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pla1927
1
有人猜测,毛泽东所以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为了解决城市就业问题;有人猜测,是为了避免战争损失。在这些人中,有的是怀着卑劣的情感作下流猜测的,有的则是心地仁厚,试图从正面作解释。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这只能是猜测,不会是事实。因为,在所有这善意的或恶意的猜测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为毛泽东在其公开的呼吁背后中,还存在着别的什么不便公诸于众的政治原因瞒着人们。有人以肯定的态度说,等将来档案解密了,真相就会大白。
我没当过知青,在这个问题上,本来没有多少发言权。但我也是从那个时代里走过来的人,对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也是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我认为我能够绝对肯定地说,真相早已大白:就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件事来说,没有背后原因,一切都在台面上,一切原因,毛泽东本人早已经解释清楚。问题在于我们没有去听,在于我们没有去相信罢了。就如毛泽东自己说过的那样,不要奢谈说一句顶一万句了,他的话,说一句顶一句用也就差不多啦。
1957年毛泽说:“一切可以到农村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该高高兴兴的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1968年时他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这两个指示,的字面意思,就是他要推行上山下乡运动的根本原因。
2
可能会有人说,国家政治,会把一切秘密都透露出来吗?当然,如果事关国家秘密,那当然是不便说出来的,保密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但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有说出来,不是保密,而是说出来了,而且是面对着全国知识青年大张旗鼓地作出了号召。
毛泽东是一个真诚的人,他从来也不是个一心只想谋取个人利益的政客,他从来也不搞政治欺骗,也绝不会欺骗人民。如果有需要保密的事情,他就不说,他有足够的党性确保他做到这一点。而如果说出来了,那么,就一定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他的政治诚信,给了我对他的绝对信心。
我们不妨这样设想一下,假定当年城市真的存在极端严重的就业压力。不得不把青年劳动力分流到农村去安置,但是,需要让初中生也分流出去吗?除了不懂世事的小学生,成年人都会知道,一个社会的就业岗位不会是恒定不变的,需要知识青年一辈子扎根农村吗?在农村呆上几年,就象现在人们读研究生推迟就业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以毛泽东的性格,当国家真的面临就业困境的时候,他会害怕把实情告诉青年学生吗?比如,他可以这样对青年学生们说:国家经济目前陷入巨大的困难中,无法解决同学们的就业,需要同学们勒紧裤带,到农村去。听了这样的说话,难道青年学生们就不会踊跃支持了吗?他犯不着搞欺骗。毛泽东从来就是相信人民的,人民就是他的力量源泉。还前苏的债务时,他不就是这样把情告诉人民了吗?毛泽东不是骗子,他绝不会瞒骗人民。刻意编造这个谎言的人,不过是想诋毁上山下乡运动的伟大性,不过是要否定千百万把汗水挥洒在农村大地上的知识青年对国家的伟大贡献。我认为,毛泽东所作的指示、他所在的批示,就是他的全部动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建设农村,到边疆去建设边疆,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祖国大地,那处地方不需要我们去建设?
毛泽东心中有两大热爱。一大热爱是人民,另一大热爱是祖国。对人民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主导了他一生的思想和他行为处事的方式。在他眼中,显然的是,个人利益和民族利益相比微不足道,个人前途和民族前途相比微不足道。个人荣辱只有和民族荣辱结合在一起,才是有意义的。象毛泽东这种要求个人利益和民族利益相结合的价值观,极端个人主义者接受不了,洋奴买办也接受不了。因为,极端个人主义者更乐于凸显自己是高人一等的,而洋奴买办是更乐于挟洋自重的。让他们自觉地把个人前途与民族前途结合在一起,与虎谋皮般难。由于毛泽东反对个人主义,不可避免地他就要得罪人。但是,有一点很清楚,他是为了民族的长远利益,或者说,是为了全中国人的子孙万代而得罪人的。
为什么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是大有作为的事情呢?这由中国是一个农业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中国的农村落后,农业落后,极需要建设和发展。中国的问题,最终是农民问题。没有农村的发展,没有农民的发展,最终就没有中国的发展。但不可否认,中国的农民,文化素质比较低,头脑中的封建意识还比较浓厚。发展农村,离不开现代知识的力量。所以,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前途着想,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就是去用他们头脑中的知识发展农村,建设农村,这是为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事情。如同红军长征,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一样,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就是在农村播下现代文化的种子,播下城里人先进的思想,和他们现代化的情操。当然,就具体到知青个人,那确乎是要吃点苦头的。他们从一个发达地区到另一个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生活水平下降了。但若我们的精神不是那样的脆弱,不是见到蟑螂就吓得呱呱直叫的小女孩,那么,建功立业的事情就是大有作为的事情。
