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纪录片《他们选择了中国》:抗美援朝西方战俘的人生

康鹏 · 2013-07-18 · 来源:优酷 共产党新闻网
本纪录片以和平反战为主题,围绕着朝鲜战争结束时发生的一件震惊西方的事件:21名美军和1名英军战俘宣布拒绝遣返回国,选择留在中国生活工作这一真实历史而展开,并邀请当年的战俘之一—霍金斯先生作为本片的主人公故地重游,如实地把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展示给世人。

IPB Image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UwODM0OTY4.html

  该片的编导是曾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的旅加华人导演王水泊。由加拿大国家电影局NFB和法国欧洲文化电视网ARTE合拍,中国五洲传媒协助,拍摄于2005年。本纪录片以和平反战为主题,围绕着朝鲜战争结束时发生的一件震惊西方的事件:21名美军和1名英军战俘宣布拒绝遣返回国,选择留在中国生活工作这一真实历史而展开,并邀请当年的战俘之一—霍金斯先生作为本片的主人公故地重游,如实地把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展示给世人,内容精彩,制作水准精良。

  本片以真实历史为背景,主题鲜明。这段历史真实存在,但几乎又将被人遗忘,当年的22名战俘现在剩下4名,其余的都已经去世,他们是真正的历史见证人,用自己拒绝遣返回国的实际行动驳斥了当时所谓的“洗脑论”,同时也证明了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

  在今天看来,当年的志愿军遵守日内瓦公约,尊重人权,实行人道主义优待俘虏的政策证明了人类可以找到一条不通过战争来解决分歧的道路,对世界的和平运动也做出了贡献。

  前战俘旧地重游,亲身讲述。本片主人公霍金斯先生是幸存者里唯一一位不顾家庭的阻力和美国社会的压力,勇敢站出来为这一段历史做见证的人。

  摄制组随他一起在47年后,首次重返中国。再次在北京的长安街上骑自行车,访问了母校人民大学和曾经工作过的武汉汽车配件厂,并与当年战俘营的中方翻译和管理人员见了面,并共同回忆在战俘营的生活以及留在中国后的经历,这次会面可以说是47年后的再次为和平的握手。霍金斯先生还前往济南,看望了在中国去世的老战友温纳瑞斯(前战俘之一)的遗孀白锡荣女士及家人,并一起为温纳瑞斯先生扫墓。此情景作为高潮看点,可以说把该片的主题推上一个新的境界。

  本片运用了大量且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图片资料再现了当年发生在战俘营的鲜为人知的故事。联合国军战俘们享有宗教自由,被允许过感恩节和圣诞节,可以与远方的家人自由通信,还可以阅读到一些世界名著和西方的报刊,甚至还举办过战俘营奥运会。而且战俘营的伙食与医疗条件也远高于志愿军战士的标准。

  本片在短短的60分钟里,即真实再现当年的历史,又有纪录片的艺术处理。两者相互作用,交相辉映。在被历史感动的同时又意犹未尽。


  温纳瑞斯——朝鲜战争原美军战俘的传奇人生

  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不久,就俘获了成千上万的“联合国军”。于是,志愿军在朝鲜北部的碧洞建起一个较大规模的战俘营。

  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结束,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布一项新政策,允许战俘在“90天的冷却期”里自己作决定,可以选择回国,也可以选择留在战争所在国,还可以选择去某一个交战国。1953年7月,有21名美军和1名英军战俘宣布拒绝遣返回国,选择留在中国生活工作,这件事一时间在世界上引起轰动,当时西方舆论指责这22名战俘是被共产党“洗脑”的叛国者。以后,这22名战俘有的先后回国,有的移居到了其他国家,只有一名叫詹姆斯·乔治·温纳瑞斯的美军战俘一直留在了中国,在山东省济南市生活了50年,人们都习惯称他为“老温”。

