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弗格森怒火
8月25日,迈克尔·布朗的葬礼在弗格森镇圣路易斯地区的教堂举行,超过3000人到现场为年仅18岁遭到杀害的黑人青年送行。
这场规模宏大的葬礼,成为了本次美国弗格森骚乱的一个悲情注脚。当地时间8月9日中午,美国密苏里州弗格森镇发生黑人在街上被白人警察达伦·威尔森连击数枪身亡的事件,一时间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抗议,并最终引发了1992年来美国最大的一次种族骚乱。
在一国总统都是黑人的情况下,为什么黑人的人权怒火还是一点就着?在过去的40多年,黑人当选的政客从1500人增长到9000人之多,底特律、芝加哥、新奥尔良是黑人势力最大的城市,过去的几十年,一直都是黑人民主党政客执政。但讽刺的是,在这几个城市,黑人的生活却是最糟糕的,在社会治安和社会环境上,这几个城市也是最差的。
如果黑人总统、黑人市长都对此无力,那么推动黑人人权进步的力量在哪?
怒火宣泄街头
“我不敢相信弗格森市民向这些警察交税的钱来买对付自己的催泪弹,真是荒唐。”
——美国网友@TheSwaggDaddy
历史上,弗格森所在的圣路易斯市曾是美国种族隔离最严重、种族关系最紧张的地区之一。
据记者了解,黑人占弗格森当地人口的67%,而警官中只有7%是黑人。在参与调查的31个社区中,黑人居民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了10%,其中30个社区中黑人居民的比例高于白人警官的比例。美国当局称,警方队伍缺少黑人申请者也是导致警民关系恶化的原因之一,甚至出现过在81名申请人中只有3人是黑人的情况。
弗格森骚乱持续十多天时间,政府甚至动用国民警卫队来稳定秩序。当地一名未提及姓名的黑人女性在接受英国BBC采访时表示,“现在发生的这一系列暴力事件把我们的生活搞得一团糟,这不会是迈克尔·布朗希望看到的。”她补充道,“我们只需要坚守信仰,我们必须心怀希望、继续祷告,一旦你不再对生活抱有希望、一旦你连信仰都放弃、一旦你停止祷告,那就再也没有机会得到公正的对待。”
弗格森当地居民韦恩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这里的人都十分关心居住的社区,那些到处抢掠的人不会是弗格森的居民。他们只是一些投机取巧的人,想利用我们的不幸遭遇捞上一笔。”他说,“看到有人依然想利用这样艰难的时刻,还把抢掠当作是正确的做法,这样的感觉实在是太糟糕了,犯罪没有大小之分,无知不能为无知辩护。”据韦恩所说,大部分当地人还是选择了通过和平方式的游行和静坐来表达抗议,如今随着暴乱基本得以平息,增派来的维稳部队也已经撤离了弗格森。
“我和姐姐去参加了抗议游行,因此见过不少友好的、爱好和平的抗议者,但同时我也亲眼目睹了不少暴力事件。我能感受到大家的愤怒,以及针对警方的敌意。”尽管完全能够理解大家的做法,但韦恩同时也表示,“我受够了在街上随时可能遇上催泪瓦斯,事情这么发展下去,并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我们只是希望看到犯错的人得到应有的制裁。”
8月18日零时,警方对弗格森实行宵禁,但就在宵禁前的约3小时,18岁非裔少年布朗遇害现场仍聚集约400人示威,其中大多是年轻人。据国外媒体报道,警方朝示威者施放烟幕弹,带小孩的家庭与一旁媒体也不放过。身穿护甲、戴防毒面具的警察以装甲车为后盾缓缓接近群众,接着丢掷催泪瓦斯弹与烟幕弹驱离,并朝一旁的媒体记者施放烟幕弹,原本平静的示威顿时火药味十足,此外还伴有枪声。然而,根据密苏里州公路警察队的说法,警方使用烟幕弹是为驱离试图渗透到执法单位指挥哨内的“挑衅者”,部署武装车辆则是想确保民众安全。
韦恩的姐姐肖恩通过韦恩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政府之所以派遣部队前来驱赶抗议示威的人群,并不是想要维护法律秩序,而是为了维持现状、阻止任何改变的发生。“他们只是希望我们闭嘴,这并不是要维持秩序或者确保我们的安全,这是要我们什么都别说,这样就不会有任何改变,什么都不会好转”,她悲观地表示,“发生在迈克尔·布朗身上的事还会一再发生,这不是第一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种族歧视传统
“自奥巴马上台后骤燃起的后种族主义的社会梦,现在看来反而要比任何时候都更遥远了。”
——德国《时代周报》
