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名“史海趣闻"写了一篇题为《新中国前三十年看病住房就业不用发愁,是真的吗?》的文章,用讥讽的语言将前三十年看病住房就业等情况狠狠地贬斥了一番,看后令人气愤不已,不得不提起笔进行批驳反击。
几十年来,公知极右派们对前三十年是恨之入骨,连篇累牍的撰文对前三十年进行攻击抹黑,方方面面都诬蔑到了。不论是政治经济上,还是文化教育上,特别是人们的生活上,都进行了恶毒的攻击诬蔑,而且用尽了最恶毒的词语。什么前三十年“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是最不平等的时代”。经济上是“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到了崩溃的边缘”。人们长年“吃不饱饿肚子”,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牛马不如的生活,简直是“苦不堪言”、“不堪回首”。他们把劳苦大众控诉旧社会的词语全都用到前三十年身上,把前三十年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他们连周总理在报告中引以自豪的“既无外债,又无内债”也进行了讽刺攻击。现在,他们连前三十年的“看病住房就业不用发愁”也进行讥讽和贬斥。
“史海趣闻”的文章说;“有人经常留言感慨还是改革开放前好,看病不要钱,住房不要钱,就业不用愁,那个时候没压力,多么得幸福”。但“事实是这样吗?”于是,他用了大量篇幅讥讽否定这三点。他置问“是真的吗?”我反问:难道不是事实吗?下面,我就用我的亲身经历批驳他们的无耻谰言。
说到看病不要钱,这是当时党和政府给予劳动群众的福利待遇。“吏海趣闻”也承认这是事实,但又用种种辩解得出“事实是有的人确实是看病不要钱,但是大部分人看病要钱”的结论。这是罔顾事实的歪曲。七四年,我胃开刀住院,住了近一个月,除了挂号费,整个医疗费用我没花一分钱。而且,住院期间,单位分白天晚上两班派人照顾我。照护我吃饭喝水,拉屎拉尿。直到我刀口拆线后才将护理人员撤回去。其间,单位领导还提着灌头水果到医院看望我。令我十分感动。那时,我胃病得了好几年,经常到医院看病,除了挂号费,看病吃药从未花过一分钱。这是事实。我们厂的职工都是如此。“看病不要钱”谁又否定得了?我当时享受的福利待遇,现在的打工人享受得到吗?
说到住房问题,是“史海趣闻”讥讽得最厉害的。他嘲笑说,说是福利分房,但小得可怜。“祖孙三代同居一室”,“十八九岁的子女还睡在一张床上。”甚至出现“一女工与十九岁的儿子合睡一床,儿子梦中踢球一脚把她踢到床下,受伤至今未好。”不知道他从哪里找到这样“典型”中的“典型”,引导人们看后对前三十年恨透了。用心真险恶!是的,前三十年人多,住房是有些紧张,但福利分房自己不花一分钱,租金也特别低。而且也不是他说的人平居住而积才3.6平方米。我当时结婚住在家里,后来有了两个小孩单位给我分了一户住房,是一室一厅的小户,约三十平方米,人平也有七个平方。后来孩子长大了,又生了一个,单位也新建了一批住房,就给我分了一户两室一厅的房子,约6O平方米。我们厂的职工,基本情况和我差不多。人平3个多平米的房子我没见过,十八九岁的子女合睡一张床更没见过。“史海趣闻”说:“现在我国城镇居民平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4O平米”,住的又宽敞又舒服。要说富豪们住这么宽敞舒服的房子,我相信。要说底层劳动群众住的这么宽敞舒服,我绝对不相信。事实上,绝大多数普通群众都是住的原来的福利房,后来用很少的钱买了下来。子女长大了,还是挤住在一起。不少人到了结婚年龄,因买不起房迟迟不能结婚。即使为了结婚贷款买了房,婚后十几二十年要偿还债务,生活压力特别大。实际上,不是原来分的福利房,现在绝大部分普通劳动群众都没房住。房子太贵买不起呀!现在楼房是建了不少,但空置的也不少。甚至房子没建好就摆在那里,有的只做了一两层就摆在那里。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还是住在原来分配的福利房里。哪来的“房子住的大了,生活设施好了”?
至于前三十年的就业问题,那时从没有“失业”一说。过来人都知道,当时人人都有工作,各有各的岗位,各有各的职责。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公知极右派们总拿农民说事,说农民没有择业自由,一辈子被捆在田地上,干又苦又累的农活。这种指责是毫无道理的。一个国家,要人做工,也要人种田,如果大家嫌干农活又苦又累,去干别的,哪全国人民吃什么?要说苦,炼钢工人常年在高温旁工作不苦吗?煤矿工人常年在地下挖煤不苦吗?地质工人冒着严寒酷暑四处奔波不苦吗?如果大家都嫌苦不干了另找事干,整个国家不是乱套了吗?指责当时农民没有择业自由,纯属是别有用心地挑拨工农关系。
总之,过来人都知道,“前三十看病住房就业不用发愁”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公知极右派们妄图通过否定这些事实来抹黑诋毁前三十年,只能是枉费心机!事实就是事实,你再怎么讥讽诋毁,也改变不了事实!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