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一辈子学雷锋”的将军:“我所有的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给予的,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胸怀天下,大爱无疆’的雷锋精神,已经成为我人生的价值所在,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他是一位“追着洪水走”的将军:“继承和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强同广大干部战士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深入实际多办实事,艰苦奋斗、廉洁奉公,自觉地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扎实工作,积极开拓、锐意进取,创造一等成绩,为国防建设做出新贡献。”
他是一位“引领家乡脱贫致富”的将军:“让乡亲们富裕起来,这就是我的愿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对党负责;作为人民子弟兵,我要对人民负责;我是毛主席家乡的人,我要对毛主席负责。永不落后,永远向前。”
他就是新中国举世闻名的传奇将军——黄祖示。
“五好战士”立志“大爱”
1940年7月,黄祖示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区永义乡长湖村一个世代贫穷的农民家里,共有兄弟6个,他排行老三,天不怕地不怕,从小就担起家务,白天跟父亲下地干活,晚上随母亲为地下党活动站岗放哨。有一次,他到地主家的山上砍柴,被地主的家丁发现了,家丁下了他的柴刀,并把他抓起来捆着打。放出来后,他当夜溜进地主家,把地主家堂屋里的神像砸得粉碎。事后,村里的大人小孩都把他当成了英雄。
1953年黄祖示高小毕业,时值土改刚刚完成,考上了初中的他却参加了农业生产。1954年6月,他加入共青团后被乡亲们推举为互助组长。1956年成立农业社时,他担任保管员,第二年成立高级社时,又被选为生产队长。1957年毛主席的故乡韶山修滴水洞和青年水库,风华正茂的黄祖示被推选为工地民兵营长。他带领广大青年日夜奋战,只用不到二年的时间,就把水库修好了。随后,他被派到毛主席故居担任生产队长。1959年公社党委调他去办工业——到锡砂矿当工段长。这年6月,19岁的黄祖示光荣地加人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便坚定了把自己一生交给党、交给人民的理想和信念。1959年12月,怀着保卫祖国献身国防事业的强烈愿望,他从锡砂矿应征入伍。
黄祖示一到部队,就立志要胸怀大爱,做个出色的士兵。
他克服文化低的困难,以笨鸟先飞的精神积极学习毛主席著作。当兵3年,学完了《毛泽东选集》1-4卷,写了13本语录笔记,先后在《红旗》、《解放军报》等刊物上发表了5万多字的文章。他苦学苦练军事技术,在1962和1963年全军和军区技术尖子大比武中,计算各种数据准确率100%,制式动作干净利落,完成操作勇猛快捷,摘取了“武状元”的桂冠,连夺防化兵侦察、万米长途越野比赛两项冠军。他把学毛著和学雷锋结合,把学毛著与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相结合,把学毛著与练本领相结合,迅速成为广州军区学毛著的典范,军事技术的尖子,团结互助的榜样,多次被评为“模范党员”、“五好战士”、“优秀班长”、“学雷锋标兵”和“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年年立功受奖,被誉为“活着的雷锋”。1964年4月,中宣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军开展向黄祖示等同志学习的活动;三总部随后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举办了黄祖示等人事迹展览;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中国青年报》和全国各地报刊先后发表了《向阳花开》、《革命战士进行曲——记雷锋式的战士黄祖示》、《忠心耿耿为人民》等系列报道,宣传黄祖示的先进事迹;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等相继出版发行《毛主席的战士——黄祖示》、《为革命而学》等连环画册;陶铸同志欣然题词:“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思想光辉照耀的时代,一定会涌现出社会主义的新人——像雷锋、黄祖示这样的新人…… ”1964年5月1日,黄祖示应邀参加天安门“五一”劳动节观礼活动,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65年春,黄祖示被国防科工委秘密召到新疆,参加中国原子弹空爆核辐射和放射性沾染取样检测。核爆的巨响刚刚过去,核云尚未散尽,尘埃仍在飘落,身穿防化服的黄祖示与6名战友,在爆炸中心用了两个小时18分完成采集数据,用血肉之躯走了一趟“死亡地带”,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再次荣立二等功。1965年5月31日,中央军委和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为核试验有功人员举行庆功会。会上,张爱萍上将亲自为黄祖示戴花,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他们。
