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获国家”使房市调控成为“黔之驴”
杜文
深圳暴涨、上海反弹、重庆飙升、北京大涨、北海窜高、蚌埠疯长........
这是近期全国各地房地产的基本态势,如果简洁地归纳房起来,一个“疯涨”就足够了。经过两轮房地产调控以后,房价不仅不在合理的价位上运行,反而报复性地飙升。
《经济观察报》7月8日报道,通过宏观调控,大型房地产企业反而掌握了更多的资金渠道,他们和外资等资金合作,在宏观调控中完成了对中小房地产企业的排挤,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土地等资源的垄断。他们甚至能够控制一些地区房地产供应,从而在区域性房价上拥有一定话语权。无论是从金融角度还是从实际效果上看,房地产调控都不是成功的。第三轮房价上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投机性资金的流动方式已经不是温州炒房团和小规模游击队性质的外资基金。幸存的少数开发商囤积土地和掌握资金链,并与更大规模的外资资金结合起来。他们可以控制产业链的上下游。只要需求足够大,他们就会有足够的利润。
多次出台调控政策都体现着这样的逻辑,希望通过控制土地和资金供给,整顿房地产秩序,从而让开发商以更低的价格出手更多的房子,从而达到房价在合理价位运行的目的。这种方式在理论上来说未尝不可。但问题是,房地产开发商的通天本领,在加上一些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消极执行,或暗中支持开发商,调控政策中有效的杀招就轻而易举地被化解了。
正是如此,与调控相对应的就是房价以政策出台为中心节点直线攀高。在北京,2005年第一轮房地产调控之前,房价涨幅稳定。2005年底,开始大涨,随后有2006年的第二轮调控。2006年9月份开始,北京和全国房价出现新一轮上涨。2007年初,北京和全国房价又开始大涨。
这种围绕调控政策进行的价格上涨,意味着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仅仅是“至则无可用的黔之驴”,还被开发商与其捆绑在一起的利益群体巧妙利用后成了他们这个“黔之虎”的美食。从时间上来看,每轮调控政策出台后,经过短时间的讨论,热议后,房价总是示威一般地高涨,公众的期盼一次又一次地化为泡影。
那么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是如何沦落为“黔之驴”的呢?
调控政策成为“黔之驴”是俘获国家现象有密切关系。世界银行曾经警告:警惕寡头或企业主“俘获国家”。世界银行定义“俘获国家”为:通过腐败的方式直接影响政府的决策机构,用类似“点菜”的方式向国家购买对其产权个人化保护。“俘获国家”是一种不透明的方式垄断了对国家权力的影响。“俘获国家”是腐败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而且这种状态一旦形成,“俘获者”就可以利用改变社会规则的权力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使得腐败可以形成自我保护力量,消除腐败的努力将更加难以实现。
房价疯涨、宏观调控政策变为无用的“黔之驴”,就使房地产开发商及其利益群体进行“俘获国家”活动造成的。
人们不难发现,房地产开发企业“俘获”了相当多并级别不低的政府官员。虽然一些被“俘获”的政府官员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从根本上来说,这种“俘获”现象没有改变。“俘获者”和“被俘或者”结成同盟的巨大力量已经左右了房地产业的规则,一些违法乱纪的潜规则成了替代国家政策的业内实际规则,或明或暗地成了取得了“合法地位”。因此,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才一次次地成了“至则无可用”的“黔之驴”。
可以看到,很多开发商拥有“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的头衔,这些头衔一方面反映了他们的“政治诉求逐步增强”,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他们“俘获国家”的力量。比如毫无社会责任感的开发商任志强,就有这样重要头衔:“曾当选为西城区人大代表,现任北京市政协委员。他还分别在多个社团组织、大学等机构任顾问、理事、兼职教授、副主席等职务”。除了具有影响决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头衔外,还兼有社团组织及大学的顾问、理事和教授的头衔。这些头衔使任志强不仅能影响决策,影响规则,还能使他掌握房地产行业的话语权,影响了房地产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在现实中,任志强也扮演了维护开发商群体利益的话语急先锋角色。
更为可悲的是,一些所谓的教授学者也成了这些“俘获国家”开发商的帮凶,这些人利用各种光芒四射的头衔为开发商等“俘获国家”者给予理论上支持,舆论上帮助。这些帮凶者同样对政策也有巨大的影响,比如董藩,他“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土地资源管理、政府经济管理两个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民革中央委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等社会和学术职务”(资料来源:董藩搜狐焦点房地产博客自我介绍);据说,他还是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拥有这么多光芒四射的头衔,其在理论界、学术界影响可想而知。而关键的问题是对决策的影响。董藩教授个人多次宣称,自己多次对决策者进行建言并受到决策者的高度重视,大家看看董藩教授在搜狐焦点房地产博客中长达两千余字的个人资料及自我介绍,就可以看出他一贯热衷于影响政策。而董藩教授的房地产理几乎全部是为开发商张目,基本上为任志强的言论进行理论上的论证,一唱一和。他始终坚持所谓的“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这种看似合理实际上具有很大欺骗性的观点。以任志强、董藩为代表房地产利益群体的理论本质上就是为其利益群体进行辩护,为其继续盘剥做理论上的论证,从而欺骗公众,蒙蔽政府。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的曹建海研究员曾经严厉批评过董藩,公众也通过网络对他的表示过强烈不满情绪。他也曾经沉寂了一段时间,但终于本性不改,难耐寂寞,在近日召开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上又大放厥词,兜售其为房地产开发商辩护的理论。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看看他在论坛上的言论,他在发言中大肆攻击南京调控新政,大肆嘲讽攻击大力执行调控政策的地方政府官员。他那些言论想达到什么目的?稍微有点智能(不必需要智商)都明白,一句话,凡是对开发商不利的政策一概批判。
任志强和董藩只不过是房地产行业中企业界和学术界两个典型的代表,还有多少这样的开发商和学者在全国范围内多如牛毛。可见,让这些人当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掌握房地产界的话语权,他们怎么能为房地产发展提出良好建议?又怎么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在房地产上的利益?他们不过是利用这些头衔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并影响政策的出台和政策的实施。但一些糊涂的人还认为是房地产政策走偏是什么“街头房地产理论家”忽悠的结果,不仅大错特错,自己还自觉不自觉中成了房地产商进行“俘获国家”活动的帮凶。
因此,房地产调控政策屡屡失灵并间接地助长了房价的飙升,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开发商及既得利益集团不断地进行“俘获国家”活动。或使政策自相矛盾,或使政策难以实行,让房价始终在高位运行,盘剥绝大多数人的财富。
若是宏观政策有效地执行,让房地产健康有序地发展。一是国家要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大力反腐倡廉。清除那些“被俘获”的政府官员,同时,对一些拥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开发商进行严格监督,各级人大常委会和政协常委会切实发挥作用。二是广大民众要有清醒和理智的认识房地产问题,响应中央号召。同时,也要克服暂时困难,理性消费,不作开发商利益集团利用并盘剥的房奴。房地产的问题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著名经济学家董藩教授一直对这种说法进行嘲讽、挖苦和打击)。房地产能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成为为民众谋福祉的行业,需要看两种力量博弈的最终结果。这个博弈就是开发商及其“俘获者”组成的既得利益群体同人民及始终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央政府两种力量的博弈。所以,公众积极参与对开发商和政府部门的监督,配合中央政府做好反腐倡廉工作作用巨大。
但在根本上解决房地产问题,还应该采纳中国社科院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博士的建议:取消开发商。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