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世界战争史上迄今为止前所未有、后所不及的伟大奇迹】毛主席亲自指挥的抗美援朝战争

铁穆臻 · 2024-07-13 · 来源:毛著和毛时代史Maoism研究微信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毛泽东,这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证明了他无与伦比的军事能力,证明了中国人民军队的战无不胜,证明了新中国的伟大!这场毛泽东亲自指挥的战争,使美帝国主义这一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空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捍卫了数千万烈士牺牲换来的新中国!

  序言:

  抗美援朝战争无疑是毛主席亲自指挥的。

  在决定出兵援朝前,毛主席就对朝鲜战况做了最敏锐、正确的判断,并反反复复提醒金日成注意美军的反扑。但遗憾的是,在美军疯狂反扑下,朝鲜人民军损失惨重。美军逼近鸭绿江……

  在我军出兵之后,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上到战略,下到战役,都是毛主席亲自指挥的。到第三次和第四次战役,毛主席也做了比较周全的战略部署,并给志愿军司令部提供了一系列宝贵的指导意见。特别是在第四次战役的时候,毛主席确定了轮番作战的战斗方针和对朝鲜战局的持久打算。第五次战役期间,坚持“不贰过”的毛主席最早总结经验教训,给志愿军司令部提供了一系列极其宝贵的正确指示。

  第五次战役之后,我军将帅合谋、珠联璧合,以“零敲牛皮糖、打小歼灭战”的方法,积少成多,成功逐渐大量歼灭了敌人,逐渐沉重的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作为抗美援朝战争核心的军事决策者,毛主席的作用和贡献都是不可代替的。

  本文引用的所有毛主席的电报,除毛主席1951年6月3日给斯大林电报引自逄先知、李捷所著《毛泽东与抗美援朝》外,其它均引自《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以及2023年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一、毛主席对朝鲜战局做了最正确的预判,并以无与伦比的战略意识做出了出兵朝鲜的决定

  毛主席最早判断美军侵略朝鲜并提醒了金日成。但是,朝鲜人民军没有抵制住美军的突袭。在美帝的疯狂打击下,朝鲜人民军损失惨重。毛主席高瞻远瞩,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大无畏的气魄和大政治家高超的战略眼光,决定出兵援朝,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了具体的战役部署。

  (1)毛主席在决定出兵援朝前对朝鲜战场危险局面的正确的预判

  中苏朝三国领导人中,毛主席是最早预判了美军加大力度干预朝鲜战争的。在《什特科夫致斯大林电:前线状况和中国参战问题(1950年7月20日)》记载了毛主席和朝鲜代表的谈话记录:“会谈中,毛泽东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朝鲜同志怎么看——美国人是否将在朝鲜长期参战。在此,毛还加了这么一句话:美帝国主义是最凶恶的帝国主义,他们是不会完全撤离朝鲜的,为了赢得胜利,他们会向朝鲜投入很多自己的军队。”“金日成是否想过这样一问题,如何撤退,从哪里开始后撤,命令部队停止向敌人进攻,以便保存自己的主力。”

  这是中苏朝史料中领导人提出预防美军反扑最早的记录。其他两国领导人显然没有毛泽东判断的那样迅速而精准。

  可见,朝鲜战争初期,毛主席根据美军介入现实,极其敏锐的最早的提出朝鲜军队注意撤退的问题,最早料到了最危险的状态。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部史》记载:“8月23日,作战部在中南海作战室,研究侵朝美军战略企图和可能采取的行动。认为:朝鲜半岛南北长840余公里,东西宽200公里至360里,在这个两头大中间细的狭长地带,人民军的战线南北长400余公里,主力集中于南部洛东江一带,美军在其峰腰部拦腰一刀是最致命的;仁川港距汉城仅30余公里,美军在该地登陆最能实现其战略意图,因此麦克阿瑟可能组织大批部队在海岸封冻前于仁川登陆……毛泽东指示立即采取3条措施:一是检查东北边防军各项战备工作,严令其在9月底前完成一切作战准备,保证随时出动作战;二是将敌人可能在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要做应付最坏情况的准备等,告诉朝鲜和苏联方面,供他们参考;三是总参谋部和外交部,要随时密切注视朝鲜战场的情况变化。”但是,朝鲜人民军还是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

  美帝突袭朝鲜人民军的阴谋得逞,朝鲜人民军损失惨重。之后,美军又嚣张的打到了鸭绿江边、派飞机轰炸我国东北地区,严重威胁了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并威胁了我国东北、华北以及整个亚洲的安全。

  (2)毛主席决定出兵援朝,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正确的改变了我军的任务

  为了捍卫祖国和人民安全、捍卫世界和平、拯救遭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朝鲜,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决定——派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8日,在《关于派遣志愿军人朝作战问题给金日成的电报》,毛主席说:“根据目前形势我们决定派遣志愿军到朝鲜境内帮助你们反对侵略者”。但是,苏联方面提出要推迟一段时间后才能出动空军。我军在毫无制空权的情况下,困难无疑加大了。于是,从来不拿战士生命开玩笑的毛主席在《关于第十三兵团仍在原地训练给彭德怀等的电报》决定:“(一)十月九日命令暂不实行,十三兵团各部仍就原地进行训练,不要出动。(二)请高岗、德怀二同志明日或后日来京一谈。”

  经过和高岗、彭德怀的商议,毛主席致电周总理:“在第一时期可以专打伪军,我军对付伪军是有把握的,可以在元山、平壤线以北大块山区打开朝鲜的根据地,可以振奋朝鲜人民重组人民军两个月后,苏联志愿空军就可以到达。六个月后可以收到苏联给我们的炮火及坦克装备,训练完毕即可攻击美军。在第一时期,只要能歼灭几个伪军的师团,朝鲜局势即可起一个对我们有利的变化。”可见,我们在敌我差距悬殊情况下决定了避实击虚。值得注意的是,我军在第五次战役的时候,苏式装备也还远远不足、和美军武器差距特别是火力差距还极端悬殊。这一点,毛主席在1951年6月3日给斯大林的电报都说的清清楚楚。但是我们已经和美军直接打了很久了。

  装备差距悬殊如是,还能沉重打击远远强于自己的敌人、多次以弱胜强——数千年人类战争史上,只有毛泽东缔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做到了。

  毛主席用兵向来稳健,他从不拿战士的命开玩笑。所以,起初,毛主席设想在平元线以北设置防御工事,在这一线挑着弱的伪军打,等苏联装备到了、敌我装备差距缩小之后再十拿九稳的主动出击。1950年10月14日,毛主席在《关于志愿军人朝作战的方针和部署给周恩来的电报》强调:“我已告彭,在他到德川研究情况后,在平壤、元山铁路线以北,德川、宁远公路线以南地区,构筑两道至三道防御阵线。如敌来攻,则在阵地前面分割歼灭之;如平壤美军元山伪军两路来攻,则打孤立较薄之一路。现在的决心是打伪军,也可以打某些孤立的美军。如时间许可,则将工事继续增强。在六个月内,如敌人固守平壤、元山不出,则我军亦不去打平壤、元山。在我军装备训练完毕,空中和地上均对敌军具有压倒的优势条件之后,再去攻击平壤、元山等处,即在六个月以后再谈攻击问题。我们这样做是有把握的和很有利益的。”避实击虚,不打无准备无把握的仗,这就是毛主席!

