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废除了生产小队、生产大队、人民公社的体制,以及集体化,推行了村、乡的体制,以及分田到户、联产承包。
为什么要有这一特色呢?因为据说是公社社员懒,出工不出力,劳动生产效率低下,累死地里也产不出多少粮食,中国人吃不饱肚子;而推行包产到户,农民为自己干活,一下子有了使不完的劲儿,粮食产量也一下子提高了,中国人吃饱肚子了。不仅如此,农副产品也充足了。这是特色的开山之作,也是最为得意之笔。可是,我看了30年,比比较了30年,却发现事情根本不是这样。
(一)人民公社产不出粮食,中国人吃不饱吗?而分田单干,粮食产量空前提高,解放了中国人吃饭问题吗?。我认为完全不是,甚至恰恰相反。
1、粮食增产和稳产高产,根本就不是包产到户的结果,而是中国人民在农村长达二十多年的巨大投入恰恰在1980年前后到了井喷期。这一井喷,除以上世纪70年代中期南方杂交水、北方强筋小麦的研制成功等条件为发端外。还取决以下条件:
(1)水利。遭遇水涝和干旱不可能增产稳产。而到目前为止,30年了,中国农村几乎所有的水利设施都是在上世纪6、70年代兴建的;实际承包联产后至少10年没有兴建任何水利设施,至少20年基本没有兴修水利设施;中国农村继而兴修水利是近10年的事,但比起30年前兴建的规模和程度,简直是天渊之别,大抵都是小打小闹,可丁可卯,搞搞停停,钱花了不少,看不出多少东西。而水利能够给粮食带来多大的增产呢?我想以当今中国人之聪明并且专家众多,一定会得出数据。
我只举一个例子:红旗渠建成后,红旗渠灌区的粮食亩产量从200斤左右,增加到600斤左右,提高了3倍左右。这是我这几年获准的数据,不是那个一伙坏人刮浮夸风时的数据。而至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广大农村的水利,可以说星罗棋布。有了这样的水利,中国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可以说没有悬念。
(2)精耕细作。这里可能一些人高兴了,你看,实行了包产到户,农民种上了自己的田,有了责任心,舍得投入。我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请大家回忆一下,上世纪6、70年代,全国农业学大寨,要建大寨田、要普及大寨县。那时候的人可不是像后来一样,光说不练的。即使是50年代大跃进那么短短的2、3年,被几个坏人忽悠刮了一阵子浮夸风、大炼钢什么的,但其干事儿并没耽误。
什么叫大寨田?在山区,当然是梯田,到现在为止,我们看到的那样振憾我们的层层梯田,有几块不是30年前修的?在平原和丘林,就是平整土地,将山包担平,将渍洼填平,而建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块的、直至一马平川的良田。这还不算,要深挖三尺,将土地来回翻几个儿,叫做海绵田。当然最近几年有专家说土地不一定要非要翻耕也能种出好庄稼,但当时的专家和社员可都海绵田好啊!用手一捏都出油啊!并且话又说回来,没有当年造的海绵田,后来不翻耕能种得出来庄稼吗?
