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回望陕北:毛泽东和当地老百姓的感人故事

李新市 · 2012-10-26 · 来源:党史纵览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从1947年3月18日离开延安到1948年3月23日东渡黄河前往西柏坡,这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首脑机关在陕北度过的最后一年,也是毛泽东和党中央转战陕北最富传奇色彩的一年。毛泽东转战陕北时期能够多次化险为夷,除了军事斗争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时时处处把群众的疾苦和困难放在最突出的地位,从而获得了群众的信任和鼎力支持,并留下了一桩桩毛泽东关心当地老百姓的感人故事。

 

  撤退途中救治生病群众

 

  1947年3月18日晚,胡宗南所率的国民党军已经兵临延安城下,毛泽东、周恩来与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王震谈话后,乘吉普车从容撤离延安。沿途有许多群众也一起撤离,他们有的背着行李,有的赶着牛羊,有的妇女怀抱着小孩,还有的老人拄着棍子蹒跚前行。

 

  由于路上撤退的群众比较多,毛泽东乘坐的汽车开得并不快,随着人流慢慢向前开行。突然,毛泽东看到路边有群众围成了一团,人群中传来妇女的哭泣声。见到这情景,毛泽东立即让司机周西林停车,让他随周恩来一同下车,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随后,毛泽东也下了车,走进人群关切地问:“怎么啦,哭什么呀?”那位妇女回答说:“孩子病了,病得很重,发高烧,还总是抽风。这可怎么办啊?”毛泽东忙对身边的警卫员说:“快把跟随我们的医生叫来,给这孩子看看。”

 

  医生赶了上来给孩子诊断,一测体温,竟然高达40度,确诊患的是重感冒,便立即让孩子服了退烧药,然后对孩子的母亲讲:“你的娃得了重感冒,服了退烧药,过一会儿退了烧就不抽了。”此时,围过来的群众认出了毛泽东,连声喊:这是毛主席,咱们的毛主席在这里啊。毛泽东问:“乡亲们,你们这是去哪里呀?”群众七嘴八舌地回答,准备到瓦窑堡南面的山区疏散隐蔽。毛泽东对群众说:“现在天气还冷,要注意防寒,特别是老人、孩子更要注意点。蒋介石不让我们过和平的日子,要占领我们的延安,现在延安已经是一座空城,他占领了也捞不到什么好处的。乡亲们啊,用不了多久,我们会收复延安的。”听了毛泽东的话,撤退群众对取得胜利的信心更足了。

 

  组织中央机关帮助群众从事生产

 

  4月12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机关转移到靖边县的王家湾(今属安塞县),3人都住在薛如宪老汉腾出的3间窑洞里。毛泽东经常和薛老汉拉家常,了解到他把3个儿子都送去支前了,十分赞赏这位陕北老汉对革命的忠诚和热情。在陕北,冬春季节吃菜很困难。中央机关来到这里后,先是买老乡的酸菜吃,后来酸菜也供应不上了。一次,毛泽东在村外散步时,发现附近的山里有很多黄花菜、苦菜等野菜,便动员部队去挖来就饭吃。

 

  为了克服粮食困难,毛泽东指示,把他的马用饲料减少一半,说以后出去尽量少骑马,多步行。毛泽东还经常到老乡们中间调查了解情况,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发展生产。这年入春以来陕北地区赶上天旱,村子里大部分青壮年又支前去了,春耕生产成了大问题。毛泽东亲自召开机关干部、部队领导参加的会议,动员全体人员下地帮助老乡抗旱春播,此后所有机关和部队人员都参加了老乡们的抢种。

 

  第二天晚上,部队负责同志又召开村民大会,了解到当地烧柴有困难,就动员部队指战员自己动手砍柴烧,并帮助支前担架队家属砍柴、担水、种地。毛泽东对身边的同志说:“不要觉得现在我们的部队少,我们就不安全。我们有人民群众,现在农活忙,你们要多派几个人去生产,不要都跟着我。”毛泽东看这些警卫战士为难,又说:“我们要相信群众,敌人头上虽然没有写着反革命几个字,可是群众心里是有底的,一有坏人,老百姓马上就会发现,用不着我们动手,老乡们就会把他们抓起来。只要我们心里装着群众,处处想着群众,群众就会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他们是革命的真正的铜墙铁壁。”

 

  从此,警卫员们保卫毛泽东的方法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抽出更多的人去帮助老乡从事生产,把支援群众发展生产和对毛泽东的警卫工作结合起来做。有一次,部队在紧急转移时,毛泽东仍惦记着群众,他一再叮嘱身边的警卫人员说:“我们一定要有计划地组织老乡撤退,不能让群众受损失,要把我们的行动方向告诉村干部,让他们带领群众跟着我们一道转移。”有人担心这样会暴露中央机关的行动,提议让老乡向其他方向转移,毛泽东严肃地批评了这种观点,强调一定要让老乡们跟中央机关一同撤退。他解释说:“这样既可以减少老乡们的损失,又可以保证中央机关的安全。”毛泽东热爱人民,心里处处装着群众,人民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他的爱戴。国民党军刘戡部追到王家湾后,就驻在毛泽东住过的窑洞里,村里的群众守口如瓶,刘勘一点都不知道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行踪。等到刘戡一走,乡亲们就把他们丢在炕洞里的文件捡回来,交给了中共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由于群众对党中央的掩护和对敌人的严密监视,使党中央和毛泽东对敌人的行动了如指掌。