3
让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人道吗?符合人权吗?这难道不是在欺负城里娇柔的小花朵吗?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对我们的社会制度的正确理解上。即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公有制社会,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土地也归全民所有。比如,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没有产权,农民是不能自由买卖土地的。既然土地归全民所有,一个必然的结论,就是不仅城里人有权利生活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里,农民也有权利在城市里生活。但是,我们不可能让全国七亿人口都挤住在城里,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权利让渡的问题。即农民让渡出自己在城市生活的权利,而留在农村建设家乡。
同样地,不仅在制度上农民对城市拥有主人的权利,市民对农村也拥有主人的权利。有权利,就有义务。农民让渡了自己的市民权利给城市居民,必然地,城市居民就有了支持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义务。所以,知识青年下乡插队,并不是不道德的,而是符合社会主义人人平等的基本信念的。这种平等,不仅是指一个市民和另一个市民之间的平等,也是指一个市民和一个农民之间的平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支持农村建设,既是在行使他们作为国家主人的权利,也是在履行他们作为国家主人的义务。因为,他们不仅是国家比较发达地区的主人,同时也是国家欠发达地区的主人。
毛泽东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在他的祖国里,生活着56个不同民族,在这56个民族里,男女老幼的权利都是平等的。他心目中的祖国,是人人平等的,是没有人压迫人,没有人剥削人的可爱祖国。既然他可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属于全中国人民所有,既然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种族的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知识青年扎根农村,在社会主义价值观里,就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也是人道的,因为,城里人和农民本身就是平等的。
4
革命烈士的鲜血为谁而流?革命烈士的生命为谁而奉献?这一直是重压在毛泽东心头的问题。毛泽东不是个神经脆弱的人,堂堂七尺男儿,他不会因为见到有人枪林弹雨中倒下了,就要哭哭啼啼地拿出手绢擦眼泪。我们可以认定他是一个不会流眼泪的人,一个“狠心”的人,革命者流血不流泪。但我们是无法可以认定他是一个不会思想的人,烈士的血和生命,是他思想的重要主题,在他的晚年,就依然在唠叨着,这是有人们的回忆为证的。
烈士们不是在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而牺牲,人已死,能得到什么?烈士们也不是在为他毛泽东个人的利益而牺牲,他们当中不但有许多人不认识他,恐怕也有人不曾听说过他的名字。烈士们所以愿意作出牺牲,是因为他们受了一个伟大理想之鼓舞。他们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是为了子孙万代而牺牲,是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而牺牲。既然他们可以这样,别的人,活着的人,为什么就不可以为民族利益而牺牲点个人享受?这在道理上说得过去吗?要对得起烈士们的牺牲,这就是毛泽东一些看似不近人情的做法的有力依据。具体来说,就是绝不能让红色江山变颜色,这是压倒一切的原则。因为,中国的旗帜由烈士的血所染成。
但是,毕竟是和平时期,与战争年代有所不同,也难于用战争年代的道德标准要求在和平环境下生活的人们。让知识青年扎根农村,确实是有理想主义成份的。知青在城市里长大,这是他们成长的现实,要他们一辈子扎根在农村,不管道理多么充分,对当事人来说,也确实不容易。就如俗语所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一个发达地区生活惯了,突然又要到一个不发达地区生活,甚至是一辈子,没有坚强的意志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看到在后来他的立场后退了,1968年提出的号召是接受再教育而不是扎根农村,就是尊重这个现实。而所谓“再教育”,是说知青已经受过教育,有比较丰富的知识,而到农村去,是要学习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培养工农感情,接受劳动教育。
