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则有关消费的报道说起
迎 春
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基本控制住了,消费券、地摊等经济生活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最近网络上传出国内外两条有关消费的消息,在这里进行一些探讨。
过去我写了一系列文章,批评现代西方经济学不懂什么是经济,不懂什么是生产,不懂什么是货币等,说现代西方经济学是“一盆浆糊”,主要是针对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批评,是从生产方面说的。这两篇有关消费的报道,认为货币支付是消费,从消费方面说明现代西方经济学是“浆糊一盆”。
最近出现了两条有关消费的报道,一条是中国新闻网6月5日的《日本4月家庭消费同比减少11.1%》,另一条是北京青年报6月5日的《122亿元消费券如何吹动北京市场“春水”》。前者说日本因为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消费;后者说北京在控制疫情后,想采用发放消费券的办法,“吹动市场春水”。
两则报道都是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说明消费,表明它不仅不懂什么是生产,也不懂什么是消费,更不懂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以及现存的生产过剩危机,因此,也不可能认清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什么是消费?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消费是支付一定量货币,与认为一定量货币收入是生产一样,把物质生产的内容与社会形式混同,是一种错误观点。
报道中提及的“消费”,有“家庭消费”、“电脑消费”、“电子游戏等消费”、“新型消费”、“服务消费”等等。
在科学的经济学里“消费”是什么?
消费是物质产品的使用和消耗。无论什么性质的社会,从物质产品的内容看,粮食是吃的,衣服是穿的,房屋是住的,这就是消费,是再生产的自然形态。但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消费,则是指的使用某种产品的付费,只要支付一定量货币就是消费,把再生产的一种社会形式看作是“消费”,混淆了物质产品的使用和一定经济关系之间的区别、混淆了物质产品的自然形态和社会形式的区别。
我们亲身经历过的旧中国,那时农民生产的粮食主要是自己吃,基本上不经过买卖;毛泽东时期的公费医疗,吃药、看病也不支付货币,这些都是消费,但是不存在货币支付。可见,消费是物质产品的使用和消耗,而不是支付一定量的货币。
在有关日本消费的报道中,说“电脑消费”、“电子游戏消费”等,指的不是使用电脑时对电脑、电力的耗费,而是消费者给互联网商家的付费。这里所说的“消费”,和使用电脑时对于物质产品的使用、耗费是两种不同的事实。报道说:“此次调查是以2人及2人以上家庭为对象的,一户的平均消费额约为26.79万日元(约合2450美元)。从具体项目来看,游乐场相关消费减少了97.8%,旅行费减少了97.1%,在外饮酒费用减少了90.3%,电影院、剧场等设施消费也减少了9成以上。此外,衣物消费降低了55.4%,食品消费也降低了6.6%。”可见,报道中所谓的消费,是一定量货币支付,而不是物质产品的耗费。如果消费是指物质产品的使用和消耗,就应该用实物衡量,如消耗了多少台电脑、多少度电力等。
经济学里,消费是和生产并列(或者说是对立)一个环节;是包括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环节的再生产一个组成部分。
种粮食是生产,吃饭是消费;电脑消费是指电脑的损耗和电力的消耗,是指物质产品的消耗;而报道中的电脑消费,则是指使用者对商品所有者的付费,是再生产的一种社会形式。报道所说的“电脑消费”、“电子游戏消费”等不是科学经济学意义的消费。
消费是指物质产品的使用,不论什么社会都必须有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粮食的消费是一次性的消费;住房是耐用消费品,它的消费过程往往是几十年或者更多,这些都属于自然消耗;而报道中所说的“电脑消费”,则是使用者向所有者支付一定量的货币,是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一种经济关系。把电脑使用者向互联网店商付费看作是经济学上的“消费”,表明现代西方经济学把支付货币认为是“消费”,是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看作一切社会永存的关系,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全部智慧所在”。(马克思语)
二,消费、生产和生产过剩经济危机
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以物质生产和再生产为基础。生产和消费是再生产的两个对立环节。物质产品的生产,只有消费了,再生产才能够继续。
人们生产了粮食,只有经过消费,才能再生产。当前的口罩生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口罩等防护用品奇缺,很多厂子转产口罩。现在口罩消费不了,生产就不能继续。可见,物质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要经过流通、分配最后消费掉,再生产才能继续进行。经济学上的消费是指物质产品的使用;不仅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们消费,任何社会形态都以物质产品的生产为基础,当然也以物质产品的消费为基础。所以,经济学里的生产与消费是对立的,是物质产品再生产的两个环节。
而现代西方经济学把一定量的货币支付看作“生产”,也把一定量的货币支付看作“消费”。所以,在现代西方经济学里,没有生产与消费的对立,甚至于把生产与消费等同,认为消费就是生产,抹杀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更没有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扩大、简单再生产等的理论。
国内生产总值是资本主义世界各国衡量经济增减的主要指标,这个指标中就包括最终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的内容。把消费支出作为生产的组成部分,是因为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消费都是货币支付。只要有货币收入、支出,就是生产、消费。因此,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不存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区别,不承认生产、消费是物质产品再生产对立的两个环节,当然就更不会承认存在生产过剩的经济问题了。所以,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根本没有生产过剩的概念,也不存在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问题。有的是经济衰退和刺激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
