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经济视点

欧洲心脏显衰竭迹象 比利时拉响欧元区衰退警报

亚兰兹 · 2012-02-03 · 来源:人民网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导读:希腊政府与债权人的谈判是目前举世瞩目的焦点,MarketWatch专栏作家亚兰兹(Brett Arends)认为,其实真正合理的做法就是让希腊违约,甚至退出欧元区,目前的救援行动真正帮助的并不是希腊本身,而是相关的大金融机构,这才是希腊危机,乃至欧洲危机迟迟无法解决的症结所在。

评论:十问欧洲金融危机

  以下即亚兰兹的评论文章全文:

  看起来,我应该是很愚蠢才对。

  我密切关注欧洲的金融危机已经两年了,但是直到今天我还摸不着头脑。

  当危机最初开始的时候,我认为,局面将很快得到澄清,可是事实却恰好相反,局面并没有迅速好转,相反倒愈来愈恶化了。

  我这样的情况特殊吗?我是唯一感到困扰的人吗?别人是否就能够理解这一切背后的逻辑?

  我要提出我的问题。

  1.为什么还可能人愿意为了3.5%的利率,去接受希腊的三十年期国债?在希腊政府和债权人的沟通当中,他们一直坚持着这样的利率水平,死不让步。可是要知道,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样财务健康程度在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国家,为十年期国债所支付的利率也比这要高。希腊首相帕帕季莫斯自己,会愿意按照这样的利率借钱给希腊政府吗?如果他愿意,何妨将这作为和债权人讨价还价的一个条件?如果他不愿意,又凭什么指望别人愿意?

  2.如果希腊政府给别人的选择是要么接受3.5%的利率,要么就违约,那么爱尔兰为什么不选择违约,却要继续支付7.2%的利息?还有西班牙支付的是5.7%,意大利支付的是6.5%?难道这些国家看到希腊人的做法,会不愿意予以效仿吗?

  3.为什么欧盟的领导人们一开始要支持希腊?这是个没有必要,却又注定要造成麻烦的选择。希腊只是一个小国,他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欧盟的总规模当中只占据不到2%的比例,他们的债务也不过是整个欧盟的不到3%。为什么他们不画好界线,只介入更加容易处理,也更加有意义的地方,比如爱尔兰?

  4.难道是我糊涂了?可是,我真的觉得我们是回到了两年前的原点。我看到,大家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来看着欧盟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希腊违约,如果我的眼睛没有欺骗我的话,现在看上去,希腊又走到违约的边缘了。

  5.现在,在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经济萧条的国家强行推行节俭的政策,真的能够帮助这些国家的经济复苏吗?不必是凯恩斯的信徒,任何有点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现在这样的做法就像一个人已经溺水,结果我们朝他头上扔过去的不是游泳圈,却是铁饼。

  6.希腊的债权人们被告知,如果他们不“自愿”放弃部分债权的话,那么将来他们就将不得不在相关法案之下被迫放弃更多。现在我倒想请问欧盟是否能够有一位官员出来好好解释一下什么叫做“自愿”,而什么又叫做“勒索”,两者究竟有何区别?

  7.为什么希腊不干脆退出欧盟,重新发行自己的德拉马克?他们可以重新将权力收回自己手中,通过货币贬值走上增长之路。英国1992年退出欧洲货币联盟之后,就实现了经济繁荣。告别欧洲也没有伤害到土耳其的经济,自从他们加入欧元区的请求五年前被拒绝之后,土耳其经济和股市的表现实际上要好于欧盟的整体水平。

  8.为什么我们要一直大谈特谈“救援希腊”,而实际上我们所做的,却是救援那些将钱借给希腊的法国和德国银行?如果希腊已经拿到了钱,那么花掉就是了。希腊人实际上并没有被救援,而且所谓救援很可能意味着他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糟糕。我们难道不应该要求默克尔和萨科齐出来表态,承认自己实际上是在救援自己的一部分选民,而非希腊人,以正视听吗?

