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商业化调查:陷阱?渗透?
2009年02月27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龙丽
2月25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和第三世界网络联合抛出了一份调查时间逾半年的报告《谁是中国转基因水稻的真正主人》,再次引起转基因“专利陷阱”的争议。
该份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目前主要的8种转基因水稻品种都涉及多项国外专利,如果这些品种通过商业化审批,持有这些专利的国外生物公司可能对我国的粮食主权和农民生计产生极大影响。
无独有偶,坊间传闻转基因水稻有望近期在我国获得商业化审批。
在绿色和平“紧急提请政府主管部门立即冻结所有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审批,并大幅增加生态农业投入”同时,多年研究转基因技术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却对本报记者表示,对转基因水稻在中国的前景充满期待,中国的转基因水稻获得商业审批并不会陷入专利纠纷的泥沼。
转基因水稻究竟是外资生物公司为控制中国市场设下的专利陷阱,还是人口众多的中国的战略选择?争议未消,持有大量专利,持有领先转基因技术的外资巨头们却已经开始加速渗透中国市场。
商业化之忧
绿色和平发布的报告显示,由华中农业大学研发的Bt转基因水稻至少涉及了11—12项国外专利;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发的CpTI转基因水稻涉及了至少5—7项国外专利;由福建农业科学院牵头,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复旦大学等合作完成的转基因CpTI/Bt水稻至少涉及10—11项国外专利。
这些转基因水稻研究项目,正是目前最有希望获得农业部商业化审批的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国家“十一五”计划中已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列为关系国家未来科学发展、堪称“重中之重”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据参与《生物安全议定书》起草的科学家薛达元透露,此次转基因重大专项计划动用资金将近200亿元。
目前,中国已经批准了转基因棉花、番茄、甜椒等作物种植。尽管尚未有主粮获得商业化审批,黄大昉认为,转基因有望成为中国的战略选择。
“防虫害水稻和转基因玉米在技术准备方面已经没有问题,现在关键是看农业部审批。”黄大昉说,这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还牵涉到国家政治、外交等多方面。
“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批准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绿色和平组织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方立锋说,一旦商业化种植,其中涉及的专利问题,将给中国带来不必要的国际争讼,甚至成为外资巨头扼住中国粮食主权喉咙的无形之手。
对此,甚至有外国专家把转基因工程的推进比作新一轮的鸦片战争。
“我们和第三世界网络抽调专人,通过对国内转基因水稻公开发表的科学文献进行研究,根据其中涉及的基因使用方法和相关技术,再在专利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从而得到现在的报告。”方立锋说,转基因作物的开发依赖于一些标准化的技术、方法和元件,一些国外机构包括孟山都、拜耳等大型跨国农用化学品公司在这些领域申请了至少59项专利。
但是黄大昉认为:“在转基因水稻上,我们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他表示,专利问题要具体来讲,有的外国公司在国外有专利,但没有在中国申请专利,只要中国的技术不出口,这就不影响在中国使用;有些外国公司的专利过期,也不影响中国使用;另外,中国还有不少自主研发并在中国申请专利的技术。
黄大昉表示,即使国外拥有大量转基因技术专利的大公司也不可能拥有所有专利,这些公司之间也会有授权、购买之类的商业行为。
考虑到转基因水稻的专利问题,绿色和平组织认为,中国政府应该立刻暂停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进程,评估已经在做的转基因作物项目,看其是否会发展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如果没有,应该暂停资金的投入。
“在美国、阿根廷超过90%的转基因大豆被孟山都控制,我国也有超过80%的转基因大豆被外资控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周立的观点是,转基因作物对粮食安全的潜在危险是可见的。同时,我国现行的分散研究转基因水稻的方式也对粮食安全不利,只有像核弹研究一样,采取举国体制,集中研究,才能协调各方,降低风险。
外资渗透加速
当各界围绕转基因问题的争论此起彼伏之际,外资巨头们在中国市场的身影变得更加忙碌。
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全球农药和转基因种子巨头孟山都(Monsanto)。当全球经济陷入一片萎靡时,孟山都业绩喜人。在其1月份发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财报中,该公司2008年9-11月实现营业收入26.5亿美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5.56亿美元,同比增长117%。如此优良业绩,转基因种子的贡献功不可没,收入同比增长31%。
孟山都与中国市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23年。当时,凭借糖精这款产品,孟山都一举进入中国市场。此后,孟山都在中国发展有限,直到中国改革开放后,孟山都才开始加速发展。
目前,孟山都在中国市场已与河北省种子站、岱字棉公司、中国农业部、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等公司和部门紧密合作,拥有冀岱棉种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安岱棉种技术有限公司、中种迪卡杂交玉米种子有限公司等合资企业;建设了河北省可持续农业示范村等项目;向中国市场引入了保铃棉棉种、玉米杂交种等技术。该公司更获得农业部发放的抗农达基因改造大豆、两种转基因玉米及两种转基因棉花的永久性进口安全证书。
“孟山都近期多次游说有关部门,希望推动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审批。”方立锋说。黄大昉也认为,孟山都等外资生物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的愿望非常强烈。
十几天前,孟山都刚刚在华中农业大学设立5年资助16万美元的奖学金。黄大昉表示,华中农业大学是我国转基因技术研究领域中实力比较雄厚的。
孟山都的执行副总裁Gerald Steiner近期亦对媒体表示,该公司将在中国设立一个基因研究中心。
除了孟山都外,另一家国际种子巨头先正达也加快了在中国的投资步伐。先正达主要涉及种业、植保和生物技术三大领域。前两项早在1990年代初就进入中国市场。
近期先正达的扩张速度尤其明显。2008年初,先正达完成了与河北玉米种业公司三北种业的股权转让,获得其49%股份;去年10月,先正达生物研究中心落户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该研究中心是中国迄今为止首家外资农业生物研究机构;最近,先正达又与安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达成为期8年的合作协议。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