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悲歌
峡谷中,一位年轻的红军指战员正注视着敌人,他叫寻淮洲。
寻淮洲16岁入党,从基层官兵干起,作战勇敢,屡建奇功,19岁任师长,20岁任军长,21岁任红7军团军团长——1955年授衔的时候,元帅要求红军时期必须担任过军团首长以上的职务,这项要求寻淮洲在21岁的时候就达到了!
从瑞金出发的抗日先遣队,在天才将领寻淮洲的率领下,转战闽浙皖赣4个省几十个县,击退了国军无数次的围追堵截。
1934年冬,寻淮洲的部队被编入红10军团,他任红19师师长,军团长为刘畴西。
刘畴西黄埔一期毕业,东征军阀陈炯明时作为敢死队员率先登上城头,后又在战斗中失去左臂,南昌起义失败后被派往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刘畴西在蒋介石担任黄埔同学会会长时任总务科长,资历极深。
此外,方志敏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粟裕任红10军团参谋长。
红10军团共有三个师一万多人,大家雄心勃勃,想大干一番。此时,一直尾随红10军团运动的一支国军孤军深入——“补充第一旅”。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拼凑而成的战5渣,而且它也是寻淮洲的手下败将。红10军团决定在乌泥关至谭家桥公路两侧设伏,将其歼灭。
但是,由于部署问题及经验不足,部队提前开枪,伏击战变成了遭遇战。补充第一旅的前卫团完全没有慌乱,旅主力迅速迂回,攻占了制高点。刘畴西组织部队强攻,反被补充第一旅的反冲锋冲垮,局势万分危急。被当作预备队隐藏在山峡中的寻淮洲再也按捺不住,他身先士卒,率红19师加入战斗,不幸被炮弹击中,壮烈牺牲。红10军团全线溃败。
谭家桥一役后,红10军团无法立足,一直试图突围,终于在到达闽浙甘苏区的边缘时迎来一次良机。
当时粟裕要求部队连夜突围,刘畴西则认为部队作战疲劳必须休息一晚。二人争执不下时,方志敏出来调解,让粟裕率先头部队先走,自己和刘畴西再留一晚。谁知第二天国军已加强防线,刘畴西、方志敏已无法突破,红10军团陷入绝境,最终在怀玉山地区遭近10万国军包围,全军覆没。刘畴西、方志敏被俘,他们忠于信仰,坚持斗争,壮烈牺牲。
补充第一旅的旅长,就是王耀武。战后补充第一旅扩编为51师,王耀武升任师长。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王耀武率51师参战。战后51师与俞济时的58师合编成立74军,俞济时任军长,冯圣法任58师师长。
“七七事变”发生后,王耀武向蒋介石进言,从大牢中捞出张灵甫。会战期间,张灵甫在武汉整训新兵团,并未参战。10月新兵团整训完毕,番号为74军51师153旅305团,张灵甫任上校团长。
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初,王耀武率51师参加南京保卫战。阵地屡失屡得,51师伤亡甚大:301团代团长纪鸿儒负重伤,连长伤亡9员;305团团长张灵甫负伤,连长伤亡5员。
兰封会战
1938年5月,王耀武率51师参加兰封会战,血战重创土肥原师团。战斗中已任302团团长的纪鸿儒牺牲,有说法指张灵甫也受了重伤。但防守兰封的黄埔一期生、88师师长龙慕韩竟然弃城逃走,被蒋介石下令军法处决。国军前后投入15万人,没能消灭土肥原的2万人,连蒋介石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兰封会战是“战争史上一千古笑柄”。
国军全线撤退,日军兵锋直指郑州。
1938年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下令花园口决堤。据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统计:河南、安徽和江苏三省44个县市因此受灾,893,303人死亡,3,911,354人外逃。河南省档案馆也记载死亡人数为89万人,受影响的有1200万人。
武汉会战
万家岭大捷(德安大捷)
张古山战斗
1938年6月“武汉会战”爆发。
