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圈子理论的发现和阐述
摩罗
大政治家毛泽东,对国际政治格局具有独特的分析和命名。毛泽东晚年,对国际社会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叫做三个世界学说。毛泽东说,地球上所有的国家,分为三个世界。
第一世界是两个超级大国,即美国和苏联。
第二个世界是所有那些富裕的国家,主要是欧洲白种人国家,包括西欧各国,和由欧洲移民屠杀原住民之后建立的白种人国家,诸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三国,以及唯一一个黄种人富裕国家日本。
除此之外,所有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是第三世界。包括中国,包括日本之外的整个亚洲,整个非洲,整个拉丁美洲,以及东欧国家,咱们全都是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基本上都曾经惨遭西方殖民者残酷的屠杀、劫掠和殖民统治,这些国家独立之后,大多数国家依然无法摆脱政治上、经济上对原殖民者的依附。在二战以后的国际格局中,这些第三世界国家依然受到第一世界、第二世界国家比较严密的资本控制和产业控制。
毛泽东一划出“三个世界”的框架,世界格局就十分明朗。
这个三分法的主要依据,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政治框架中占有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多寡。
传统的殖民国家,全是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传统的被殖民国家,全是第三世界。
表面上看,这个国际格局是在二战以后形成的,实际上早在一战之前就已经形成定局。因为贫富不均衡现象,是西方世界进行殖民扩张以来,几百年间对财富的疯狂掠夺与占有造成的,这是殖民历史的必然结果。
美国和西欧组成的国家联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集团。他们发明了一种意识形态,说凡是民主国家都是富有的,凡是集权国家都是贫穷的。如果对近代以来的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缺乏了解,很容易被他们的谎言忽悠过去。实际上他们的优势如上所述,是几百年殖民掠夺的结果。
毛泽东没有用圈子这个词,但他很懂圈子这个道理。他的三个世界学说,跟我所谓圈子理论,完全重合。
三个世界就是四个圈子,两个超级大国各为一个圈子,那是核心小圈子。第二世界是一个做帮凶但是也受制约的圈子,是次级小圈子。第三世界则是备受威胁与掠夺,同时又在不同程度地反抗威胁与掠夺的大圈子。
在某种意义上,美国跟整个第二世界又组合成一个共同的圈子,相互配合进行掠夺。他们凭着政治、经济、产业、军事及话语权的优势,继续享有掠夺者的便利。因为在他们建构的全球政治经济框架中,所有的游戏规则都是按照他们的需求制定的,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地成为专事掠夺的小圈子,整个第三世界则沦为被掠夺的大圈子。
相对于超级大国美国,第二世界国家是受到制约并要为美国霸权买单的大圈子;相对于第三世界,第二世界又是在资本、资源、市场、技术方面可以尽情享用特权和便利的小圈子。
毛泽东为什么能给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找到一个如此简洁明朗的结构性描述?因为他有圈子眼光,他懂得大圈子、小圈子的道理。毛泽东等于说你们西方的文化,好是好,可是只维护你们西方人自己的利益,整个东方世界都是被你们掠夺的,咱们中国和亚非拉第三世界,整个是被你们掠夺的猎场。咱们第三世界的使命就是,我们自己好好发展,好好抵制你们的掠夺,反抗你们的掠夺,好好维护自己的权力和利益。
毛泽东为什么要天天在那里念叨着反对美帝国主义?他不是一个政治狂人,不是因为有什么诅咒帝国主义的特殊嗜好。毛泽东他掌握了这个道理,懂得了东西方关系的实质。他看透了这些诡秘之处,才有这样洞穿世界的眼光和思路。一旦洞穿这个谎言掩盖下的事实,他就必定拥有一种表达正义声音的冲动,有一种为第三世界广大国家和人民争取权力和福利的渴望。
毛泽东高喊反对帝国主义,是对这种不平等,不民主,不自由,不人权的国际社会所做的最强烈的抗议,也是对美欧所建构的国际政治学说的彻底解构,一个命名就把西方世界的谎言戳穿了。
你们标榜你们民主,你们建构了自由民主人权的意识形态,可是整个国际社会,为什么搞成这样?为什么自由民主人权的影子也看不到?你用那个小圈子里的自由民主人权来忽悠我们,不过是要我们做你们的附庸,服务于你们的利益。我不想听你们忽悠了。
毛泽东有这种锐利的眼光,有这样的穿透力,看穿了西方国家集团的小圈子本质,这就叫思想。毛泽东不想依附他们,不想趋炎附势,坚定地维护主权、国格和尊严,这就叫政治骨气。毛泽东致力于将大圈子团结起来,共同反抗小圈子的掠夺与霸权,这就叫战略。
在东方世界反抗西方殖民掠夺的五百年奋斗史中,毛泽东是首屈一指、无与伦比的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战略家。
尤可庆幸的是,他立国27年后就撒手人可是他的事业在他生前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胜利。经过两代后人的继续奋斗,中国日渐崛起为世界强国,而中国的崛起也就使得毛泽东的事业取得彻底的胜利。
西方殖民史将因中国崛起而终结,西方国家小圈子将因中国崛起而失去掠夺能力,因为那个第三世界大圈子不再是任凭掠夺的猎场。
(原载《圈子决定格局》,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附:《毛主席接见亚非拉青年朋友》