  对于布置防御工事,毛主席是积极的。10月15日,他电告彭德怀、高岗:“我军先头军最好能于十七日出动,二十三日到德川地区。休息一天,二十五日开始筑工事制敌先机。第二个军可于十八日出动,其余可在尔后陆续出动,十天内外渡江完毕,请酌办。”同时,毛主席极其重视保密行动,在《关于志愿军按预定计划人朝作战给邓华等的电报》叮嘱邓华:“为严格保守秘密,渡河部队每日黄昏开始至翌晨四时即停止,五时以前隐蔽完毕并须切实检查。为取得经验,第一晚(十九晚)准备渡两个至三个师,第二晚再增加或减少,再行斟酌情形。”在《关于志愿军出动目前只做不说的电报》,毛主席又强调:“在目前几个月内,只做不说,不将此事在报纸上做任何公开宣传,仅使党内高级领导干部知道此事,以便在工作布置上有所准备。此点请各中央局加以注意。”

  10月21日,主席根据敌军迅速大举北进的事实,改变战略规划和战役部署,改用诱敌深入、运动中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在《关于打好志愿军出国第一仗给彭德怀的电报》,毛主席指出:“截至此刻为止,美、伪均未料到我志愿军会参战,故敢于分散为东西两路,放胆前进。”

  于是,毛主席做了第一次战役诱敌深入、包围敌人的部署:“估计伪首、伪三两师要七天左右才能进到长津,然后折向江界。我军第一仗如不准备打该两师,则以四十二军的一个师位于长津地区阻敌即够。四十二军的主力则宜放在孟山以南地区(即伪六师的来路),以便切断元山、平壤间的铁路线,钳制元、平两地之敌,使之不能北援,便于我集中三个主力军各个歼灭伪六、七、八等三个师。”在部署中,毛主席特别强调了抢占有利地区和绕到敌人后方的作战方法:“如伪六师(较强)由破邑(在铁路线上)至德川的路上能有朝鲜人民军一部作有力的阻击,则该敌可能要到十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才能占领德川,如果我四十军(全部)能于二十三日赶至德川、宁远地区,则可以绕至伪六师的后方(由东面绕至南面铁路线附近),让出正面给他军使用(三十八军或三十九军),如果太迟,则敌将先占德川。”

  二、毛主席亲自细致指挥了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

  毛主席对战争情况了解的极其细致,并亲自指挥了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

  (1)毛主席对第一次战役的细致指挥

  前文已知,毛主席做了诱敌深入的作战部署。1950年10月21日,毛主席在《关于注意控制妙香山等制高点给彭德怀、邓华的电报》强调了控制重要地区、隔断敌人联系的问题:“(一)请注意控制平安〔南〕、〔平〕安北、咸镜三道交界之妙香山、小白山等制高点,隔断东西两敌,勿让敌人占去为要。(二)敌人测向颇准,请加注意。(三)熙川或其他适当地点应速筑可靠的防空洞,保障你们司令部的安全。”

  同日,毛主席在《关于第四十军行动部署给彭德怀、邓华的电报》也根据敌情变化提供了新的作战意见,做了关于四十军伏击敌人的部署:“(一)现得悉伪六、八两师二十日经德川向熙川推进。(二)我四十军欲先敌赶至德川时间上是否来得及,如不可能则似以在熙川附近地区部署伏击为宜,请酌定。(三)四十二军亦照你们原来部署为好。”敌变我变,抓住战机、伏击敌人,毛主席指挥的果然细致!

  22日,在《关于速定围歼伪第六、八两师的部署给彭德怀、邓华的电报》,主席做了躲避敌人、隐蔽行动、保证诱敌深入、更稳妥的围歼敌人的部署:“如二十一日六、八两师继续前进,则本(二十二)日六师可能进到新安州,八师可能进到军隅里。因此我军行进路线必须避开定州、博川、军隅里一线及其以北约二十公里地区不走,而走以北路线,否则,就会过早被敌人发觉,敌将停止前进,或竟缩回去。而此次作战,则以在博川、军隅里及其以北地区围歼该敌为最有利。请按此意图,速定部署,迟则恐来不及。”同时,毛主席强调了隔断敌人联系、以防敌人相互联系的问题。主席讲:“据此,似敌暂不去长津于我有利。但彭电派一个师占领长津及派必要兵力控制妙香山、杏川洞,仍甚必要,请速实行。还有小白山,也应派兵控制,确实隔断东西两敌。因我军在西面发起战斗后,东面伪军可能回援。”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主席对情报的极其重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这封电报中,毛主席也强调了必须做好最困难准备:“如果我军能同时包围伪六、八两师,则于战局最为有利,我四十军应担任包围一个师,三十九军应担任包围一个师。当战斗紧急时,除伪七师必然增援,我可继歼该敌外,现在平壤之伪一师,亦应估计可能增援,你们也要准备对付该师。东面伪军虽亦可能回援,因路远,难于赶到。”做好一切准备、做最困难准备,这就是毛主席的重要作战风格。

  毛主席对战局抓得很紧,及时指导志愿军占据有利地区。在《关于立即占领妙香山、杏川洞给邓华等的电报》,毛主席强调:“(二)敌进甚速,请照彭电立即用汽车运一部兵力去占领妙香山、杏川洞,先运几个营去也好。(三)无论用汽车运兵运物及步行的人马武器都不要再走宣川、定州、博川、军隅(里)线及龟城、泰川、球场线,上述地区,几天之后都可能被敌占,而应取该线北面的道路前进。(四)新义州、铁山、宣川地区应由你们派一部兵力固守。”

  在10月23日毛主席给彭德怀、高岗的电报中,毛主席估计了几点第一次战役的结果:“第一是目前正在部署的战役是否能利用敌人完全没有料到的突然性全歼两个三个甚至四个伪军师(伪三师将随伪六师后跟进,伪一师亦可能增援)。此战如果是一个大胜仗,则敌人将作重新部署,新义州、宣川、定州等处至少在一个时期内不会来占,伪首、伪三两师将从咸兴一带退回元山地区,而长津可保,新安州、顺川两点是否保守也可能成问题,成川至阳德一段铁路无兵保守向我闯(敞)开一个大缺口,在现有兵力的条件下,敌人将立即处于被动地位。”可见,毛主席强调了行动的突然性的作用。同时,毛主席也强调了必须做困难准备:“如果这次突然性的作战胜利不大,伪六、七、八师主力未被迅速歼灭,或被逃脱,或竟固守待援,伪一、伪首及美军一部增援到达,使我不得不于阵前撤退,则形势将改到于敌有利,熙川、长津两处的保守也将发生困难。”

  关于敌人制空权的问题,毛主席也科学的强调了夜战有利于我军弥补劣势:“如果我能利用夜间行军作战做到很熟练的程度,敌人虽有大量飞机仍不能给我太大的杀伤和妨碍,则我军可以继续进行野战及打许多孤立据点,即是说,除平壤、元山、汉城、大邱、釜山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我无飞机无法进攻外,其余地方的敌人都可能被我各个歼灭,即使美国再增几个师来,我也可各个歼灭之。”毛主席这一认识还有当时的局限,因为我军历次战役即使可以痛击、打残美军一两个师,也无法全歼美军一个师甚至一个团。所以后来毛主席纠正了认识,在第五次战役后期总结教训,强调一次能歼灭美军一个营或最多两个营的兵力就很好了。

  毛主席深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才是主要的,要对美军有力打击就必须要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而且作战不能冒进,要注意稳当可靠。毛主席强调:“我认为我们应当力争此次战役的完满胜利,力争在敌机炸扰下仍能保持旺盛的士气进行有力的作战,力争在敌人从美国或他处增调兵力到朝鲜以前多歼灭几部分敌人的兵力,使其增补赶不上损失。总之我们应在稳当可靠的基础上争取一切可能的胜利。”

  紧密掌握敌情的毛主席致电志司,说明占据有利位置的重要性以及速度的重要性:“据所收最后情报,伪二军团指挥所二十二日由江东折返成川,伪六师、八师二十二日进至顺川、成川铁路线以北之北仓里、新仓里地区,有两师并列经德川向熙川集中攻击的意图,如无阻碍,估计该两师明二十四日可能到德川或德川附近。因此,我车运控制杏川洞、妙香山一带之部队,务须争取于二十四日拂晓,至迟于二十五日拂晓以前,到达上述地点否则将失去先机。”同时,主席说明了把兵力插入敌人后方、侧面包围敌人的重要性:“作战部署,以四十军位于熙川正面及温井、云山地区,三十九军位于云山、泰川地区,三十八军位于熙川东南地区,待敌向熙川攻击之时,然后分数路出发包围攻击之,这即是彭二十二日十时电及邓、洪、韩、解二十二日十二时电的意见,我认为是适宜的,总以利于以主力插到敌人的后面和侧面,全歼六、八两师为原则。”之后,毛主席特别强调了切断敌人之间联系才能实现我军对主动权的占据。