在美国,黑人等少数民族始终是二等公民,在政治、经济、教育等问题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黑人占美国总人口的13%,但在各级经选举的公职里黑人只占5%。黑人和白人之间,教育水平、就业率、平均工资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由此形成的种族贫富差异和黑人的贫困化则是人人皆知。司法中的种族歧视也极为严重,在美国,被关押在监狱里的黑人和被判死刑的黑人比例明显高于白人。在各州的监狱中,大约47%的囚犯为黑人,16%的囚犯为拉美裔。1977年至1998年,黑人仅占美国全国人口的10%至12%,但在5709名被判死刑的人当中,有41%是黑人。据联合国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在美国,犯有同样的罪,黑人及有色人种往往受到比白人重2至3倍的惩罚,杀害白人被判死刑的黑人是杀害黑人被判死刑的白人的4倍。
此前多次组织群众游行的人权活动家、美国黑人民权领袖杰西·杰克逊把布朗的死形容成“全国上下黑人被白人警察枪击、(以不实理由)逮捕、盘查搜身、过度监禁”的一个缩影。“这是21世纪的滥用私刑”,杰克逊坦言,黑人总是与教育程度低、无业游民、贫困等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
白人警察对待非洲裔美国人的方式令人失望,为此感到沮丧的不仅有杰克逊,还有弗格森镇当地的居民。推特网友Trudy在事件发生后不久,连续在推特上发送了数十条信息,谴责在美国存在已久的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问题。在与《国际金融报》记者沟通的过程中,Trudy坦言,“我也曾经遭到过警察的无礼对待,警察经常会在街上拦住一些黑人并反复询问‘你从哪里来’或‘你去了哪里’。我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为什么必须回答这些?我并没有做任何坏事,警察既没有看到我正在逃跑,也没有人因为我做了坏事报警。我知道他们只是在找我麻烦。”
38岁的Trudy对此充满了无奈,“在美国,到处都会发生这种事,黑人男子走在路上随时可能丢了性命。”而令Trudy最为不满的则是白人似乎把对黑人的欺压当作天经地义的事。“那些罪犯看起来总有办法脱身,这难道不是在告诉整个美国甚至全世界,你随时可以将一个黑人置于死地,只要你是白种人,你就可以逃脱处罚。现在对于所有非洲裔的美国人来说都是关键的时刻,我们必须站出来告诉这个社会,我们不再允许这样的事情一次次发生。”最后,Trudy表示,“作为美国公民,我们(黑人)极度缺乏安全感。我们可能连保护我们孩子的能力都没有。”他说,“我有一个当司机的儿子,他每次出门开车我都很担心,同时我也为我的妻子感到担心。”
从规模与造成的影响上看,发生在弗格森的这场暴乱,是1992年洛杉矶市种族暴乱以来最大的一场种族冲突事件。洛杉矶暴乱中至少有50人死亡,起因是被民众认为对黑人青年滥施暴力的白人警察被判无罪从而引发全国性众怒,激愤的黑人民众及反种族歧视的白人活动者们,一致认为司法公正被体制性的种族歧视绑架,抗议者冲击法院、警察局,最后发展到抢劫放火。弗格森的骚乱,也在循着洛杉矶事件的发展路径,抗议者已经认为下一个种族歧视的受害者将会是他们。
美国司法部长霍尔德今年4月宣布,司法部将设立一个研究中心,加强对警方执法环节中种族歧视情况的评估。霍尔德说,研究报告显示,美国非洲裔男子中大约有一半人在23岁前至少遭拘捕一次,2012年美国非洲裔男子遭监禁的几率是白人的6倍。
奥巴马的困境
“作为一名黑人,奥巴马总统或许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但在现实中,非裔美国人的处境仍不容乐观。”
——The Globalist网站总裁Stephan Richter
从林肯总统呼吁并解决对黑人的奴役和歧视遭到暗杀,到奥巴马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一度被看作是美国国内人权进步的一种象征,而奥巴马也被视为美国进一步改善种族歧视问题的新希望。奥巴马上任至今已有6年时间,可是美国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冲突危机却仍一再爆发,美国黑人的社会地位和人权福利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其实早在2008年,《华尔街日报》的编委杰生·瑞利就撰写了一篇题为《奥巴马不能改变的是黑人的生活》的专栏文章。杰生·瑞利指出,上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黑人当选的政客从1500人增长到9000人之多,从政治上的势力来讲,黑人政治有非常大的改变,但在过去的30多年间,黑人与白人相比,在生活上却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并没有政治上那样大的进展,也就是说,黑人政治家的崛起并没有给普通黑人带来多少生活上的改变。
相比之下,瑞利引述了黑人经济学家索唯尔的研究,美国的其他族裔包括亚裔在内,他们在经济上的崛起却超前于政治上的得势,是因为美国的体制,尤其是在破除种族歧视以后的体制,给所有人提供了经济崛起的条件,因此并不需要自己族裔的政客提供方便。