至于大寨县在停止全国农业学大寨时在全国的普及程度,我是一个打工仔,没有条件得出统计数据,但我敢肯定,至少有5%达到了100%的大寨县标准是有的,有50%达到50%的大寨县标准是有的,90%的达到30%的大寨县标准是有的。
而大寨县的标准是什么呢?它的标准就是不仅做到了自给,而且它产出的粮食当时是一卡车、一卡车地运往国家粮库和缺粮地区。这可是有照片和资料为证的。这还仅仅是60年代的一个大寨县——昔阳县,甚至仅仅是一个大寨大队。要不,象小岗村(应该是生产队)这样极少的、不愿在一块干活的、吃了二十多年救济粮村子,还有国家众多的基础建设,还要支援亚非拉人民的解放斗争,哪来那么多的粮食?另外,还有农副产品。像大寨大队以及我见到的每个生产队都有的猪场、牛场、果园等。我想这不是吹出来的,画出来,是当年的人都看到了的,并且现在还有照片为证。
(3)种植技术。说起这个,可能一些人又高兴了,你看,实际了包产到户,农民为自己做事了,愿意学技术了。可事实根本不是这样。我们知道,在毛泽东时代,农业技术人员直接就是在田间地头,面对面地同步指导和尝试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技术突飞猛进。而恰恰是在包产到户之后,农业技术的指导和尝试几乎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一去就是十几年,农民继而得到农业技术指导是“三下乡”(科技、卫生、文化)以后的事。也就是说,包产到户后农民所采用的农业技术,都是在人民公社时期学到并掌握的。
(4)化肥和农药。这就太清楚了。不可能一分田到户,中国一下子就冒出了化肥和农药。也就是说,早在分田到前,中国的化肥和农药生产就是一直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
(5)种子。这和第“(4)”的道理相同,在此就不再说明。
以上,我说出了中国粮食增产和稳产的5项条件。而这5项条件哪一项都与分田到户、联产承没有关系。事实上,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就已经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接下来的事,是如何用富余的粮食和土地,发展养殖和水果。难道中国人就不知道多吃畜肉和水果?
中国人真正饿肚子的时候,也就是一帮坏人制造的三年人祸时期,而一些人却把饥荒的帽子整个扣在了毛泽东时代。这时唬不过人的。当时人们为什么不反驳甚至相信,是因为没有两个时代的比较,并且还真的以为有人会带来天堂。我是在三年人祸以后的农村长大的,反正我没有一天饿肚子的记忆。生产队组织的忆苦餐倒是吃过,但就吃过一回,对孩子们来说因为新鲜,也觉得挺好吃的,后来还想吃,但就是吃不到了,因为大人们说不好吃,尽管上级还是说要多忆忆苦,但还是没有做。所以我后来一直对大人们有看法,不是小孩不知道本,而恰恰是大人们忘了本!
可是,一些人把分田到户、联产承包吹得神乎其神,好像是这种东西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其实根本就是个假问题,都不好意思说这是可耻可鄙,但至少可以说这是可笑了。
不仅如此,我甚至都怀疑,是不是就是因为分田到户,联产承包,导致了中国农业、农村及粮食的徘徊不前,甚至粮食的减产。现在已经知道,1984年至1987年,我国粮食连续3年减产。这不正说明包产到户不仅没有引起粮食的增产,反而有可能是阻碍了粮食的生产吗?当一些人都发狠横就是要使包产到户这一招上的时候,发生这样的事,是惊动了中央高层的。急忙派科委主任在北方将强筋小麦的发明者,已不为人理睬(因为曾是学毛著的先进分子)的李振声请出来,这才扭转了粮食减产的局面。
而三农问题,始终是这30年,特别的30年的后半期困绕中国的主要问题;这样的问题在人民公社时期是不可能存在的。
不过,1984年后的粮食减产,我们替包产崇拜者想一想,也可能是农民另辟了土地种了果树。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一些人说包产到户好啊,想吃啥水果都有了。这可能吗?以当时的种植技术,栽下果树怎么也得三年才能结果,怎么能说一包产到户,什么水果都来了呢?实事上,即使现在,我们也能从上世纪70年代的照片看到,人民公社、生产队种植的果树,已经很多了。中国上世纪70年代,是一个迷人的时代,因为一些人竭力抹去和淡化,对这个时代的认识,还没有开始。
