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有篇文章《被神化的遇罗克:一直期望借助高层矛盾放他出狱》,引发许多跟帖,值得一读。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0_06/11/1611702_0.shtml
实际上,文革中的遇罗克是造反派的笔杆子,他的文章《出身论》,发表在北京《中学文革报》,是针对“联动”之“血统论”的,是变相阐述中央文革观点的,当然是得到中央文革领导人赞同、肯定的。他的观点得罪谁?傻瓜也知道。他的死,表面并不是因为文章、观点,而是因为别的被人抓了把柄(“私藏武器”),作为借口,被那些仇视造反派、骨子里坚守“血统论”的人给害死的,罪名居然是“妄图杀害毛主席”。
我认为,“因为写《出身论》而被整死”可能是问题实质,但是,罪责绝不是什么“xx帮”,而恰恰相反,是那些仇视文革、仇视造反派的保守势力;是他们“三结合”上台后的报复。后来,为了“调动一切因素”控诉文革、否定文革,稳定政局,当权派就利用了遇罗克和他的《出身论》。真相完全被歪曲了,被人利用来丑化文革拥护派,丑化毛主席,说他们草菅人命、因为一篇文章而判人死刑。
我却从遇罗克事件看出了文革的必然性、复杂性、戏剧性、长期性——现在的“网络民主”是文革的继续和发展。遇罗克确实应该纪念和研究,以还原遇罗克真相。
由遇罗克,我联想到文怀沙和张贤亮。
文怀沙是文革前因为流氓罪被判刑的。许多年后,反“xx帮”吃香,于是,他就自我标榜成“反‘xx帮’英雄”,吃香喝辣。有人实在看不下去,于是出来揭发真相。
而张贤亮呐?也是因为流氓罪判刑,后来“右派分子吃香”,他居然就把自己伪造成为“右派分子”,还把他那些流氓“文化”广泛传播、赚钱,赚得盆满钵满。也是有人实在看不下去,出来揭示真相。
社会就是这样奇妙无比。真的要感谢“网络大民主”,“网络大字报”让我们可以知道许多真相。所以,我截取了一部分跟帖附后,以飨读者,以便了解大概的、接近的真相。
附跟帖:
遇罗克问题可以引出文革对联:“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对联,
这个对联可以引出联动分子,
而联动分子则是文革中被打倒的当权派子弟,包括90年代故宫博物院院长(该对联的创造者);
历史的某个事件是诡秘的,遇罗克可能自己到死都没明白到底死在谁手里。
但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逐渐露出真相。
2010/06/11 15:23 江苏省网友 网上休闲
由于遇罗克的《血统论》影响很大,又因为后来对文革的否定。人们只知道遇罗克的死与他的文章有关,并不知道还有其它原因。
文革后,徐晓、丁东、徐友渔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一本《遇罗克•遗作与回忆》,透露了遇罗克在文革中被判死刑,原因是私藏手榴弹,预谋暗杀毛泽东。而《出身论》只是遇罗克生前成名的一篇作品。
推荐(66) 回复
2010/06/11 15:25 江苏省网友 网上休闲
其实看遇罗锦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人,看看她的话就知道了。
在《冬天的童话里》写道:“万万没有想到,一向清高的我,竟会做出随便嫁给谁都可以的决定!如今若有个妓女院我也想去,只要家里能过得好些!这个突变谁能想到呢?”
在《一个大童话里》写道:“九三年我和德國人海曼結了婚,我看上他的並非他和我一樣的「不抽煙不喝酒無不良習慣」,也不是和我一樣的喜歡安靜,而是他對中國的「毫無興趣」
堅決不做中國人而離國 ”
“我從出生到長大到有機會離開中國,那時已是四十歲。我並沒有像韓三洲在文章裡挖苦的甚麼「不可宣示的原因」(二○○六年十月號香港《動向》),我的唯一原因就是「堅決不做中國人」;哪怕去他國當默默無聞的草民一個,也絕不在國內和絞刑架下當出名的「作家」;哪怕在國外和一個中國人都不來往,也不願被中國的所謂「精英」們傷害;哪怕有一天像猶太人那樣被德國納粹或暴民們打死(若發生內戰),也不願又一次死在中國人手下。我對中國的格格不入早已在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的自傳《愛的呼喚》裡有寫。我做為中國人已然不幸,有機會出國,但願下半輩子再也不踏上那封建乾燥的黃土地。”
够了,这些表白已经活脱脱地把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操守表露出来了。因为她和弟弟遇罗文都在西方国家居住,所以敢肆无忌惮地歪曲真相,攻击政府,宣传她所谓的妇女解放。
推荐(64) 回复
2010/06/11 13:02 湖北省武汉市网友 白马书生
如今依然是夜幕沉沉,我们呼唤更多的流星,不,我们更需要恒星!
推荐(62) 回复
2010/06/11 15:24 江苏省网友 网上休闲
为什么说自已在道德上判了死刑呢?这是缘于她随便的婚姻和糜烂的私生活。
遇罗锦先后四次嫁人,就象人们常说的,"黄河越过越害怕,女人越嫁越胆大".
