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纽约将迎来拥有近250年历史的法国奢侈品牌Baccarat旗下的首间酒店,这也是曼哈顿唯一一家顶级六星级酒店。然而这家酒店还未开门迎客,就已被中国阳光保险集团以每个房间逾200万美元的创世界纪录高价收购。阳光保险为此将支付超过2.3亿美元。
这座位于曼哈顿中心城区的50层玻璃大厦,内部由1.5万只从法国Baccarat工厂运来的水晶器皿装饰,共有60间套房以及114间客房,每间面积在400-1740平方英尺,多间套房每晚收费1.8万美元所有此前奢华的铺垫,随着阳光保险与喜达屋资本集团的握手,划归这家中国财险排名前十位的公司。
据美国媒体报道,这只是近几个月来众多落入中国投资者之手的美国地产战利品之一。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大规模走出去作为“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之一,多家企业伺机而动。
据大陆媒体公布的一份名为《2015年1月中资海外并购月报》显示,2015年1月总共发生40宗并购事件,其中26宗披露交易金额,涉及约211.2亿美元,披露交易额同比上涨324.51%,环比增长319.79%。
中资海外并购激增的背后,是中国国内资本的加速流出。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人民币汇率下跌预期、美元升值诸多原因叠加致使中国国内资本流出。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在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指出,中国计划在5年内对外投资超过过去30年的总和,大规模的企业走出去,必然会出现资本流出大于流入,并且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是大的趋势。
然而,在一些人看来并无大碍的资本流出,却让另一部分原本就紧绷的情绪惊呼“危险”。
恐慌弥漫?
中国外汇管理局2月3日发布的一组数据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紧张情绪。
根据统计,去年第四季度中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达912亿美元,经常项目顺差收窄至611亿美元。
相比去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别逆差162亿美元和90亿美元,四季度数据被视为“至少是1998年以来的最大规模赤字。”数据显示,2014年四季度,中国经常项目顺差3751亿元人民币,资本和金融项目(含净误差与遗漏)逆差5595亿元人民币,国际储备资产减少1844亿元人民币。
有统计称,从全年数据看,960亿美元的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是1998年金融危机以后过去15年中第二度出现逆差(第一次是2012年,逆差168亿美元),而2013年资本项目顺差高达3262亿美元。
作为资本流出的重要指标,央行公布的外汇占款数据也非常明确地证明了这点。央行数据显示,去年12月全部金融机构口径外汇占款环比减少1184亿元人民币,为去年8月以来再度出现负增长,并创下2007年12月以来最大下降值。相关统计称,2014年末,央行外汇占款余额27.1万亿元,较上年末新增6411亿元,增幅较上年减少了77%。
不仅是中国国内官方数据,所有的信号似乎都在指向中国资本外流加剧。
据路透社报道,国际金融协会(IIF)2014年12月31日表示,由于油价下跌、避险意愿上升、投资者预期美联储加息,12月新兴市场18个月以来首次出现外资净流出。IIF月报称,12月新兴市场总计流出115亿美元,其中债券投资减少78亿美元,股票投资减少37亿美元。这是新兴市场自2013年6月以来最大规模的外资流出。
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Global(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最新发布的报告也反映了相似趋势,投资者已经连续第7个月从该机构监测的亚洲新兴市场基金撤资,自去年11月末以来,撤资总额达到131亿美元。在截至1月7日当周,投资者共撤出6亿美元资金,其中亚洲新兴市场债券基金的资金净流出规模为3.39亿美元,亚洲新兴市场股票型基金的资金净流出规模为2.58亿美元;而此前一周,即2014年最后一周亚洲新兴市场基金的资金净流出规模为22亿美元。
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一员,上述资金有多少是从中国流出的,尚无准确数据,但从以下数据可以大致做出判断。截至2月4日当周,资金从中国股票型基金市场净流出9.7亿美元,占了亚洲股票型基金市场资金净流出的大部分。
中国央行近期突然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举动,也从最初认为是央行大幅度货币宽松开始的征兆,到被解读为只是为了缓冲资本外流和外汇储备下降所带来的影响。
随后便出现了“史上季度和年度最大资本外流”、“资本外流凶猛”等言论。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家鲁政委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件值得如此担忧的事。“国外的投资者对中国的具体国情没有特别多的了解,对于他们来说,中国跟其他新兴经济体没什么区别。其他经济体不好,从中国撤出去也是正常现象。”他对《凤凰周刊》表示。
争议资本外流
对于资本外流的定义,至今学界和业界也很难达成一致的观点。
比如一个中国人去美国投资建厂,他需要把手中的人民币去外汇市场换成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外汇市场本币的供给增多,自然会导致本币贬值。
除了内资流出以外,外资撤离也是资本外流的一部分。如果一家美国公司有意关闭在中国的分公司,结果就是把在华所有资产处置后换成人民币,然后在外汇市场兑换成美元。这种行为同样增加了人民币在外汇市场的供给,导致人民币贬值。
理论上讲,当大规模资本外流时,必然伴随着对本国资产的抛售,因而就会带来本国资产的暴跌。若本国的外汇储备不是足够多,即当外流的资本超过了本国的外汇储备量时,由于本国央行无法按现有的汇率向外逃的资本者兑现外汇,所以只能宣布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贬值,而这会进一步加大仍然在本国的外资的恐慌,进一步加剧外资的出逃,形成恶性循环.....
理论毕竟是理论,最复杂的因素莫过于国情。
IIF和EPFR的数据反映的是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资金撤离,事实上,撤出的这部分资金并不意味着已经逃离了中国。
一位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相关人士曾坦言,资金从中国撤离很难。成为合格境外投资者需要繁复的程序,而QFII是波段操作。就像每次出去后再进来都要被门卫搜一遍身,所以他们很多只是暂时清仓,而不是真正从中国撤离。
“非常态”还是“新常态”?
在一些专家和学者看来,目前中国的资本流出不可小视。
有业内人士担忧实体经济连续下滑,实体企业信心不足,从而导致对人民币信心不足如瘟疫般弥漫。
也有人担心,如果人民币汇率贬值呈现出不可扭转的趋势性演变,将会使得国际资本大规模持久性出逃,一方面会冲击外汇储备,引发整体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刺破经济泡沫,对政府或职能部门也是一种考验。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近期撰文,试图安抚市场情绪。文章称,中国发生的资本外流早有“蛛丝马迹”,现在的市场反应其实是后知后觉、自己吓自己。出现资本外流并非意料之外,而是预期中有序的、适度的调整,各方必须从思想和措施上深刻认识并积极适应跨境资金流动和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新常态”。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各种观念都要随之转化。对于资本流出,要从大的历史趋势来看。中国计划在5年内对外投资超过过去30年的总和,大规模的企业走出去,一定会是这种状况,并且资本流出大于流入的趋势会在一段时间内一直持续。”曹远征说。
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九大“新常态”之一,就是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中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中国国际收支运行正在加速从大额顺差、单边升值的‘旧常态’转向一顺一逆、双向波动的‘新常态’。这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产物,符合国家宏观调控和改革开放的大方向,是中国经济金融加速融入全球化的大势所趋。”管涛称。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