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日出东方 第九章 中共一大代表和一些主要人物的(5)

王先金 · 2008-12-18 · 来源:
纪念毛主席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日出东方 第九章 中共一大代表和主要人物的结局(5)

        王先金 编著

(二十)张国焘冻死加拿大  

    张国焘又名特立、凯音,江西萍乡人。  

    在中共“一大”上,二十四岁的北大哲学系学生张国焘非常活跃,当上了大会主席,当上了第一届组织主任。  

    会后,他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  

    1922年7月,在中共“二大”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兼中央组织部部长。  

                                            张国焘由于反对马林的国共合作战略,在中共“三大”,虽然他出席了,但是落选了。他被拥护马林战略的毛泽东所代替。毛泽东成为中共中央委员兼中央局秘书,接着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张国焘在党内组织小集团,也受到中共中央的尖锐批评。  

    他意识到再坚持反对意见,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于是,他也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1924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上,他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四个月后,5月21日凌晨,正在北京的张国焘,落进了北洋军阀的京师警察厅手中。北洋政府京师警察厅呈报拘捕张国焘文中说:“在腊库十六号杏坛学社内,查获张国焘同一女子杨子烈奸宿,当场搜出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宣言书,并信函多件。”  

    张国焘被捕后,受到了严刑拷打。经过严刑拷打,张国焘招供了。  

    张国焘向敌人招供:以私组工党为名,实行共产主义。陈独秀为南方首领,有谭平山等辅助进行;北方则李大钊为首领,他与张昆弟等辅助进行。北方党员甚多,大半皆系教员学生,一时记忆不清。北方党员有黄日葵、范体仁、李骏、高静宇、刘仁静、方洪杰等,女党员有陈佩兰、缪佩英等。  

    由于张国焘供出了李大钊,京师警察厅派出侦缉队密捕李大钊。李大钊得知风声,迅即离开北京寓所,避往乐亭老家。当晚,李寓便遭查抄。侦缉队又追往乐亭。中共中央及时安排李大钊前往苏联出席共产国际“五大”,才使他免遭毒手。  

    不过,当时中共中央并不知道供出李大钊者是张国焘。除李大钊外,京师警察厅根据《张国焘供出在京党员名单》、《张国焘供出各路在党工人名单》,逮捕中共党员范体仁等多人。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曹锟政府垮台,中共组织将张国焘营救出来了。张国焘对自己狱中招供一事守口如瓶,中共组织亦未察觉。直至解放后,这些当年的审讯档案落入中共之手,才使张国焘那五个月铁窗生涯的真相大白。  

    张国焘出狱不久,出席中共“四大”,当选中央执行委员兼工农部主任。  

    1927年,在中共“五大”,他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常委兼组织部长。  

    1928年6月,赴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副团长,留驻苏联。直到1931年1月下旬,由莫斯科回到上海。四月,他进入鄂豫皖根据地,担任鄂豫皖中共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  

    1935年6月,在长征途中,毛泽东、周恩来所率红军第一方面军与张国焘所率领的红军第四方面军会师于四川懋功。毛、周主张北上抗日,张国焘以为“长征失败”,主张到川西作战,产生尖锐的分歧。  

    1935年10月,张国焘自立“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央军委”,自封为主席,并宣称:  

    “毛泽东、周恩来、博古、洛甫应撤消工作,开除中央委员及党籍,并下令通缉。杨尚昆、叶剑英应免职查办。”  

    张国焘南下不得,西进失败,不得不于1936年10月率部北上,与毛泽东所率中央红军主力会合。  

    1937年3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张国焘的错误,通过了《关于张国错误的决定》,指出张国焘“犯了许多重大的政治的原则的错误”。张国焘也写了《我的错误》,表示:  

    “我的错误是整个路线错误,是右倾机会主义的退却路线和军阀主义最坏的表现,是反党反中央的错误,这错误路线不仅在各方面表现它的恶果,使中国革命受到损失,而且造成极大罪恶,客观上帮助了反革命。”  

