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年八月底,全国首批6000名大学生志愿者赴西部各省,下到基层服务。这是一场被老百姓称作“新上山下乡运动”的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半年之后,许多志愿者手头的工作已暂时告一段落,并返回母校。1月5号晚的沙龙我们特约了北航赴内蒙支教的志愿者宋元莉来谈谈她的西部之旅。
宋去的地方是内蒙古锡盟正蓝旗下的一个农区乡镇,经济上基本属于靠天吃饭型,没有任何乡镇企业,镇上的男子十有八九是长年在外打工的。镇上有一所唯一的初中,宋和另外两名志愿者被分配在那里当初三的物理、英语老师。全校有1000多学生,汇集了全乡所有的初中生,教师有六七十人,人手是比较紧缺的。
宋说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学生的学风问题,二是教师的教风问题。学风问题是明显的、大量存在的: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死板只会死记硬背。学风其实反应出了背后的教育质量问题:小学老师不负责任,教书如同放羊,使得少年到了上中学的时候连基本的两位算术都不会;中学教师在此种棘手状况下教学压力很大,管理困难,于是求助于体罚、责骂等粗暴的方法,而真正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则很少进行。
体罚是不解决根本问题的,但是与当地老师争论也是不能改变他们看法的,因为人家的做法可以说是“实践出真知”,宋的观点却还只是空中楼阁。面对这种状况,宋的对策是一面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一面以自己的行动和成果示范给其他教师,有了事实才有说服力。本着这个原则,宋在三个月时间内进行了三次探索:第一步是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宋觉得这其实不难,只要多为学生着想,关心他们,多进行平等交流,学生就会喜欢这个老师。第二步是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进行要求,宋在所教的班上整顿了抄袭和纪律这两个顽疾,使很多人第一次面对自己的真实成绩。第三步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授课不是以知识为核心,而是以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为核心,这项工作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表现为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普遍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是宋这半年支教生活的重头戏,对宋来说,自身得到锻炼可能是最主要的。正巧这晚的沙龙还有两名做过支教的朋友参加,随后也详细讲述了自己的支教经历,坎坷艰苦之中不乏一些趣事。如北大研究生张翔曾在山西支教一年,经历也很丰富,当谈到为学校捐献财物时得和惯于贪污的校长做较量,严防对方伸手,为此费了不少脑筋。另一名曾支教两年的朋友提出了开展农村学生心理学教育的意见。
几天前,在另一场关于农村教育的沙龙中与志愿者殷永纯讨论了农村教育向何处去,当提及这个问题时,宋元莉和张翔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现在的农村教育是以城市需要为目标的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是以城市生活所需要的知识为内容,考试是以城市知识为标准的选拔手段,因此无论从竞争角度还是从素质培养角度都对农村孩子不利。农村的发展需要本土化教育,即以了解本地区,发展本地区为目标的人才教育,但这个目标与现实的大环境却十分冲突。如何实现之是一个需要继续探索的大问题。
另外在看待支教工作的意义上,与殷永纯不同的是,宋和张都认为:单纯的支教并不能改变农村教育现状,志愿者不应把自己对当地的作用预期得过大,还应不忘向当地人学习。张翔在支教的同时是本着调查农村的目的去的;宋元莉也主张以支教为基本点,锻炼社会工作能力,加深对农村社会的了解。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