹太王国或自治领在公元二百年前一直有断断续续存在。犹太复国主义早在19世纪最后25年就已作为对愈演愈烈的排犹主义的一种反抗而在欧洲犹太人中间发展起来。1897年,成立于巴塞尔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就曾多次请求奥斯曼帝国政府允许他们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定居点。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和美国的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趁机要求协约国允许他们于奥斯曼帝国灭亡之际,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英国人向罗斯柴尔德为首的犹太金融家们许诺帮助其复国,完全是想从犹太金融家那里获得战争融资,以支持英国在一战中获胜。
战争期间卖命的筹码大,战争过后使钱的筹码大,因为钱在非战争时期更有利用价值。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黑暗的阶段,为了获得更多犹太金融家的支持,1917年11月2日,时任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勋爵,代表英国政府写信给好友罗斯柴尔德勋爵(该联盟由罗斯柴尔德建立),宣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家园,并未达到此目的而竭尽全力······但不言而喻,不能做任何有损于巴勒斯坦现存的非犹太人社会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的事情······如果你能把这一声明转告犹太复国主义联盟,我将不胜感激。”
这个被称作《贝尔福宣言》的信件,显然和之前协约国瓜分奥斯曼帝国的秘密条约相冲突。但这阻止不了在英国的支持下,犹太复国主义者不顾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采取政治、外交、财政以及军事手段,强行组织犹太人向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西部地区移民。
战后,法国托管了叙利亚,英国除了保护国埃及外还得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和巴勒斯坦,意大利则分得多德卡尼斯群岛,希腊获得了爱琴海上的几座岛屿、东色雷斯以及对士麦那地区的五年管辖权。
一战后的列强分赃,和之前英国人给阿拉伯人的承诺及协约国公开声明的民族自决原则完全相反,这让阿拉伯人无比气恼,中东地区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武装抵抗浪潮,阿拉伯民族抵抗运动开始爆发。经过数年斗争和妥协,英国和法国逐渐恢复了托管的秩序,同时也允许地方有一定的自治权,这种相对不稳定的和平状态一直得以维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不过,巴勒斯坦的情况与中东其它地方完全不同,因为英国之前对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承诺要兑现。根据托管条款第六条的规定,英国人要为犹太人迁移提供方便和支持,并鼓励犹太人秘密移居该地区。但同一条款中还有另一条事后看起来自相矛盾的规定,“居民中其他几部分人的权利和地位”将受到保护。显然,英国人的如意算盘是,犹太人的迁移人口永远也不会达到侵害阿拉伯人“权利和地位”的程度,一切都在英国人的掌控之中。但是,英国人的如意算盘被战争狂人——希特勒所打破。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展开一系列排犹政策,希特勒疯狂的灭犹政策加快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的移民,从1932年的9553人快速发展到1933年的30327人,到了1934年和1935年,移民人数更是高达42359人和61854人。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的总人数也从1919年的65000人猛增至1939年的45万人。
短期内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彻底打破了之前犹太人缓慢移民时的平衡,也使得之前一度欢迎有钱、有活力、有技术的犹太人的阿拉伯人,开始对这一情况进行激烈反击。阿拉伯人认为,《贝尔福宣言》背叛了此前英国人对阿拉伯人的承诺,他们也没有任何理由为西方国家的排犹政策埋单,更不应该因此而失去自己的家园。在这种大背景下,巴勒斯坦成了英帝国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和阿拉伯民族主义三方力量的博弈场,也成了中东火药桶的引信。
一战之后,大量犹太金融家移民美国,定居在美国的犹太人达数百万人,犹太人和美国的关系逐渐密切。二战期间,为了扩大美国在中东的势力范围并排挤英国的影响,美国大力扶持犹太复国主义。1943——1945年间,美国国会通过了赞成在巴勒斯坦无限制移民和建立犹太国家的决议和宣言,这更加深了阿以矛盾。
二战后,在犹太复国主义的游说和地缘利益的促使下,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于1945年8月提议,让10万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托管地。刚刚成立不不足半年的阿盟立即表示强烈反对。但是,由美国一手操控的联合国大会还是在1947年11月29日投票通过了将被托管的巴勒斯坦一分为二。