  2001年8月,在《齐鲁晚报》任记者的我偶然得知温纳瑞斯的经历后,对他进入了深入采访,再次掀开了那段尘封的历史,向人们介绍了温纳瑞斯在中国近半个世纪的生活经历。

  两次参军命运不同

  詹姆斯·乔治·温纳瑞斯,1922年3月出生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匹兹堡的一个小镇上的工人家庭。

  1940年8月,温纳瑞斯成为美国陆军的一名步兵,“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他先后跟随部队到过新几内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战场上同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正面作战。特别在南太平洋美军驻扎的一些小岛上,面对日本飞机连续18个月的狂轰滥炸,温纳瑞斯英勇作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二战结束后,温纳瑞斯复员回到了美国,先后在几家工厂做工。不料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在生活极为困难的情况下,1950年9月,温纳瑞斯只得再次参军。两个月后他去了朝鲜,这年他28岁。温纳瑞斯同大批的美军一起,被派到北纬38度线以北的平壤地区。1950年11月28日,美军发动“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中国人民志愿军将“联合国军”和南朝鲜李承晚军队引诱到预定地区后,发起了第二次战役,“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队战败四处溃逃。一天深夜,温纳瑞斯被四面突发的阵阵枪炮声惊醒,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做了志愿军的俘虏,被送到朝鲜碧洞第5战俘营。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俘虏管理人员发扬我军优待俘虏的传统,严格执行《日内瓦战俘公约》,待战俘如兄弟一般,感化了包括温纳瑞斯在内的无数敌军战俘,在世界面前展现了中国人民讲和平、讲人道的博大胸怀。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谈判达成协议。在处理战俘的问题上,双方遵循“尊重个人意志,自由遣返”的原则。由于怕回到美国后受到政治迫害,也为了探求真理和维护世界和平,当时共有21名美国战俘和一名英国战俘拒绝遣返回国,而是选择了到中国定居,其中就有温纳瑞斯。

  温纳瑞斯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在板门店,美国当局为了说服我,以各种优惠条件拉拢我。一个美国军官送给我好多书籍和大量的礼物,说回到美国后可以给我安排年薪70万美元的工作,并帮我找一个美丽的姑娘做妻子。我经过反复考虑,下决心到中国去,同中国人民一道去参加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我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不平凡的中国岁月

  1954年2月,温纳瑞斯和另外20名美国战俘和一名英国战俘一同来到中国,中国政府在北京召开大会,授予他们“国际和平战士”称号。中国红十字会给了他们上大学、去工厂、下农场或闲住的4项选择。温纳瑞斯选择了到工厂工作,他被安排在山东济南造纸西厂当工人。

  当时虽然一提起“美帝国主义”,工友们都憎恨不已,但他们并没有因为温纳瑞斯参加过侵朝战争而歧视他,反而很尊重、很照顾他这位“美帝国主义的背叛者”。特别是那些和他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更喜欢接近他,愿意和他这个性格开朗的“美国大个子”交朋友。工作之余,温纳瑞斯也喜欢和工友们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打扑克,工友们都叫他“老温”,温纳瑞斯也喜欢大家这样称呼他。在工作之余,温纳瑞斯坚持每天至少学习两三个汉字的发音和拼写,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他的汉语说得越来越好了。

  1963年,中国红十字会保送他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马列主义理论等课程。毕业后,他要求仍回到济南造纸西厂工作。回到工厂后,不少工友说:“老温真和咱们一条心,没有忘了咱们!”和他的感情也更近了。

  老温曾娶过两个中国妻子。他的第一任妻子是位山东姑娘,结婚10年后妻子患肺病去世,两人一直没有孩子。1966年,热心的工友又给老温介绍了一位名叫白锡荣的32岁的山东姑娘,一年后造纸西厂的工友们按照中国的习俗,为他们热热闹闹操办了婚礼。1970年6月,他们的大女儿温绍霞出生了;1972年,他们又喜得一子,取名温绍磊。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温纳瑞斯自然也逃不过造反派的“专政”目光。北京的红卫兵说他是美国特务,曾派人专程到济南来抓他,准备把他带到北京去揪斗。和他相处了10多年的工友们一面想办法把他藏起来,一面和北京来人周旋。后来情况反映到了中央,周恩来总理出面说话了,他说温纳瑞斯是“国际和平战士”,任何人都不能动他一根毫毛。造反派虽然悻悻然,却也无可奈何,“文革”十年,温纳瑞斯基本上没受到什么冲击。