 

  减轻群众负担,婉拒老乡送来的慰问品

 

  1947年8月18日至20日,沙家店战役胜利结束,西北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三十六师6000余人。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前往西北野战军指挥部驻地葭县前东原村和彭德怀等开会,对沙家店战役进行总结,研究部署下一战役。会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机关转移到朱官寨,并在这里住了1个月。由于这里粮食奇缺,生活艰苦,中央机关和警卫部队只能吃野菜和黑豆充饥。当地群众看到首长们的生活如此艰苦,便商量着将几家仅有的一点小米凑在一起装了半袋子送到部队,要给首长做几顿小米饭改善一下伙食。但几次都被谢绝了。

 

  葭县县委的领导觉得中央首长的生活实在太艰苦,便召开县委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杀两只羊送给部队。当县委派代表将这两只羊送去时,毛泽东对送羊的同志说:“不要这样做,由于战争,老百姓生活很苦,他们吃什么,我们也吃什么,这叫同甘共苦,这不是很好嘛!”因为羊已经送来了,毛泽东觉得退回去也不好,就写了张条子,让警卫员把这两只羊送给了伤病员,并嘱咐警卫人员:一定要给老乡付钱。毛泽东还对县委送羊的同志说:“敌人已经溃退了,你们要尽最大努力,想办法安排好群众的生活,组织好群众的生产。”

 

  过了几天,乌龙铺的农民又派了几个代表,抬着两坛米酒送到朱官寨。警卫员们再三解释不能收,并说:“首长多次讲不能收老乡送来的东西,因为经过一场战争,群众吃糠咽菜,还要支援前线,我们说啥也不能收!”送米酒的代表见说服不了警卫员,便商量要亲自去见首长。他们抬上酒坛子,来到毛泽东住的院子。毛泽东闻声走出门外,笑着说:“谢谢乡亲们,你们辛苦了!”接着说:“你们那里刚遭受国民党部队的破坏,乡亲们生活很苦,我和同志们收下大家的心意,这米酒不能收,还是带回去吧!”代表们听到毛泽东也说“米酒不能收”,心里都急了,想到再抬回去,不好给乡亲们交代,便商量着再说几条理由希望能把米酒放下。毛泽东把手一挥说:“老乡们,沙家店战役是陕北战争的一个转折点,我们很快就要打到蒋管区了。大家要做好一切准备,去迎接全国的胜利!”老乡们听得心里热乎乎的,他们最终被毛泽东说服了,表示:一定把首长的指示带回去,告诉乡亲们,用全力支援人民解放战争,迎接全国胜利!于是,老乡们抬上米酒坛子高高兴兴地回去了。毛泽东把他们送到了山路上,才走进窑洞继续办公。

 

  不要为了我一个人休息而限制群众了

 

  9月21日,毛泽东等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朱官寨,23日迁移到葭县西南七八公里的神泉堡。此时,国民党军已经停止了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毛泽东得以分出一部分精力在黄河西岸搞农村社会调查。他热情地与陕北的老乡唠家常,经常到田里帮助乡亲们干活,刨山药蛋,打场推碾子,有时也去场角和娃娃们一起掰玉米。他用十多天时间转了好几个村子,看到老百姓迎来了解放区土改后的第一个秋收,个个脸上喜气洋洋,也分享到了农民分了土地赢得收获的喜悦心情。

 

  毛泽东住的窑洞外面,有一个碾盘。早晨,几位中年妇女带着扫帚,端着簸箕,扛着布袋来这里推碾子。在毛泽东门外的哨兵发现她们来了,便走过去阻拦,告诉她们,首长工作了一夜,刚休息,并用恳求的口吻说,等一会儿再推行吗?毛泽东听到说话声便从屋里走了出来,见老乡们坐在碾盘上,便问:“大嫂,你们是来推碾子的吧,前几天推碾子都带了毛驴,今天怎么没有带啊,有个毛驴拉碾,不是省点力气吗?”

 

  其中一位中年妇女说:“毛驴太吵,我们拉回去了。”毛泽东一听就明白了,抱歉地说:“大嫂,对不起你们了,以后你们啥时来推碾都行。来,咱们一起推吧。”说完,毛泽东便和这几位中年妇女一起推起碾子来。他一边推,一边问:“咱们地里上啥肥啊?”其中的一位妇女说:“上的是牛粪、猪粪,还有草肥。”毛泽东建议说:“墙上的黑土,土炕里的多年陈土,都是很好的肥料,效果比草肥还好,要很好地利用起来呀。”

 

  后来,在散步时,毛泽东对卫士长阎长林说:“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为群众兴利除弊,我们在这里处处麻烦老百姓,再限制人家干活,就不应该了,这是一种脱离群众的做法,今后再不要为了我一个人休息限制群众了。”

 

  《党史纵览》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sunz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16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走着走着,初心为何不见了?
  2.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3.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4. 陈丹青说玻璃杯不能装咖啡、美国教育不啃老,网友就笑了
  5. 扫把到了,灰尘就会消除
  6. 为什么说莫言诺奖是个假货?
  7. 元龙||美国欲吞并加拿大,打脸中国亲美派!
  8. 为什么走资派还在走?
  9.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10. 双石|“高台以后,我们的信心的确缺乏……”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5.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7.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8. 到底谁“封建”?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毛主席扫黄,雷厉风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彻底关闭!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