    鉴于张国焘承认了错误,中共中央仍任命他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  

    1938年4月5日,张国焘利用祭黄陵的机会,一头钻进国民党西北行营主任蒋鼎文的轿车,从此一去不复反。  

    4月17日,张国焘在武汉声明脱离中国共产党。  

    4月18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决定》。  

    张国焘在脱离中共之后,在国民党特务组织“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主持“特种政治问题研究室”。  

    1948年冬,张国焘带家逃往台北。此时的他,已经“贬值”,“军统”已经冷落了他。  

    台北无法落脚,他在1949年冬迁往香港。在那里办杂志,维持生计。  

    1961年,美国堪萨斯大学看中了他。因为连续出席中共“一大”至“六大”的,他是唯一的人,他的经历成为美国教授们研究中共的史料,于是约他写回忆录。  

    张国焘写下了百万言的《我的回忆》。这部回忆录的稿费,使他和妻子杨子烈几年生活有了着落。  

    用光了这笔钱,张国焘的日子越来越拮据。无奈,1968年,他和妻子迁往加拿大多伦多。不久,进入那里免费的养老院。  

    1976年,张国焘中风,转入免费的老人病院。  

    1979年12月3日凌晨,他在翻身时,被毯掉在地上,无力检起,冻死在病床上,时年八十二岁。  

              (二十一)刘仁静因车祸丧生  

      在张国焘去世后,中共“一大”代表只剩下刘仁静一人在世了。他于1987年8月5日因车祸丧生,终年八十五岁。  

    刘仁静又名亦宇,1902年3月出生于湖北省应城城关一个教书先生家中。1918年7月,刘仁静中学毕业,考入了北京大学物理系。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刘仁静积极参加了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刘仁静被警方逮捕,判刑一个月。刑满释放后,回校继续学习,并转入哲学系学习。  

    1920年,刘仁静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经邓中夏、罗章龙的介绍,刘仁静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党代会。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推选刘仁静和张国焘为代表,出席了大会。  

    中共“一大”之后,刘仁静回北京大学学习,并筹备创办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刊物《先驱》。  

《先驱》由刘仁静、邓中夏两人负责。后来,《先驱》迁到上海,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  

1922年夏秋之交,刘仁静的未婚妻史静仪因在家与继母无法相处,就私自跑到北京找到未婚的“丈夫”。  

1922年11月,刘仁静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代表,与中共代表陈独秀一起到莫斯科出席了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为了能出席会议,刘仁静就把刚刚到北京不久的史静仪托付给了党内的一个同志照顾。  

刘仁静在共产国际“三大”会上作了发言。就在这次会上,刘仁静结识了托洛茨基。  

会议结束后,陈独秀先回国,刘仁静在苏联逗留了几个月。1923年刘仁静回国后,只在北京与史静仪团聚了不到两个月,刘仁静又南下广州列席了中共“三大”。  

长期在北京独处的史静仪,最终与刘仁静托付的那个同志走在了一起,还怀上了那个人的孩子。为了掩人耳目,史静仪让不知情的丈夫刘仁静替自己向中央打报告,要求去苏联学习。最后,史静仪如愿成行,并把孩子偷偷地生在了莫斯科。  

1923年,刘仁静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他在《中国青年》、《响导》、《民国日报》发表了近百篇文章。后来,由于他与施存统意见不合,离开了团中央。  

史静仪这时从苏联学习完毕回国,她被组织上分配到北京工作。1925年春,党的总书记陈独秀的二儿子陈乔年从苏联回国,奉命到北京工作,在刚刚组织的中共北方区委任组织部长。陈乔年与刘仁静同岁,陈乔年长得高大英俊,器宇不凡,而且性格活泼,一时间成了机关里年轻女性追逐的对象。空虚的史静仪也加入了这一行烈,而且史静仪为此十分卖力,最终二人决定结婚。  