就这样,黄祖示由战士一步步地成长为班长、排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副政委、团政委、师副政委、师政委。从连队到师部,从基层单位到领导机关,从内地到边疆,黄祖示的职务变了、岗位变了,但他始终没有脱离过基层,始终保持着英雄本色:坚持真理、无私无畏、实事求是、光明磊落、默默奉献,在军旗下前进,在战斗中成长,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
1979年春节刚过,祖国西南边陲狼烟四起,时任师副政委的黄祖示奉命率所部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那是一次相当残酷的战斗,他率部8次抗击敌人的进攻,7次成功实施炮火还击,9次粉碎敌特工人员的袭击。一次大战中,他与死神擦肩而过——一排炮弹落在他周围,周边的战友大多牺牲。
戍边8年,黄祖示年年与战士在一线共度春节,有时还在坑道里过大年。他每年用三分之二的时间下连队、爬阵地、上哨所。连队干部风趣地说:“不怕敌人打炮,就怕黄政委驾到。” 机关干部则说:“不怕写材料熬到天明,就怕跟黄政委下基层。”他领导的部队喊出的“吃亏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口号,曾经传遍大江南北,让全国人民热血沸腾。
“抗洪将军”矢志“为民”
1986年,黄祖示调离广西,任湘潭军分区政委。1990年任湖南省军区副政委,并被授予少将军衔。
湖南是全国水患最频繁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成了将军的黄祖示,几乎每年都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他在自己的日记《抗洪速写》中,写下了一篇篇心系灾区、情寄灾民的心声,被人们誉为“追着洪水走的将军”。
1991年大战澄水,黄祖示完成抗洪救灾任务后病倒了,住院57天,灾区群众在“军区情意永载千秋”的石碑上特别刻上“黄祖示少将” 的名字;
1994年的“龙王港大战”,黄祖示一马当先,“将军与大堤同在”的豪迈气概撼动了三湘儿女的心灵。当时长沙外围的龙王港眼看就要溃堤,他站在最险处指挥,将抗洪军民分成三路,一路打桩,一路装包运料填充,一路在大堤外侧加宽加固,运用“外堵内抬打桩控制”相结合,最险处保持3000人巡守,终于将险情化解。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前来视察,称赞黄祖示指挥千军万马保住了龙王港大堤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1995年益阳救援,黄祖示率所部连续4天4夜深入洪水围困的村村寨寨、家家户户,指挥大部队救人的同时,自己亲自救出群众60多人,“将军追着洪水走”的故事广为传颂。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打电话给黄祖示:“老黄,辛苦了!你们的部队官兵在灾区前线连续奋战八昼夜,抢救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做出很大贡献,很辛苦。我代表省委、省政府表示亲切的慰问……”;
1996年抢救东洞庭湖垸溃堤战,人们赞誉他为“年过半百的将军,抗洪抢险的斗士”;
1997年急救榨坝湖干堤,他站在险堤上,高呼“人在堤在”;
1998年望城大众垸溃堤抢修,正在北京做心脏搭桥手术的黄祖示听到消息后,不顾医生劝阻,连夜赶回长沙组织抗洪抢险,怀揣急救包与人民群众一道日夜坚守在防洪大堤上。30天时间里,他走遍了长沙临近沿河的所有堤垸,每天行程200多公里,天天工作20小时以上。没有垮一垸,没有溃一堤,没有死一人。当人们得知他是带着严重心脏病工作在抗洪第一线时,不少人感动得掉下了眼泪,长沙市委、市政府、长沙警备区代表560万长沙人民联名向广州军区和中央军委为他请功。
黄祖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出了一曲曲新时期的“英雄赞歌”,再次成了闻名全国的“抗洪将军”。
“解甲卫士”壮志“扶贫”