10月2日,日军106师团主力孤军深入万家岭地区。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指挥第66军,4军,74军,187师,139师,91师,新编13师,新编15师,142师,60师,19师,预备第6师等十万余人进行了万家岭战役,围攻106师团的12,664人。
王耀武指挥51师进攻张古山,张灵甫任旅长的153旅作为主攻。
据《第三十六军团南浔线战斗详报》之《万家岭附近之战斗(九月三十日至十月十二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8203号案卷)记载,74军51师于7日组织敢死队突袭张古山,敢死队指挥是305团团长唐生海,唐重伤后由代团长于清祥接任,于阵亡,8日阵地丢失。9日51师再次组织敢死队突袭张古山,敢死队指挥是306团长常集德,10日日军反攻,敢死队官兵全数殉国。
民国二十九年十一月出版的《薛伯陵将军指挥之德安万家岭大捷回忆》一书记载的张古山战斗,对营级以上军官负伤均有描述,如“305团预备队用尽,营长王之干阵亡,连长以下,伤亡亦众”、“305团团长营长胡雄均负重伤”等,未见有张灵甫的名字。
张古山一役,张灵甫旅长指挥有方,荣获四等云麾勋章。至于亲率突击队攀绝壁而上飞夺山头则不可考。对了,这有两张张古山的绝壁图,大家感受下。
模拟万家岭战役中的中国士兵,侧后一座小山包就是著名的张古山
最终106师团仅有1500兵力突围脱逃,几乎被全歼。国军伤亡约1.5万人,损失惨重。
“武汉会战”以国军主动撤出武汉结束。战后王耀武升任74军副军长仍兼51师师长。
南昌会战
1939年3月,“南昌会战”爆发。国军4个集团军20万人,无力抵挡日军12万人进攻,开战十天南昌即失守。蒋介石严令反攻,29军军长陈安宝中将壮烈殉国,中国军队无力攻城,停止反击,会战结束。张灵甫在祥符观中弹受伤,后赴香港治疗,不顾英籍医生劝告再治疗一个月可以痊愈即提前归队,从此留下残疾。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6月,王耀武升任74军军长,李天霞擢升51师师长。与李天霞极为不和的张灵甫调任58师任副师长,协助师长廖龄奇。另外,余程万的57师正式归属74军。9月,王耀武率74军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
战役期间,王耀武运用反包围的战术,经过3天激战,收复高安城。
上高会战
1941年春,王耀武率74军参加了江西上高会战。
3月15日,日军合击上高县城,王耀武令余程万的57师、廖龄奇的58师接敌,在鸡公岭战斗中击毙日军1000余人。
24日,在白茅山战斗中,王耀武指挥预备队先后发起7次冲锋,毙敌2000余人。
25日,74军全线出击,锦河南岸日军被肃清。
26日,将日军包围在直径不满5公里的包围圈内。
27日,日军在飞机、毒气弹的掩护下突围,74军猛追不放。
28日,廖龄奇的58师进至长岭一线,与日军展开激战。中午李天霞的51师赶到,袭击日军右侧。激战至下午,官桥镇收复,歼敌600余人,日军第34师团少将指挥官岩永被打死。
31日,克复陷入日军半月之久的高安镇。
时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的何应钦称此役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七十四军被誉为抗日铁军,授军中第一面荣誉旗。
李天霞的51师获第一号“陆海空军武功状”,余程万的57师获第二号“陆海空军武功状”。
51师武功状
王耀武和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而张灵甫百科词条中自相矛盾:
人物经历:1941年3月15日,张灵甫代理58师师长;
人物生平:1941年10月24日,第74军第58师代师长;
参考上会高战、廖龄奇、李天霞等百科词条,会战期间58师师长应为廖龄奇无疑,张灵甫仍为副师长。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9月至10月,以第九战区为主的10个军在长沙地区对日军12万人进行防御战役。日军一度攻占长沙,之后迅速撤离。
日方声称国军战死、被俘近6万人,日军死、伤、失踪仅6千余人,严重失实。国府宣称日军战死48000人,被俘8人。没有公开自身的损失。