  9.一路说下来,到这里我们就不免会感到奇怪,为什么欧盟、欧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要采取干预行动呢?如果是一些银行家干了蠢事,以借钱给德国或者瑞典政府的标准把钱借给了希腊政府,这难道不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吗?如果希腊政府想要就债务问题重新谈判,这难道不是希腊政府和银行之间的问题吗?为什么希腊政府就不能像美国航空那样宣告破产,宣告违约呢?如果希腊政府和一家负责清理雅典垃圾或者是负责运营当地机场的公司之间要重新谈判,难道欧盟也会介入?当然,避免市场陷入恐慌,或者是提供紧急流动资金之类,国际机构的适度介入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和干涉人家的合同毕竟是两回事。

  10.人们之所以会购买希腊债务的信用违约交换,为的就是针对违约采取避险措施。作为交易的对方,那些人则是因为承担了违约风险,而获得相应的回报。显然,从常识角度看来,希腊违约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欧盟横加干涉,以确保不出现“技术性”违约,难道不是可以理解为只是为了避免让这些信仰违约交换的卖家利益得到保证,而去伤害买家利益吗?

  我相信,其实这些问题都不难回答,我期待着听到答案。(子衿)导读:MarketWatch首席经济学家凯尔纳(Irwin Kellner)撰文指出,货币政策的长处在于控制经济过热,而要刺激疲软的经济,必须依靠财政政策的帮助,不然单单指望联储,一切都只能是徒劳。

  以下即凯尔纳的评论文章全文:

  各位,现在请跟着我念:货币政策至多只能遏制经济,而要刺激经济增长,我们需要财政政策的帮助。

  如果华盛顿的政治家们对于自己选民的工作机会能够有对自己的一半上心的话,他们八百年前就早该改变了财政政策,来确保经济增长了。

  然而事实却恰好相反,我们看到,先是共和党,然后是民主党,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拥抱起茶党的理念,以及那些极端保守的信条来了。

  他们坚持宣称,对于今天的经济而言,平衡预算和削减政府债务才是当务之急,任何敢于挑战他们说法的人,他们都准备团结起来予以反对。

  尽管华盛顿当局的预算并不能说收缩了多少,但千真万确的事实是,政治局面已经大幅度削减了针对州和地方政府的联邦援助,这就迫使后者不得不减少 开支,并且裁撤了成千上万的人,因为按照法律规定,这些政府的预算必须是平衡的。

  换言之,在我们的经济急需帮助,急需推动因素的时候,财政政策却在拖后腿。众所周知,按照权威认定机构的说法,大衰退应该在两年半以前就结束了,但是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经济增长仍然贫血,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正在于此。

  这实在要命,因为这就意味着,复苏经济的重担必须由联储来独力担起的,尽管联储的成员实际上相信货币政策可以胜任,但是事实是,他们是错误的。

  是的,他们是错误的。无论利率有多么低,也无论联储向我们的经济体系当中注入怎样规模的流动性,单单靠货币政策都不可能带动增长——财政政策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其实道理并不复杂:如果人们都不想借款,而银行又不想放款,那么利率怎样,货币供应怎样都是注定没有意义的。同时更加应该看到一个最简单不过的事实:低利率实际上是在剥夺储蓄者的利息收益,进而影响他们的消费能力,这对于经济而言实际上是一个消极因素。

  其实,一切都是最基本的经济原理,只有财政政策才能推动增长,刺激雇佣行为,降低失业率。财政政策的扩张可以通过减税和/或更多雇佣人手的方式来很自然地增加购买力,带动经济前进。

  现在正是财政政策大显身手的好时机,因为经济亟需的就是这样的推动力。事实上,美国现代历史上,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之所以经济衰退会变得愈来愈少,愈来愈温和,正是因为有理性的政治家们不再那么排斥更多开支更少征税的政策的缘故。

  国家经济研究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从1854年至1919年,衰退的平均时长是二十二个月,1919年至1945年是十八个月,而1945年至2009年则只有十一个月。

  可是,近期的衰退就是例外,持续了十八个月的时间,创下了1929年至1933年大萧条时代以来的历史纪录。衰退之所以会持续这么长时间,人们之所以会直至今日还有痛楚的感觉,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应该归咎于财政政策的,后者最近以来一直着眼于债务的削减,而不是经济的增长。

  只是,在经济增长过速,需要降温的时候,财政政策的效力才步入货币政策,因为无论削减开支还是增加税收,都不可能是那么及时进行调整的。

  总而言之,货币政策是用来浇凉水的,而不是加油的。我们现在的经济显然不是在过热的状态,因此也不需要高利率和紧缩货币的压制。

  联储必须明白,自己的所长和所短到底都在哪里,不然就难免犯下南辕北辙的错误。(子衿)最新经济数据显示,比利时经济在2011年下半年正式陷入衰退,成为欧元区首个重返经济衰退的成员国。分析人士认为,欧元区第六大经济体比利时经济萎缩,加之近期欧元区经济数据普遍不佳,预示着整个欧元区将在2012年面临更加严峻的经济环境,成员国间竞争力的不均衡仍在扩大。

