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人口统计数字的疑惑
关于大跃进期间非正常死亡人数究竟有多少,最近一直成为热点。国内外反华反共势力写了很多书一本正经地在论证究竟59年到61年饿死了3000万,还是5000万,而且资料都是中国官方权威统计数据。虽然这些人经常怀疑中国统计数据的水分,但论证这件事就不管那么多了,引经据典,言之凿凿。
贫道知道统计数据经常有猫腻的。虽然一般情况下会按正常数字来填写,但有“需要”时就不管那些了。由于有公布了有水分的数据,其他数据要与这些数据照应就很困难。比如上年虚增到一个数,今年无论如何也无法按实际数字填写。调整来调整去,久而久之,看统计数据也就是个大概而已。
但是,调整数据并不是件不会出错的事情。虽然统计部门也都很专业,但毕竟数据来源口径很多,统计渠道也很多,同一数字会有很多关联数字。比如统计月报说某月黑色金属行业增长5%,但当月的生铁、钢材产量以及钢铁批发价格指数就与此关联。因为黑色金属行业绝大部分是由生铁和钢材组成的。如果生铁下降了10%,钢材下降8%,批发价格还下降了2%,你公布黑色增长5%就很难看。当然统计局并不十分在意,因为了解其中奥秘和注意这些的人很少。
贫道把中国人口相关数字都放在一起,就发现怎么也捏不到一起,尤其是五六十年代的人口数。下面是198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五六十年代的人口数字。
年份 |
年末人口 万 |
年平均人数 |
出生率 ‰ |
出生数万人 |
死亡率 ‰ |
死亡数万人 |
按公式计算年末数 |
与公告数字差别 |
53 |
58796 |
|
|
1965 |
|
740 |
|
|
54 |
60266 |
59531 |
37.97 |
2260 |
13.18 |
785 |
60271 |
5 |
55 |
61645 |
60956 |
32.60 |
1987 |
12.28 |
749 |
61504 |
-141 |
56 |
62828 |
62237 |
31.90 |
1985 |
11.40 |
710 |
62920 |
92 |
57 |
64653 |
63741 |
34.03 |
2169 |
10.80 |
688 |
64309 |
-344 |
58 |
65994 |
65324 |
29.22 |
1909 |
11.98 |
783 |
65779 |
-215 |
59 |
67207 |
66601 |
24.78 |
1650 |
14.59 |
972 |
66672 |
-534 |
60 |
66207 |
66707 |
20. 86 |
1392 |
25.43 |
1696 |
66903 |
696 |
61 |
65859 |
66033 |
18.02 |
1190 |
14.24 |
940 |
66457 |
598 |
62 |
67295 |
66577 |
37.01 |
2464 |
10.02 |
667 |
67656 |
361 |
63 |
69172 |
68234 |
43.37 |
2959 |
10.04 |
685 |
69569 |
397 |
64 |
70499 |
69836 |
39.14 |
2733 |
11.50 |
803 |
71102 |
603 |
65 |
72638 |
71569 |
37.88 |
2711 |
9.50 |
680 |
72530 |
-108 |
统计局一般公布内容不包括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公布出生率和死亡率。但是他们有换算公式:
年平均人口数 = (年初人口数 + 年末人口数) ∕ 2
年出生人口数 = 年平均人口数 × 人口出生率‰
年死亡人口数 = 年平均人口数 × 人口死亡率‰
年末人口数 = 上年年末人口数 + 本年出生人数 — 本年死亡人数
贫道上表就是按照这个数字计算的。大家会发现,这样计算后的实际数字与公布数字是不对应的,有时候少有时候多,有时候偏差比例大大惊人。那么,是不是公式错了?出生人数不是按年平均数计算的,而是按年初人口计算的?那也不对,如果那样算偏差会更大。比如1954年这样算年末人口会少13万而不是多5万,偏离更大。1955年这样算会少154万而不是少141万。最主要的是,这个偏差不可能今年多上百万,明年少几百万。究竟这些数字是怎么“调整”成这样的,贫道确实是一头雾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这些数是调整过的。只是无法把所有因数都照应好。
现在有些人抓住的问题是,1959年,尤其是1960年和1961年人口数有一个明显的下滑。1960年比1959年减少1000万,1961年继续减少384万。而且1959年比1958年增长1200万,比此前年份增长1300-1600万增速下降。所有关于大跃进饿死多少人的推算,都是这个下滑部分形成的。
但是,所有引用数字的人都没有对这些数字之间关系产生怀疑。
比如,1961年人口比1960年减少了348万。但当年的出生率是1.802%,死亡率是1.424%,出生率大于死亡率0.378个百分点。生的人多,死的人少,人口会增加,这是简单算术问题,小学一年级就该会算的。按人口规律,这种情况下人口减少只能是机械减少,也就是1961年移民到国外了700万左右。但好像这个时期没发生这些事情。这种错误是无论如何都交代不了的。
其次,1960年前公布数字与公式计算数字相比,多数是负数,而且都是几百万,到1959年甚至达到534万,占当年死亡人数的56%,或者出生人数的32%。而1960年及以后,按公式计算年末人数一直远大于公布数字,也动辄几百万。也就是说从1954年到1959年的5年中年均计算数字比公布数字多出228万,而从1960-1964的5年中年均计算数字比公布数字少了531万。前面都多,后面都少,这难道没有点怪吗?