(二)人民公社时期,社员干活偷懒、出工不出力吗?包产到户使农民积极性空前提高吗?我说,其实只需比较两件事,就可看出这又是谎言了。
1、比较一下哪个时代做的事多、出的成果多,就能证明哪个时代农民的干劲大,不偷懒。其实,农民在单干时代与公社时代的干劲,是没法比的。前面已经证明,粮食增产与包产到户没有任何关系,何况包产到户后紧接着还有粮食的连年减产。这里我们权且把种同样的土地所投入的劳动量看作相等,在种地所投入的劳动力及产出的成果就不比较了。更何况我有过的亲身体验,农民集体在一起干活,都是比着赶,都不甘落后,并且还有说有笑;我也没有碰到有哪个农民不愿参加集体劳动的。而单干,就是一、两个人在一起干,闷头闷脑,死气沉沉,长此以往就是闭塞、孤僻,各方面的机能下降,实在是是焕发不出多少干劲。
但公社时代至少有两项劳动,是单干时代所没有的。一是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每到农闲季度,农民就要集中起来进行大规模的农田和水利建设。二是抽出劳力投入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仅这两项劳动,至少要占全年总用工量的1/3,而且劳动的成果就摆在那儿,可包产之后,农民没事了干什么呢?大家都很清楚,打牌、甚至赌搏。这只能说明公社时代农民的积极性比单干时代至少要高1/3。更何况那时正在大力上马农业机械,机械还帮助做了很多事;而这30年,上农业机械,也是最近10年以内的事。
2、还有一个很直观的比较,就是看两个时代拍的反映各自时代的农民劳动场景的影视片。一眼就能看出两个时代农民干劲的天渊之别。公社时代的干劲,我敢说,就是现在表演都表演不出来。请看现在拍的那些表现当今农村劳动场景的影视片,可能还给了农民报酬,可表演就稀稀拉拉、懒洋洋有气无力,直让人垂头丧气!
3、更进一步地说,如果说公社时代有社员闹点情绪,或有点不适,干活慢一点,差一点,就有被称为偷懒,废除公社,那我说,干脆将世界上所有的企业、政府部门等等都取消拉倒,因为这些地方都是集体作业,有人偷懒啊!你说这不是昏蛋吗?可棍棍们就是认为,社员们竞可以偷懒,并且并不被社员甚至干部责怪,这岂非咄咄怪事!我想,这只能说明他们大约还是惦记着那过去的日子。我看你偷懒,鞭子抽死你,拖出去打死你。这年些年,不少人不就是这么做了吗?当然,单干就不一样了,就是几天不干活,也没人说偷了。这样棍棍们自然就高兴了,因为这样村民可能交不上税了。你况敢不交税?这样一来,就又可以鞭子抽死你,拖出去打死你了!
(三)分田单干后至少农民自由了,不再有生产队的管束了。这实在是信口雌黄。
分田单干后,农民好像是自由了,因为他们可以自由出去找工作了,或者自己决定想干个什么事了,但这就是自由吗?如果这也是自由,那中国,包括几千年来的中国社会不都是这样吗?他们起早贪黑的为工头打工,不少连工资都被克扣,甚至拿不到;即使在家里的,也为化肥、农药和种子发愁,有的干脆撂荒,因为种地不合算。他们或者替老板打工、或者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不少夫妻天各一方,本来有男人和女人就跟没有一样,老人没有照料,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等等此类。这能说是自由了吗?当然也可能有的成了老板了,富翁了,但这是极少的。个别现象不能作为普遍现象。
我们知道,集体化作业是现代工业化的产物,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也是将众多的工人集合在一起。如果说集体作业会使人偷懒、不自由,那为什么现代工业还要把人聚在一块干活,干脆让他们回家各干各的不就行了。在公社时代,工作时间相互分工的田间劳动、各类加工厂和种养场的开工、国家和地方各种大规模的工程建设,让不同的、各个地方的农民可以不时地会聚在一起,相互比较、相互学习、提高了本领、增加了才干、开阔了视野,更主要的是建设了农村,建设了国家。而当他们一旦拥有了强大的集体和个人的财富积累,就会很快地来饱览祖国的名山大川,直至世界的人物风光,就更我们在企业做工一样。
这其实就是现在说的用工业化理念办农业,一旦时机一到,就会有大量的农民转为工人,况且他们实际上已经成为准工人。我们也完全可以将人民公社看作是工业化农业的先声。这是这30年绝大多数单干条件下的农村做不到的。这才是农民真正的自由之路。
