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欧元大规模量化宽松市场有多种解读。比如,拉响货币战的警报;比如,欧洲治理通缩等等。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感觉不完整。那到底该如何解读?我提供一个解读,借以补充各方看法。
我认为,美国在和欧洲演“双簧”,有意构建欧美货币争夺的烟幕,而背后却是欧美轮番通过货币贬值劫持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实业资本。之所以如此判断,源自我的一贯认知:当今世界,金融至上30年,大量资本脱实向虚,金融资本无度膨胀,而这个过程中,实业资本已经变得极度缺乏。此次金融危机,所有发达经济体都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实业才是一国经济的底蕴。正因如此,后金融危机时代,一定是实业资本争夺的时代,而大规模量化宽松、已经美联储空前地扭曲操作——锁短放长,实际都是在“重塑资本”,推动实业资本的回归。
不是吗?其实我们应当看到,整个危机过程中,最为亮眼的经济体一个是中国,一个是德国,而这两个国家最大的共性是:实体经济为本。但是,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命运正在出现分化。在整个危机期间,尽管德国不同意欧洲大规模QE,但它却想方设法、甚至不惜营造主权债务危机而压制欧元币值。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只要美国宣布一次QE,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就加重一次,而且德国永远站在“拒绝救助”的立场上。我认为,其目的就是要用“非货币手段”压制欧元币值,排斥货币投机,压制欧元利率,而加大实业资本吸引力,至少让这一吸引力不输给美国。实际上,迫使重债国不得不出售资产而降低债务率,本身就是吸引实业资本的方式。同时,不希望欧洲效仿美国,也是保持德国实业优势的方法。
相反,中国好像上当了。在危机后期,中国迫于压力开始“重启汇改”而人民币随之升值。这恰恰是中国金融短期化、中国资本脱实向虚的开始,也是中国实业资本外流的开始。人民币升值导致的中国高利率环境,严重恶化了中国实体经济的生存环境,这恰恰与欧美实业环境日益优化形成鲜明反差。
尽管各种表象存在差异,但从本质上看,中国当下的情况酷似当年的日本。“广场协议”签订之后,日本的经济策略就是:让日本有竞争力的企业直接去欧美投资,同时把低端制造业输往东南亚、中国——输出实业资本,而本土经济转变以服务为主——当时日本号称要做“亚洲金融中心”,同时引导本土企业转型升级。结果是什么?日本金融迅速走向短期化,资本价格市场化(上涨)。在此背景下,日本制造业开始浮躁,利润快速下滑,长期资本短缺,而逼迫大量资本脱实向虚,炒房炒股;同时,向企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的主办银行制度面临威胁,因生存基础被掏空而无以为继。这正是日本——一个实体经济为本的国家,其走向衰败的真实轨迹。
所以我们必须意识到,“广场协定”表面上是因日本贸易顺差引发的贸易争夺战,但实际是OECD瓜分日本实业资本,废掉日本制造业实力的过程。当然,日本制造业实力日后部分地被中国取代,从而使我们有了30年的快速增长。现在,我们是不是要自废武功而变成第二个日本?
当年废掉日本是欧美一起动手,而今天要废掉中国(不只是中国、但主要是中国)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已。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时间差,其主要原因是欧洲统一货币的出现,而欧元区的滞后则是内部意见不一的结果。所以,如果我们不想成为第二日本,回答很简单:我们必须通过压低利率的手段有序引导人民币适度贬值,而不是没完没了地升值。但这也会导致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比如外汇储备增长,国际压力巨大等等。毕竟货币政策(包括汇率政策)是柄“双刃剑”。所以,我们还需要一些重大的结构性政策,抑制出口,尤其是抑制加工贸易,以减低贸易顺差。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