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遍的观点是:
乡村振兴关键靠发展产业。
这话对吗?对头!
这话没问题吗?有问题。有大问题!
请问:你那儿乡村振兴,关键靠什么产业?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县长书记、镇长书记闷心自问,你真的知道吗?
不知道。不知道就对了!
专家教授知道吗?
一百个专家教授如果都诚实,肯定有九十九个也会回答:不知道。
但现实中,一百个专家教授中肯定有九十九个夸夸其谈产业发展战略,都会一套一套的忽悠死你!你那儿真的照专家教授所说的去做产业,肯定十之八九是死定了!
或者专家教授告诉你发展什么产业你并不一定当回事。但如果是你的上级领导或管钱管项目的要害部门领导,他们告诉你下一个“风口”在哪里、指示你上什么产业、还支持你上,且主动帮你招商引资,你就不能不热血沸腾的大搞产业园区、大上项目了!一次招商引资活动就“吹”出几百亿的“泡”,自已信了,政府就借债真金白银投入产业园区建设,企业拿了农民廉价的土地去套银行资金,几年下来,仅仅故事讲的很大,就农民、政府、银行这三家给“套”进故事中的“产业”了,产业并没有发展起来。
这几年几乎每一个县都上了电商产业园区,如何呢?
这就是真实的中国。
在当今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经济大趋势大背景下,中国百分之八十的县乡村可能只能发展一般性产业,但发展一般性产业肯定百分百的失败,因为一般性产业全球性过剩。只有发展特别的产业(如高技术产业、特殊金融业、新服务业等)才有成功的可能性,但十之八九的地产受多种因素约束又发展不了特别的产业。
这也是真实的中国!
十几年前我去温州党校讲课,有朋友说温州要产业升级,要搞高科技企业、金融服务业⋯,要再造辉煌。我说,温州不是上海、不是杭州,温州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过去了,歇歇吧!可能温州真正要做的最重要的事不是温州产业升级发展,而是另外三件事:第一,把发展温州经济的冲动导向发展全球范围内的温州人经济;第二,把温州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提高到HK水平,让温州能吸引人、留得住人;第三,培育温州人对温州认同的文化,无论温州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赚钱,春节都会回家!把这三点做好了,温州明天才会更好,有可能会演化出意想不到的“产业”。
温商不多?多!温资不多?多!在温州继续折腾产业和经济速度会如何?高级产业搞不过上海、杭州⋯,低级产业必须转移出去。温州本地经济增速慢下来是必然的!
温州“产业焦虑症”的昨天,是很多地方“产业焦虑症”的今天或明天!
回到乡村振兴上来,十之八九的地方不要折腾一般性产业的发展,一般性产业不发达的地方可能不是坏事,现在上一般性产业可能是在自找麻烦!高大上的产业,连温州都上不去,十之八九的地方去折腾就更不靠谱了!
产业发展,一定要有宏观视野、全球视野,要对大形势有正确的认识,要升维看问题、做判断。有些事情,微观看,好像必须这样干,但你升维之后再看:原来是盲干!就像我市长师妹做精准扶贫一样,给每个贫困户送40只羊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这样做可能是对的,因为农产品普遍短缺,劳动力没有价格。但现在不同了,一般性农产品普遍过剩,劳动力价格很高(养羊机会成本高了),这样精准扶贫可能是"精准坑贫",如果全国的精准扶贫都像我师妹市长这么做,贫困户也都增收了,总的结果可能是更坏的情形:哪一定会导致全国农民普遍减收了,再就是政府财政亏大了。
如果乡村振兴十之八九的地方都拼命搞产业发展竞赛,可能有十之一二的地方成了,而十之八九的地方必惨败!这样,乡村振兴就会演化成灾难!
可能,我们要真正的、正确的理解为什么要在“城市化优先战略”还在路上的时候突然提出一个"乡村振兴战略"?
