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里好风光》,《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5日,第7版左上1/3强篇幅。有引题“内蒙古林西县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40%的农户,受益农民6.1万人”。
农村走向集体经济,即邓小平同志所说“两个飞跃”的路,由此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取得进步,一些地方出现农民认为可以称得上样板的村镇,在群众中已经不是秘密。“左”的指责毫无根据。“大呼隆”的担忧未成事实。文本终于表述,虽然多所限制。主流媒体极少报道,或语带讥诮。至少十多年来,很难想象《人民日报》会有如此标题和规格的报道。生活已经走到这一步,农民已经走在前面,总不能长期落后和落后太远。党报在十八大后公开、鲜明地支持农民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创造,让人受到鼓舞。
农民问题是全部中国问题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处理同农民关系的理论、政策、经验,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成功和最可宝贵的独特创造。
听过一个故事。50年代,毛主席要陈伯达起草农业合作化的文件。陈请教赵树理。赵说,农民想单干,只有个体生产积极性。向主席报告。主席说,农民有两个积极性,个体生产的积极性和组织起来互助合作的积极性。个体生产,单干,抵御不了自然灾害,产生阶级分化。共产党的责任,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生产,避免阶级分化。这符合农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在工作中既要防右,就是放弃领导责任、做落后群众的尾巴;又要防左,就是命令主义、简单粗暴、不尊重农民的自愿。在中国,农民相信共产党,愿意跟党走,这是一个好条件。
联产承包,分田到户,多数地方实际上单干,集体成为空壳,党的基层组织瘫痪。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上重建党同农民的血肉联系,成为急迫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两个飞跃”。江泽民同志也曾提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集体经济,是农村工作的两翼。十八大胜利召开,这个问题应该提上日程了。
附文:人民日报文章《合作社里好风光》
“家里20亩地入股合作社,都种了甜菜,每亩流转费400元,这一项收入就有8000元。”10月10日,正在地里忙活的林西县大营子乡东升村村民宋玉发高兴地说。
尝到甜头的他,在原流转20亩承包地不变的基础上,今年又流转了30亩用于合作社种植膜下滴灌经济林。土地流转后,轻松下来的宋玉发开始为合作社打工,不到两个月就挣了近5000元。“合作社真是好,省心、省力,还能在合作社里打工挣钱,这样的好事难找啊。”宋玉发逢人便夸。
农民抱团发展,年合作增收4400万元
宋玉发赞不绝口的是村里成立的“东旺种植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采取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销售的方式,采取膜下滴灌种植甜菜、玉米和药材等农作物,对入社农户每亩地首先给予保底金400元,然后对当年纯收益实施二次分红,95%归入社农户,5%作为合作社发展基金。
去年,这个合作社直接从厂家购进生产资料,极大地降低了成本,仅化肥每袋就比市场价格便宜15元。合作社统一翻地,每亩又为入社农户省下8元。 据东升村党总支书记、东旺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久慧介绍,去年,东升村入社农户120户、380口人,人均增收600多元,入社农户共增收23万多元。
在内蒙古野果之乡——七合堂村,农民宋占武很有感触地说,要说我们七合堂的变化,那就是党的好政策带来的,再就是成立合作社让七合堂的小野果卖上了好价钱。据了解,林西县九佛山野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自2010年注册成立以来,其123、K9苹果等“九佛山”牌野果远销北京、河北、广东等地,并形成订单模式。该合作社理事长、七合堂村村主任姜洪海介绍说:“合作社成立后,我们的野果种植走上了规模化经营、品牌化发展的道路,2011年合作社产野果800多万斤,获利580万元。”
“现在,留在村里种地的基本上是50岁以上的人,满怀希望播种、流着汗水收获、含着眼泪出售,是农村的普遍现象。农民要想富,必须走集约化经营、契约化管理的路子。”统部镇板石房子村金土地机械化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吴宝全说。
林西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从2008年的8个发展到如今的355个,覆盖农户2.1万户,农户覆盖率达40%,受益农民6.1万人,年实现合作增收4400多万元。合作社经营涉及种植、养殖、农机服务、林果和农畜产品流通等多个领域。
合作社里建支部,壮大产业发展
“没钱没事没基础,群众不搭理,支部没用处。”新城子镇英桃漠河村党支部书记张林这样形容几年前的状态。
“近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农村社会人心散、公益乏的趋势比较普遍。”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海轩说。
统部镇板石房子村却有另一番景象:以村干部吴宝全为首的13户农民办起了全县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金土地机械化生产专业合作社,由于他们心眼儿活、门路多,合作社成立不久便赢得“满堂彩”:入社农户平均年收入近20万元!尽管这样,老吴还很不满足。与吴宝全持同样想法的还有年轻的双赢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宇。
经济发展的前沿在哪里,党组织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就在吴宝全、任宇们想着各自“心事”的同时,林西县委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找到了“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的有效实践载体,在合作社上建支部,通过壮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致富农民、凝聚群众,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发挥作用有舞台,合作社发展壮大有途径。
林西县在有条件、有意愿的合作社中全面建立党支部,围绕产业建立党小组、培育能人党员,将建有合作社党支部的村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形成村“党总支+合作社党支部+产业党小组+党员能人”的模式,他们称这种模式为“1+3”党组织设置模式。在这种模式的影响带动下,全县35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建立合作社党支部46个,新建产业党支部49个,升格村党总支15个,在144个致富链上确立党员带头人420余名。
推行“1+3”党组织设置模式,不仅使基层党组织找准了“位置”,有了舞台,也让广大合作社党员更有了归属感、成就感。大营子乡东升村东旺种植专业合作社党员程占才、边中义按照设岗定责,每人负责合作社一个领域或一个产业的工作,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却感到十分充实。“其实党员不是不想发挥作用,只是缺少平台。”大营子乡党委书记钟新光说。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增强
活动室里,吹拉弹唱,村民广场,歌舞翩跹,新林镇五星村的这种变化令人欣喜。作为肉驴养殖专业村,村党总支牵头成立广源肉驴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起生产、养殖、加工基地,村民变成了合作社股东和产业工人。
村民戴云良说:“过去村民农闲就是打麻将、喝烧酒。现在,忙活着养驴,顾不上了。”合作社建了一处6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上百人在这里扭秧歌,合作社还成立了小剧团,自编自演,使农民业余时间由围着牌桌转变为围着支部转,农村重新有了活力。
无独有偶,五十家子村村民(社员)广场同样是一片热闹的场景。扭秧歌的村民已经舞出汗珠却依旧乐此不疲。“我婆婆以前一到冬天就闹病,参加了合作社秧歌队后,她不再感冒了,在她的带动下,我每天也来扭一扭,感觉真的挺好。”三十出头的卜俊青兴奋地说。
合作社成立后,建了村民活动广场,安了健身器材,还成立了舞狮队、旱船队、高跷队,节日期间十分热闹。每年一次运动会,合作社7个方队雄壮威武,参与的村民近千人。
新林镇新合村村民活动室内,村民说事活动正在进行中。“要说还是老刘讲究,人家对父母那简直是没挑的。”“那当然没啥说的,有些人就不行,咱有时间得说说他……”这是镇党委利用合作社党组织阵地,在全镇推行“说事议理”制度的一个缩影。这项制度的推行,让村民(社员)在轻松氛围里解决了矛盾问题。
林西县委书记程俊孝说:“1+3模式,对提高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市场化程度,转变农民生产观念、经营观念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也是有益的探索和创新,促进了党建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