  为了实现此次战役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目标,毛主席特别强调了集中优势兵力:“因此,此次战役必须集中尽可能多的兵力,准备连续打几个仗。”同时,毛主席也不过度干预前线指挥,提供了细致的具体战役指导意见之后,毛主席以商量的口吻讲:“是否可行,请彭酌定。”为了迷惑敌人,毛主席还表示:“我各部派遣远出之侦察队均要伪装朝鲜人民军,而不要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借以迷惑敌人。”

  10月23日,时刻紧密关注朝鲜战局的毛主席在《关于第四十、三十九、三十八军行动部署给彭德怀、邓华的电报》告诉前线必须加紧隐蔽行动、做好诱敌深入:“请速令四十军主力即在温井地区荫蔽集结,以一部控制熙川,不要去云山、宁边与敌过早接触。三十九军即在龟城地区集结,亦不要去泰川。该两军侦察部队不要到定州、博川、宁边、球场去了,要注意避免和敌打响,要将熙川、温井、龟城一线以南地区让给敌人,诱敌深人,利于歼击。三十八军应迅速前进。”

  毛主席极其重视利用我军隐蔽性和敌人的不知情包围、消灭敌人以及利用有利地形的问题。10月24日,在《关于诱敌深入山地加以围歼给彭德怀、邓华的电报》,毛主席讲:“今日情报,伪六师向楚山北镇方向进攻,伪八师经宁远到熙川后向江界进攻,伪一师(战力颇强)已到宁边似将向泰川、龟城进攻。请你们注意诱敌深入山地然后围歼之,敌人至今还不知道我情况。(请注意白头山控<制>高点。)”

  10月25日,在《关于向鸭绿江进攻的敌军动向和我军任务给彭德怀、邓华的电报》,毛主席细致介绍了敌情,并提供了相关对策。知己知彼如是,怎能不战胜敌人?同日,在介绍了敌情之后,主席讲:“伪六师之第二、第七两团经桧木洞昨日到达接近江边之古场,今日当可到楚山城,这就威胁我辑安、长甸河口两处交通线,请速作处置”发现问题迅速,解决问题更要迅速。同时,坚持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仗的毛主席还是坚持挑着弱的打、打伪军为主:“美二十四师和英二十七旅一道已过新安州、清川江,据说美军战斗力比伪军为弱,但第一仗似以打伪军为主为适宜”。同日,在《关于敌已开始发现我军给彭德怀、邓华的电报》,毛主席说明要吸引敌人主力打援的战法:“请考虑于明(二十六)日或二十七日先抓住一两部敌军围攻不使逃脱,吸引敌主力增援,是否妥当请酌定。”

  10月26日,细致关注敌情的毛主席提醒志司:“伪一师自己有三个团即第十一团、第十二团、第十五团,又附属伪七师之第八团,故该师共有四个团。在利洞与我一二〇师接触的一个团如确系伪一师所部,则该师主力可能向利洞增援,请注意。”同日,毛主席又强调了主要打弱的伪军、不能打无把握的仗的问题:“美二十四师、英二十七旅已在新安州一带渡过清川江,请令三十九军勿去龙山、宁边,暂时避开(如果可能的话)美、英军,以免被其胶着,而应由泰川向云山及其以北方向前进寻伪一师作战,与四十军、三十八军配合,首先歼灭伪一伪六、伪八等师,然后再打美、英军。如伪一师与英、美军在一起则暂时也不要打伪一师,待伪六、伪八歼灭后寻机再打该敌。如何,请按情况酌定。”

  同日,在《关于同意对敌作战方针给彭德怀的电报》,毛主席介绍了伪6师的冒进情况,并强调五十军务必注意。同时,毛主席要求第三十九军加紧歼灭敌人的行动:“伪一师指挥所已到云山,其第十二团进抵温井里附近。其第十五团在第十二团后跟进。其第十一团在云山以南。附属该师之伪七师第八团位置不明,估计亦抵云山一带。请告三十九军注意分割歼灭该师。三十九军应以有力部队隔断伪一师与博川一带之美、英军。”同时,毛主席也强调了四十军、三十八军所要注意的问题。

  同日,毛主席在《关于第三十九军作战行动问题给彭德怀等的电报》特别强调了关于令三十九军切断敌人联系的问题:“令三十九军迅速进至云山、温井线,以有力一部隔断伪一师与美、英军的联系,以主力配合四十军一部保证迅速歼灭伪一师(战力较强,且有四个团),然后改向南面防御,待伪六师、伪八师均被我歼灭后,看情况再定对美、英军作战的部署。”同日,毛主席在《关于歼灭伪第一、六、八师的作战部署给彭德怀、邓华的电报》也对三十八军做出了围歼敌人的要求:“伪八师指挥所已到熙川,三个团已到一部,估计明二十七日可全部到熙川,我三十八军如在明二十七日夜发起攻击,须以伪八师全部为目标而分割围歼之。” 也是在这封电报,毛主席强调了牵制敌人、扰乱敌人部署、各个军队相互配合、保证顺利歼敌的问题:“美二十四师称一师(指伪军)在云山被包围,美二十四师被阻不能前进,但决心歼灭共军等语。请令三十九军以有力一部钳制美二十四师,使其暂时不能向北面增援,以利全歼伪一师;三十九军主力并配合四十军一部以全歼伪一师为目标是很必要的,尽可能勿使该敌逃脱。”“在伪一、六、八师歼灭后,请令四十二军以一个师占领宁远、德川、孟山,派出几个支队分路袭扰价川(伪二军团指挥所在此)、顺川、成川等处,威胁美二十四师、英二十七旅之后路,并使平壤美军难于北援。”可见毛主席对战局抓得紧、指挥的也细致!

  为实现毛主席诱敌深入的战略,并完成毛主席具体的战役部署,志愿军司令部也进行了对战场的科学布置。在《关于赞同聚歼伪第一、六、七、八师的部署给彭德怀、邓华的电报》,毛主席说:“你们两个新的部署电都是很好的,以一一八师及五十军一部围击伪七团于楚山、桧木洞之间(请注意于两三天内包围而不歼灭,让其大唤大叫),吸引一、六、七、八等四个师北援,以便主力聚歼。你们的聚歼部署极为正确。”我军将领们果然是毛主席的好学生,按着毛主席的围军打援战术,做了正确的部署。

  10月28日,毛主席致电志司,强调了第一次战役的关键点——第一,抓住一部分敌人不让跑,以吸引和歼灭另一部分敌人;第二,我军主力要到齐、充分准备:“目前全战役的关键有两点:一是确实抓住古场、楚山之伪七团不使逃脱,如此则伪一、六、八师非增援不可,有仗可打;二是我三个军全部到齐并完成战役展开,如此则我攻击时猛速有力,保证歼敌。”

  彭德怀为代表的我军将领们真不愧是毛主席的好学生,自觉地在运用毛主席诱敌深入的战略。毛主席表扬说:“据志司53报称,博川敌进占长山面,在泰川以南与我一一五师接触等语。果如此,则极好。请令一一五师北撤,在定州、宣川、泰川、龟城一带之友我部队,兵站人员,一律西撤,让该敌深入泰、龟、定、宣区域以利尔后歼击。此种意图原是你们提出的,极为正确,望令上述各部执行(一一五师尚未执行)。”

  毛主席密切注视着敌情,重视着重要方面的部署。29日,在《关于使用第九兵团主力对付可能由咸兴北进之敌给彭德怀、高岗的电报》,毛主席就提醒志司:“东面伪首、伪三及美七师共三个师由咸兴向北进攻的可能性极大,必须使用宋时轮主力于该方面方有把握,否则于全局不利。”

  30日,在《关于赞同歼敌部署等给彭德怀、邓华的电报》,毛主席说明了要利用敌在明我在暗的优势切断敌人退路、分割包围、穿插敌人侧后、大量消灭敌人,也说明了三十八军以及四十二军一个师的任务的重要性:“我方对敌人数量、位置、战斗力和士气等项均已明了,我军已全部到齐展开,士气高涨,而敌人对我方情况则至今不明了(只模糊地知道我军有四万至六万人),因此你们以全部歼灭当面敌人伪一师、伪七师、英二十七旅、美二十四师及美骑一师一部及伪六师、伪八师残部为目标是完全正确的。只要我三十八军全军及四十二军一个师能确实切断敌人清川江后路,其他各军、师能勇敢穿插至各部分敌人的侧后,实行分割敌人而各个歼灭之,则胜利必能取得。”

  1950年11月1日,时刻关注朝鲜战局的毛主席在《关于第四十二军一个师的作战部署问题给彭德怀、邓华的电报》强调:“请考虑以四十二军现至杏川洞一带的一个师,迅速占领宁远、德川、孟山诸点,并以一个团前出至孟山以南,占领阳德、成川间铁路线,防止平壤、元山两方敌人的可能出援。”对危险的警觉、对威胁的提前预警,可见毛主席的敏锐!