黄祖示的家乡长湖村是革命老区,先后有彭公达、林蔚、沈一之、周政等13位在湖南革命战争史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在此从事过革命活动,地处三县交界处,交通不便,经济落后。1966年黄祖示提干后第一次回乡探亲,发现老家仍然闭塞,父老乡亲们依旧清贫,于是在烈士墓前立下誓言:有生之年,一定要为家乡脱贫致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1999年,黄祖示从湖南省军区副政委岗位上卸任了。家人都以为,他们家这位一生都在外奔波战斗的“家首长”终于可以安安心心地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了。然而,他们想错了。黄祖示整理了一遍自己40多年军旅生涯的资料后,就重返故里四处调查,希望改变家乡的面貌。有一天,他突然郑重其事地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向大家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回乡当“牛司令”,建一个大型奶牛科技示范养殖基地,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还表下了自己的决心:“从军四十年,一生为人民。解甲何处去,回家挥牛鞭。”
就像当年带兵打仗一样,黄祖示义无反顾地带领家乡人民,踏上了脱贫致富的战场。
他筹措资金近百万元,承包了300多亩荒山,挖井、修路、种树、种蘑菇、修学校、架高压线、办养兔场和鱼场,并组建湘潭韶山种牛有限公司,亲自赴广西购买了100头优质水奶牛,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起了优质良种奶牛科技示范养殖基地。
黄祖示很有经营头脑。他苦心耕耘,基地很快就初具规模。在他的感召下,乡亲们也接二连三选择了养牛致富的道路,奶牛养殖迅速达到了8000余头,形成了以奶牛为中心,用牛粪种蘑菇、生产沼气、办酿酒厂的产业链,农民人均年收入比养牛之初翻了番。
为了让农民收入大幅增长,黄祖示想到了韶山冲酒厂。该厂1937年建成,原来是作坊式的生产,规模小效益低。1959年6月毛主席回韶山,乡亲们款待用酒就是该厂生产的。
黄祖示决定接手整改酒厂。他筹措了1000多万元,经过多方奔波,终于把老厂改建为一个占地350亩、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拥有150个酒窖、年原酒生产能力达1000吨的花园式新厂,安置解决附近老百姓120多人就业。黄祖示又邀请国内著名的酿酒大师为顾问,并和贵州、四川的酒厂合作,引进最先进的酿酒技术,生产“韶山冲系列酒”。这种酒酱香纯正,酒质醇厚,回味绵长,已成为湖南省著名商标。上海世博会期间,该厂提供的6600瓶韶山冲酒,是欢迎中外朋友的佳品。韶山冲1号来势更旺,已成为中南海的国宴特供酒。
慢慢地,长湖村变了,用电、喝水、修路、学校等问题一一解决,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湘潭市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在带领乡亲们奔上小康之路的同时,黄祖示一直在思考老家“怎样教育子孙后代牢记历史,承传先辈光荣传统”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长湖村曾是湘潭西二区下七都雪耻会、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农民自卫军所在地,革命战争年代又成为潭湘宁边区工委驻地、潭湘宁边区游击队根据地、湖南省工委驻地。他认为,老家这些历史、人文资源就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于是,从2002年开始,他频频拜访省、地、市档案馆和党史部门,以及韶山市、湘潭市和湖南省的有关领导。经过努力,长湖村终于在2008年12月成为“湘潭市党史教育基地”,至今已接待参加学习者三万多人次,是韶山红色经典之一。
2009年7月,黄祖示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50余个春春秋秋,1万多个日日夜夜。从战士到将军,黄祖示脚踏实地,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两次晋级奖励。黄祖示用他的忠诚,走过了一生中最不平凡的路程——经历了新中国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风云和亿万人命运的坎坷;面授过毛泽东、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的教诲。正如他儿子黄涛在《把茶临窗话老爸》一文中所写的:“八千里山河阻隔,五十年信念不改,于是父亲坎坷的征途换来了精神的圆满通达。而父亲的精神所赋予的内涵是一种完美,他要求完美于国家,完美于事业,完美于亲人朋友,完美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父亲是一位厉者、是一位美者、更是一位乐者。”
这就是黄祖示——“敬天敬地敬父敬母敬乡谊,爱国爱党爱军爱家爱人民!”一位大爱天下、守责重情的传奇将军。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