先是嫁黑龙江一农场工人,回到北京后就离婚了,理由是没有感情基础,属于时代下的被迫。此时曾引起一场社会大讨论,很多人指责她利用婚姻为跳板以实现自已的功利目的。主流媒体《人民日报》甚至刊登消息称遇罗锦是一个行为不检点的女人,新华社更是刊发了题为《一个堕落的女人》的内参。
回北京后又嫁给一位北京人,对她很好,等遇罗克平反后,就离婚了,致使丈夫一夜愁白了头。
第三次婚姻是嫁给北京一位工程师。当遇到德国出版商后就跟着到德国了,而这位北京科技大学的工程师吴范军一个人孤独地走完一生,终年71岁。
推荐(45) 回复
2010/06/11 15:26 江苏省网友 网上休闲
他自不量力地想跟高干子弟或者是“红色”出身家庭的群体决斗,岂不知在高官云集的北京,“法权”思想已在许多人心里形成。他们很多是打江山建立新中国的开国元勋子弟,他们不仅有政治资源,而且敢说敢干。他们才是时代的宠儿,任何时候这帮人都居于社会的上层。
也许他有自已的想法,在那个时代一篇文章可以使人一飞冲天。假定遇罗克没有携带手榴弹,假定他的观点受到了中央文革或被某个有势的领导人接受。遇罗克很可能是另一个蒯大富,又一个聂元梓,会作为反潮流英雄而名噪一时。当然,无论怎样,他的下场都是悲惨的。即使文革时没人整他,在否定文革的今天也会有人来算他的账。
推荐(41) 回复
2010/06/11 15:24 江苏省网友 网上休闲
其实很多人拿遇罗克说事是有其政治动机的。
遇罗锦和遇罗文是遇罗克的姐姐和弟弟,这两个已经逃到德国和美国的“反共志士”,逢共必反。一方面为遇罗克鸣怨叫曲,一方面从各种角度攻击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他的姐姐遇罗锦,充分利用了遇罗克文革的牺牲。在否定文革后的政治环境下,一面向社会诉苦鸣怨,一面开始了反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同时,在解放思想的掩护下,开始了自已糜烂的生活。
她最早出名是因为发表了描写遇罗克生平的《冬天的童话》,后来又在德国写了长篇著作,描写自已经历的《一个大童话:我在中国四十年》,已以香港出版。
该书在封面上醒目的介绍:全书重点只写两个人:哥哥,在政治上被判了死刑;妹妹,在道德上被判了死刑。
推荐(38) 回复
2010/06/11 15:21 江苏省网友 网上休闲
再看看遇罗克写《出身论》的时代背景。
1966年7月29日 ,北京航空学院附中学生中的干部子女贴出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老子英雄儿好汉”,下联是“老子反动儿混蛋”,横批是“基本如此”。
这种血统论对联的出台,立即引起了人们尤其是工农子弟和当时所谓的“黑五类”子弟的反感,也召致中央文革的反对。
8月2日 ,时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的陈伯达在接见红卫兵时指出:对联不全面,建议改成“父母革命儿接班,父母反动儿背叛”,其实就是否定了出身论的观点。
中央文革的表态,立即引起对立双方的极大反弹。支持血统论的多数是高干子弟,他们不仅加大了血统论的宣传,而且穿起父辈的旧军装,扎起了武装带,一种不可一世的样子。
就在此时,资本家出身且父亲是右派的遇罗克,以“家庭问题研究小组”的署名于66年10月发表了《出身论》,并以油印的方式在各大院校散发。
推荐(33) 回复
2010/06/11 22:24 重庆市网友 了一
1原帖:2010-06-11 13:00 重庆市网友 了一
一,遇罗克的神化是靠其妹遇罗锦与某些实权人物的暧昧关系,创作《一个冬天的童话》而出来的,成名得利后,遇罗锦辗转定居在德国,一直没有回来过。二,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遇罗克的做法是正确的合理的,现在有人也去写一些反对改革开放方针政策,反对共产党领导,反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东西,也是可以后来证明是正确的一面之词出来,公开去宣传鼓动民众起来对抗政府,不知会如何?结论是,一定还是被抓被判,去坐牢的;如果死不改悔,在牢中还搞动作,也是可能杀头的,或是用另一种不声不响的方式,就结果掉了,不会让你成为现在这样的“英雄”的。
2原帖:2010-06-11 15:34 山东省济南市网友 abs2002
胡说八道,!!!!!!!!!!!!
3原帖:2010-06-11 17:36 陕西省渭南市网友 始皇之谜
拿出你的证据资料再骂他胡说八道不迟!
4原帖:2010-06-11 19:51 广东省深圳市网友 ulyses48
你自己要拿出“暧昧关系”的证据。
你要的证据在她大言不惭的洋洋洒洒的《一个冬天的童话》里,遇小姐用大量的篇幅生动的描写了她与北京某杂志责任主编的“暧昧关系”,难道你眼瞎了!你这种什么情况都不知的东西,也来写网评,攻击人,你不觉得丢你妈的脸吗?!
推荐(37) 回复
2010/06/11 15:23 江苏省网友 网上休闲
显然,遇罗克的《出身论》矛头对准的不是中央文革,而是当时以“联动”为代表的干部子弟,换名话说,就是那些正在被打倒的老干部。
新中国建立以来,经受过历次政治运动洗礼的人们,切身体会到出身问题对于个人乃至家庭前途和命运的重要,以出身量身对人只强调人的生理属性,是一种唯心主义观。
遇罗克,由于“黑五类”的家庭背景,使他很早就开始了对出身问题的思考。他在动乱的社会环境下,敢于向当时的社会宠儿高干子弟发起挑战,应当说勇气可嘉,理论也站得住脚。
但是,他的矛头不是对准当时的中央文革,出发点也不是建立在民主思想的上,而是一种派性之争,或者说是自我保护意识。
推荐(28) 回复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