  比利时经济连续萎缩

  比利时央行2月1日公布最新数据称,2011年第四季度,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萎缩0.2%,当年第三季度GDP环比萎缩0.1%。经济学界通常认定,一国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发生下滑即构成经济衰退。

  比利时央行还称,该国2011年全年经济较上年增长1.9%。

  比利时政府此前预计,2012年比利时经济增长速度将达0.8%,并能在此情况下将政府财政赤字占GDP之比降至2.8%,从而符合欧盟要求的3%。然而,欧盟委员会认为,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比利时政府对2012年预算占比的预期过于乐观,预计今年该国赤字占GDP的比例将为3.25%。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欧盟委员会总部所在地,比利时由此常被外界称作“欧洲心脏”以及欧洲事务风向标。分析人士认为,比利时的经济下滑预示今年欧元区经济重返衰退的风险不断加剧。

  欧元区经济衰退风险上升

  受欧债危机影响,欧元区各国当前普遍厉行财政紧缩政策,导致了整体经济衰退风险上升。欧盟统计局将于15日公布去年第四季度经济数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预计,当季欧元区GDP将下降1%至1.5%左右。路透社最新调查显示,欧元区经济今年可能出现0.3%的萎缩。

  包括制造业、就业和消费在内的多项最新经济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已出现萎缩迹象,且成员国间的不均衡在扩大。

  2月1日,Markit Economics公布,欧元区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8.8,虽高于初值48.7,但仍在荣枯线50以下。其中德国当月PMI为51.0,创近6个月新高;法国则为48.5,创近2个月新低。

  欧盟统计局1月31日公布,去年12月欧元区失业率为10.4%,创1999年1月欧元区成立以来新高,当月欧元区失业人口总数环比增加2万人至1646.9万人。在欧元区17国中,失业率最高的是西班牙,为22.9%;希腊位居其后,失业率为19.2%;失业率最低的是奥地利,为4.1%。

  花旗集团欧元区经济学家曼纽埃特认为,欧元区就业前景仍然不妙,“大多数企业继续推迟投资和招聘计划,预计2012年欧元区失业率将继续上升”。

  欧元区核心经济体去年12月消费领域表现惨淡。德国联邦统计局1月31日公布,去年12月零售销售额环比下降1.4%,同比下降0.9%,不及零售额环比上升0.8%,同比上升0.9%的预期。法国国家统计局Insee同日公布,因失业人数激增及增税政策导致家庭削减开支,去年12月法国消费者支出环比下降0.7%,同比下降3.1%,同样不及消费者支出环比上升0.2%,同比下降2.1%的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欧元区整体经济数据进一步疲弱的情况下,德国最新经济数据大多亮眼,正不断拉大与欧元区其他成员国的差距。德国1月失业率由去年12月的6.8%降至6.7%,创1998年以来新低;1月PMI由12月的48.4升至51.0,强于初值和市场预期。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德国经济仍可谓强劲,但欧元区内部经济差距的扩大,凸显了欧元体系弊病持续恶化,对于根治欧债危机,促进欧洲整体经济复苏而言,这并非积极信号。

2011年日元汇率一路走升,美元兑日元在2011年跌破了历史上从未突破的80关口。进入2012年以来,日元依旧涨势如虹,很可能将招致日本政府干预。然而,在美元趋势没有扭转的背景下,日元“被动升值”的局面很难因政府干预而改变。

  干预预期再升温

  在日元汇率屡创新高后,市场参与者已不再轻易猜测日元的顶部在何处了。进入2012年以来,日元依然涨势如虹,自然引发了市场对于日本政府入市干预的猜测。

  的确,过去几年间,每当日元持续走强时日本政府便频频发出入市干预的声音。此外,从日本经常账户盈余不断缩减的事实出发,日本政府的汇率干预并非全是口不应心的“姿态”。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次贷危机后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2010年经过季调的日本每月经常账户余额均在1万亿日元以上,而到了2011年该余额每月低于1万亿日元的情况已十分常见。日本经常项目盈余显然受到了日元持续走强的冲击。