事实上,不但黑人政客崛起没有帮助黑人在经济上的崛起,反而给许多黑人生活上的改变带来了负作用。底特律、芝加哥、新奥尔良是黑人势力最大的城市,过去的几十年,一直都是黑人民主党政客执政,但在这几个城市,黑人的生活却是最糟糕的,在社会治安和社会环境上,这几个城市也是最差的。
究其原因,虽然黑人政客得势可以给黑人群体带来更多的福利,但福利却不能改变黑人经济上的状态,相反,福利却让黑人更多地依赖黑人政客,从而出现了一个似乎难以理解的现象,新奥尔良的黑人政客杰佛森被联邦调查局查出贪污,在杰佛森家的冰箱里搜出9万美元,尽管已是人赃俱获,但当地的众多黑人仍然相信杰佛森无辜,继续把选票投给杰佛森,让他得以连任。同样,奥巴马当选可以让许多美国黑人感到骄傲,但这并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
在布朗遭到警察射杀至弗格森爆发骚乱的两个星期中,身为非洲裔总统的奥巴马对此事的态度异常谨慎。此前,他派出同为非洲裔的司法部长霍尔德代表他前往弗格森调查,在布朗葬礼当天他又派助手代表自己出席。这一看似“高规格”的处理方式却被美国媒体解读为奥巴马有意与种族问题拉开距离,因为从始至终他并未表现出“亲自站上火线”的意愿。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高级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孙志刚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奥巴马当选总统离不开美国黑人族群的大力支持,之后也曾多次在外交场合表明不会忘记自己的‘根’、不会忽视促进非洲地区发展与国内黑人族群的利益,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多针对美国国内黑人族群的举措。”孙志刚表示,奥巴马的做法其实不难理解,种族问题在美国相当敏感,奥巴马应对此事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火烧身。“奥巴马忧虑的是,如果自己表态过多,就可能会在全美激化种族矛盾,引发更大规模的种族不和或冲突,而且给政治对手制造找茬的机会。”
事实上,奥巴马此前在类似的事件中吃过亏。美国网络博客“WND”的一篇文章翻出旧账说,奥巴马去年在黑人青年马丁被佛罗里达州保安射杀一事后曾说,“非洲裔美国人过马路时,很多人都曾听到路中间的汽车锁上车门的声音”,他还把“黑人遭到歧视”视为当时美国爆发蔓延多地的反对种族主义示威的“心理原因”。
文章指责奥巴马称,身为少数族裔的总统,他发言时应从美国全国的立场出发,忘记自己的种族身份,更不能站在黑人的立场上。因此,即使奥巴马真的想要有切实举措提升非洲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的地位和基本待遇,身为总统的他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大国双重标准
“迄今为止,朝鲜还未对此发表评论,不过这应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美国《华盛顿邮报》
国际人权监督机构——国际特赦组织在枪击事件发生后,派遣了一支专家队伍前往弗格森监督当地执法,并对黑人社区给予支持。据国际特赦组织称,这也是该组织第一次在美国有这样的举动。这一消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诸多揣测,多数的批评来自对于美国违反人权的责备,即使美国一直以来都想要在外人面前摆出一副人权卫士的姿态,但看起来他们并不能以相同标准来要求自己。
美国政府动用武力强硬压制示威者的做法,引发国际社会对美国在人权问题上持双重标准的指责。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美国应当遵循“国际和美国的标准”,而美国务院发言人哈夫则辩称“这纯粹是内政问题”。哈夫表示,美国的情况与其他国家没有可比性。“当美国出现问题和争议时,我们公开、诚实地处理这些问题。我们鼓励其他国家也采取相同的做法。尽管我们已经表明它们应当如此,但他们并没有做到。”尽管试图维护美国的“模范形象”,但哈夫的说辞却并不能在国际社会站住脚跟。
伊朗最高领导人阿里·哈梅内伊在弗格森发生暴动后,在推特上猛烈抨击了美国对美国人民的恶行。“如今的世界是一个充斥着暴政与谎言的世界,象征着人权的旗帜被号称为人权谋福祉的部队焚毁,美国就是其中的头排兵!”伊朗报纸Siyasat-e Ruz记者Qasem Ghafuri对这一说法表示了认同,“鉴于弗格森镇上发生的一切,现在的问题应该是美国怎么能在国民基本需求被抑制、人民甚至没有权利抗议的同时,还高喊支持人民权益的口号,并声称是世界上最关注安全的国家?”
