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3日,在北京星河楼宾馆隆重召开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1周年和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大会。会议由网站站长范景刚主持。与会者有来自军界、政界、学术界、教育界、文艺界的干部和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各地的红色网友共一百余人。上午,十余位嘉宾作了发言。下午,中央民族大学张宏良教授作了《继承抗美援朝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讲座。晚上,著名党史军史研究专家、《开国第一战》的周军(网名双石)作了题为《鲜明的昭示——对一场战争的评估》的主题讲座。
下面是艾辛导演的讲话稿。
从屈辱走向扬眉吐气是人类进步历史的必然
艾辛
尊敬的主持人,尊敬的老前辈,尊敬的来宾们,大家早上好!
在接到邀请出席这个纪念大会之前,我从来没有想到把甲午战争、朝鲜战争连在一起看。接到参会通知,我赶紧翻阅历史资料,进行对比思考,这才发现,这两场战争,一个是120年前的屈辱,一个是60年前的扬眉吐气。这两场120年来中国最伟大的战争,对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关系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命运结局。可以说,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又一道惨痛的伤疤,而朝鲜战争则是中国人民胜利的雪耻和荣耀。120年前,挨打、割地赔款,给国人带来的伤痕和屈辱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抗争,而61年前的荣耀和胜利则提升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
此时此刻,我们似乎能够聆听到1950年10月24日,周恩来在政协会议上做报告时,对这两场战争作出的精辟的论述。他认为“美国利用日本的基地,继承日本军国主义的衣钵,沿着甲午战争以来的历史,走吞并中国必先占领东北,占领东北必先占领朝鲜的老路。不过日本帝国主义是用四十多年的时间逐步进行的,而美帝国主义则是在四五年内来完成。”周恩来总理还总结说:“甲午之战,由腐败的清廷主导,没有人民的支持,结果失败了。如果是人民的国家,就不会如此。”周恩来以其犀利的视角看到了这两次以朝鲜为轴心引发的战争,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指挥者与参与者所带来的不同结局和影响。尽管这两场战争时隔不到60年,但给东亚国家和北太平洋地缘政治以及国际关系带来了非同凡响的意义。
我们从历史记录中看到: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李鸿章经营了十六年、当时在亚洲最强大的北洋海军覆灭了,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地赔款。而朝鲜战争却因有新中国的参战,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敢于面对拥有世界上最强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美国进行军事较量,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打破了“山姆大叔”不可战胜的神话,保卫了邻国朝鲜和新中国的国家安全。战争的胜利不仅给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带来国际地位的提升,和人民军队实力的展示,而且给新中国带来了长期的和平,使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更快更稳定的发展。这就是人民战争以弱胜强的经典,这就是毛泽东主席说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准则,胜利和正义必将属于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
那么,对于这两场战争我们今天应该反思什么,纪念什么呢?
历史翻越到19世纪初,甲午海战之后,民族的屈辱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政治改革的思潮,虽然在清政府封建腐败集团的上层,难以指望政治改革的成功,但却激化了改革派与守旧派的较量,涌现出了一股支持维新、同情变法、颇具影响力的新势力。随之而起的反帝反封建的潮流不断高涨;同时催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强国富民的觉醒中初步发展,就使得甲午战争对中国人民发生了惊醒作用。
面对甲午战后空前的民族危机,不仅形成了义和团自发进行的反帝斗争,更有资产阶级的新生力量作为改革维新的势力,在全新的政治舞台上的亮相。于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把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成为轰轰烈烈的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与此同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开始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活动。无论是“维新”还是“革命”,其实际行动和政治诉求都是要求彻底改变被动挨打的屈辱局面;要求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变为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为唤醒民众,激励青年为国家为民族的复兴而抛头颅洒热血,梁启超于1900年在《清议报》上发表《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梁启超发表的这篇演讲激文,点燃了当时国人的激情,激励无数青年志士为推翻腐朽封建的旧王朝浴血奋战,一批又一批的各类反清起义不断,形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洪流。这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正是甲午战争的炮声震撼的结果。
之后,孙中山的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成功,推翻了腐朽旧王朝;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最终完成了建立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新中国的建立本身就让当时的帝国主义势力看不顺眼。在国际上的各种纠葛中,朝鲜战争爆发,新中国在帝国主义的争夺战中危在旦夕。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直接打击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遏制了美国对外扩张的全球战略;使美国称霸亚洲、进而控制全球的梦想化为乌有;使美国在亚洲的第一战即以失败而告终,及时打乱了美国的全球部署。美国从内战到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大获全胜,以胜利者的姿态,其军事战略从来都以全面胜利为终极目标。但在朝鲜战争中领教了新中国的人民解放军的厉害。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展示了中国的大国地位,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威望;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格局,使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成为世界主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降低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危险,维护了地区和世界的和平,有力推进了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人类和平与发展的进步事业。这场战争使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增强,使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个阵营的对抗趋于相对平衡的态势。
因此,甲午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成为中国战争史上最刻骨铭心的两场战争,从最窝囊,最屈辱走向最勇敢,最荣耀。最终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力量!
中国人民之所以取得如此的辉煌与自豪,是因为中国出了个伟大领袖毛泽东。是毛泽东的大无畏与英明决策决定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辉煌胜利。毛泽东1893年出生,正是甲午战争的前一年。他从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创建“新民学会”,到驱赶北洋军阀,要求建立脱离北洋军阀的湖南人民共和国,到受《新青年》影响,到接受马克思主义,到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平等的精神崛起之路,最终实现全人类无产阶级的解放;最终实现人类大同的终极目标。
在上个世纪60年代,毛泽东谈到中印领土争端时,他曾经斩钉截铁地说:“坚决不能做李鸿章。”可以看出,与甲午战争只差一岁的毛泽东从来不曾忘记甲午之耻。毛泽东以“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的胆识和气魄,敢于同世界最强的帝国主义势力交锋,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畔赶回“三八线”。因此,有人这样感慨的评价道:“正是毛泽东知耻而后勇,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年屈辱,抗美援朝打出的精神高地让世人景仰,让对手从此害怕“毛泽东化”。这是毛泽东给中华民族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屈辱的历史挥之不去,伟大的胜利来之不易。今天在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的时刻纪念这两场远去的战争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屈辱历史的悲叹和谴责,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胜利和荣耀的自豪,我们应该更加理性的思考与准备。国歌时刻提醒我们,任何时候都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年日本人杀中国人如麻,现在的日本权力集团对中国更是虎视眈眈。历史的教训与规律告诉我们:每当中国社会繁荣,经济发展,国力强大就会招致帝国主义的野心与贪婪,这种野心和贪婪从来没有因为中国的和平愿望和忍让而停止。
不忘国耻与屈辱,铭记胜利和自豪,我们要继续发扬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继承先烈们无所畏惧的革命斗志,让我们团结起来应对今天新的挑战。
中华民族的崛起应该是精神的崛起,是信念的崛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让中华民族永远自信自豪地站立在世界的东方。人类进步,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任何霸权主义的思维与强权政治是最终阻挡不了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纪念和反思的意义。
让我们向甲午海战中英勇牺牲的勇士们致敬!
让我们向抗美援朝中打败美帝的英雄们致敬!
谢谢大家!
2014.7.23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