  为保证我军顺利歼敌、威胁敌人援军,毛主席在2日致电彭德怀、邓华,强调:“美师本(二)日从平壤及其以南地区向北移动,请告三十八军注意控制安州、军隅里,阻止该敌北进,一二五师迅速以一部由德川向顺川、成川等处活动,威胁平壤。”同日,毛主席就三十八军任务问题致电彭德怀、邓华:“请注意使用三十八军全军控制安州、军隅里、球场区域,构筑强固工事,置重点于军隅里,确实切断清川江南北敌之联系,歼灭美二师北援兵力及伪六、七、八师余部,并尽可能向南伸出直到平壤附近。只要此着成功,即是战略上的胜利。”可见三十八军任务很重要,有战略上切断敌人南北联系的作用。

  同日,还就三十八军作战任务的问题,毛主席致电志司:“全局关键在于我三十八军全军以猛速动作攻占军隅里、价川、安州、新安州一带,隔断南北敌人联系,并坚决歼灭北进的美军第二师,此是第一紧要事,其余都是第二位。”可见三十八军迅速切断敌人联系的任务有多么重要!

  第一次战役之后,彭德怀严厉批评执行任务不力的三十八军的军长梁兴初。但是之后,第二次战役,三十八军一雪前耻,痛击美帝,成为了“万岁军”。

  11月5日,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以我军胜利告终。但是,11月5日,毛主席就致电志司:“敌有可能乘我疲劳组织反攻一点亦请注意,令各部不要松懈。”这里可见毛主席用兵思维的缜密。

  (2)毛主席对第二次战役的细致指挥

  11月5日,志愿军司令部做了继续利用美帝麻痹状态诱敌深入、扎更大口袋歼敌的部署。在《关于争取在元山、顺川铁路线以北创造战场给彭德怀的电报》,毛主席讲:“德川方面甚为重要,我军必须争取在元山、顺川铁路线以北区域创造一个战场,在该区域消耗敌人的兵力,把问题摆在元山、平壤线的正面,而以德川、球场、宁边以北以西区域为后方,对长期作战方为有利。”可见毛主席在这里强调了战场放在北部对我有利地区的重要性。

  同日,毛主席对东线也做了相关部署,确定了东线诱敌深入的方针。在《关于第九兵团的作战任务和指挥问题给彭德怀、邓华的电报》,毛主席讲:“江界、长津方面应确定由宋兵团全力担任,以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敌为方针。尔后该兵团即由你处直接指挥,我们不遥制。九兵团之一个军应直开江界并速去长津。”

  11月9日,毛主席在《关于争取在一个月内东西两线各打一两个仗给彭德怀等的电报》讲:“争取在本月内至十二月初的一个月内东西两线各打一二个仗,共歼敌七八个团,将战线推进至平壤、元山间铁路线区域,我军就在根本上胜利了。”可见,毛主席对战局看的很清楚——我军能攻占平元线,就足以有把战局稳定在三八线的实力了。同时,毛主席也清楚朝鲜地区严寒的问题,他强调:“请高、贺用一切可能方法保证东西两线粮弹被服(保障御寒)之供给。”

  11月12日,毛主席在《关于围歼美军陆战第一师的部署给彭德怀等的电报》指出——美陆一师战斗力极强,不能轻敌,必须集中绝对优势兵力:“美军陆战第一师战斗力据说是美军中最强的,我军以四个师围歼其两个团,似乎还不够,应有一个至两个师作预备队,九兵团的二十六军应靠近前线。作战准备必须充分,战役指挥必须是精心组织的,请不断指导宋、陶完成任务。”毛主席向来坚持不打无准备无把握的仗。

  11月24日,在《关于准备随时扑灭空降敌人给彭德怀等的电报》,毛主席说明必须预防敌人空降,叮嘱志司要充分做好应对危险的准备:“请你们充分注意敌人降落伞部队在我后方降落,应控制必要武装力量及汽车在你们及后勤部手里,准备随时扑灭这些空降敌人。敌人已有一组谍报人员在云山以东地区降落,并称正向鸭绿江边移动,请注意扑灭。”毛主席领导下,我军坚持“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三大原则。无论国内还是国际作战,我们都坚持瓦解敌军、优待俘虏。在这封电报,毛主席表扬志愿军:“你们释放美俘的行动,已在国际上收到极好的效果。”

  11月28日,毛主席在《关于集中四个军歼灭美军三个师的主力的电报》做了关于集中优势兵力歼灭美军的具体战役部署:“(二)目前任务是集中我四十二军、三十八军、四十军、三十九军歼灭美骑一师、第二师、第二十五师等三个师的主力。只要这三个师的主力歼灭了,整个局势就很有利了。(三)美骑一师(两个团)正向德川、顺川、成川之间调动,目的在巩固成川、顺川地区阻我南进。我四十二军应独力担任歼灭该敌。(四)美九军团指挥之第二师、第二十五师,在球场、院里、军隅〔里〕、价川一带,我三十八军、四十军、三十九军应担任攻歼该敌。这是很重要的一仗,望令各军努力执行之。”可见,毛主席知道歼灭美军很困难,所以要求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我军这次战役也成功给美军了重创。

  10月28日,毛主席在《关于鼓励士气争取大胜给彭德怀等的电报》强调:“此次是我军大举歼敌根本解决朝鲜问题的极好时机,西线争取歼灭五个美、英师及四个南(朝)鲜师,东线争取歼灭两个美国师及一个南(朝)鲜师是完全可能的,整个战役准备打二十天左右,分为许多个大小作战,中间包括几次小休整,每次少者一天二天,多者三天四天,整顿队势,接着再打。这样就全体说来,牺牲反会比较少一些,比较更节省些。望你们鼓励士气,争取大胜。”可见毛主席的冷静、理智。毛主席看的很清楚——我军要节省力量、注意休整、保证实力,这样才能更好的歼灭敌人。

  1950年12月1日,毛主席在《关于第四十二军的作战部署给彭德怀等的电报》讲:“伪二军团向三登集中,美二十四师由平壤开三登一带,伪一师现到肃川,有开顺川、慈山讯,美骑一师在顺川、慈山并未过大同江,因此我四十二军亦不应过大同江而应在大同江以东向成川、三登一带寻伪二军团残部及美二十五师作战,从侧面威胁平壤。”这里,毛主席强调了四十二军的部署注意对平壤侧翼威胁,也强调了注意敌情的问题。

  12月2日,毛主席在《军委关于西线各主力军调整位置问题给彭德怀等的电报》讲了休整的相关问题:“如果安州、新安州一带之敌确已退至肃川以南,则我西线各主力军应在肃川、顺川之线以北地区调整位置,休息四天至五天,整顿队势,补充粮弹,准备继续作战,配合东线,扩大战果。如果安州、新安州一带尚有敌人,则应待歼灭该敌后,再作调整。我四十二军则应待歼灭新仓里之敌后,再行停止。”可见毛主席极其重视部队休整、养精蓄锐的问题,反对过度使用军力。

