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焦点。与之相应,探讨农村及乡土的著作也呈现出“井喷”之势。东方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由贺雪峰主编的《回乡记》一书,再次将这个题材以一个独特视角呈现在读者面前。
说视角“独特”,主要缘自其撰写人的特别身份——本书中诸多文章的们,均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师生。书中文章的雏形源自2013年、2014年春节期间该中心师生的春节回乡见闻。这些文章在网上发表后,引起不小关注和反响,随后,《人民日报》连发其中四篇。此次《回乡记》成书,则是由贺雪峰教授选取其中精彩部分,经过逻辑梳理和深度编辑而成。因此,本书撰写者可谓既是“旁观者”,又是“亲历者”。身在农村问题研究的学术机构,又常年在农村调研,使他们接受了相当的学术训练,具有客观冷静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同时绝大部分师生又来自农村,与自己的故乡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和羁绊。这两种身份共存之下,撰写者能否将其融汇,并形成更全面的认识,可谓本书的看点所在。
本书以不同的篇幅对当今农村的各方面进行了记述和探讨:乡村日渐淡漠的年味和人情,依旧顽强存在的宗祠和仪式,时代大潮下悄然变化的农村婚嫁观念,新农村建设的是非成败,转型时期农村治理与公共服务遭遇的尴尬……这些文字的所记录的是其自己的故乡,字里行间的情感自然不难体察。面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又有谁能不带感情呢?但这也不是文人式的思乡散文,作为“研究中心”的学生,从文中也能看出他们所接受过的学术训练——不设立场的观察、力求客观的叙述,以及不时出现的引用和“术语”,如“原子化社会”、“本体性价值”之类。虽然这些引用仍显稚嫩,但也可见们确实试图用自己的知识和理解,诠释和解读那个从小就熟悉、现在又变得“陌生”的故乡。因此,本书中的见闻记录,比起专家学者的探讨更加生动和“接地气”,让人感受到一个个真实的乡村,同时又不乏客观的探讨和问题的发掘,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
本书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毕竟这只是回乡的“见闻”,而不是系统的论述,书中有不少“呈现”,却缺乏基于此的深入思索和判断。比如,宗祠的重获生机,其意义是积极还是消极?老年人为子女结婚耗尽家财,固然满足了其“本体性价值”,但这现象是否合理?如果整个村乃至地区的人都接受了这种观念,其是否就可称正确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书中是找不到的,甚至可以感觉是在克制自己问出这样的问题。这也不难理解,毕竟以“科学”的视角去进行考察,应该尽量呈现事实而规避价值判断,避免沦为道德宣教。但乡村问题毕竟是“人”的问题,对其所做的研究和讨论,如果仅具备“工具理性”而忽略了“人文关怀”,仍是不完备的。因此,本书给出的,只是一副依旧略显粗疏的“白描”。当然,从某种角度而言,也可以认为本书将思索与判断的空间更多留给了读者自己。
可以说,本书所展现的乡村面貌,虽不一而足,其记叙却又有着不约而同的共性,那就是在城市化进程之中乡村的凋敝与颓败,是传统乡村文化价值和精神认同的丧失和凋零,是急剧变迁之下无从化解的“乡愁”。在城市化大潮裹挟之下,这是全国的乡村所经历的共同命运。而在这场“千年未有之变局”中,我们每个人,又岂止是一个单纯的看客?
本书编者贺雪峰教授在序言中开门见山地写道:“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每一个个体,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关联。”对此,我是有深切体会的。虽然我是一个出生并成长在大城市的正宗“城市土著”,可学生时代每当填写籍贯时,写的却不是居住的上海,而是“浙江慈溪”,一个我祖辈出生繁衍的所在,可我却从未去过的地方。祖父祖母的出生地,便是慈溪县下的小乡村。从小,我就对这个代表我家族来历的地名充满了想象。可当我真正有机会前往那片土地的时候,却发觉当年的乡村早已成了工业开发区,仅有的一片土地也已经完成了动迁,再过不久村庄就将彻底消失,甚至连一个背影都不曾留给我……而这,不正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已经经历、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的现实缩影吗?因此,我们其实也和本书的们一样,兼有旁观者和亲历者的双重身份。因此,我们也更有理由去认清乡村变迁的事实,并思考其最终“应往何处”这个略显沉重的话题。
有人说,城市化进程是大势所趋,乡村的逝去是不可挽回的趋势。此话或许不假。著名学者华生在其《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一书中更是强调指出:中国城市化转型的道路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我们不可能为了所谓“乡愁”而要求农民守着老屋过老日子。与华生有所不同的是,贺雪峰教授在其几乎与《回乡记》同时出版的《城市化的中国道路》一书中则认为,只有保护农民返乡的权利,继续维持这种半工半农的农村社会经济社会结构,中国城市化才能走一条稳健的道路。
现代化转型所要求的城市化,是“人的城市化”,其核心仍然是“以人为本”。只可惜本书以及其他乡村问题的著作中,所反映出来的所谓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却是令人失望的:离乡不离土的户籍制度让农民工难以转化为城市市民;土地政策的滞后让许多农田抛荒,却又让欲耕者无田可耕;年轻人进城落户,却要让老年人为其买单;不合理的拆迁补偿制度带来大量重复建设的浪费……如本书编者贺雪峰所言,这样的城市化,绝不是我们所期盼的城市化,也必然是失败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何去何从,还有待更多的现实认知和反思。
作为精神家园和共同纽带的乡村又将去向何处?失去了乡村承载的传统与寄托,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否也会一如现实般荒芜?乡村价值观的物化和扭曲,其背后折射的是否是整个社会的病态?对此,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努力挽回传统以补偿现实的失落吗?可如果熟人社会的崩解已是不可避免,即便留住了几个宗祠或是保留了仪式乃至巫婆神汉的形式,又有何用?也许,我们终究无法重建前现代的“血缘纽带”与家族羁绊,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只能在普遍焦虑之中把“乡愁”当作对现实的补偿?难道作为个体存在的我们,不需要对现实和过去进行一番重新认识以找回自我?
我以为是需要的。因此,不论乡归何处,其实我们每个人一样要走一条“回乡之路”。这其中包含的,是对过去的真切记忆,而不是仅仅作为“现在”的附庸而存在的抽象概念。也唯有如此,我们方能把握这个时代巨变的脉动,并去从容迎接属于自己的未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