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官平
美国大豆“暴涨暴跌”的背后,隐藏着对中国豆油产业的致命危险。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表示,如今用进口美豆压榨一吨豆油亏损约400元,三季度过后大部分企业开始减产,预计目前已有九成左右油脂压榨企业停产。
是不是“干旱”惹的祸?
豆类和油脂价格暴涨暴跌给投机者带来乐趣和套利空间,但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表示,美豆暴涨暴跌给豆油产业造成很大伤害,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美豆暴涨暴跌?马文峰表示,美豆价格暴涨暴跌要归因于“信息不对称”,由于中国从美国大量进口大豆,而当前美国农业部产量预估数据是唯一的参照信息来源,其预估调整可能给中国豆油压榨企业造成一定的判断失误。
今年6月份,美国有三分之二国土正经历1956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美国大豆“干旱题材”一度被炒作升温。
不过,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油脂部副总经理昌木平并不这么认为。“涨的原因是干旱,跌的原因是干旱没那么严重。”他说,行业信息已高度透明,这次暴涨暴跌主要是对前期美国干旱的估计错误。
“暴涨暴跌确实给行业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如果方向做对了,利润还不错,如果做反了或者没有做风险管理,那是很麻烦的。”昌木平说。
“大豆危机”再现?
王小语担忧,黑龙江会不会遭遇类似2004年发生的“大豆危机”,最终油脂企业“哀鸿一片”。他说,2004年美豆一开始也是稳步上涨,同时油脂企业大幅进口美豆,随着涨幅达到最高点开始下滑,进口美豆的加工企业压榨利润开始收窄直至大幅亏损,造成不少压榨企业倒闭。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今年6月份,美豆因炒作“干旱”题材一度被推高,直至9月5日探至每吨1781.40美元,随后开始大幅下挫,跌至昨日1427.50美元,跌幅近20%。
这期间,国内大豆也被推涨,“豆你玩”一度重出江湖。王小语说,实际上在三季度,从美豆进口量来看,国内压榨企业利润还是很可观的,开工率非常高,几乎满负荷生产。但随着压榨亏损扩大,美豆进口也开始急剧下降。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0月进口大豆403万吨,较9月的497万吨下降18.9%,但高于船期统计的350多万吨。中国1至10月大豆进口量为4834万吨,同比增16.6%。
随着大豆和油脂整体价格下滑,“疯狂的豆粕”也难免落入下跌宿命。就豆粕主力合约1305来说,截至11月12日,期货价格已较9月4日高点跌近15%。
目前,东北新季大豆收购备受关注。王小语说,当前黑龙江大豆收购处在“购销不旺”的状态,其中一个原因是黑龙江大豆连年减产,造成产量大幅下降,据他估计,今年黑龙江大豆产量在300万吨左右,相较2011年525万吨下降近43%。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市场传言今年国家临储收购价格将较去年的4000元/吨大幅提高,加剧豆农惜售待涨心理,收购相对清淡。
食用油及大豆进口双激增 上市公司称终端价格未有变动
证券日报
分析师称,我国大豆和食用油对外依存度偏高,从而导致国内食用油价格紧随大豆价格变动。
11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2012年10月全国进口重点商品量值表,而从这则表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年内我国进口大豆及食用植物油均有大幅增长:年内大豆累计进口数量增长16.6%,金额增长19%;食用植物油年内累计进口量增长24.2%,金额增长24.9%。
进口大豆及食用植物油的大额增长是否会对国内产业造成冲击?而临近年底,食用油是否会陷入逢节必涨的怪圈?对此,《证券日报》记者联系有食用油业务的上市公司,接受采访的公司表示,价格“随行就市”,但亦有公司称,公司小包装产品的价格一直未有变化,而对于未来是否有调价的可能,则回复称暂时未有计划。
大豆进口量长期增长
从产品特性来看,食用油可以分为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等品种,但由于玉米油、花生油等其它品种产量使然,大豆油占据了食用油行业的主要市场份额,正是因为这种特性,大豆为主要油脂品种,因此其价格的涨跌对于食用油产业具有标杆性的作用。
近年来,大豆进口一直呈增长态势,使得行业对其依赖度不断增加。海关总署官网显示,在11月10日发布的2012年10月全国进口重点商品量值表中,大豆当月进口403万吨,金额约28亿元,而今年年内累计进口大豆4834万吨,金额约283亿元,在去年同期,大豆进口4145万吨,累计金额约238亿元,对比得知,年内大豆累计进口数量增长16.6%,金额增长19%。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10月,食用植物油进口达到90万吨,金额约10亿元,年内累计进口641万吨,金额约75.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进口量增长了24.2%,进口金额增长了24.9%。
此消彼长。援引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在进口大豆不断增加的同时,国产大豆的产量却在逐渐消减,以主产地黑龙江为例,2010年黑龙江省大豆产量为585万吨,比上年减少7万吨,而2011年度大豆总产量则为542万吨,比上年减少7.5%,而2012年数据虽未公布,但减产之势明显。
豆油价格降势明显
由于进口大豆占据了大豆市场的可观份额,因此,进口大豆产地若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对国内市场产生蝴蝶效应。
与大豆及食用植物油进口激增相对应的是,豆油的价格开始持续下滑,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则显示,食用油价格目前以降为主,纯大豆油、花生油等品种价格略有回落。而卓创资讯大豆分析师张兰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监测情况来看,豆油价格下降明显,以11月12日为例,豆油价格同比已下降7.88%。
对于价格下降的原因,张兰兰认为有三种因素:芝加哥大豆回落的影响、目前正值国内传统需求淡季、棕榈油低价冲击。“我国大豆和食用油对外依存度偏高,从而导致国内食用油紧随美豆下滑,而年前是否价格回升,则要看需求和美豆情况”。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