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87年当乡镇党委书记,一共担任了四个地方的乡镇党委书记,我看到有些基层政策让农民折腾了一遍又一遍,就是没有赚到钱,因为总量过剩,要追求的是附加值的问题,追求溢价的问题。不是农民的产品不好,而是组织起来的问题。我作为基层干部,发现自己做了那么多的改革其实都是瞎折腾,不是我不努力,也不是农民不懂市场,而是我们没有真正看清楚农业发展的阶段问题。我在基层犯了无数个错误,所以我希望基层干部不要走我的老路,一定要弄清楚农业发展不同阶段的规律。
农业发展第一阶段是短缺阶段,特点是供求不足
这个时候农业的目标是追求产量,因为增产就可以增收。这个时候农业政策的要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密集加技术密集就等于农产品的产量。这个时期的基本农业制度——家庭为主、合作组织内部统分结合的经营,对于解决产量是有效的。
农业发展第二阶段叫供求平衡阶段
特点是增产和增收不同步,价格会大幅度波动
例如说水果增产1%时,价格可能下降3%-5%,当减产时,价格就上去了。我国从1985年开始到现在为止,生产农产品的农民基本上挣不到什么钱,或者是一年挣钱就一年亏钱。这个时候应该以追求农产品价值增长和价格提升为主要目标。比如说追求附加值、追求议价的能力。农业发展第二阶段的政策应该是——组织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品牌密集。我们的农业进入到了第二阶段,但是我们的政策还是在学安徽的小岗村。可是小岗村的模式只能解决量的问题,而不能解决价的问题。所以邓小平提出来要二次飞跃,1993年他说,小岗村是我们的一个过渡的模式,未来中国农民还是要组织起来,要学华西村,但是他的理论没有被我们政策化。所以1985年以来,中国农业主要问题就是我们已经进入第二阶段,但是我们的政策依然处于第一个阶段。
农业发展第三阶段
我称之为高度发达阶段,其特征是高度竞争
此阶段的目标是打垮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获得稳定长久的市场份额或者是定价权收益。比如说美国人掌握中国大豆及其相关产品的份额和定价权。农业进入第三个阶段之后,农业越发达,农业的补贴越高。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为什么农业越发达,补贴越高呢?就是因为要追求市场份额的收益和定价权的收益。很多的跨国集团追求别人的市场份额和定价权,作为国家和国家之间竞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比如我们出口日本的产品很多,定价权在日本,我们进口日本的产品很少,定价权还在日本。农业发展阶段框架对基层干部有什么好处呢?因为经常有一些基层干部拿了国家的钱之后,想搞这个产业,那个产业。你要明白你在哪一个阶段、你能不能追求这个阶段的收益。
农业第四阶段是一个特殊阶段
就是逆城市化阶段的农业服务化
比如说北京、深圳、广州很大城市周围的农村,它的农村将变成服务业的一部分。我们反对把农村建设得跟城市一样。因为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农业文明和农村文明将具有很高的消费价值,所以一定要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所以我们帮别人建设新农村的时候,就完全保留下来,很原始的,包括家家户户做的酱都要保留下来。在逆城市化条件下这些都是财富。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