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根据这一划分宣布建立国名为“以色列”的犹太人国家。美国立即承认了以色列并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第二天,阿盟国家相继进入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因此爆发。
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获得美国支持的以色列胜利告终。此时,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冷战已经开始,失败后的阿盟自然与美以的敌人前苏联靠近,中东地区就此成为美苏东西方冷战的前沿。在这种大背景下,爆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美苏在这场战争中全部卷入。到了第三次中东战争,由于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极为有力,而前苏联对阿盟的支持则非常不力,这使得阿盟自此开始疏远前苏联。第四次中东战争阿盟几乎取得胜利,但战场策略的选择和以色列背后美国综合实力的对比,使得阿盟最后依然失败。
这次失败与以往3次都有不同,它使得部分阿盟国家、以色列和美国开始寻找互相妥协之路。也正是这种妥协之路,使得阿拉伯国家自此开始走向分裂。正是由于阿盟的分裂以及阿拉伯国家与前苏联的疏远,使得苏联最后为了地缘利益不得不发动了入侵阿富汗的战争。
1982年,以色列借阿盟分裂之机,发动了第五次中东战争。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美国扶持的巴列维王朝覆灭。1980年,在阿盟逊尼派国家和美国的支持下,又爆发了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的两伊战争。这之后由于进一步的地缘因素,在两伊战争后又爆发海湾战争、美国入侵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较大规模的战争。
至今,中东仍是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最敏感的地区,是世界大国角力的焦点区域,其中地缘政治依然是最主要因素之一。
从上述笔者新作《大博弈 中国之危与机(形势篇)》中的相关章节内容阐述可知,是美国二战后在欧亚大陆的地缘战略布局,需要一个以色列这样的角色作为“中东”钢钉存在,才有了犹太复国的真正机会。这一战略目的,又和持续很多年的犹太复国主义结合在了一起,再加上犹太资本雄厚的经济实力,于是就真的在中东创造了一个以色列国出来。
1946年时,国联托管英国具体管辖下的巴勒斯坦地区,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当时绝大部分土地归巴勒斯坦人,犹太人星星点点地占据约6%的巴勒斯坦土地。1947年联合国决议的“巴以分治”,此时犹太人已从世界各地蜂拥而至,人数达到约60.8万,巴勒斯坦人则为122.2万。根据“巴以分治”决议,“以色列国”的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巴勒斯坦地区的56%;“巴勒斯坦国”面积为1.115万平方公里,占巴勒斯坦地区的43%。经过六七十年的斗争和博弈,如今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的领土基本被以色列控制,巴勒斯坦人被分割在不同的地区,巴勒斯坦实际控制的领土面积只剩下2500平方公里,剩下的2.45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在以色列的治下。
更直白点说,在美国的支持下,失去国家2000多年的犹太人,愣是在中东这片土地上又建立了一个国家,同时也是对巴勒斯坦人的入侵。站在一个中立场上,一方面不得不对犹太人产生几分敬意,因为追寻了两千多年的复国梦得是多么强大的坚持精神;另一方面,又对多灾多难的巴勒斯坦人感到难过,正是犹太人的入侵,给巴勒斯坦人带来了无休无止的灾难。
我们知道,正在进行的巴以冲突是由3名以色列青年被杀害引发,在今年6月30日三名青年尸体在约旦河西岸南面哈尔胡尔镇附近被搜索行动人员发现。以色列方面很快将矛头指向了哈马斯,并誓言报复。哈马斯方面并未回避,而是立即回应内塔尼亚胡的警告,称以色列不要作任何报复行动,并警告说:内塔尼亚胡如果胆敢大面积进攻加沙,那么通向地狱的大门就已为他敞开。很快,一个巴勒斯坦青年也被以色列方面绑架后杀害。双方的互相报复就此展开了,仗越打越大,以色列由单纯空袭转向空袭加地面行动。相比以色列,巴勒斯坦方面实力要差很多,巴勒斯坦为此付出了死亡一千多人的代价。至今双方仍未实现停火。
这次巴以冲突的背景是什么呢?是ISIS在伊拉克攻城略地,什叶派政权岌岌可危,中东很可能会因伊拉克的乱局而引发什叶派和逊尼派对垒的情形。我们知道,ISIS信仰的是逊尼派的瓦哈比教派,这个教派信仰的国家主要包括沙特和卡塔尔,沙特富豪是过去ISIS主要资金来源渠道之一。如果ISIS继续肆虐,那么就可能引发中东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大对抗。为了避免这一局面出现,伊朗在六月份早早就将ISIS定义为恐怖分子,并将对ISIS的打击定义为反恐。在这个过程中,卡塔尔王子和伊朗总统通了电话并达成一致意见。而沙特方面,至今未有吱声。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真的形成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大对抗,那是美国求之不得的事。所以,最初美国对ISIS的表态一直很暧昧,甚至有些纵容。
