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去曾经在报刊和网络发表了许多文章。现在,把有些文章修改、整合,补充成为《草根情感回忆录》,以zjd_8213701笔名,以情感说事,正在“言情书殿网”-“都市言情”栏目连载,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我的父亲母亲;2.我上大学之前;3.我的大学是怎么上的(1965~1970);4.在821厂工作所见所闻。
文字10万以上,现在已发8万多,以讲故事为主,讲个人成长史,个人对国家、亲人、朋友、老师的情感经历,真情实感,真实记载,不说假话,表达自己对新中国的感恩和独立认识,与目前党中央提出的文化建设要求,有“和而不同”、异曲同工之妙。文章不是报告文学,更不是小说,也不是“自传体”,而是真人真事历史记录,其中人物讲话,慎用引号,因为当时没有录音,回忆录只能是记载实质内容。文章架构,标新立异,跌宕起伏,蔚为壮观。文字口语化,娓娓道来,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展耐看,值得品味。主题鲜明,从草根角度,客观反映时代真相;不过,“视角各有不同”,肯定会有争议。希望有正义感的网友去“围观”、点评,谢谢。
这里,摘录2011.10.02 瞭望文章《中央将对文化领域发展和改革作出纲领性部署》其中一段,作为我的“护身符”:
【在党的文艺“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指引下,我国文化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文艺创作环境更加宽松和自由,不同的问题可以充分讨论,不同的观点可以相互并存,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可以自由发展。有文艺评论家认为,小说《废都》在消失十多年后又重新出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允许有争议的作品继续出版,表明了主管部门越来越按照文艺规律办事。】
如果能够出版成纸质书,我会在封面印上这样的文字:
想了解新中国历史真相就读郑敬东的——
“草根”情感回忆录
Zjd_8213701
WWW.YQSD.NET
书的“前言”是这样的: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讲话,主要就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谈了一些体会和认识。他说: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求学时期就曾说过:读史,是智慧的事。就是说:你要增加智慧吗?史书是不可不读的。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邓小平同志也十分重视学习历史和借鉴历史经验。他把了解和懂得历史看作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明确指出“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
我非常赞成习近平同志的上述讲话。
同时,又联想到, 2010年7月21日 ,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
人生几十年,我的体会是,读的历史资料必须要可靠。如果不可靠,反而会误人子弟。我看过一些讲历史的书,对其内容将信将疑;特别是看到讲新中国历史的书,有的说是纪实或者纪实小说,感觉与实际的历史大相径庭,不过是趋炎附势、讨乖卖好挣稿费而已,或者是出于私心与个人成见,故意歪曲、丑化或者美化;当然,世界是个万花筒,千奇百怪,也许别人讲的也是事实,与我感受的事实不同而已。于是,断断续续写些文字,把自己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多年来,有几篇文章,反复修改、充实,多次以新面貌在网络发表。偶然机会知道有媒体愿意出版这样题材的书,于是,把这些文章或者记忆梳理成为一本书,以飨读者,献给那些关心新中国历史、现实和未来走向的读者。因为,从个人的小历史中,你可以看见真实的大历史。
需要告诉读者的,这不是报告文学,更不是小说,而是真实的历史记录,一个非“愤青”、戒偏激、近似中庸的“草根”耳闻目睹的历史,用“一分为二”思想方法看待的历史,符合逻辑、经得起推敲、合情合理的历史。讲个人成长历史,讲个人对亲人、老师、朋友、国家的真情实感,不说假话、套话,表达自己对新中国的感恩和独立认识,与目前党中央提出的文化建设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文章架构,标新立异,跌宕起伏,蔚为壮观;文字口语化,娓娓道来,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文章内容,体现了“和而不同”的“个性”、实事求是的追求、劳动人民的立场。供您围观、思考、评说。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