:巴义尔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1959年5月15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了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朋友。那时候,西方世界极力封锁中国,而中国人却不怕这些,西方不亮东方亮,中国转而向亚洲、非洲和中美洲、南美洲的国家展开了务实诚恳的外交工作,赢得了这些国家的好感,为最终经这些国家提案使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作了良好的铺垫。提到这幅照片,就必须提到当时的背景。受英国殖民者的影响,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时,印度就曾经试图阻挡。后来印度与中国的关系一直紧张。直到1959年3月17日夜里
,达赖等人逃往印度,中印关系越发紧张。同年8月,印度军队袭击中方哨所,挑起事端。世界上都知道了这些事。毛泽东对这些青年人说:“中国和印度的吵架不过是一件小事,我们这两个国家的友好关系史有1000多年了。朋友们知道,中国人民的敌人在哪个方向?在西南方的印度吗?不是。我们的敌人在东方,这个敌人的名字叫美帝国主义。”
应该说,毛泽东是外交高手。他不怕美国苏联这样的大国,也不怕西欧这样的中等国家。早在1946年,毛泽东就提出,美苏之间有着一个极其辽阔的地带,美苏就是要争这个中间地带。1957年,他又明确地提出关于“中间地带”的思想。以后他又把中间地带划分为“第一中间地带”和“第二中间地带”,第一就是指现在的“第三世界”,第二指的是第二世界。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也就容易和他们走到一起。向第三世界国家寻求友谊就是中国的基本国策。邓小平在1984年会见巴西客人时说: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
万隆会议后,直到1965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46个,其中亚非国家占多数。周恩来在1963年的一次出访非洲国家,竟然长达近3个月。在拉美方面,古巴革命斗争胜利后受到美国威胁时,中国首先予以承认并给予援助。就在这幅照片产生的前后,中国军队开始对台湾当局占领的金门、马祖等岛屿进行炮击,大炮声打乱了美国的阵脚,搞不清中国是什么意思。另一方面,毛泽东也严正拒绝了苏联人要在中国建立联合潜艇舰队和长波电台的无理要求。搞得美国很头疼,苏联人也没脾气。
从1957年到1966年这10年间,中国顶住来自美国和苏联的压力,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努力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非拉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支持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斗争。因为这些国家也是深受大国的压迫和剥削的。中国人不仅把这些国家的朋友请进来,还主动出访这些国家。如刘少奇率团去印尼、缅甸、柬埔寨和越南;周恩来出访亚非13国等。中国带去了友谊和援助,并且后来与法国建交,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欧洲也不是铁板一块”。这一段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后掀起的第二个建交高潮。这幅照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拍到的。
那天我在中南海里等着拍照,合影的位置都站好了,但是突然间这些外国青年们进来直奔毛主席,大家都簇拥着毛主席,互相挤作一团,气氛热烈。完全打乱了原来的位置安排,周总理只好站在他们前面临时当指挥,但是大家也顾不上了,翻译一个劲儿劝大家站好,谁也不听。周总理就站在我旁边,拍合影的相机也准备好了,当时去的新华社还有两位记者,但他们站得稍远些,我因为就在中南海,比较熟一些,所以就靠得很近。这些外国青年特别喜欢毛主席,尽管语言不通,但还有翻译,大家都往主席身边靠,总理见状也就主动往后退,我刚要拍,突然发现有人在伸出手做V字形手势,正好在主席的头上,我就赶快把相机避开。主席头上要“长角”可不得了。这样拍了以后才正式拍了合影。最后给了他们每人一张合影,这张气氛热烈的照片就没给到他们手里。后来发表之后,流传得比较广,有拍电影的人去古巴时看到这幅照片被放成很大在街头展览,他们回来告诉了我。后来凡是中国和非洲、拉丁美洲有关的展览或一些政治、商务活动时也经常用这张照片。
当时气氛那样热烈,应该是说了不少好听又好玩的话,但我忙于拍照,也不知他们说了些什么。
侯波是善于抓拍人物情绪的高手。那张《毛主席和韶山少年在一起》的充满快乐的照片也是侯波这一年在韶山拍摄的。也许别人更注意到集体合影时的情绪,而忽略了在合影之前或之后的人物情绪的放松和兴奋状态。
摄影家陈正青评论道,“这幅照片是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人物关系融洽,亲密,情绪饱满,又是高角度,显示了中国人民大力支持被压迫民族解放事业的态度。”
直到现在,这幅照片仍然是有关毛主席的和有关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关系的一个标志性照片,凡是提到毛主席、提到中国外交史都要展示一下这张照片。而拍合影的照片似乎也很难超过这幅照片的气氛了。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