要知道,如果计算1960年前后的下滑的面积,是用1959年前的增长曲线的预期趋势,映射出实际曲线的空缺面积来计算的。即使是一个正常平滑曲线,只要把曲线前面抬高,人口增长曲线就抬高,后面的空缺面就更大。前面抬得越高,后面压得越低,这个空缺就越大,如果保持人口实际数量,后面人口增长就必须减少。因此,假如没有这样一个不知道怎么来的计算偏差,就根本不存在1960年前后的空缺部分,或者起码不会有那么大的空缺部分。
如果按公布数字,1953-1958年年均人口增长率为23.37‰,按这个走势计算,1961年底人口应该是70730万人。但公报数字只有65859万人,因此可计算出少了4871万人。这就是饿死3000万到5000万人的来源。
但是,贫道并不能修正这个数列,因为没有依据。但是,这组数字显然不真实。究竟为什么把1959年以前的数字都调高,5年间多出1142万,而1959年后的数字都调低,少了2655万。这一多一少,上下偏差就空出3797万。是偶尔犯的错误还是有用意,就不知道了。
1983年公布这些数字时还没有搞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和2000年的四普和五普大概不是一个班子搞的,而且也难以照顾1983年调整的初衷。于是,又有了新疑惑:
年份 |
年末人口 万 |
出生数 |
4普健在人数 |
5普健在人数 |
5普各年龄死亡率% |
53 |
58796 |
|
|
|
|
54 |
60266 |
2260 |
1833 |
1851 |
18.1 |
55 |
61645 |
1987 |
1938 |
1861 |
6.3 |
56 |
62828 |
1985 |
1764 |
1736 |
12.5 |
57 |
64653 |
2169 |
1835 |
1900 |
12.4 |
58 |
65994 |
1909 |
1906 |
1714 |
10.2 |
59 |
67207 |
1650 |
1438 |
1306 |
20.8 |
60 |
66207 |
1392 |
1444 |
1468 |
-5.5 |
61 |
65859 |
1190 |
1150 |
1141 |
4.1 |
62 |
67295 |
2464 |
1593 |
2092 |
15.1 |
63 |
69172 |
2959 |
2703 |
2787 |
5.8 |
64 |
70499 |
2733 |
2529 |
2414 |
11.7 |
65 |
72638 |
2711 |
2452 |
2480 |
8.5 |
上表给出一组很怪异的数字,可以注意1960年和1961年分别在1990和2000年还健在在中国境内的人数与当年出生人数的关系。1960年出生1392万,而1990年和2000年分别为1444万和1468万。也就是说这年生的人一个没死,40年后多出76万,死亡率负5.5%。同时,1961年生的人也特别健康,出生的1190万人40年后只死亡49万人,死亡率只有4.1%。对比其他年份在五普中健在的人数与出生人数,会发现此前此后都大约有11%以上死亡率,只有这两年奇怪。
1953-1959年出生的人,到2000年平均死亡率为13.4%,而1960和1961年平均为增加1.05%。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当时仅仅婴幼儿死亡率也不低于9%。饥荒时期这个数字更高。总不能是饥荒时期别的年龄段都死了,1岁儿童一个没死吧。客观的说,1960和1961两年出生的人到2000年,死亡率会远高于13.4%,应该达到15%以上。如果这样算,1960年出生人数应该不低于1727万人,要多出335万人。加上前面统计少算的696万人,不追究死亡率究竟是怎么来的,起码要增加1031万人。比1959年人数是增加了31万而不是减少了1000万。而1961年出生人至少有1400万人,多出210万人。加上前面少算的598万人,不考虑死亡率数字真实性,也应该增加808万人。这两年起码要增加1839万人。
当然,1959到1960年,中国农村出生率一定比1958年以前数字低。这个低有两个原因造成的。首先,刘少奇在1958年在农村推广“家庭革命”设青壮年男子班、青壮年女子班、老年男子班、老年女子班、少年男子班、少年女子班。分别各自到各自的营房住宿,每周团聚一次。这种分居方式必然使性生活减少。同时,饥饿状态下妇女生育率也会减低。这与出生后死亡是不一样的。
真正能搞清楚五六十年代人口数字是很困难的。因为即使按照统计人数的公式计算,由于年平均人数是从令人怀疑的年末人数来的,得出的新数字就不能作为标准。这里还无法考证出死亡率究竟是怎么来的。贫道无非指出这些数字有调整到便于计算出60年前后非正常死亡率很高的疑似“故意”。
这组1983年公布数字究竟是怎么来的,恐怕要等很长时间才会知道真相,但也许永远不知道真相是什么了。但是,让这样一个明显错误的、不可能出现的数字长期挂在那里,不仅是国家统计部门的耻辱,也是执政党的耻辱。一个自己承认自己把自己的老百姓饿死了几千万的执政党,无论如何都对历史交代不了的。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