  从1977年开始,温纳瑞斯先后被山东大学等高校聘请担任教授,讲授英语口语课程,他居住在中国红十字会为他提供的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享受教授级的待遇和公费医疗,国家每4年为他提供一次去美国的往返机票。他和老伴生的一双子女都已结婚成家,小外孙女也已上中学了,温纳瑞斯每天在家中看看报纸、听听广播,尽享着天伦之乐。

  “我比尼克松早来中国20年”

  自从1950年离开美国以后,温纳瑞斯曾3次返美探亲,第一次探亲是在1976年,他本来只请了半年的假,结果美国国内的许多组织和团体纷纷邀请他作演讲介绍他在中国的生活和经历,他只好延长了假期,在美国待了11个月。在这11个月里,他的足迹遍及美国47个州的大中城市和小城镇,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听众介绍中国,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时美国的200多家新闻媒体对他进行过追踪报道,形成一股风靡全美的“温纳瑞斯热”。

  谈到自己回美国受到大家关注的原因,温纳瑞斯介绍说:“当时,虽然尼克松总统已经来访过中国,但中美尚未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人民对中国的情况还很陌生,他们对中国感兴趣,也对中国人民感兴趣,他们想更多地了解中国。更多的华侨则是心系祖国,想多了解一些来自祖国的真实情况。”

  温纳瑞斯在美国四处作演讲,介绍他在中国的经历和生活,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理所当然引起了美国一些右翼团体的反感,也引起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注意。他在洛杉矶母亲家中居住时,联邦调查局就曾准备在邻居家中安装窃听器对他进行监控,遭到了邻居的拒绝。他在各地作演讲时,也经常有联邦调查局工作人员在场,然而看到听众那期待的目光,他还是毫不畏惧地继续演讲下去,因为他坚信一些听众对他说的话:“只要你说的都是你的亲身经历,又是有利于发展中美友谊的,谁也不敢出来干涉你!”众多美国媒体在报道他的传奇经历和事迹时,竟分为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些媒体称他是“民间大使”“和平使者”,另外一些媒体在报道中则称他是“被共产党‘洗过脑’的变节者”“叛徒”“疯子”。然而不论这些媒体的立场如何,在他们的报道中却都没有回避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温纳瑞斯作为一名前美军战俘,在中国定居后不但没有遭到迫害,反而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过着安定幸福的生活。

  1983年,温纳瑞斯第二次飞返洛杉矶探望母亲,当时他的母亲已经96岁高龄,但老人家依然思维清晰。她听了儿子介绍在中国的经历和生活情况后,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中国人对你这样好,你可千万要对得住他们啊!”

  2000年,温纳瑞斯第三次回美国探亲,然而在美国仅仅待了不到半年他就返回了中国。也曾经有人问温纳瑞斯:“美国经济那么发达,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想尽一切办法到美国去,你怎么没有选择在美国安度晚年呢?”温纳瑞斯深有感慨地说:“美国是个只认‘钱’的国家,人情味淡薄,有不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相当悲惨。我在中国有妻子儿女,有外孙女,还有那么多关心过我、照顾过我的好朋友,我生活得很好,我为什么要回去呢?至于回国探亲也是应该的,因为像我这样的年纪,再不回去看看不行了。亲戚朋友一个个都没有了。中国有句话叫‘叶落归根’,我的根在中国,我要死在中国母亲的怀抱里,我的骨灰将来要洒在黄河里……”

  温纳瑞斯在接受采访时曾自豪地告诉记者:“我比尼克松总统早20年到中国,我比尼克松更荣耀!现在中美建交了,我和所有的中国朋友和美国朋友都很高兴,伟大的中美两国人民应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携起手来共同走向美好的未来。”