  同日,毛主席在《关于攻取顺川、肃川一线给彭德怀等的电报》强调:“在调整部署,休息数天,并弄清敌人部署后,请考虑以四个至五个军攻击顺川、肃川线,以必要兵力突破并伸入该线以南钳制大部敌人,集中主力歼灭顺川、慈山地区之一个美国师(现在是骑一师),夺取顺川、肃川一线及其以南一块地区,然后在该线以南构筑防御阵地,以一部兵力(一个军左右)防守之,主力便可移至平壤、元山间作战。”毛主席坚持了牵制敌人和集中打击敌人相结合的正确战略战术,对攻取顺川、肃川一线提供了正确的战役部署意见。

  12月3日,毛主席在《关于消灭敌增援部队的部署给彭德怀等的电报》做了围敌打援的具体部署:“敌方在数日内可能增援的部队,只有两个李承晚师和美七师一个多团。如我军能将这些增援队各个歼灭,在朝鲜战局上将起很大变化。因此,(一)请宋、覃考虑,将二十六军迅速南调,执行打援任务;(二)对柳潭里地区之敌,除歼灭其一部外,暂时保留一大部,围而不歼,让其日夜呼援,这样便可吸引援敌一定到来,使我有援可打。如果柳潭里地区之敌被我过早歼灭则援敌一定不来了,他们将集中咸兴一带,阻我南进,对我下一次作战不利。”毛主席确实将围点打援战术运用的炉火纯青!

  同时,毛主席也给前线充分的自主发挥权。在这封电报,毛主席讲:“以上意见是否可行,请宋、覃就当面情况统筹决定为盼。”这是毛主席和项羽、拿破仑、蒋介石等人重要的不同,也是毛主席远远强于他们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关于对被围美军第五、七两团的作战部署给彭德怀等的电报》,毛主席讲:“敌已下令由下揭〈碣〉隅里以飞机撤走被围之美军五、七两团,望宋、陶、覃迅速控制下揭〈碣〉隅里飞机场不使敌军撤走,并对五、七两团之南退部队予以歼灭,只留下其在柳潭里地区之固守部队围而不歼,以利钩〈钓〉鱼。”吸引和歼灭敌人的方法,毛主席运用的很熟练。大决战的时候暂缓围歼淮海的杜聿明集团有利于稳定华北的傅作义集团防其南逃,和这个也有相似道理,都是关注全局问题。

  12月4日,就围攻平壤问题,毛主席致电彭德怀:“(一)平壤敌似正准备撤退。(二)请派出几个有力侦察队附电台迫近镇南浦、平壤、三登之线进行威力侦察,观察情况,并增加敌人恐慌。该敌现在一夕数惊,极为恐慌。”可见,毛主席很注意增加敌人恐慌、和敌人玩心战。同时,毛主席也讲:“我志愿军休息五天后,如平壤敌未退,则准备先打平壤附近之敌,然后包围平壤,研究攻城办法。如平壤敌已退,则向三八线攻进。”可见,相比于一城一地得失,毛主席更重视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同日,毛主席致电彭总,要求志愿军相机占领平壤。

  5日,毛主席致电彭总:“除歼灭被围之敌及准备打援外,如能以一个军的主力再歼灭社仓里地区美三师的两个团,则意义极大。”又强调了关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重要性。

  6日,毛主席极其理智的致电志司,强调了我军占领平壤之后的休整问题。他在《关于占领平壤后的部署问题给彭德怀的电报》强调:“在敌人已退出平壤的情况下,我西线主力可以在现地多休息几天,即可以休息到十二月十二号左右,从现地出动,以便准备得更好些。”这里可见,主席是反对轻敌冒进的。

  26日,毛主席又是极其冷静的强调:“在此次战役结束后,全军主力(包括人民军第二、第五军团),均应撤退至利于休整的适当地区,休整一个月至两个月,补充新兵,恢复体力,总结经验,筹备粮弹,修通道路,补齐衣被鞋袜,整顿纪律”可见越是在胜利的时候,毛主席越反对冒进,越反对被胜利冲昏头脑。

  在这次战役,志愿军基本歼灭南朝鲜军第7、第8师,歼灭土耳其旅大部和美军第7师1个加强团,给予美军第2师、陆战第1师以歼灭性打击,重创美军第25师、骑兵第1师,共毙伤、俘敌3.6万余人,其中就有2.4万余美军。

  三、毛主席对我军进行第三、四次战役的战略规划和重要指导

  一系列毛主席的电报足以证明,在第三次和第四次战役期间,毛主席总体上坚持了实事求是。

  (1)毛主席对第三次战役周到、全面的战略规划

  第二次战役的时候,毛主席就在战略高度、政治高度决定发起第三次战役。对于英美军队企图以停战的名义休整部队、准备反扑的阴谋,毛主席看得清清楚楚。毛主席在《关于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作战给彭德怀的电报》强调:“目前美、英各国正要求我军停止于三八线以北,以利其整军再战。因此,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如到三八线以北即停止,将给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可见,我们发起第三次战役,不仅在政治上具有打击帝国主义嚣张气焰的意义,而且在军事上也有利于粉碎“联合国军”休养生息、整军备战的阴谋,是完全必要的。

  发动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在军事上也是正确的。美帝气焰极其嚣张——之前他们已经越过了三八线,就是为了吞并整个朝鲜半岛、威胁整个东亚。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是我军在敌军并无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对敌采取突然袭击从而打赢的,所以美帝对我军还并未服气,还有要对我军疯狂反扑以实现其吞并朝鲜、威胁东亚的战略目标的野心。综合美帝吞并朝鲜半岛的战略目标以及其并未对我军完全服气等因素来分析,美帝释放的“和谈“信号,不过是麻痹我们的烟雾弹。身经百战的大战略家毛泽东一眼看穿美帝的隐瞒。毛主席决定发动第三次战役、进一步打击美帝嚣张气焰和物质实力,在军事上也是完全正确的。

  毛主席极其重视军队的休整,反对打无准备无把握的仗、反对轻敌冒进。毛主席在《关于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作战给彭德怀的电报》强调:“然后看情形,如果敌人以很大力量固守汉城,则我军主力可退至开城一线及其以北地区休整,准备攻击汉城条件,而以几个师迫近汉江中流北岸活动,支援人民军越过汉江歼击伪军。如果敌人放弃汉城,则我西线六个军在平壤、汉城间休整一时期。”可见,毛主席认为打击了敌人嚣张气焰之后,就要注意及时撤离、适当休整、恢复军力。

  毛主席后来在《关于朝鲜战场形势和我军作战部署给彭德怀的电报》也强调:“美、英正在利用三八线在人们中存在的旧印象,进行其政治宣传,并企图诱我停战,故我军此时越过三八线再打一仗,然后进行休整是必要的。”

  这是毛主席反对轻敌冒进的重要证据。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中,毛泽东在第三次战役之后“轻敌冒进”,希望彭德怀率领我军”一鼓作气把敌人赶下海”的片段,显然是不真实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里摆着主席电报原文呢,如果说主席老人家当时轻敌冒进,就是造谣。这难道不是活人欺负死人吗?