远在上海的刘仁静多次写信让史静仪来上海,史静仪置之不理。刘仁静想来北京与史静仪团聚,并在北京寻找自己革命的位置。  

当史静仪把她要与陈乔年结婚的计划告诉刘仁静时,刘仁静突然感情失控,他把指头割破,写血书给史静仪,但这一切已经无法挽回。  

为了缓和局面,陈独秀决定派刘仁静去苏联学习。刘仁静出国后,陈乔年与史静仪于1926年下半年公开同居并结为夫妻。  

1926年9月,刘仁静受中共中央派遣,赴苏联莫斯科国际党校列宁学院学习。和他一同赴苏联学习的人都是党培养的对象,共有20人左右,属于党的干部的有顾顺章、罗汉(又名罗雪岑)等人;青年学生较多,如陈赓、秦邦宪(博古)、张安仁(仲实)、鲁易、李伯钊等等。他们先坐船从上海到海参崴,再由海参崴乘火车赴莫斯科。到达后,只有刘仁静一人入国际列宁学院,其他人分别进入中山大学、军事学院等院校。刘仁静入学时才发现蔡和森也在这里学习。  

就在这时,苏联党内爆发了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尖锐斗争,1927年11月4日,苏共中央开除了托洛茨基的党籍,1929年苏联政府又将其驱逐出境。刘仁静得知这一消息后感到震惊和遗憾,甚至对托洛茨基的遭遇表示同情。  

    大革命失败后,刘仁静不满共产国际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  

    1929年4月,刘仁静在列宁学院学习结束。他没有直接回国,也没有向党中央作出任何请求,自作主张寻访托洛茨基。  

他回国时,绕道欧洲,在土耳其的一个小岛上会到了托洛茨基。  

托洛茨基和刘仁静谈话中,首先谈到的是不断革命论,也谈到世界革命正面临低潮的形势,还谈到斯大林一手造成的苏共清党。不过,他们谈话的主要内容当然是中国革命问题。对于中国革命运动,托洛茨基有自己的一整套见解,他认为,中国革命表面上是革命人民与封建军阀的斗争,实际上是共产国际与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国革命失败不是陈独秀败于蒋介石,而是共产国际领导失败了。托洛茨基指出共产国际在中国的第一个错误,是强调国共合作。托洛茨基还认为,共产国际的第二个错误,是反对建立苏维埃,等等。  

    “中国是一张很重要的牌!”托洛茨基对刘仁静说,“你是我唯一认识的一位中国人,我很高兴有了来自中国的支持者。”托洛茨基热情地接待了这位中国信徒,和他促膝长谈,并起草了一份名为《中国政治状况和反对派(布尔什维克列宁派)的任务》的提纲,要刘带回国内,认为这个文件可以作为中国托派的纲领。  

    刘仁静在那个小岛上度过了大约一个月。在那些日子里,每天上午是他们会谈时间,下午大多两人一起到岛上散步或划船。从此,他成了托洛茨基忠实的门徒。  

    1929年8月16,刘仁静回到了上海。党中央派恽代英找刘仁静谈话,刘仁静不但不接受党中央的意见,却公然以反对派立场批评党内的官僚化。不久,党中央在《红旗日报》上刊出《给刘仁静的一封公开信》,限刘仁静三天内在报上公开交代访问托洛茨基一事。刘仁静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没有作出任何交代。刘仁静不听劝告,顽固坚持托派思想,后来被开除党籍。  

    刘仁静回国之前国内已先后成立了几个托派组织,如“我们的话”、“无产者”、“战斗”等。在这些托派组织中,参加者多数曾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留学生。刘仁静回国后,便与陈独秀以及中国托派组织站在一起,他以见过托洛茨基自傲,处处以“托洛茨基代表”、“正统托洛茨基”、“钦差大臣”自居,以致在托派之中也弄得相当孤立。他先是加入托派“十月社”。不久,被“十月社”赶出去。他孤家寡人,竟一个人办起一个刊物《明天》来!  

    1929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反对党内机会主义与托洛茨基反对派〉的决议》,党内机会主义指陈独秀等人,托洛茨基反对派则是指刘仁静等人。接着,11月又通过了开除陈独秀等人出党的决定,刘仁静因在回国后公开亮出自己的观点,中共一直未接纳他的关系,后被视为分裂党而于1929年底将他除名。  

    1929年底,刘仁静写信给托洛茨基,报告了中国托派组织的活动情况。托洛茨基回信说:“应该把几个组织统一起来,不然对运动不利。”刘仁静按托洛茨基的意见,积极穿梭在几个托派组织之间。大约在1931年,几个托派组织终于统一了,统一后的托派组织由陈独秀负责。  

