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耀邦:恶性通货膨胀与美国
林贤剑译 林小芳校
2008年2月13日,在白宫仪式化的典礼上,面对美国国会民主党和共和党领导人,小布什总统签署了一份16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美国国会于上周通过了该法案。为了挽救美国经济免于衰退,小布什政府这样做,没有经过多少辩论。5月初,1.3亿美国人收到了打折的支票。小布什充满信心地说,“我今天签署的拨款法案是巨额的,足以产生影响。”1
1680亿美元救助计划的签署,对美国经济提出了警告,正如许多分析家已指出,向消费者的手注入如此巨额的货币,连同美联储不断地降息,将加速通胀,并最终导致恶性通胀。2、3
确实,根据官方统计数据,美国通胀率每年均在2%到3%之间。然而,事实上,政府呈现的“核心通胀”扭曲了真实的通胀画面。官方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排除了食品和能源等如此重要和必需的商品,美国政府称,这些商品的物价过于波动,而无法包含在指数中。然而,深入考察,可以发现,那些价格波动大的商品,如石油,正是价格最快速上涨的商品。最重要的是,油价影响着其它消费品价格,特别是在制造流程中广泛使用能源的产品。因此,通过应用那样的衡量标准,美国政府实际上是欺骗大众,其统计的通胀比真实的通膨低得多。根据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的研究,美国的实际通胀率持续地高于官方消费者物价指数的3%,4这一巨大的差距揭示,官方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在统计上对美国经济的蓄意扭曲。
此外,除了不可靠的消费者物价指数,资产膨胀是美国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这几乎不被任何官方宣言所提及。自里根任职总统以来,连续几届美国政府都拥护“把重点放在资产价格,而不是实际工资”的货币政策。5结果,美国经济对资产价格的下跌极为敏感,美联储以维持经济增长为名,高度地关注资产价格;为了维持资产价格稳定和防止螺旋式下跌,美联储会毫不犹豫地进行货币干预。5
一国经济过度依赖于资产升值,将必然产生资产泡沫。在美国,资产膨胀不被看作通胀,而是视为增长。这就是金融资本主义的新范式,资本收益减少了;利率被人为地维持于低位,个人所得税,尤其是针对公司和富人的,被大幅度削减。在这种范式的作用下,股票市场繁荣,带来网络股泡沫及其在2000年的爆裂。
由于网络股泡沫破灭的影响,美联储立即采取降息和增加流动性的措施,所产生的大部分货币被引导进入房产市场,造成最近的房产繁荣。同时,在美国经济中,就业增长仍然艰难,因为制造业岗位不仅收缩,而且外包和转移到海外,这对实际工资产生向下的压力。结果,中产阶级的收入保持停滞,许多家庭贫困化。许多人仅能通过住房抵押借款,维持他们的生活标准;由于房地产繁荣,他们的住房有相当大的升值。5
房地产繁荣是华尔街在提供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时的意外收获,为了争取更高的收益,华尔街毫不顾忌信贷风险,制造了“结构金融”。这最终造成2007年秋季的次贷危机和随后的信贷危机。危机重创金融市场,危及美国整个金融体系。
为了阻止衰退和拯救银行业和金融体系,华盛顿的经济政策制定者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货币供给,降低贴现率,通过16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由联邦政府向纳税人发放支票。不幸的是,所有这些最后的努力,也不可能足以拯救病入膏肓的美国经济。过去,传统的经济刺激措施都是鼓励资本投资于国内。然而,由于美国工业的空洞化,美国公司更愿意投资于海外,而这对美国经济的恢复没有任何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增加货币供给过度刺激经济,将使美元贬值。美元贬值将提高油价和其它物价,从而引爆通胀有可能螺旋式向上,而失控。
研究许多指标之后,可以得出结论,美国经济确实已失控。这些指标包括两位数的年度货币供给增长率——35年中的最快速增长;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跌到15年的低点;黄金价格处于28年中的高点;原油价格达到100美元每桶;小麦价格翻番了,破了所有记录。6
食品和能源是影响大多数人生活的两种最重要商品,但是,美国政府认为二者的价格过于波动,没有包含于消费者物价指数,而就是这两种商品,其价格在过去的几年急剧地上升。6因而,降低贴现率和扩大货币供给,只会加剧通胀,带来恶性通胀。
在这样的形势下,人们会自然地预期,美联储,其使命是保卫美国免于通胀的危险,不会以纸币泛滥经济。然而,在虚假的通胀数据的武装下,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发出了如下误导的声明:“如果通胀最近处于合适范围内的低位,现有证据揭示通胀预期有可能稳定地保持于低水平,那么,应对由高油价构成的通胀威胁,就不是那么迫切。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不需要收紧,能够在油价冲击之后,保持可以设想的宽松。”6
考虑到伯南克作为“直升机·本”的声誉,这不应该令人惊讶。伯南克得到该声誉,是因为他在被提名任美联储主席时,于华盛顿的国家经济学者俱乐部发表演讲,使用了为遏制通货紧缩,用直升机撒钱的比喻。7
