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官方公报当地时间3月2日颁布政府决议,宣布从当天起废除所有与私人企业的铁路专营合同,全部铁路国有化。同时,阿根廷内政和交通部长兰达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政府有理由解除与私人企业的铁路专营合同,绝对不会向这些企业支付任何赔偿;他指出,在票价微幅调整,增加列车班次和服务质量方面,国有化管理拥有比私人企业更具效力的条件。
这样的消息如果发生在中国可能又有大批“公知”会指责“国家干预市场”、“垄断危害人民利益”了吧。阿根廷的铁路国有化并非一时头脑发热的结果,而是经历了从国有——私有——再国有的历史过程,历史的事实证明,铁路产业的国有化比私人专营更有利于人们的生活提高。
在这里我们需要回顾一下阿根廷经济之前从国有到私有的两次经济大变动。1945——1946年当时阿根廷的庇隆政府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加强对经济的掌控,实行了全面的国有化。一方面包括金融行业的国有化,包括中央银行国有化,国家为银行储蓄担保,掌控工农业生产、信贷、保险和国际贸易。另一方面建立一系列国有企业,包括工业、航空、海运、铁路、天然气、通信、钢铁、石油等企业。第一个五年计划最终取得成功,在1945——1948年期间PIB增长29%,年均增长7%以上。庇隆政府后来被军事政变推翻,其经济政策也宣告了失败。
第二次大的经济政策变动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梅内姆政府时代。梅内姆政府上台时也是新自由主义在拉丁地区泛滥的时期。梅内姆政府全盘接受了代表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华盛顿共识》的主张,在国际贸易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指导下开始实施以私有化、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全面经济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国有企业被私有化,国家对经济干预降到最低程度,几乎完全放弃了宏观调控;同时市场对开开放程度极高,被当做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样板。然而这样改革带来的结果是90%以上的经济活动被外国公司控制;第一产业单一化,第二产业衰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极不合理,到2000年为止,公共服务、交通运输、水电煤气所占经济比重不及10%,其他全部集中在商业和金融领域;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不完善,贫困化极具恶化,经济与贫困现象同步上升。
在经历了90年代年以来的多次经济困境以后,对于新自由主义的市场万能、私有万能的迷信开始瓦解,在克里斯蒂娜政府的主导下,越来越多的国有化策略开始付诸实践,最近触及的领域包括石油能源、社保、铁路等等。
以铁路国有化进程为例。阿根廷铁路系统的重新国有化始于2008年,当时为了重组阿根廷铁路系统,国家运营公司和阿根廷铁路基础设施管理局应运而生,而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和海岸线是最先两条被收归国有企业管理的铁路路线。在阿根廷铁路私人专营期间,阿根廷城铁的车辆和设备大部分很陈旧,安全系数大卫降低,铁路系统事故不断。如2012年2月22日,阿根廷城铁萨米恩托线发生火车撞击站台重大事故,造成50人死亡,700人左右受伤;次年6月13日,同一线路又再次发生城铁相撞事故,造成3人死亡,155人(一说300多人)受伤。民众纷纷指责私有化后的铁路缺乏维护,导致事故多发;而私营企业则回击道,票价过低,政府补贴太少,维护资金不足。既然要高票价和政府高投资,才有可能得到一个安全可靠的铁路系统,那为什么不政府代表民众自己管理铁路线路呢?难道还不能看清新自由主义那套市场万能、私有万能的鬼把戏么?克里斯蒂娜政府正是这样去做的,其内政和交通部长兰达佐也公开声明,在票价微幅调整,增加列车班次和服务质量方面,国有化管理拥有比私人企业更具效力的条件。去年底,在阿根廷最早收归国有的贝尔格拉诺铁路改造项目中,中国南车也获得了17亿元的订单,种种行动表明国有化的铁路系统有实力和能力去给民众一个全新的铁路交通环境。
对于阿根廷铁路以及能源系统的国有化过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不要谈“国”色变,不要迷信新自由主义的种种“万能药”。一方面国企改革也有不同的方向,并非深化改革就仅仅意味着私有化和市场化。与此同时有很多领域本身是不适合开放给私人和外企的,阿根廷的铁路系统是一个例子,我国兰州的自来水系统又何尝不是一个教训。没有原则的市场化和私有化,带来的不是资源的最优配置,而是民众的权益损失,这已经是被国内外众多事实所证明了的。
这两天,云南省委副书记书记仇和被调查。其主政宿迁时曾一夜卖掉所有的公立医院,公共医疗体系的私有化和市场化不仅没有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反而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医疗问题。个中原因,令人深思。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