蒋介石在南岳军事会议上斥责第9战区“像这次长沙会战,我们有这样雄厚的兵力,有这样良好的态势,我们一定可以打败敌人,一定可以俘获敌人很多的官兵,一定可以缴获敌人无数的军械!即使没有一万俘虏,也总应该有一千!一千没有,总要有一百!一百没有,少而言之,也应该有十人”、“丢尽了党国军人的脸面”。
58师师长廖龄奇恰好此时回家结婚,58师在张灵甫副师长带领下由江西新余开拔。通过浏阳城西蕉溪岭隘路时未侦查地形,白日行军也未做伪装,遭到日军飞机密集轰炸无法躲避,损失惨重(余程万的57师也一样)。廖龄奇赶回部队后遭人陷害,竟被蒋介石以“临阵脱逃”罪名枪杀,张灵甫升任58师师长。事后蒋介石经调查发现此乃一起冤案,遂平反。
浙赣会战
1942年4月,王耀武率74军参加浙赣会战。国军伤亡70,000余人,日军伤亡36,000人。此次会战,日军基本达成“以战养战”的目的。
张灵甫率58师击毙86联队第3大队队长长岛田仁次郎。
鄂西战役
1943年5月至6月,日军为打通长江上游航线并摧破重庆门户而向湖北西部国民革命军守军进攻。日军未能达到战略目标。据国民党统计,中国守军伤亡41845人,失踪7270人,俘日军88人,日军战死伤3500余人。在此次战役中,中国守军兵力不集中,始终处于被动挨打地位,伤亡过大。
74军在日军开始撤退以后才赶到战场,战果不大。战后陈诚、胡琏等5人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有虚报战果嫌疑)
战后,王耀武升任第二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仍兼74军军长。
常德会战
1943年11月,日军纠集7个师团约10万人进攻常德,国军集中了16个军43个师21万人迎战。王耀武率74军参战。王耀武在常德东北地区与日军激战,令57师师长余程万坚守常德城。
12月2日晚,57师拼至仅剩300多人,余程万发出绝电“弹尽人亡,城已破,友军观望不前。刻大街小巷混战成一团。职率副师长参谋长死守中央银行。职余程万谨叩。”在部下劝阻下,余程万率104人突围,169团少将团长柴意新(地下党员)守城殉国。
王耀武电令余程万协助友军再攻常德。收复常德后竟有三百余名57师官兵存活!蒋介石闻之大怒,拘押余程万并扬言枪决,幸得王耀武保出。
1944年1月王耀武升任24集团军司令,督训第73军,第74军与第100军。蒋介石非常信任王耀武,特许他自行决定团以上人事调度。
施中诚接任74军军长。张灵甫作战有功获四等云麾勋章。
第四次长沙会战
1944年5月至8月,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豫湘桂战役中,中国第九战区部队在湖南长沙、衡阳地区对日军进行防御作战。攻击的日军人数约有36万,守势的中国国军约有30万。6月19日中国军队撤退,日本攻陷长沙。
虽然是败仗,但是58师表现优异,张灵甫被授予三等宝鼎勋章(共分九等,等级低于青天白日勋章,在同等云麾勋章之上)。
战后张灵甫受蒋中正获准进入1945年2月至6月陆军大学将官班进修。
湘西会战(雪峰山战役)
1944年冬,24集团军扩编为4方面军,增辖18军。王耀武升任4方面军中将司令长官,下辖18、73、74、100军等12万余人。美军并以金武德准将代表驻方面军总部,团以上单位均配美国顾问,进行美械调整。
1945年4月,湘西雪峰山战役,王耀武指挥30万兵力迎击日军10余万人进攻。战役历时近两个月,日军多次进攻均被击退,后来中国军队反击,日军溃不成军。战役结束后,计伤毙敌28174人,俘敌军官17人,士兵230人,战马347匹,火炮24门,机枪100挺,步枪1300余支,其他战利品20余吨。
5月,在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年仅40岁的王耀武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凭此战功,王耀武获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此战58师由蔡仁杰率领,张灵甫未参战。网传张灵甫参战并再获宝鼎勋章,抗战胜利后被授予胜利勋章,还获得了美军顾问的欣赏,并由此获得美国金棕自由勋章,纯属无稽之谈。
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后,王耀武入主山东。
1946年,施中诚升任国军第20集团军副总司令(未赴任)。