伯南克的直升机理论与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的一番论断保持一致。在任职美联储主席之前,格林斯潘曾表示:“由于全世界的中央银行家一发现问题,就准备向各自的经济体注入泛滥的纸币,毫无疑问,他们记住了20世纪30年代全面信贷紧缩的教训……。全世界货币主管部门压倒一切的使命是防止信贷紧缩,这接近于确保了政策在信贷紧张和价格下滑初露端倪时的极大威力。”8
然而,目前,物价没有下跌,正如食品指数的变动所证明的,“食品公司使用食品指数追踪小麦、大麦、牛奶、可可粉和食用油等12种农业原料,2007年,食品指数显示成本通胀为21%——该指数自十年前建立以来的最大增幅。”6牛奶是任何食物篮子中最基本的商品,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牛奶期货价格已上升70%,小麦、玉米和大豆的价格也有可观的提高。
伯南克和华盛顿的其他经济政策制定者,正在引导美国和世界步入魏玛式的恶性通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击败之后,德国中央银行在英国和法国要求支付巨额赔款的压力下,大幅度地增加货币供给。结果,马克对美元贬值到低水平。到1921年,在支付了三分之一的总赔款后,魏玛政府拒绝再支付任何赔款,因为这会通过增加税收或缩减预算,向其公民强加沉重的负担。魏玛政府的这一行为遭致法国和比利时的反对,她们占领了鲁尔区——德国的工业心脏。9、10
面对着外国占领、工业生产和收入的丧失,魏玛政府诉诸于印发货币,来履行它的义务。结果,德国货币被毁灭,1923年1月,马克降低到18000马克兑换1美元。起初,魏玛政府还揭尽努力,试图挽救货币,但不久形势显然已失控。德国货币继续自由落体;马克最后分文不值,到11月15日,4.2万亿马克兑换1美元。9
物价指数也大幅度上升,到1923年7月,它已接近7.5万点,与之对比,1年前还只有100,到11月,物价指数已经达到7500亿点。该时期的德国生活环境是令人恐怖和混乱的,基本商品的价格高得难以置信:“1922年,一片面包值160马克,一年后,值150万马克……工人按小时支付工资,工资到手后就狂奔去消费,因为不久后它们会变得毫无价值。购物者不再用皮夹,而是用手推车和手提箱,装满钞票,去商店购物。在吃一顿饭的时间里,餐馆的价格翻了一番。”10经济形势是如此的令人绝望,以致于“全国人的储蓄都遭毁灭。生活水平瓦解。少数人最初能够积聚庞大的财富,而绝大多数人沦落为贫困;政府债券、抵押贷款、银行存款,全部都变得毫无价值。整个国家稳定的中产阶层沦落为赤贫。”11
到2008年初,华尔街弥漫着恐慌、不确定和经济动荡的气氛,棘手的问题是,德国魏玛共和国的恶性通胀经历会否在85年后的美国重演?虽然1924年的德国与当代美国在不断印发货币和积累债务方面有许多相同点,但两者最重要的区别是,尽管对于美联储采取行动、维持美元长期价值的能力已不足信,美元还仍然是世界储备货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通,美国政府债券仍然享有遍及全球的需求。由于美元霸权的作用,美国仍然能够迫使全世界的收支盈余国家以购买美国国库券的形式,向美国扩大贷款。
然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及其同事决定连续地印发货币,可能导致其他国家失去对美元的信心,她们会很快将其美元储备转换为其它硬通货资产——商品价格的上升已证明了这一点。外国人倾销美元资产,将迫使美联储印发巨额纸币,造成美元毫无价值可言,并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对于美国和世界,这都是一个悲剧!
注释:
R. Runningen: “Bush Signs $168 Billion Measure Design to Stimulate Economy,” Bloomberg.com, February 13, 2008.
Henry C.K. Liu: “The Road to Hyperinflation,” Asia Times Online, February 21, 2008.
Lyndon H. LaRouche Jr.: “Hyperinflation Is Here. This Economic Breakdown,” EIR, January 23, 2008.
www.shadowstats.com.
Thomas Palley: “the debt delusion,” The Guardian, February 11, 2008.
Gary Dorsch: “Beware-The Bernanke Fed Could Ignite Hyperinflation,” www/safehaven.ca, September 19, 2007.
Peter D. Schiff: Crash Proof,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7, PP. 31-32.
Paul M. Sweezy and Magdoff Harry: The Irreversible Crisis, Monthly Review Press, 1988, P. 59.
William Engdahl: A Century of War, Pluto Press, 1992, P. 72.
James Turk & Rubino John: The Coming Collapse of the Dollar, Doubleday, 2004, P. 13.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