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历史事件在实践中出现以前,经常是在灵魂深处首先宣告的。而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是青年人。
—罗曼·罗兰
今年是“五四”爱国运动95周年,近代以来,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
关于“青年”这一概念的现代缘起,一种说法是这样的:1880年,一个日本传教士从唐朝诗人张九龄句“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中取“青云之志”的含义,率先把英文Young Man翻译为“青年”。之后,这个原本用来指代不特定年龄段的词有了特定的含义。
这个含义是两方面的,既包括年龄层面,也包括文化层面。在实际运用中,青年更多地从后者的意义上被使用。青年现象作为一个现代的文化建构的理念,指的是一种与未来相关的态度,一种对统治性的体制和思想霸权的批判性态度。
新的思想创造了青年,青年创造了新的时代。近现代的波澜壮阔的革新,要归功于青年;20世纪突飞猛进的进步,光荣属于青年。
但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自从冷战结束,历史被宣告终结,全世界趋向保守主义,另外,在一段时期内,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运行比较顺畅,繁荣得以维持。在这种形势下,西方出现了青年现象的退潮,表现为批判能力的下降,青年人安于现状。
但是,历史并没有终结,政治经济格局的不均衡日益加剧,正在制造越来越多的矛盾,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现实呼唤青年精神的回归,无论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还是对历史使命的担当,希望还在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现在,有一部分青年听到了时代的召唤,开始行动了,但他们还不够成熟,还在摸索;而有的青年还在沉寂,还在彷徨中逃避,还在满足中流连。
今天,我们谈论青年精神的回归,还不是对一个现象的概括,而是对一种趋势的感知和期待。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