中国媒体对美国的“双重标准”也颇有意见。新华社称,美国一直企图在世界范围扮演法官和陪审团的角色,而发生在弗格森的事情则显示,在美国国内亟待解决的问题仍有很多。“显然,美国需要做的是专注于解决自身的问题,而不是对别人指指点点。”此外,《环球时报》也于近日撰文称,来自弗格森的动荡“告诉我们种族歧视在美国依然存在,即使他们拥有位黑人总统。”
而俄罗斯也表现出了对此事的高度关注。尽管正受制于来自美国的严厉制裁,并且在与乌克兰问题上焦头烂额,但内忧外患的俄罗斯并没有放弃指摘美国的机会。俄罗斯官方报纸《俄罗斯日报》记者Igor Dunayevskiy认为,“尽管美国总是声称在美国所有人都拥有同等机会,但是现在就说那里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问题已经取得胜利,显然还为时过早。”
当然,也不是所有国际媒体都把弗格森的矛头指向美国。《悉尼每日电讯报》的记者戈弗雷则希望大家能尝试从双方出发看待这一事件。“重要的是有人年纪轻轻就遭到了杀害,而开枪的警察也才28岁。一个人因为这一事件丢了性命,而另一个人的人生也因此永远地改变了。”
警方难辞其咎
“动用武器是最后的不得已,但美国警察会更轻易地使用它,上一次德国警察用来福枪(杀死布朗的枪械)还是在二战时期。”
——德国《镜报》
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年度报告称,自2008年以来每年约有400人死于“正当的警察枪杀”案件。尽管因为“正当的警察枪杀”的评断存在争议,这一数据的准确性难以核实,但有关美国警方使用武器的条例却是记载得清清楚楚。
“开枪应是万不得已的最后手段。”美国国家警察共济会会长吉姆·帕斯科表示,“你只能在感到生命受到了威胁,或是市民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武器。”1982年最高法院判定,向正在逃亡的重罪犯开枪同样违反法律,警方没有权力向任何手无寸铁的平民开枪。而现在,军方或警方也只有在感受到生命处于危险时才可以使用枪支。
随着防弹背心和其他防护技术的问世,警方在办理案件时生命较原先有了更高的保障。纽约约翰·杰伊学院犯罪学教授坎迪斯·麦考伊表示,被警察枪杀的人数也因此在过去36年中降低了70%,全国50万警力中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被卷入枪杀案件,而绝大多数警察甚至在退休前都未曾开过枪。尽管如此,警察枪杀普通市民的可能性依然比非警察要高出600倍。
虽然并没有全国性的标准,但各种法律法规在警方使用可致命性武器的规定几乎都是一致的,警察需要受到一系列的训练,要求警方具有在不同情景中处理事务的能力,此外也需要时常确认所佩戴枪支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开枪的警官显然并没有按照规定程序处理。”帕斯科表示,“在那样的情况下,他们必须在开枪前三思。”
密歇根卡拉马祖谷社区大学警察学院的武器使用导师罗伯特·托德·克里斯坦森认为,“警察必须时时针对嫌疑人的行为作出反应,这是警察工作中最困难的一部分。但是有一点,警方使用武器的目的只能用于防守,而不能是用于进攻。”
在美国的司法界,一旦有市民被警方射杀,开枪警察将会接受警局的内部调查,同时可能受到联邦政府和其他外部机构的调查,而在绝大部分的案件中,开枪警察不会受到任何指控,警方通常能逃过处罚。麦考伊承认,“也许开枪的警察当时并没有危险,但只要他能够说服调查组成员,他就不用为此承担任何责任。”
在弗格森镇的游行人群纷纷举着“举起双手,不要开枪”和“惩罚罪犯”的标语,但是他们的诉求可能很难实现。枪杀迈克尔·布朗的白人警官达伦·威尔森如今正停薪留职,赋闲在家,配合进一步的调查。尽管有关开枪的细节仍未向外界公布,但基于惯例,处于弗格森紧张局势中心的威尔森已被宣告无罪。然而,麦考伊称,即使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射杀平民的警官并不可能真正得以解脱。“和任何一名曾经开枪使他人丧生的警官聊天,你会发现事情之后他们的内心受着巨大的煎熬,并且很难从阴影中走出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