  即使是作战的时候,毛主席也不忘提醒彭总他们不要轻敌冒进,也不忘强调注意先打弱的、后打强的。毛主席在《关于朝鲜战场形势和我军作战部署给彭德怀的电报》讲:“打法完全同意你的意见,即目前美、英军集中于汉城地区,不利攻击,我应专找伪军打。就总的方面说,只要能歼灭伪军全部或大部,美军即陷于孤立,不可能长期留在朝鲜。如能再歼灭美军几个师,朝鲜问题更好解决。就此次战役说,如果发展顺利,并能找到粮食,则春川、加平、洪川地区可能寻歼较多的伪军。”

  即使是作战的时候,毛主席也不忘提醒彭总他们理智用兵、注意休整。毛主席在《关于朝鲜战场形势和我军作战部署给彭德怀的电报》强调:“在战役发起前,只要有可能,即应休息几天,恢复疲劳,然后投入战斗。在打伪一师、伪六师之前是这样,在打春川之前也是这样。总之,主动权在我手里,可以从容不迫地作战,不使部队过于疲劳。”毛主席还指出——打不顺利,还可以撤退休整准备再战,不要硬着头皮上。毛主席在《关于朝鲜战场形势和我军作战部署给彭德怀的电报》说:“如不顺利则适时收兵,到适当地点休整再战,这个意见也是对的。”

  毛主席不仅没有轻敌冒进,而且强调我军必须要后撤。毛主席在《关于敌军集中利我歼击问题给彭德怀的电报》讲:“因此不但我军于此次战役后收兵休整可以向后撤退一步,使伪军又能集中起来,构成防线,以利下一次歼击,而且对于原定人民军第二、第五军团深人敌后分散敌人兵力的计划,值得重新考虑。该两兵团在此次战役后暂时和志愿军一同休整,不要南进,待下一战役后再行南进,似较适宜,究应如何,请你酌定。”这就是军事辩证法!我军后撤休整,不仅有利于我军实力恢复,而且有利于我军歼灭更多伪军。

  打完第三次战役必须休整,毛主席在《关于打好第三次战役和准备春季攻势给彭德怀的电报》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此次战役如发展顺利,以六十六军或四十二军占领春川、洪川以人民军一部占领襄阳、江陵,分储粮弹,准备春季攻势。其他各军,于战役完全结束敌人新部署亦已明了之后,即分置于粮运较为便利地区(不论三八线南北),部署休整两个月。”

  毛主席确实料事如神。他清楚美军如果固守在汉城,有利于我军突袭,但是美军如果迅速撤退,就有利于美军有警觉、有准备的发挥他们的机械化优势,而对于我军不利,难以实现我军更好歼敌的战略目标,所以毛主席在《关于打好第三次战役和准备春季攻势给彭德怀的电报》强调:“敌军新指挥官李奇微中将已到汉城,代替已死的沃克中将,他一到就下令美、伪军各部死守,不许后退,这对我军寻找伪军及一部美军歼击,甚为有利。假如他在此次战役后固守汉城不退,则对我更为有利。我们现在不怕敌人固守汉城及三七度线以北区域,只怕他退出该线而扼守大邱、釜山狭小地区。但后一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你们要准备对付这一种情况。”不出毛主席所料,李奇微果然撤退出了汉城。

  上述内容可见,对于第三次战役的部署,毛主席总体上保持了冷静和理智。这时,毛主席是比较注意反对军事冒险主义的。1950年12月31日,我军发起了第三次战役。

  (2)毛主席对第四次战役的战略规划和重要指导

  第三次战役之后,毛主席做了第四次战役的战略部署。这时,毛主席也有一些部署不太符合朝鲜战场实际情况,但是他规划的“西顶东放”的战略部署是基本正确的。所以,毛主席没有做硬性要求,而是把他的战略部署作为指导意见给彭德怀为司令的志愿军司令部参考,强调“你的意见如何盼告。”

  毛主席在关于发起第四次战役给彭德怀的电报强调:“在战役准备期间,必须保持仁川及汉城南岸桥头堡垒,确保汉城,并吸引敌人主力于水原、利川地区。战役发起时,中朝两军主力应取突破原州,直向荣州、安东发展的计划。”西部吸引和牵制敌人、东部出击歼灭敌人,这个战略是正确的。但是,以我军和美军当时的实际状况,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向荣州、安东发展了。所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志愿军司令部确定了“西顶东放”的战略方针,同时根据朝鲜实际战况,缩小了“西顶东放”的范围。这就是将帅协谋。

  后来,彭德怀回京汇报朝鲜战况。听取了彭德怀的意见之后,毛主席确定了朝鲜战局的持久对抗、轮番作战的方针。

  毛主席极其理智的强调了朝鲜战争的长期性。在关于志愿军实行轮番作战的问题给斯大林的电报中,毛主席强调:“从目前朝鲜战场最近进行的战役中,可以看出:敌人不被大部消灭,是不会退出朝鲜的,而要大部消灭这些敌人,则需要时间。因此,朝鲜战争有长期化的可能,至少我应作两年的准备。目前敌人的作战意图是企图与我进行消耗战。”

  强调了我军要实行轮番作战之后,毛主席强调了不能冒险出击以及在防御阶段、在不打大战役的情况下、在敌我差距悬殊的情况下设置防御线的问题:“鉴于此种情况,在我第二番志愿部队九个军于四月上旬到达前线以前,敌之陆军还较我占优势,我应避免进行战役性的出击,而以第一番志愿部队六个军及朝鲜人民军四个军在南汉江以北地区进行防御,迟阻敌人。”

  第四次战役期间,毛主席也提防着美军的登陆反扑。在《为了解朝鲜战况给彭德怀的电报》,毛主席提醒志司:“我尚在休养,对朝鲜战况不甚清楚,请将你对敌情的估计和我方企图撮要见告。关于十三兵团的任务,在新的战役中除以一部位于元山、咸兴防敌登陆外,主力(应补充新兵)似宜位于战场附近,担负歼灭敌可能降落的伞兵,协助各兵团作战,待战役完结该兵团始进入正式休整。”

  四、第五次战役期间,毛主席积极进行战略指导,并积极总结经验教训

  第五次战役虽然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却也有重大的失误。所以,从来坚持“不贰过”的毛主席精准总结了第五次战役的经验教训。敌我差距悬殊,我们根本打不起重大战役,不足以歼灭敌人一个师甚至一个团。毛主席从来不白吃亏,他决策改变我军的战略,提出了“零敲牛皮糖”的作战方针。从此,敌我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1)第五次战役之前以及第五次战役前期毛主席对志愿军司令部的指导

  第五次战役的部署是志愿军司令部决定的,毛主席批示同意。同时,坚持毛主席在《关于完全同意第五次战役部署给彭德怀的电报》强调:“(二)为防敌从元山登陆,似须以四十二军主力位于元山城内及其附近,确保元山,请酌定。”可见毛主席保持着理智和冷静,预防敌人迅速反扑。

  之后,毛主席在《关于注意对付敌可能降落伞兵给彭德怀的电报》还强调:“你对于三十八军、四十二军的部署及开辟中间运输道路的计划,均甚好。但尚有一事请注意,即敌人若从中间各地降落伞兵,例如敌冒险以一个伞兵团在熙川、球场、德川区域降落,以一个伞兵团从破邑、谷山、遂安、伊川区域降落,到处乱窜,扰我后方,此种可能性很大,请速筹对策。五十军现在何处休整,是否可以用于这一地区的防卫。”可见,志司决定了发起第五次战役之后,毛主席就注意提醒他们提防美军反扑、预防美军登陆!

  同时,毛主席批准了彭总关于设置必要防御工事的部署。彭总在给毛主席的电报强调:“第三十八军、四十二军原地加速整补,已令其在元山、高原线离海岸二十至三十里准备战场,看好地形,做必要工事。”

  1951年5月21日,根据实际情况,彭德怀致电毛主席,决定收兵休整,并部署了节节抵抗的运动放线。22日,毛主席批准同意。

  彭德怀强调:“第五次战役为时一月,进行东西两线作战,部队有些疲劳,需恢复和总结战斗经验。战斗发起后,第一线运输极端困难,且雨季已接近开始,数江湖沼,尽在我军之后,一旦山洪暴发,交通全断,顾虑甚大。此役未消灭美建制师团,敌夸大我方伤亡,还有北犯可能。根据上述,我军继续前进,不易消灭敌人,徒增困难,不如后撤,使主力休整,寻机歼敌。”可见,由于我军疲劳、后勤困难,加上有敌军反扑的危险,我们必须向北撤退。

  同时,彭德怀也决定部署构建运动防线:“三、为争取主力集结休整,总结经验,决将各兵团主力转移至渭川里、朔宁、文惠里、山阳里、元通里之线以北。各兵团留一个师至一个军的兵力,从现地采机动防御,节节阻击,杀伤敌人。四、各部可于23日晚开始向指定地区转移。五、担任防御阻敌进犯的部队,必须掌握前轻后重、纵深配备的原则,以减少自己的伤亡。应积极组织反击,迟滞敌人的进攻,以利我主力部队休整。”毛主席5月22日批示:“根据目前情况收兵休整,准备再战,这个处置是正确的。”

