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经济处于“极不稳定”状态之时,中国必须依托自身的大市场,全力推动“内需经济”增长,这是刻不容缓重要事项。因为,一系列数据正在显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可小觑。8月31日,国务院金稳委召开第七次会议,对经济政策基调做出微调,总体看,内需拉动力度有所强化。
比如,作为拉动需求的重要手段,金稳委要求加大对投资的支持力度。具体而言,金融部门继续做好支持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相关工作;充分挖掘投资需求潜力,探索建立投资项目激励机制,支持愿意干事、敢于担当、有较好发展潜力的地区和领域加快发展;高度重视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领域和新增长极地区的发展;鼓励银行利用更多创新型工具多渠道补充资本,真正落细落实尽职免责条款,有效调动金融机构业务人员积极性,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全面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尤其是在宏观经济政策方向,金稳委不仅更加强调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从而在表述上,将7月20日“适时适度进行逆周期调节”的提法改为“加大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同时,金稳委“更加强调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配合”的问题,明确指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把财政政策与货币金融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包括提出“提高金融体系适配性”的要求,其实都是为了更好地拉动内需。
今天我们特别想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非常重要。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配合意味着“两大政策双赢”,不配合意味着“两大政策双输”。
毋庸讳言,中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协调的问题由来已久,2010年之后表现的尤为突出。比如,著名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组合,我们很早就批评:这等于开汽车,一脚拼命踩油门——积极财政、一脚拼命踩刹车——紧缩货币,这个车咋开?且不说“财政油耗”有多少被白白浪费,就说这个车损会多严重?全世界都找不到这样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但这样的政策在中国居然被实施5年之久。
其实,中国今天的许多问题均与那段时间的政策有关。比如,积极财政政策之下的大量投资项目给到国有企业,越来越少的金融资源随之大量匹配给了国家项目和国有企业,结果是民营经济日益干枯,高利贷风波,以及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日益严重;民营经济弱化必然导致中国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不足,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
现在如何哪?中国积极内生性动力是否充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否获得解决?很明显,在政府财政通过减税努力降低企业成本的时候,如果金融方向不配合,势必导致“减税降低的成本”被“利息上升的成本”对冲。当然,金融成本方向上也在不断努力,试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具体效果如何?至少应当说,效果还不够理想。
其实,读会议公告有技巧。中央提“加强、提高、促进”什么事项,什么事项就是与中央要求“还有差距”,还没有这方面工作推进到位。所以,金稳委要求“把财政政策与货币金融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那一定过去“结合得不够好”;要求“提高金融体系适配性”,那就说明过去“不够适配”。
我们希望,有关部门一定要从根本、源头上找原因,而不是“错都是别人的,自己永远正确”。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