我的理解是:
第一,振兴乡村战略是对我国效仿先发国家的城市化优先战略的修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于国家现代化的所谓“普遍规律”,制定了以优先发展工业化、促进农民城市化的现代化战略,其战略目标是在基本完成工业化时农村户籍人口要减少到15%以下。这个战略已经持续实施了40年,农村户籍人口不仅没有减少,还增加了2亿人,高达9.4亿。事实证明,我国前四十年的城市化优先发展战略目标已经落空了。当下,我国已经迈入后工业化时代的门槛,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已经过去,面对9.4亿农村户籍人口,且已经开放二胎生育,“消灭小农、消灭农村”的口号再喊下去已经与事实完全背离了。
第二,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我国效仿亚洲“四小龙”出口导向工业化优先的发展战略的修正。我国加入WTO时,国际国内的大师们一致认为:只要中国加入全球化,学习亚洲“四小龙”承接一般性制造业梯度转移,当人均GDP达到4500美元时,农村人口自然会下降到15%以下。到2017年年底,我国人均GDP接近或超过10000美元了,却只制造出了2亿多农民工,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无法支持其本人市民化,更不用说其家庭成员的市民化了。这是因为在中国加入全球一般性制造业梯度转移进程之后,全球一般性制造业出现了“中国拐点”——由少数人为多数人搞制造逆转为多数人为少数人搞制造,随着参与一般性制造业梯度转移进程的后发国家越来越多,一般性制造业竞争日趋惨烈,参与一般性制造业的劳动者获得的报酬越来越低,其收益根本无法支付其城市化的高昂成本。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再继续出口导向工业化优先战略有害无益。甚至,绝大多数城市再继续搞一般性制造业的工业园区竞赛的发展模式可能是得不偿失之举了。或者说将农村数亿小农问题转化成城市数亿农民工问题,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可能会导致问题更难解决。
第三,乡村振兴战略是防范我国经济系统性风险、维持城市资产价格稳定和经济可持续繁荣的根本性举措。现在,日本1亩农地的价格是15万人民币左右,中国农民之间互相买卖农地或农地被政府征用的价格仅1.5万元左右,而我国城市资产价格却比日本还高。在北京等城市出售1平方米房子的钱,可在我湖北老家农村买4亩上等农地。而在20年前,在我老家出售1亩农地可以买北京4平方米的房子。现在,在日本东京出售1平方米的房子的钱,只能在日本农村买0.4亩的农地。通过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让农村资产价格向其应有的相对价值回归,让农民财产性收入大幅增长,就能够继续以“三农”向城市资产“泡沫”输血以维持其价格“稳定”,从而降低我国经济的系统性风险;与此同时,也只有大幅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中国经济才有可能在内需强劲增长的条件下维持继续较高速度增长的趋势。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振兴乡村战略也是维系城市资产价格“稳定”和国民经济以较高速增长局面的现实选择。
第四,乡村振兴战略,是扩大内需和增强国家主体性的关键措施。1990年玉米、稻谷等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是0.20-0.24元/斤;现在玉米收购价是0.8元/斤,水稻收购价是1.3元/斤。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近30年只上升了4-5倍,而生产资料、医疗、教育、住房、公务员工资等价格上涨了数十倍、数百倍。正因为如此,农民在农业领域所获得的收入一直是下降的,而支出刚性增长的。一方面,农民收入过低,大量廉价劳动力从农村农业涌入沿海加入一般性制造业;另一方面,内需严重不足,一般性制造业的产品只能依赖国外市场。出口的是物质,进来的是货币,通货只能推动城市资产价格越来越高。城市资产价格越来越高,进而又导致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越来越高、内需的进一步萎缩和国家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附于国外市场而丧失国家经济自主性、主体性。这就形成了“农产品价格低——农民收入低——农民工外出多——农民工工资低(教育医疗住房等支出刚性增长、消费能力下降)——出口越来越多——外汇储备越来越多——印发人民币越来越多——通货加剧房价膨胀——农民和农民工购买力越来越低——工业品对海外市场越来越依赖——国家经济自主性、主体性越来越低——对农产品价格保护能力越来越低——农产品价格越来越低”的恶性循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是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增加农民综合性收入及农民工工资性收入,扩大内需,促进国家经济自主性和主体性的增强。
第五,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乡村振兴创造了坚实的基础性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了,例如:很多农村的交通和通讯效率比城市还高,很多企业在农村比在城市更有优势,这为农村业态多元化创造了坚实的基础性条件,再继续以牺牲农村为代价的城市发展优先的现代化战略已经变得毫无意义。将来,城市有的业态农村都会有,而农村有的业态城市不一定有,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势而为的选择。
第六,乡村振兴战略是生态文明价值观和绿色发展观主流化的必然结果。“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并逐步主流化,喜欢在农村生活创业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老龄社会的来临,在农村养老也会成为很多城市老人的选项。与此同时,城市资本严重过剩,农村资产资本化还没有起步,资本下乡的动力强劲。可以预见,相当一部分村庄,必将成为有钱人、有智人、有力人、有闲人投资、创业、工作、生活的首选之地而兴旺起来。乡村振兴战略是人心所向。
第七,乡村振兴战略是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正视和直接回应,是坚持走新时期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二选择。改革开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发展极不平衡,即使在乡村两极分化趋势也日趋明显。十九大提出走新时期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新时期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科学社会主义,是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中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和小镇,振兴乡村是促进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和最有力的举措。
真的明白了为什么要搞乡村振兴,明白了这个乡村振兴的真实目的,可能会理性下来。
在我看来,十之八九的地方,不要在产业发展上搞大动作。重点做好三件事:
一是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二是把社会建设好、发展好、治理好;
三是把农村海量存量资源“变现”——死钱变活钱的体制机制建设好,且确保其"涨价收益"共富共享。
一句话:让农村生态环境“值钱”、让农村社会环境“值钱”、让农村资源资产“值钱”且能变现。做到了,中国才会健康稳步向前走,产业会长出来的!
当今中国,产业及经济发展,不要太迷信权力和资本能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如果李总和马总结合帮助西部一个省的农民精准奔小康了,中国会如何呢?可能引发全局性的农民减收灾难!探索中国农村海量无价资产资源变现、增值及如何分配的体制机制,可能是乡村振兴最核心的任务!中国最大人群村民有钱了——可支配的现金流大幅增加了,产业发展自然会进入新阶段,中国就会进入新时代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