我国和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生产过剩和购买力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主要是依靠吸引外资,发展外贸,逐渐演变成为雇佣劳动经济制度。2008年世界债务危机爆发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债务日益加重,无力购买我国的商品,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长。我国因为实行了雇佣劳动经济制度,群众的贫困严重限制了消费能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的:“工人的消费能力一方面受工资规律的限制,另一方面受以下事实的限制,就是他们只有在他们能够为资本家阶级带来利润的时候才能被雇佣。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象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资本论》第三卷 第548页)
由于雇佣劳动经济制度的限制,我国有近14亿人口,几亿劳动力的国家,但是,6亿人口人均月收入只有1000元,还有很多人失业。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处于下滑的态势。依靠发行消费券、摆地摊等办法,不可能促进经济发展。
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基础是生产,只有物质产品的生产发展起来,才能够带动生产、流通、消费在扩大的规模上发展起来。依靠发展纸币、债券、股票以及消费券,不可能带动生产发展,这已经被2008年爆发经济危机以来的实践证明。摆个地摊,可以引起一时的热闹,但是,根本不可能解决任何经济问题,包括就业的问题;发消费券也“吹”不动北京这一池子春水。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经济制度,阻碍了群众消费能力的增长,决定了失业是一种必然产物,也决定了经济的萧条状态和爆发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因此,必须彻底批判现代西方经济学,使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占据统治地位;经济发展重新回归社会主义公有制,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失业、消费能力不足等一系列经济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附录:
122亿元消费券如何吹动北京市场“春水”
2020-06-05 08:36:46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北京市商务局、文旅局等五部门宣布,“品味消费,京范儿(FUN)生活”北京消费季将于6月6日正式启动,“十一”黄金周后结束,共向北京市民投放122亿元消费券。6日起首批消费券在京东APP上发放,领券者可在线上、线下参与活动的商家使用,预计将惠及上千万北京市民,全面引爆首都消费。
全国各地开启疫后经济复苏模式,摁下提振经济“加速键”以来,多个城市推出了数以千万元乃至亿元级消费券,对消费潜力释放起到了可观的撬动作用。北京这轮消费券发放势头更猛,发放总额为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地方消费券规模之最,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与需求导向,也契合了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期许。
消费是经济循环的起点,也是终点。当前,提振消费是各城市恢复“元气”的关键抓手,也是扩大国内市场、打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路径。对北京而言,消费是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支点,此次发放消费券可谓靶向发力、有的放矢,122亿元消费券能撬动多大的消费规模,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
122亿元消费券要用好,需要加强“政企商民”四方互动。北京从消费券模式设计到发动企业参与,都突出了多方合作互动参与的特点,也对政府和市场的力量进行了衔接捏合。
这次北京消费券发放,充分调动了市场的力量——发放额度既有财政划拨,也有平台和商家的匹配优惠,遵循了“政府补一点、平台贴一点、企业让一点”原则。京东、小米等标杆性互联网企业的参与,让此次惠民举动有着很强的联动性;先在京东APP领券后消费,也让消费券获取来得更加便捷。
联动京东等大电商平台,政府层面能降低消费券发放成本,也能借助平台的技术能力与大数据模型分析优势,让消费券设计更加细化,消费效用更高。此外,这次北京消费券发放适逢京东“6·18”大促,将与京东的百亿补贴和千亿优惠叠加,产生强大的促消费“化学反应”,效果更为可期。
122亿元消费券要用好,还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平衡精准与普惠。北京市采取22亿元政企专“券”联发、100亿元平台万“券”齐发模式,包括面向在京消费者发放的专项消费券、智能产品消费券和面向城乡低保、特困和低收入家庭等困难群体发放的特定消费券。对低收入群体来说,要突出“救济”功能;对广大城市居民来说,则要突出“杠杆”价值,满足更丰富、多元、高阶的消费需求,充分发挥消费券的乘数效应。
122亿元消费券要用好,既要满足稳增长与保民生的需要,通过消费券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生产端回暖,进而稳定居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为下一轮消费打基础;还要满足消费扩容提质和培育新型消费的需要,利用普惠性消费券,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潜力释放出来,把疫情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
发放消费券只是手段,以“券”带动“消费”才是目的。要最大化发挥消费券的乘数效应与正向价值,需要拿捏好“善用”的力道——政府、电商平台、商家协力共举,让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同向而行,把消费券用到该用的地方,让使用效率大幅提升。
做好了这些,122亿元消费券一定能吹动北京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 (子衿)
+1
日本4月家庭消费同比减少11.1%
2020-06-05 19: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抗击新冠肺炎)日本4月家庭消费同比减少11.1%
中新社东京6月5日电 (记者 吕少威)日本总务省5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除去物价变动等因素,日本4月的家庭消费实际比去年同期减少11.1%,为2001年以来的最大减幅。
4月,日本全国相继进入紧急状态,民众响应政府号召,减少外出,商店等也陆续停业,消费遇冷。
此次调查是以2人及2人以上家庭为对象的,一户的平均消费额约为26.79万日元(约合2450美元)。从具体项目来看,游乐场相关消费减少了97.8%,旅行费减少了97.1%,在外饮酒费用减少了90.3%,电影院、剧场等设施消费也减少了9成以上。此外,衣物消费降低了55.4%,食品消费也降低了6.6%。
而由于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相关物品价格上涨,“保健消耗品”支出约为去年同期的2.2倍。电子游戏等消费约为去年同期的2倍。由于在家办公及网上教学的需要,电脑消费增加了72.3%。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5日的记者会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包含个人消费在内的经济各方面都带去了严重的影响。今后政府将继续研究适宜的防疫措施,分阶段恢复日常经济活动。政府还将保国民生活和就业、维持企业活动放在最优先位置,也在出台一系列相关对策。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