  可见,关于构筑运动防线,彭德怀21日就做出了决定,毛主席22日的时候就批准同意了。

  (2)毛主席最早总结第五次战役的教训

  撤退之前,我军早就决定构筑运动防线、节节抵抗敌人。但是,据《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记载:“由于对敌有计划地实施这种规模、这种形式的反扑估计不足,以致转移的组织计划不够周密。担任机动防御的部队,有的需要两天的行程,作横向运动方能进入防御地区;有的部队虽进入防御地区,但未很好控制要点与公路,组织有效的交替掩护。”从而遭到了敌军的迅速反扑。可见,我军撤退不迅速,运动防线设的太接近前线,所以难以在敌人到来前迅速的做好准备,难以在到防御阵地之后比较快的进入状态(例如有些我军到达指定地点之后难以进入状态的防御地区)。由于我军的运动防线设的太接近前线,即使在其中一些地方有布置兵力拦截敌人有必要,但是敌人确实可以提前到达,我军也赶不来(例如有些地方行军速度极快的敌军可以先行到达,我军需要两天行程的防御地区)。

  于是,在《关于目前我军同美英军作战的战略战术问题给彭德怀的电报》,坚持“不贰过”、“不白吃亏”的毛主席总结了第五次战役后期我们没有迅速向北转移、被敌人迅速反扑的教训。毛主席强调,以后和美军作战,“至于打的地点,只要敌人肯进,越在北面一些越好”。

  在6月3日毛主席给斯大林的电报中,毛主席更清楚的讲了为什么越往北越好:“在削弱敌人的阶段中,打的地点和打的方法,必须适合情况。在三八线附近地区,山地甚多,利于防御,距后方近,补给较易而在汉城附近及汉城以南这两个条件就差远了。” “在美国不向朝鲜增加大量兵力(例如增加三至四个师)及不从我后方海岸线大举登陆的条件下,就敌人现有兵力来说,它是不可能越过平壤、元山线的。几个月来,敌人因为兵力不足,对于越过三八线附近的临津江也不敢冒险。而对于我们,则希望它越过临津江,便于打击它。因为临津江以北是朝鲜境内横宽距离最长的地方,敌人一越过该江,它的右翼就完全暴露出来,利于我军打击。”

  毛主席说的很清楚:北方地形有利于我军发挥兵力优势和指挥艺术优势,南方地形有利于敌军发挥装备优势。所以我军主力要向北转移,越往北越有利于我军。主力放到北边,我军就可以依托地形优势打小歼灭战了。而且,由于客观的地理条件因素以及美军兵力有限,美军也不敢真到平元线,而我们则希望他们越过临津江,这样有利于我们集中优势兵力歼灭侧翼暴露的他们。

  由于五次战役以来我军长期根本无法彻底歼灭美军一个师,甚至都不能歼灭美军一个团——正如毛主席所说:“历次战役证明我军实行战略或战役性的大迂回,一次包围美军几个师,或一个整师,甚至一个整团,都难达到歼灭任务。”求真务实的毛主席这时候也开始总结无法歼灭美军一个师甚至一个团的教训。

  毛主席《关于目前我军同美英军作战的战略战术问题给彭德怀的电报》,标志着他对我军的战略部署实现了根本转变。毛主席强调:“为了打落敌人的这种自信心以达最后大围歼的目的,似宜每次作战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军每一个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美、英、土军一个整营,至多两个整营,也就够了。现在我第一线有八个军,每个军歼敌一个整营,共有八个整营,这就给敌以很大的打击了。假如每次每军能歼敌两个整营,共有十六个整营,那对敌人打击就更大了。如果这样做办不到,则还是要求每次每军只歼敌一个整营为适宜。这就是说,打美、英军和打伪军不同,打伪军可以实行战略或战役的大包围,打美、英军则在几个月内还不要实行这种大包围,只实行战术的小包围,即每军每次只精心选择敌军一个营或略多一点为对象而全部地包围歼灭之。”既然我军没有歼灭敌人一个团的能力、更没有歼灭敌人一个师的能力,那我们就先歼灭敌人一个营的兵力,一点一点的打小歼灭战、慢慢消灭干净敌人。毛主席强调——要做好长期打小歼灭战的准备:“我军入朝以来五次战役,已完成这种小歼灭战的一段路程,但是还不够,还须经过几次战役才能完成小歼灭战的阶段,进到大歼灭战的阶段。”

  (3)毛主席为稳定战局做出的努力

  为保证主力逐渐安全撤退到北部有利地区,毛主席在5月31日致电彭德怀:“你令各军坚决阻止敌人于金化、铁原、朔宁一线及其以南地带的计划,将四十二军主力调至伊川以东地区,将四十七军调至南川、新幕地区的计划,都是很对的,望坚决执行。”我军成功实现主力撤离之后,李奇微都不得不懊恼地说:“(志愿军)再次用空间换取了时间,并在大批部队和补给安然无恙的情况下成功撤离。”

  在此之前,毛主席虽然已经制定了正确的、稳健的战略,但是他的正确战略并没有被友方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提出了打“重大战役”的错误建议。他强调:“看来你们将要准备一次重大的战役,其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局部机动,而是为了给英美军以沉重打击。”在敌我装备差距这样悬殊的情况下,打“重大战役”、主动大规模袭击敌人无疑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毛主席并没有接受斯大林的错误建议。主席指导我军打小歼灭战,而不打大歼灭战。在《为了解我军阵地构筑和防守情况给彭德怀的电报》,毛主席就问:“杨口、华川、涟川之线以北,文登里、金化、铁原、朔宁之线以南地带过去所筑阵地坚固程度如何,我军扼守此线不让敌进,而于该线寻机多打小歼灭战,以求逐步削弱敌人,可能性如何?”可见主席还坚持他的正确意见。

  志愿军司令部贯彻毛主席的正确军事路线。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一九五一年五月三十一日下达各部队并报中央军委关于阻击战的指示中,志愿军司令部转述了毛主席的指示:“在目前,多打小规模的歼灭仗,削弱敌人,降低敌人士气,逐渐地进行打大规模的歼灭仗。只要我各级指挥员精心研究情况,很好地布置兵力,组织炮火,每个军一次求得歼灭敌人一两个建制连到一个建制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并且在目前敌人冒进情况下,是最有利于我捕歼敌人的机会。”

  6月3日,毛主席致电斯大林,强调:“因为我军技术条件比敌人差得很远,无法迅速解决朝鲜问题,而决定用长期战争的方针去解决它,则需要有一个逐步削弱敌人的阶段,然后转到最后解决问题的阶段。”可见敌我装备差距悬殊,我们打不起重大战役。毛主席还讲:“敌人现在不但火力很强,战斗意志也还未衰落。我军过去总想用大包围的方法,企图一次解决敌人一个至几个整师,结果没有达到目的,而包围和歼灭敌军的几个连至一二个营的机会则较多。因此,不要做现在我军还不能做到的事,不要企图打大规模的歼灭战,而应精心设计,寻找机会,多打小规模的歼灭战。”可见,我们打不起他们的师和团,只能先打他们的营。毛主席是坚持实事求是的。

  毛主席不坚持唯武器论,但是也重视我军武器的发展,为我军能逐渐有更强实力打击美军做各种必要工作。第五次战役之后,为了增强我军火力、缩小我军和美军的装备差距,毛主席建议金日成和高岗去苏联见斯大林,讨论苏联装备援助的问题。后来,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徐向前也赴莫斯科,就军事援助问题和苏方谈判。

  五、第五次战役之后毛主席的运筹帷幄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在《关于六七两月我军部署给彭德怀的电报》强调:“已和金日成同志谈好目前两个月不进行大的反攻战役,准备八月进行一次有把握的稳打稳扎的反攻。”

