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一代人的青年标兵——邢燕子
新华社天津10月22日电(记者徐岳)邢燕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树立的知识青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她在初中毕业后放弃了在大城市就业的机会,回到家乡带领“燕子突击队”战天斗地,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做出了突出贡献。
邢燕子出生在一个开明、进步的家庭。邢燕子身上既有母亲不怕吃苦、韧性十足的品格,又在父亲的影响下对党产生了深厚感情。
1958年7月,邢燕子从宝坻县巴庄子农业中学毕业,告别学习生活了两年的中学校园,当时她的父亲是天津市一家工厂的副厂长,但邢燕子没有回到天津市区,也放弃了继续升学、深造的机会,而是回到了宝坻县司家庄村。因为邢燕子早已下定决心,要“做祖国第一代有文化农民”,她希望和家乡人民一起,尽快改变家乡经济文化落后状况。
在经过两年的锻炼后,19岁的邢燕子被安排到了生产第一线。在那里,邢燕子和乡亲们插秧苗、种高粱,带领女团员组成“燕子突击队”,在艰苦环境下数年如一日地劳动。
司家庄村是穷村,年轻小伙子多去外地支援建设,剩下许多老弱妇孺。1959年夏季蓟运河水位上涨,司家庄以西百十米有一条护河土堤,是庄上庄稼丰收的重要保证。邢燕子带领姑娘们主动承担堆“土牛”的任务。
“土牛”每个长2米、宽1米、高0.5米,间隔二三米,以备汛期抢险补漏。堆“土牛”是公认的重活,姑娘们每两个人抬着一百多斤重的泥兜,天上还下着雨,邢燕子带领的姑娘队不但能够完成任务,还自愿要求增加二十立方米的土方。
自然灾害面前,司家庄在1959年出现了粮食危机,全村口粮严重不足,生产自救迫在眉睫。邢燕子带领姑娘们在村里老人的指导下,用各种工具往水坑外提水。几天之后坑里的水越来越少,最后居然打出了几百斤的鱼虾。那一年,邢燕子才十九岁,但在乡亲们的眼中,她已经成为了朴实能干的大姑娘。
1960年开始全国范围内出现粮食供应紧张,但司家庄却由于捕鱼等自救措施度过了灾荒。为避免受到灾害影响,邢燕子带领司家庄姑娘们天气还没暖和就下了地。天气冷,土地硬,她们花费了平常几倍的力气,才将粮食播种完成。由于时间早,这里的麦田避开了自然灾害的影响,提前获得丰收。
1973年的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邢燕子当选为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此后又连续当选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此后,邢燕子还当选为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分管全市的农业和知青工作,是不驻会的市委书记,也是不拿国家工资的市委书记。
邢燕子不拿工资,仍在村里记工分,与社员的报酬一样,拿的只是队里女劳动力的平均分。1994年夏,北运河遭到洪水袭击,防护堤需要加固。领导考虑到邢燕子的年纪和资历,不准备排她参加劳动。但邢燕子再次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她主动参加劳动,坚决不搞特殊化。
1981年,邢燕子来到天津市北辰区一家知青农场担任农场党支部副书记,开始了在北辰的生活。在这里,邢燕子依然是劳动者的“榜样”。上班时间邢燕子挑着大桶撒肥,帮小卖部售货员售货,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哪里需要她,她就去做什么。
1984年,邢燕子当选为北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为了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邢燕子经常深入基层单位,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1990年,已经满50岁的邢燕子查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沿丰产河两岸逐个排查排污口,完成了《天津北运河水污染问题的报告》和《保护丰产河水免受污染的报告》两个课题,为北辰区10万居民能够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做出了贡献。邢燕子还经常看望基层单位的女职工,特别是关心农村妇女,鼓励她们学习文化知识,用自己的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
2001年,邢燕子在天津市北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岗位上退休,和丈夫王学芝正享受着安逸的晚年时光。回首过去的历史,邢燕子总是这样说,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艰苦的劳动是大家一起完成的,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绩,是一代人的功劳。我只是那个时代青年人的代表,并没有太多值得炫耀的成绩。
邢燕子曾5次见到毛泽东,13次见到周恩来。是毛泽东牵着手把她领上了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席台,在毛泽东不许子女参加的生日宴会上,她是被特别邀请并坐在毛泽东身边的青年代表之一……邢燕子成为“发愤图强,扎根农村,大办农业”的青年典型,是影响一代人的青年标兵。
偶然在中国青年报《人民英模》专栏上读到这篇文章,令我感到震撼的,并不是主人公的事迹,而是她竟以一名农村基层劳动者和普通党员的身份当选党的中央委员,而且当选之后竟还继续留在基层从事着一线农业劳动,这在今天看来,不只是一般的不可思议,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中央委员是什么级别?党中央是党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有几千万党员,中央委员会正式委员不到三百人,依现在的惯例,一般都是省部副部级干部。而在1973年,一名连支部书记都不是的普通党员,居然被直接选进中央委员会并且当选正式委员!不错,现在也在宣传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但现在的宣传基本上仅仅是号召人们向这些典型学习,而并不打算真的让这些人进入决策中枢。所以当代各行业先进典型的最高政治待遇仅仅是被选举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例如李中华、姜云燕、吴登云等等——算是一种政治荣誉吧。我曾听到过的所有来自基层的先进典型中党内地位最高的可能是航天英雄杨利伟——当选十七届候补中央委员——不过彼时杨利伟似乎已经不在第一线了,是航天员大队领导,大校军衔。
或许仅仅只有在毛泽东时代,最基层的人同时也可以是“中央”的人,是否可以说明,毛泽东时代是真正的实现了劳动人民的当家作主?至少相对于现在?邢燕子连续三届当选中央委员,可她依然留在了基层,而没有成为手握重权的一把手。记得前段时间在读到一篇纪念毛主席卫士李银桥的文章中提到,毛泽东关心人,他会关心你的生活,关心你的思想,却唯独不许你有特权。今天读完这篇报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点!我是1984年出生的,没有亲身经历过毛泽东时代,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某种宣传的影响,我对毛泽东时代的印象并不很好,但后来随着接触到的材料的增多,特别是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之后,我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时代有了越来越真实和全面的认识。最近在现场一线参加配建(我们单位是大型军工企业),接触了一些老工人,发现他们大都很怀念毛主席,尽管也承认那个时代“穷一些,没有钱”。
的确,那是一个不一样的时代。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