1946年4月,经王耀武运作,张灵甫升任74军军长。李天霞(曾任74军副军长,时任100军军长)争当74军军长未成功,与张灵甫矛盾加深。
一个月后74军改编为整编74师,张灵甫任师长。解放战争爆发后,他率领整编74师疯狂进攻新四军和苏北、苏中解放区,先后占领了淮南、淮北、苏中、苏北等地,一直攻到山东,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解放战争
1947年5月,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沂蒙山区发动了孟良崮战役。李天霞一度消极援救,张灵甫命丧孟良崮,整编74师全军覆没。王耀武十几年心血毁于一旦,大受打击,意志消沉。
1948年9月,在粟裕的统一指挥下,发动了济南战役。13年前拼死逃出王耀武包围圈的粟裕发布战役口号——“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
在济南攻坚的关键时刻,吴化文临阵起义,断送了王耀武最后的一点希望。王耀武化妆后突围出城,行至寿光境内被俘。
有传闻,王耀武与其他12名被俘将领在广播中向昔日的同僚公开倡议:“徐州方面国民党军官兵们、同学们、同胞们,请你们把自己的前途盘算一下,求生存,还是等待死亡?如国要求生存,最好在战场上起义。”传说老蒋听到广播后踢坏了收音机……
评价轶事
王耀武在4方面军时代与美军有所接触,这批美军军纪太差,时常奸污民女。王耀武为之头疼不堪,行文美军营处要求保持军纪时,美方竟强词夺理,宣称其家属远在国内,来华军人不像东方人禁欲,希望能处理这类小事云云。王耀武只好派人从洪江地区找了批妓女应付。
王耀武与夫人育子女5人,私生活甚为简朴,不打牌,吸烟,不讨小老婆。王耀武本人颇有生意头脑,在军中以长袖善舞着称,所谓刀切豆腐面面光者,投入大量金钱运动关系。
王耀武治军赏罚分明,恩威并用,深得军心。原51师172团上校团长刘炳均回忆:
“1948年9月,我参加了济南战役,结果王耀武与我都被俘,送往胶东益都华东军区军官团学习。12月队上宣布我和其它两人释放回家,明天就走(上校团长竟然还能释放?)……我当时心想王耀武也在这里,单独居住,平时没见过。明天我就要走了,今后可能永远见不着。不如去见一面,我主意已定,鼓起勇气,冒着极大的风险,走到他居住的那一院门外向守卫人员讲明我的来意,非常侥幸,他们允许我进去(竟然还能探监?)。王耀武所住是一座四合院,进门有一个天井,上面三间房。抬头一望,王耀武坐在堂屋里的一张木椅上,眼往外望,我跨进堂屋,在他面前站着,因不好称呼,就直接了当地说:“他们放我回去,明天我就要走了,特来看看你。”王耀武闻言,频频点头,连说几个好。就转过头去向站在他身边的一个干部说:“把我的钱拿30元送他(俘虏竟然还有私房钱?)”,那人转身进房取了钱来交给我(俘虏竟然还配了副官?还是共军伺候他?)。我见此情景,心想我现在同他都在苦难当中,他随身带的钱能有几文,过去他再给我多些我也认为该拿,可他今天与我一样困难,还要拿钱给我,我怎忍心。而且从此之后不能再见面了。心想到此,不觉悲从衷来,竟在那里大哭起来……”
王耀武任山东省主席时,时常有亲戚投奔,不胜其烦。其舅父施勋元被派为中尉巡马长,施却听成派任为参谋长,大喜过望,结果副官带他去马槽上任……
晚年生活
王耀武在功德林改造时,毛泽东叫罗瑞卿转告他说:“你功是功,过是过。你的抗日功劳我们共产党人是会永远记住的,只要你安心改造你很快就会回到人民中间的。”
1959年2月王耀武成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之一。特赦后王氏被安排为全国政协文史专员,1964年冬,被安排为全国政协委员。
文革开始后,王耀武时常被批斗。1968年,王耀武因病逝世于北京人民医院,享年64岁。
198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为他与溥仪、廖耀湘3人补开了追悼会,置骨灰于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王耀武最后被定论为“中国近代优秀的军事家、抗日革命家、对人民犯过错误但又做过重大贡献的人,经过改造后成为中共的亲密朋友”。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