毛泽东是伟大的教育改革家,他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他大胆地改革考试制度,有不少科目,开卷就可以,不搞死记硬背的东西。他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方针,不搞应试教育的那一套。这是很英明的,因为,人才留在社会里,为自己的社会发展出力。但对个人而言,肯定要吃点亏,因为,按这种方针教育出来的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可能考上哈佛大学到国外图谋个人发展,只能留在国内,为国家服务,为民族服务。
“再教育”方针的提出,视野比原来“扎根农村”的方针更高了。这是一种双向的教育,不仅有知青向农民传播知识,更有知青向农民学习知识。不仅农村需要发展,城市也需要发展。劳动创造财富。当接受过劳动教育的青年学生回到城里,那种好逸恶劳的小资心态,被磨掉了,而通过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雄心,树立起来了,有这样的人民,有这样的劳动者,我们的国家当然会有长足的发展能力的。而经过这么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中国一定是大有希望的。所以,“再教育”,是教育什么?就是对劳动的态度,对土地的态度,对艰苦环境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素质教育。“再教育”方针,与毛泽东“又红又专”的干部政策一脉相承。当然,毛泽东时代的治国方针,有完整的治国理念,不是东一镐,西一锄的乱刨。
我虽然不是知青,但我读书时从一年级开始就去学工学农,先是一两个星期,然后是两三个月地呆在分校。去分校学习的政策大概与知青下乡差不多,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去了分校,另一个就可以不去。去分校学习是很艰苦的,一个星期或两个星期才吃一次肉,早餐是油盐饭,两个正餐是椰菜或大白菜,我们都会从家里带面酱以及炒面粉去。我吃大白菜吃得身体过敏,肚子瘦得是不得了,记得有一次从分校回家,那是在新年前夕,家里没有人,而我觉得肚子饿,就到厨房找东西,发现了一大钵猪油渣,吃了一小块,觉得好香,就那么一块接一块地吃,吃了半钵才停得下来。后来外婆从市场上买罗卜回来,就惊叫起来,怎么会只剩下半钵?原来,那是她准备做罗卜糕的材料。在分校劳动是很累很苦的,我们每天都要挑红砖走几里的路,为了减轻负担,我们总是设法在两块砖之间,挑稍轻的一块放到自己的担子里。指导员总是笑我们不是在斤斤计较,而是在两两计较,钱钱计较,但这有什么关系,不值得宽容对待吗?汗水与疼痛的付出,让我们对土地充满了感情,后来我和同学们曾经回过分校去看,那儿仍然是校产。我们恨这段经历吗?没有。当我们同学相聚时,说起那个时候,总会感叹,真累呀,真苦呀,然而,那是怀着骄傲的心情在回忆。
5
上山下乡被否定了,随着77年恢复高考后的知青大回城,上山下乡运动也就此结束。在我现在看到的所有哭哭啼啼的反思中,对这个政策的批判,都是从个人得失,而不是从国家利益,或人民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的。知青苦不苦?那肯定是苦的。如同问长征的红军战士们苦不苦一样,是个蠢问题。知青大回城有没有错?是不是背弃了自己的理想?提出这种指责的人,可以骂一句是混账的狗东西。知青大回城当然没有错,也不是背弃。就如同人上了年纪并不等于是对自己的青春的背弃一样,这只是自然规律。知青们年青过,热情过,为国家奉献过,凭此就值得我们大力歌颂,值得我们大加赞美。讨厌那些哭哭啼啼的反思,他们抹杀了千百万知识青年对发展农村所作的巨大贡献。这些人,该抽他们的耳光。知青们回城,没有背弃自己建设国家的理想,其中反映的不过是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再大点,也就是个人前途与国家前途的矛盾,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其中不存在任何非道德成份。
学术界有把80年代后大量引进西方思想称为中国的思想启蒙时期,这是往自己的脸上贴金。要说中国有什么启蒙运动,不计“五四”时期,上山下乡就是一场伟大的文化启蒙运动。这场启蒙运动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知青们向农村传播了现代文化,让一直生活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下的农民见识了城里人的新思想,新观念,也在于农民以他们的纯朴与刻苦耐劳启蒙了城里人相对优越而脆弱的心灵。中国的现代化,如果没有农民的思想意识现代化,这会可能吗?中国的发展,如果不是建立在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的基础上,靠依赖,靠侥幸,能长久吗?上山下乡运动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地位,不会比“五四”运动低。因为,它的规模更大,受众更广,传播的不仅有人文知识,还有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并且深入到农村社会的细胞里。
但是,知识青年们最终还是有了上当的感觉。不少知青回城,然后,下岗。但若他们不回城呢?比如,当年到深圳宝安插队的知青,如果留在宝安,日子会不会比下岗更好些?当年到广东顺德农村插队的知青,如果继续留在顺德没有返城的话,现在的日子会不会比下岗好过些?如果答案是肯定,那么,毛泽东就没有欺骗他们。毛泽东鼓励他们建设农村,作为农村的建设者,他们理所当然有权利与当地农民一同分享农村发展的成果。也许,他们返城是个错。
不管在返城知青中,后来有多少人成了贪官,他们当年作为满怀热情建设农村,建设祖国边疆的奉献者,是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的。没有知青象宣传队一样的向广大农村宣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后来的乡镇企业就难有这样高速的发展。知青们的贡献,应该给予肯定。知识青年作为一个整体,无论是留下来的,还是返城了的,都无愧于我们共和国的历史。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