显然,伊斯兰世界内部派别大对抗是伊斯兰国家所不愿意看到的,那么如何破解这一局面?最好的方式恐怕就是用民族矛盾来替代宗教内部矛盾。于是,就在这个时候,以色列的三个青年被杀了,中东地区的核心矛盾——巴以民族矛盾瞬间激化爆发了。
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哈马斯的报复是非常激烈的,不但有轰炸还有地面行动,给巴勒斯坦人带来了非常惨痛的人道主义灾难,总人口只有430万人却因此死亡超过千人,这已经差不多是万分之二点五的比例。以色列这个时候对巴勒斯坦采取如此大规模的行动,战略上是对美国非常不利的。因为这么一打,巴以矛盾对冲掉了伊拉克ISIS引发的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尖锐对立可能,这客观上损害了美国的战略利益。而以色列,完全不接受美国的调停和斡旋,毅然决然地进行了行动,美国却不得不对此进行默许,这又引发了国际社会对美国的不满。
以色列之所以毅然决然地行动,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奥巴马和华尔街犹太财团已经有了较深的矛盾,奥巴马的很多政策都对华尔街的犹太财阀不利,白宫有试图节制华尔街财阀的意思。再加上奥巴马在巴以问题上一直毫无作为,甚至有些弹压以色列,对以色列的支持也不够,这也让以色列感到不爽。另一方面,以色列内部极右翼势力对内塔尼亚胡一直不满,认为他对巴勒斯坦过于软弱,一直要求内塔尼亚胡强硬。如果面对三个以色列青年被杀害,内塔尼亚胡依然无所作为的话,国内政治上内塔尼亚胡就无法向公众交代,这个政治压力内塔尼亚胡不好扛。这两者的结合,促成了以色列的强烈反应。说白了,就是以色列在与美国有隙的情况下,内塔尼亚胡政府为了笼络国内民心,而发动了这场强硬的行动。
另一边,哈马斯对以色列也进行了强烈的反击。大多数人都喜欢把哈马斯和恐怖分子挂钩,其行为也有一些恐怖分子的影子。但是,哈马斯在巴勒斯坦人心目中却是英雄,支持率远高于巴解组织,因为在巴勒斯坦人看来,哈马斯面对以色列的欺凌是强硬的和不妥协的,这正是巴勒斯坦人所希望和需要的。哈马斯越强硬,支持他们的巴勒斯坦人越多,支持温和派巴解组织的反而越少。但是,在国际上,美国和以色列至今不承认哈马斯,也不和哈马斯进行谈判。于是,巴以问题就变成了一个死循环。巴解组织在巴勒斯坦缺少代表性,但美国和以色列却只认可巴解组织,只和巴解组织谈。巴解组织越和美国谈,巴勒斯坦人越觉得巴解组织软弱,越不支持巴解组织,巴解组织也就难以在国内取得统一意见。另外一边,哈马斯越强硬反而支持率越高,在巴勒斯坦的代表性越强。结果就成了巴解组织越和美、以谈支持率越低,死循环就这么形成了。这种死循环,使得巴以问题基本上变成了一个死局。这种死局,在没有新的重大变量被注入的情况下,基本上无解。
甚至,随着国际局势的演化,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弱化后,当伊斯兰世界内部的矛盾缓解,巴以的民族矛盾就可能成为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到那时,若再爆发第六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在没有美国支持的情况下还能如之前那样取胜吗?这恐怕也应该是以色列担心的问题。更直白点说,当美国无法再控制欧亚大陆,以色列的前途有该怎样?以色列只有八百多万人口,但中东国家的总人口四五个亿,这种对比任谁都不得不对未来揪心。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最近些年以色列一直大力发展与中国关系,恐怕也是另有所图。
巴以的死局,如果继续向当前美国主导的模式走,基本上会继续保持死局且永远无解。如此长期持续,当美国衰落,对以色列来说将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站在一个中立角度说,以色列和中东实现民族和解,大家和平共处,恐怕是彼此最好的出路。那么,又该如何实现和解呢?
在现阶段,和解恐怕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经济的发展与融合。仅靠以色列和中东国家,这个经济既难取得持续发展的成就,又难做好融合,只有更大的发展潮才能带动一个区域走向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个出路是什么呢?就现阶段来说,只有欧亚大陆经济整合,才能帮助中东伊斯兰国家和以色列实现真正和解。如今,最能代表欧亚大陆在经济整合发展方向的是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
站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来考量,参与的国家和地区越多,越有利于大家的发展,所以这一战略并不排斥中东国家。如果中东伊斯兰国家和以色列,能够达成一致意见一起将自己融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去,那么中东将会成为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战略枢纽,也才能真正带动整个中东的经济向好的方向持续发展。随着欧亚大陆经济的整合,一旦中东国家都融入到了这个大潮当中,那么当地民众精力会逐渐被经济发展的利益所吸引,相应的民族仇恨也将随着发展而逐渐淡化。在这种背景下,再辅以更具代表性的国际斡旋,到本世纪中叶或下半叶,中东实现民族和解还是有可能的。如果不走这条路,继续进行着零和博弈的战争游戏,无论是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恐怕都难有任何出路可言。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