  从技术操作层面上看,抑制本币升值要比阻止本币贬值容易实现,因为前者不会像后者那样面临外汇储备可能枯竭的困境。当前日本较低的通胀水平更是放开了政府干预日元汇率的手脚。因此,眼下日元节节高升必然会引发日本政府的干预行动。

  然而,市场参与者关心的并不是日本政府发出汇率干预的信号,而是干预能否达成其目标。近年来,日本政府信誓旦旦地阻止日元升值的表态与日元继续一路上扬的对比已经让市场对于政府干预举措的有效性存疑。

  升值局面难改变

  近年来,无论是日元还是欧元乃至瑞士法郎都进入了一个“尴尬的被动”升值轨道。这些货币升值主要是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做出反应的结果,而不是这些经济体自身经济状况和货币政策的反映。尽管有分析认为日本震后重建和德国经济强劲为日元和欧元的强势提供基本面支持,但市场分析日元和欧元的走强时更多的是从“山的那一面”美元去寻找原因。

  当市场预期聚焦于美国时,即使日本当局信誓旦旦要打响汇率保卫战,他们仍然无法阻止市场预期点燃的被动升值大潮。这正是过去两年多在日元汇率市场上一再上演的情形。当今的外汇市场参与者众多,成交量巨大,已经不是央行任意驱驰的后院了。日本央行的干预行为如果不能扭转市场预期,单凭其自身买卖外汇的行为很难改变日元走强的大趋势。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最新的统计数据,美元和日元这一货币对在2010年4月的日均交易量高达5680亿美元,按照2010年1美元兑换87.73日元的平均汇率计算,2010年日本的名义GDP仅相当于2.5个交易日的美元和日元货币对外汇市场成交量。很难想像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美元的干预能够迅速扭转日元汇率的趋势。日本央行的干预不过是泥牛入海,或许会激得层层涟漪,但却无法扭转水势。

  事实上,在美国货币政策和美国经济趋势扭转的态势明朗前,没有美国经济和美联储的助力,日本政府的外汇干预难以扭转日元强势。日本政府高调干预外汇市场与日元汇率继续高歌猛进并存的一幕可能再度上演。

张茉楠:美债已经绑架各国债权人

  ⊙张茉楠(微博)

  美国国会上周不得不妥协,投票通过了奥巴马总统提出的提高债务上限1.2万亿美元的决议。这样,自去年7月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公共债务上限已累计提高了2.1万亿美元,达到约16.4万亿美元。

  据美国国会预算局31日公布报告预测,2012财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将达1.1万亿美元,这将是美国政府财政赤字连续第四年破万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累计的国家债务也已达到了一个象征性的转折点——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债务首次超过经济产出:政府的欠债,加上给政府退休项目和其他一些项目打的欠条,超过15.23万亿美元。而据2011年9月对美国经济总量的最新估计为15. 17万亿美元。这的确具有非常大的警示意义。

  二战期间及战后,美国有三年债务超过经济产出。1981年,债务降至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30%多。里根总统执政期间,债务比重逐步增加,并在接下来的12年内翻番。而最近十年债务总规模翻了三倍。而美国总债务规模更加惊人,尤其政府未偿付债务已占到GDP的65%,是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去年刚刚提高的债务上限几乎被挥霍殆尽,目前美国公共债务151939.75亿美元,法定债务上限是151940.00亿美元,距离债务上限只有2500万美元,美国债务依存度已经高达67%,远远高于前四十年37%的水平。

  去年二季度以来,由于欧债危机,欧洲主权债券遭到大幅抛售,全球资金流入美债市场,包括美国国债及其他机构债券在内的美元资产大受追捧。数据显示,美债过去三个季度的累计资金净流入额达396.05亿美元,其中美国机构债券指数和长期公司债券指数较年初分别上涨15.0%和12.18%,就连“两房”抵押债券也上涨4%以上。去年三季度以来美债收益率持续下行,美国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近一个月来首次降至2%以下,创下历史最低水平,美国国债已被史无前例地高估,泡沫被越吹越大。

  不过,美国似乎从不担心美债被抛售,因为这是刚性的债权结构决定的。在美国的国债构成中,除政府外的其他部门(包括美联储、政府管理的各种基金等)持有约40%,美国居民投资者持有约30%,外国投资者持有约30%,中国持有美债占比为8%。