  毛主席也致电斯大林,说明推迟打大战役的问题。主席说:“前线的形势,六月这一个月内,我们还会比较弱些。七月将会较六月为强,八月将会更强些。我们准备于八月内给敌人一个较大的打击。”毛主席的意思很清楚——等我们装备强大了之后,才可以打大战役,在我们比较弱的时候,我们是不能打大战役的。

  后来,即使我们的装备逐渐加强,还是和美军有一定差距。所以,邓华将军果断向彭总和毛主席建议停止第六次战役。1951年8月17日,见我军装备逐渐强化,彭老总签发了第六次战役的预备命令。这时,邓华致电彭老总:“当前敌人已有强大纵深的强固设防,又是现代化的立体防御,如果我们以现有力量和装备进行攻击,伤亡和消耗会很大。如果敌人离开它的阵地,大举向我进攻,我以现有力量装备是可以将敌人打垮的,而求得部分歼敌,代价也不会很大。”邓华将军还建议目前可以作战术反击,收复一些地方,但是千万别打大战役——不然我军会损失惨重!因为敌人装备还是极其强大的。

  1951年8月21日,毛主席在《对敌实施战术反击的意见值得认真考虑》强调:“邓华说‘在军事上我应有所准备,纵目前不进行战役反击,也当尽可能作战术的反击,收复些地方,推前接触线,更好地了解敌人阵地及其坚固程度’。我认为这个意见值得认真考虑,请你计划一下,九月份能否进行此种战术反击,如何进行法,须用多少兵力,胜利把握如何,敌人的反应将会如何,请就这几点考虑电告。”在毛主席、彭老总、邓华将军的珠联璧合下,我军没有打第六次战役。这又是一次精彩的将帅协谋。

  8月26日,毛主席牢记曾经朝鲜人民军严重轻敌冒进、被敌人迅速反扑、拦腰截断的教训,在《准备对付可能在镇南浦登陆之敌》强调:“我军已决定九月不作大规模反攻战斗,敌人又有企图在镇南浦登陆的消息,因此,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及四十军均应位于原驻地,加强训练,并准备对付镇南浦方面的可能登陆。”毛主席不愧是“不贰过”的伟人。在他的亲自指导下,我军不打重大战役、不冒险,而且时刻提防敌军的反扑。

  我军的“零敲牛皮糖”作战方针,最终也得到了友方的认可。后来彭德怀访问莫斯科,据相关档案资料显示,在彭德怀和斯大林的谈话中,彭德怀讲:“在1-2月份期间,美国人发动了200多次进攻,但是成功率只有1%。我们在个月期间进行了大约30次的进攻,其中有80%-90%是成功的。”斯大林问:“这些成绩表现在哪方面?”彭德怀自豪地说:“我们成功地消灭了敌人的小股部队——排或者是连。”斯大林问金日成:“金日成,您同意这种说法吗?”金日成说:“当然同意。”

  这样,苏联方面终于接受了毛主席的零敲牛皮糖战略实施所带来的成绩,美帝的“磁性战术”也宣告了破产。在志愿军长期的优秀表现中,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都逐渐的更加认识了战无不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更加认识了中国人民军队的伟大领袖、世界上最伟大的战神——毛泽东,更加认识了新中国。

  1952年10月,毛主席自豪的致电志司:“此种作战,在若干个被选定的战术要点上,集中我军优势的兵力、火力,采取突然动作,对成排成连成营的敌军,给以全部或大部歼灭的打击;然后在敌人向我军举行反击的时机,又在反复作战中给敌以大量的杀伤;然后依情况,对于被我攻克的据点,凡可以守住者固守之,不能守住者放弃之,保持自己的主动,准备以后的反击。此种作战方法,继续实行下去,必能制敌死命,必能迫使敌人采取妥协办法结束朝鲜战争。”这是“零敲牛皮糖”战略的胜利,是毛主席军事思想的胜利!

  也正如彭老总在回忆录所说:“我集中兵力可以有选择、有准备地攻破敌阵地,学会了既利用坑道工事为掩护进行防御战,又利用坑道工事进行阵地进攻战。构筑稳固的阵地战,在一九五一年夏秋出现了,对敌军进行主席指示的‘敲牛皮糖’战术开始了。即集中最大限度的火力、兵力,做好隐蔽进攻阵地,每次歼灭敌一部,大多是敌一个营。”“打了不少这样的歼灭仗,每月大概打四五次,集中起来就不少了,而且真正学会了阵地攻坚战。”

  在毛泽东的运筹帷幄下,在我军的英勇奋战下,也在我中朝谈判工作负责同志的努力下、在中朝人民团结一致的斗争下,美帝国主义遭到了沉重打击,被迫同意停战了!

  综上所述,从出兵前的未雨绸缪,到指挥第一二次战役的细致入微;从对三四次战役的战略指导和必要提醒,到最早总结第五次战役的经验教训;从拖延第六次战役,到正式取消第六次战役;从零敲牛皮糖积小胜为大胜,到美帝国主义被迫同意停战——整个抗美援朝战争,就是毛泽东亲自指挥的。

  一个积贫积弱、和敌人经济差距悬殊的刚刚建立的国家的一支和敌人装备差距如此悬殊的军队,打败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的装备最强大的军队,这是世界军事史上前所未有的军事奇迹。这一军事奇迹的缔造者,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挥这支军队的统帅,就是毛泽东!抗美援朝战争,中国胜利了,美国失败了。我们的起点是鸭绿江、终点是三八线;美军的起点是鸭绿江、终点也是三八线,被我们赶下去了!

  毛泽东,这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证明了他无与伦比的军事能力,证明了中国人民军队的战无不胜,证明了新中国的伟大!这场毛泽东亲自指挥的战争,使美帝国主义这一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空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捍卫了数千万烈士牺牲换来的新中国!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孙阳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真正的高端局,咱们还真不是对手
  2. 《邓选》学习(三十一)四人帮说过“臭老九”吗?
  3. 无人驾驶和800万网约司机的饭碗
  4. 非洲第一座毛主席塑像立起来了:他比孔子更好
  5. 此人曾同时兼任五个局长,现在落马了,不得不让人产生质疑和思考
  6. 对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研究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7. 油罐车:缺乏人民群众监督,冒出牛鬼蛇神作乱
  8. 油罐车轨迹查询功能遭下架?毛主席:反对两面派!
  9. 瓶子的故事:对“罐车混装油”事件的个人理解
  10. 师伟:新京往事
  1. 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后,毛刘辩论,伟人就是伟人!
  2. 这下好了,退路也断了
  3. 司马南|这个信息应当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
  4. 郝贵生:如何认识我们这一代人?
  5. 大是大非面前,多暴露一些隐患并非坏事
  6. 月黑风高的七七夜,毛主席(雕)像被(强)拆
  7. 荒唐荒谬的“陈述事实"
  8. 美军少将为乌克兰而死?这次事大了!
  9. 论马未都的“倒掉”
  10. 《邓选》学习 (二十五) 文化大革命“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1. 合纵还是连横?
  2. 陈曾明:李尚福给谁送钱?
  3. 郝贵生再发旧文:能够把《决议》作为评价“文革”的标准吗?
  4. 毛远新|关于“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的说法
  5. 邓小平最伟大的贡献——写在邓小平出生120周年之际
  6. 形势会急转直下吗?
  7. 多个部门因姜萍事件丢尽老脸,一个草台班子造神闹剧
  8. 皇帝的新衣终于露馅了?
  9. 郝贵生:一把刺向“资本主义复辟”的锋利尖刀——评古正华同志大作《却道天凉好个秋》一书
  10. 衙门一纸公文,姜萍疑团水落石出
  1. 丑牛答网友:书名《却道天凉好个秋》的由来
  2. 报应来了,英国即将迎来悲惨结局!
  3. 丑牛答网友:书名《却道天凉好个秋》的由来
  4. 俄乌战争,谁是正义的?应该支持谁?之一
  5. 被围剿的中国餐桌
  6. 月黑风高的七七夜,毛主席(雕)像被(强)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