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的“数字经济”
迎 春
自从西方经济学在我国占据统治地位以来,经济学领域荒谬的事就层出不穷:如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数字经济等等。
有关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抹杀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区别、生产与流通、消费区别的错误,我已经写了不少批判文章,这里我们再来探讨所谓的“数字经济”,这是一个抹杀物质与精神区别的荒谬概念。
在2019年12月3日的阿里云广东峰会上,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以前传统经济是劳动力、资本、土地,第二阶段是知识、技术、管理,而今天数据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阿里巴巴希望能帮助所有企业更容易使用数据这个新的生产要素。”这种理论是对于经济无知的表现。
说以前传统经济的要素是劳动力、资本、土地,这是西方经济学的错误概念。
实际上物质生产的要素是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所指出的:“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者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202页)
西方经济学把资本作为物质生产的一个要素,是不懂物质生产与生产关系区别的错误。
资本是物质生产的一种社会形式,即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它不是物质生产的内容,而是物质生产的社会形式的一种,与奴隶主与奴隶、封建地主与佃农类似,所以,资本不是物质生产的要素。资本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转变为共产主义关系,而物质生产是不会消亡的。
对于所谓传统的生产要素的分析,这里就不多涉及。
说什么第二阶段的经济要素是“知识、技术、管理”,就更加荒谬了。知识、技术都属于精神范畴,怎么就成了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要素了呢?张建新接着发挥:“数字经济时代,最大的不一样是有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是数据。”数据也属于精神范畴,怎么成了物质生产的要素了呢?
人们知道只有生产了粮食、布匹和住房等物质产品,人类才能够生存,才可能有教育、文化生活等等。因此,人们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区分开来,把物质和精神区分开来。专门研究物质与精神区别和联系的学科就是哲学。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恩选集》第四卷 第219页)
经济是指人类的物质生产和再生产。人们生产了粮食才有饭吃,生产了布匹、服装才有衣穿、生产了住房才有屋子遮风挡雨,只有生产了这些物质产品,人们才能够生存;这些物质产品只有经过分配、流通到消费,再生产才能继续进行。经济这个概念,在这里就是指物质生产与再生产,包括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物质生产是分配、流通、消费的基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导言》(《马恩选集》第二卷)中对此有明确的论述;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必然发生一定的关系:生产关系、流通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等,这些关系的总和就是经济关系,构成社会的基础。前者是物质生产的内容,后者则是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社会形式。马克思主义对这些早已说得清清楚楚。但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只知道赚钱,根本就没有一点科学经济学的知识,把马克思主义已经阐述清楚的经济、经济关系等基本概念搞得混乱不堪,所以会出现所谓的“数字经济”之类的错误概念。
数字根本不属于物质的范畴,属于精神一类,不可能有什么“数字经济”。
任何事物都存在质和量的两个方面。一头牛,两头牛,三头牛等。牛是一种动物,是它的质;一头、两头、三头是它的量。数字就是抽象掉了牛的质,只讲数量的一种认识,属于精神一类,和人们认识牛、马等同属精神类。文字表现的是事物的质,数字表现的是事物的量。文字和数字分别表现物质的质和量两个方面,都是属于精神范畴。
作为精神领域的数字,怎么又变成为物质生产了呢?“数字经济”怎么会成为物质生产的一种呢?
经济可以区分为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这是根据物质生产的对象划分的:以生物体为劳动对象的生产,就是农业生产;以非生产物为劳动对象的生产就是工业,当然还可以细分成很多不同的产业,如纺织业、机械工业等等,但是,物质生产的共点是生产物质产品。
数字属于精神,不属于物质,根本不存在什么“数字经济”。当然,精神可以转化为物质。例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学,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发展等等,但是,那是精神转化为物质,而不是物质。
技术学可以转化为物质,但是,必须使技术转化为工具、机械等物质产品。这时的技术已经转化成为物质产品。不能因为精神、技术可以转化为物质,就把精神等同于物质,抹杀物质于精神的区别。所谓的“数字经济”,就是抹杀物质与精神的区别,把世界搅成混沌一团,那还有什么科学呢?那不是人类认识的大倒退!
作为精神领域的数字,不可能成为物质生产的外延,世界上就没有“数字经济”这样一种物质生产和再生产,所以我说“数字经济”是荒谬的,更不用说什么“迈入数字经济的时代”了!
阿里云广东峰会还说:“数据显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4.8%,对中国GDP的贡献率超过67.9%。”
说“数字经济”已经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4.8%。请问这个34.8%的“数字经济”,生产的是粮食还是石油?能够吃还是能够发电、开动汽车?我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抹杀货币收入与物质产品生产的区别,已经写了不少批判文章,这里就不重复。只要指出发展互联网等行业,是技术进步,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但是,经营互联网尽管可以发大财,赚很多钞票,但是,互联网不能生产任何物质产品,不是物质产品的生产,属于文化传播。所谓的“数字经济”,硬是把一个传播文化的互联网行业,说成是物质生产的产业,不是现代版的指鹿为马吗?!
现在我国拜金主义盛行,发展互联网赚了大钱的老板,如张建新、马云、马化腾等,连什么是经济都不懂,却成了“经济学家”!马化腾提出数字经济还具有三个新特征:高(关注度高)、深(融合度深)、快(增长速度快);马云更成为了起草联合国有关“数字经济”报告的联合主席之一。看看,现在我国真是“钱能通神”,只要有钱,互联网老板摇身一变,就成了“经济学家”,还是“前沿”的经济学家呢!
仅从所谓的“数字经济”的理论,就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社会学界特别是经济学界的混乱、荒谬。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信奉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物质生产的内容和形式都有科学地阐述,有一系列的科学概念,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把这种科学的经济学像破鞋一样扔进垃圾箱,而把庸俗、混乱不堪的现代西方经济学奉若神明。“数字经济”和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等,就是这种荒谬经济学的代表作。如果对于这种社会学、经济理论还有什么自信的话,那就一定是坠入昏天黑地的深渊,永无出头之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