  与中国情形相似,大多数通过资源出口和商品出口积累贸易盈余的新兴国家都积极购买美债。2000年到2008年,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平均下降了40%。近十年,美国政府每年的借款包括债务再融资规模平均超过4万亿美元。

  由此,作为全球最大债务国的美国,债务不但没有对其形成制约,反而成为它维持金融霸权的工具。美国的负债几乎全部以美元计价,凭借“美元本位制”不仅支撑其债务的国际循环,也能利用货币“估值效应”,通过债务货币化或变相贬值增加国民财富,但债权国的主权财富风险却随着美国债务风险长期化、债务货币化而同步上升。过去10年间,新兴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总量从约750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1%)增至近6.3万亿美元,占比已远超过全球储备资产的50%。

  从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坍塌至今,美元兑黄金(1759.30,0.00,0.00%)贬值近100%,特别是本世纪以来,黄金价格涨幅超过6倍,而美元指数贬值超过36%。从长期来看,美国债务海平面的继续升高以及债务货币化导致的美元贬值,将让各国真实购买力和主权财富面临着较大损失。而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以及国家金融安全都被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下,长期的廉价美元和廉价资本将使得各国在痛苦的失衡中越陷越深。

  因此,尽管美国国债投资地位难以替代,但中国的外储资产流向不仅要考虑流动性、收益性,更要考虑战略性和前瞻性。中美两国间的债权债务依赖关系必须被打破,持续增持美国国债的时代恐怕正在发生重要的改变。

  美债看似是安全资产,然而持有美债蕴藏的风险正越来越大。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实施量化宽松的本质就是债务货币化,美国将“私人债务国家化”,然后将“国家债务国际化”,让别国为美国的危机买单,美联储用天量国债购买计划来支撑全球流动性战略,其背后是加速全球财富的转移和再分配。看似安全的美债,其实已经把债务人和债权人牢牢绑在了风险的战车上,变成了全球“最不安全”的资产。

  现在美国提高了债务上限就意味着给QE3提供了子弹。下一步,为防止欧债危机的溢出效应以及拯救美国疲弱的房地产市场,美联储推出QE3的可能性越来越大。1月25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把0至0.25%的超低联邦基金利率至少延续到2014年下半年,倘若经济复苏势头恶化,可能将推出新的宽松货币政策举措。如果新兴经济体以及债权国以购买债券等形式回流美国,进一步放大美元流动性,全球通胀或将卷土重来。(系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美债已经绑架各国债权人

传长三角钢贸企业老板跑路情况加剧 银行贷款或受殃及
 夏心愉
 
  坊间关于长三角地区钢贸企业老板“消失”的传闻渐频,且跑路老板的“头衔”已上升至商会“会长级”,跑路老板的企业规模也上升至涵盖担保业务和钢贸市场的“集团级”。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从多方获悉,近期市场频传的“跑路”老板包括:有着钢贸背景的福建某县级市上海商会的名誉会长、原秘书长黄某,以及有着无锡钢贸领军企业之称的一洲集团李姓老板。相关涉贷银行在内部会议上对钢贸企业信贷风险进行了预警。

  本报记者连日拨打上述钢贸企业的公司电话和销售热线,电话均无人接听。

  据知情人士透露,黄某所在公司一笔贷款已不得不靠联保单位归还;而一洲集团李姓老板也已携其陈姓妻子及幼子跑路,其房地产和多辆豪车等资产已被相关银行查封,坊间称涉案金额达数亿。

  根据福建周宁县人民法院1月21日发布的公告,一洲集团民间借贷纠纷人孙一鸣也已将此夫妇二人告上法庭。

  银行钢贸贷款存隐患

  钢贸业,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和部分银行的贷款及承兑汇票业务“大头”,一旦出现状况,必然加剧银行整体授信风险。一份来自业内的数据显示,有4家银行上海分行的钢贸企业贷款余额占比接近20%、7家银行的钢贸企业承兑汇票占比甚至过半。

  除了集中度风险,江浙沪一带部分钢贸贷款还藏有信用隐患。据圈内人士透露,不少钢贸企业在银行的钢材质押品存有“水分”,存在一批钢材被重复抵押及向上游“托盘”大型钢企借货虚假质押。