  未了的心愿

  在中国度过半个世纪的风雨人生,使得温纳瑞斯这位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在言谈举止、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都已经完全“中国化”了。他喜欢喝“老白干”,喜欢抽济南当地产的“大鸡”牌香烟,喜欢喝茉莉花茶,每天吃的主食也是米饭和馒头,很少吃黄油面包。

  温纳瑞斯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20世纪60年代他在中国人民大学上学期间,学习的主课就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马列主义理论等课程。大学毕业后,他又多次研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方面的书籍,他的书桌上摆放着翻旧了的《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周恩来选集》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书籍,他还作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他对中国各种社会现象的深刻认识和对各种社会主义理论学说的熟稔,让记者觉得他可以去做一名教社会学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授,而忘了他是一名美国人。

  2001年8月,在《齐鲁晚报》任记者的我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时,偶然听说了温纳瑞斯的经历,于是让朋友带我找到了温纳瑞斯,对他进入了深入采访,写成了长篇通讯《一位选择了中国的美国老兵》,发表在了2001年8月24日的《齐鲁晚报》上,我在文章中提到了温纳瑞斯的一个心愿: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篇报道引起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的重视,当即在报纸上作出批示,要求组织部门研究温纳瑞斯的入党问题。山东省委组织部的两位领导同志随后和我一起来到温纳瑞斯家中,对温纳瑞斯入党问题进行考察。由于温纳瑞斯当时仍是美国国籍,而他要加入中国共产党首先要加入中国国籍,有关部门认为温纳瑞斯保留美国国籍对国家和社会更有利,温纳瑞斯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这一愿望没能实现。随后,我又写出了报道《一个美国老兵的追求》,刊登在了2001年8月30日的《齐鲁晚报》上。

  多次接触后,温纳瑞斯和我结成了忘年交,他和我一起喝茉莉花茶、喝老白干酒,抽济南产的“大鸡”牌香烟,他直呼我的名字“康鹏”,我也毫不客气地喊他“老温”。我还先后以《一位美军战俘在中国50年的传奇人生》等为题,写出报道刊发在《检察日报》《中华新闻报》《当代生活报》《金剑》《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等多家报刊杂志上。由于当时正处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日前夕,作为唯一一名仍生活在中国的原美军战俘,我的有关温纳瑞斯的报道也因此引起海外不少媒体的关注,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多家通讯社和电视台也纷纷对温纳瑞斯进行了专访。山东人民出版社的有关领导也将此作为重点选题,准备将温纳瑞斯的经历整理成一本纪实图书向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献礼。随后,该出版社的两位编辑找到我,确定由我执笔把温纳瑞斯的传奇经历写成一部书,然而却遭到了温纳瑞斯的婉拒。原来,不久前,中央电视台的一位编导在采访温纳瑞斯时,曾向温纳瑞斯提出把他的经历整理成书的想法,温纳瑞斯当时很爽快地答应了。“既然答应了别人,我再答应你们,那不就成言而无信了吗?”他表示,“除非那位编导不准备为我出书了,我才能答应你们。”

  在温纳瑞斯去世后,他的妻子白锡荣找到我,说中央电视台的那位编导因病一直没能对温纳瑞斯进行采访,出书的事也就没影儿了,希望我能整理一下老温留下的资料,看看能不能写成一本书以作留念。然而温纳瑞斯已逝,离开了他这位当事人,仅凭着他留下的一些有关他的新闻报道和零星资料,想出一本纪实书籍实在是不太可能,只能作罢了。

  温纳瑞斯的去世非常突然。2004年,温纳瑞斯的家人在和我电话中聊天时,提起“老温”因腿病住进了医院。几天后,我突闻噩耗:身体一向很好的老温在吃过饭后还和家人、护士有说有笑,突然间却呼吸急促,经抢救无效去世。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一下子愣住了,我原准备去医院看望他的,可还未没来得及老温就已去世,这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康鹏

  来源:《齐鲁晚报》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苏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5.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张志坤|“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将向何处去
  9.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10.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朝鲜领导落泪
  7.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8.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9.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0.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3.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