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日前在北京、河北、江苏、安徽等地调研发现,部分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出现挥金如土现象,有的地市级副职每年职务消费达百万元.记者列举的现象有:
住酒店要五星级,坐飞机要头等舱.“住洋房、吃海鲜、买高档礼物……领导根本不管单位还有多少钱,只管叫我签单开票。”一位经常跟随领导外出的某地财政局长向新华社记者诉苦说:“往往出去一包票子,回来一把条子。”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有的地市级副职每年职务消费40万元以上,有的经济发达的地市要100万元以上。但基层干部反映,这只是职务消费的基本数额,这一级的副职一般至少配三辆车:轿车、越野车、商务车,加上公车私用等,仅领导用车的浪费就非常惊人。
职务消费面广线长,潜在的腐败机会“巨大”。不少群众反映,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名目繁多:手机及话费、差旅费、公车及燃油费、招待费、参观考察费等,数额越来越大,超标换车,违规买房,一餐吃几万元都不在话下。有的干部私人请客或家人聚会,都会拿发票到单位报销。
更有甚者,一人当官,全家享受。山西一家三甲医院的副院长告诉记者,一些领导干部看病存在“一人公费、多人享受”的现象,公费医疗成为致富门路。省直厅局有一位退休的厅级干部,每天都提着药兜到医院开药,过了马路就卖给药店,并根据药店的需要到医院开不同的药,随行就市,借机牟利,退休十几年天天如此,风雨无阻。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但谁也管不了,谁也不愿管。
利用职务之便这样的吃喝玩乐,生活挥霍,钱从哪来?报道中说,有的是单位顶风私设“小金库”,作为职务消费的“蓄水池”;有的是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或向有关单位或企业转嫁费用,有的甚至违规挤占挪用扶贫、支农、救灾等款项;有的则是靠年节下级(个人或分管单位)“孝敬”,节假日和婚丧嫁娶活动,特别是动干部帮人办事等“灰色收入”。
说以上现象都属腐败,恐怕没有异议,但又难以惩治,长期游离于反腐之外,使得这种腐败癌症扩散----向基层单位漫延(含国企),乃至工资都发不出仍然挥霍不止.究其原因,大致有这么几点:
一是我们反腐败搞了这么多年,谁能说清“腐败的定义范畴是啥?”我们一直沿用的定义是:腐败是“为谋取私利而对公共职位的滥用”。具体到对于职务消费裁定它是腐败的标准与尺度则是稀里糊涂.一句比较流行的话是“只吃不带上级不怪,只花不拿纪律不查”。就是说法律条文中没有列入职务消费怎么怎么就是犯罪.毛老人家当年说了“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公认贪污是犯罪,但浪费又何时入罪了?因此这是造成职务消费随意性大,有关部门查处起来难的根本原因。
二是长期以来“权力没有关进笼子里”,怎么花钱,常常是一把手说了算,其他领导根本无从插手。主要领导的绝对权力,导致了职务消费的随意性,还引发下级层层效仿。
三是职务消费多是单位中上层抱团消费的,法不责众,难查!
四是领导干部往往任用嫡系管财务,职务消费只有少数人经手,势必造成“上级不监督、同级监督不了、内部监督难”的情况。即使审计出来,面对“巨额假发票、白条入账”等违法违纪现象,也多是只上报不查处。
五是财务管理不透明,不公开,群众无从监督.
癌症不怕,就怕不当危重急病抓紧医治,或者不对症用药,贻误疾病.且且!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