  钢贸贷款的信用隐患还包括,一些钢贸企业老板自己出资组成担保公司,再以担保公司为出资人企业以及关联企业提供担保,加上关联企业自行联保、互保,使得钢贸贷款中融资方、担保方和交易对手方存在复杂关联关系,对银行贷款形成多头担保和过度担保,使银行业风险难以缓释。正是因此,有银行业内人士告诉本报,无锡一洲集团若果然如传闻所料出了问题,将是所涉贷款银行的“重灾”,因为该集团还涉足担保业务。

  本报记者调查获悉,该集团担保公司成立于2010年9月,法人正是被传“消失”的李姓老板,公司注册资本逾1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融资性担保及利用自有资金对外投资,其融资服务对象正是入驻集团下属“无锡一洲钢市”的钢贸企业。

  而对于另一个疑似“消失”老板黄某,知情人士透露,其企业在某股份制银行的数百万贷款在去年12月到期时,银行一度找不到黄某,所幸这笔贷款最后由联保单位凑数还上,才避免了“坏账”发生。同时,在一些知名网络论坛上,也出现了其民间债主“人肉”寻找黄某与其妻的帖子。

  本报记者近日与黄某的某民间债主取得联系。据该人士称,黄某与其妻手机状态或是关机,或是开机却无人接听。其位于松江钢贸城的企业年前曾有人员接待,但此后又关门谢客。该债主透露,黄某可能在上海沪太路附近以8500万左右的价格投资商用楼一幢,并以超过100%的抵押率从某银行获得贷款,但本报尚未从银行业内证实该项投资与抵押。不过,有银行业内人士透露,近阶段楼市回落确实使包括黄某在内的不少钢贸企业主元气大伤。

  除了钢贸企业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市场,上述业内人士还猜测,黄某所属商会的原籍地在去年8月曾被曝高利贷骗局案件,当地民间资本损失或超5亿,而资金链环环相扣,这一骗局也波及到了该地在上海的企业。

  黄某除了上述去年12月到期的贷款外,是否还有其他银行贷款?上述人士保守估计,其名下企业及关联企业在银行的贷款不下1个亿,其中不乏国有大行,另有一家北方的城商行,对其贷款超1000万。

  本报记者随即联系了该城商行某内部人士,该人士肯定了黄某确有该笔贷款。所幸,该行已按沪银监局要求对钢贸类贷款从严把关,黄某的这笔贷款房产抵押率仅为60%,虽有商会内部企业的联保协议,但经查非关联性企业。该人士并称,该行仍可以联系到黄某,且借款人在去年12月还按季付息。

  沪银行业“防火墙”已筑

  事实上,钢贸企业贷款风险并未逃出监管部门“法眼”。以上海为例,沪银监局年前曾连发相关风险提示,要求各商业银行展开钢贸类贷款自查,支持合规企业,杜绝“问题贷款”。

  本报记者从银行业内多位人士处获悉,沪银行业已出现不少对钢贸类贷款进行风险防控的对策。近一段时间以来,各涉钢贸贷款银行已经普遍降低了房地产类抵押物的抵押率,原先存在的100%,甚至120%的高抵押率已经不复存在。记者从上述城商行了解到,该行对房产抵押的标准为:普通住宅抵押率80%,商铺抵押率70%,而工业厂房抵押率则需控制在50%。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原先在钢贸企业贷款中普遍运用的联保、互保类贷款模式,现已进入了不少银行的“黑名单”。已有两家国有大行在沪基本停止了联保类业务、民营担保公司业务;上述城商行也对原先的纯联保、互保类贷款“只收不放”。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某银行对于“关联担保”的风险缓释办法是,对于借款人有组建担保公司之嫌,或是运用关联担保公司的贷款,将要求其将原担保部分替换成当地非互助型担保公司或第三方担保,并将原担保公司交存的保证金转而用于收窄该公司担保的其他贷款风险敞口,直到全部贷款还本付息。

  此外,对于部分钢贸企业已经出现的钢材重复、过度质押和关联单位互相担保的“猫腻”,部分银行也已提高警惕。上述城商行亦在钢贸贷款中“不认货押”,不发放钢材质押类贷款。在黄某的贷款案例中,该行亦注意到黄某及其妻分别为两家钢贸企业的法人代表,因此该行只选做其中一家企业的业务,而另一家企业亦不得成为该项贷款的联保方。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8.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9.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10. 吴铭|舆论斗争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朝鲜领导落泪
  7.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10.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3.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