    1930年,刘仁静与一个学医的女学生陆慎之结婚。  

    1935年11月的一天,他在北京坐火车时被人认出,国民党警察逮捕了他,关进了苏州反省院。在那里关了三年。他写了《资本改良刍议》等文章,发表在反省院的刊物上。被认为背叛托派主张,又为托派开除。  

    1937年他大舅出钱把他保了出来。他赞成国共合作抗日。这时,托派组织把他开除了。他找陈独秀,陈独秀不见他。这样,中共不理他,连托派也不理他。他倒向国民党,倒向三青团,在国民党三青团宣传处当了科员。两个月后,刘仁静离开了三青团,不久来到西安,到胡宗南的特务训练机关战干第四团任了上校教官。大约一年多就被辞退了。  

    他在国民党刊物上发表文章。尤其是1948年,他还发表反共文章《评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上海解放后,刘仁静审时度势,自知今后日子不好过,便给上海市军管会写信,要求处理。  

    不久,他来到北京,中共中央组织部要他写一份材料,承认错误。刘少奇找他谈话,要他好好认识错误,并表示在他认识错误之后会安排一个适当的工作,让他能够生活下去。  

    这样,1950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登出了《刘仁静的声明》。当天《人民日报》还同时登有《李季声明》。李季是在1921年初夏在广州加入中共的,后来亦成为托派。  

    刘仁静改名刘亦宇,被安排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政治经济学。给苏联专家当翻译。参加土改。  

    后来,他被调往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译工作。他翻译了《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等著作,署名刘若水译。  

    在肃托运动中,刘仁静受到过批判,一度得了精神病。  

在“文革”中,刘仁静由于历史问题,再劫难逃,批斗、抄家勒令打扫胡同等“待遇”自不在话下。后因他在胡同口揭下一张炮轰刘少奇的大字报,想带回家细看,而被红卫兵殴打,并于1967年6月被公安部以“反革命”罪逮捕,罪名是“有颠覆政府的活动”。因此,刘仁静从1967年关押至1978年。这消息传进了毛泽东的耳朵。毛泽东说,有些老托派,像刘仁静,不要关了吧。于是,刘仁静从秦城监狱中释放。  

    后来,竟把刘仁静调到少年犯管教所里面看管果树!  

1978年,刘仁静获得人身自由,回到家中。这时他已76岁,不过他的身板还硬朗。回原单位仍任人民出版社特约翻译。与妻儿一起生活,安度晚年。  

    1979年之后,刘仁静成了唯一健在的中共“一大”代表,许多史学研究者不断来访问他。  

    1986年10月,刘仁静被任命为国务院参事。这时,他已八十四岁,身体还相当不错。  

1987年8月5日早晨五点钟,他照常持剑横穿马路,“闻鸡起舞”。那天他穿着白府绸衬衫,头发稀疏,已经灰白。当刘仁静横穿马路时,一辆公共汽车飞快驶来,一下子撞倒了刘仁静,顿时颅骨碎裂,当场死去。终年八十五岁。  

刘仁静逝世后,由人民出版社和国务院参事室共同在八宝山为他举行了追悼会,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8月12日《人民日报》和全国各大报纸对此都作了报道。  

    (在此附带说几句:1927年中共“五大”召开前,陈乔年、史静仪夫妇俩到了武汉,陈乔年任中共组织部副部长。1928年2月16日,陈乔年在上海被俘,史静仪日日忙于营救陈乔年,出生不久的儿子没有好好照看,最后病死了。1928年6月6日,26岁的陈乔年在上海龙华的枫林桥畔遇难。在陈乔年牺牲后,史静仪出国去了苏联,在苏联史静仪又与一名姓许的国民党军官结婚,并生下了孩子,在抗日战争中姓许的战死在前线,当时史静仪一人独居重庆,陈乔年的弟弟陈松年还专程去看望过他的这位当年的二嫂。)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2. 星话大白|越南
  3.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4.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5.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6.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7.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8. 到底是谁在夸《新闻女王》?
  9. 戴雨潇:疑似国家公务人员雇水军散布假信息操纵舆论
  10.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7.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8.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9.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