(四)分田承包让农民生活好了、富裕了。其实根本不是这回事。
30年到来的今年的夏天,我特意回老家走了走,我没有发现一家农民的日子比公社时代好了,这绝不是什么夸张。公社时代给我的记忆是十分清晰的。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有自留地,有小场地。想吃什么菜种什么菜。养几只鸡,一年到头不缺鸡蛋吃;一、两只母鸡孵一、两窝鸡,大多数小鸡长到足够大后都被杀了吃了;一年也能吃几回种公鸡和老母鸡。一年养至少两头猪,一头上交国家,换回来6、70元钱,一年的用钱开销基本可以了;一头春节前杀了吃,可以吃个小半年;生产队逢年过节都要杀猪、甚至有时杀牛,按人头分给各户,这样一年到头总有肉吃;要是有一家一年杀个两头猪的,那日子就过得流油了。那时的堰塘、沟渠、河港里的水是很清的,是有渔的,每年都要干几个它几个,在清除黑泥之前捞的鱼,也是按人分给各家各户,另外还有房前屋后的桃子、枣子等,吃不完喂猪,也从来没想过没水果吃。但就是不拿出去卖,不是不准卖,而是被人瞧不起。
而现在的情形是,原来房前屋后的种菜种果的自留地都成了正田,几乎没有种菜的,鸡也很少有养的,养的猪几乎不杀了自己吃,都卖钱了。堰塘等大都埋没,即使有点水也是污浊不堪,别说是无鱼,就是有鱼也不能吃。平常要吃什么,也都是到集市买。我回去之后,一家一家地自然当上宾招待,可是那菜做得是紧紧巴巴,看着一桌子人,都不敢放开吃。而当我看到他们在家里单独吃饭的时候,却是黄瓜蘸大酱,米饭泡白水。这种吃法是我公社时代的10多年中未能见过的。看得真让人直掉眼泪,有说不出的心酸。
确实,现在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可是他们并没有;想买什么就可以买什么,可是他们没有买。于是我问他们,现在你们一家怎么也有个几万元的存款吧?他们说,很少,几乎没有。我又问,那一般能有多少?他们告诉我,一般有5、6千元。我说怎么会呢?看你们打牌我都不敢造量,一输赢就是上百!回答说还不是硬撑的,说现在一年365天,干活也就100零几天,这么多的时间干啥去?找个乐趣呗!完了他们就跟我算帐,一年的投入多少,收入多少,这是一定的;还有孩子上大学、上中学等等。
我想家里普遍有5、6千元存款,这在人民公社时期绝对是富裕了、富翁了,可是他们的日子反不如公社时匀乎滋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想我已经说清楚了。
以上,我对棍棍们废公社而行单干的理由逐一观看了一篇,可是又有哪一种理由又是站得住脚,不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呢?
看了30年,我没有看出分田到户,联产承包适合广大农村和农民,也没有看出它对广大农村的生产力等各方面水平的提高带来促进。当然,它可能适合于像小岗村里不愿集体干活的村民,但我敢说这样的生产队极少,至少在我朝夕相处了10多年的人民公社时代,没有听说一个;也可能适合于局部人烟稀少的地区,但我们确实齐刷刷地一下分了、包了,仿佛一支支高兴快活,劲头十足的队伍不明不白地落入深渊,怎么突腾都无济于事。这实在匪夷所思。
还有让人吃了苍蝇的是,如果硬要推行什么分田到户,单干承包,那就推行好了。人们经过实践,自然会比较熟优熟劣,作出最终选择。干嘛要编出些谎言,说出些假话?如果我们的特色里是谎言和假话,那我们究竟为啥呢?
这就是我首先要说的这30年的第一大特色:分田到户,联产承包。它确是特色,但看我们上述的阐明,这种特色对中国带来了什么益处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它和过去时代的分野和不同,就说它伟大辉煌吗?如果这也算伟大辉煌,那可真是只需我们动嘴,一说一个了。
在这一特色下,还有一个问题是必须要探究清楚的。那就是:如果人民公社不废除,在这30年一路走下来,当今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会是什么情景?这简直是一件难以想象、不可思议的事情!只是说这一特色的篇幅已经太长了,就留着任凭朋友们大胆讨论吧。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