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干涉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真实企图
镇铎
近年来,中美围绕人民币汇率的搏奕日益激烈,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美国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显得更为急迫。不但美国总统亲自出马要求人民币升值,而且财政部长的声音也不断拔高,国会更是叫嚣不已。先有议员要求布什政府正式调查中国的汇率机制是否违反了全球贸易准则,后是参议院在2007年6月13日公布人民币汇率问题新提案,暗示由于中国政府采取明显政策举措,导致人民币汇率出现的“根本偏差”,进而威胁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
应该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一直就是我国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就已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实践证明,这一汇率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美国人不但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总体目标不满意,而且对中国的改革进度说三道四。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在今年4月20日指出,中国在短期内有必要加快行动速度,并实现人民币兑换率由市场决定。可以看出,美国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要求很简单:迅速地、彻底地放弃对汇率的管理。
美国的要求是毫无道理的。首先,正如美国很多专家(甚至包括美国财政部长在内)所指出的那样,人民币升值无助于美国解决贸易逆差和就业问题。其次,正如美国《华尔街日报》2005年5月9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的那样,要求人民币升值将侵犯中国的主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议条款,成员国可自由选择其汇率制度。第三,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不但对中国有利,同样对世界有利。而要保持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人民币汇率改革就必须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主动性,就是主要根据我国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决定汇率改革的方式、内容和时机。汇率改革要充分考虑对宏观经济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可控性,就是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要在宏观管理上能够控制得住,既要推进改革,又不能失去控制,避免出现金融市场动荡和经济大的波动。渐进性,就是根据市场变化,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有步骤地推进改革。”
美国之所以关注人民币汇率问题,直接的原因似乎是怀疑中国刻意保持汇率低估,有低价倾销出口商品的嫌疑,中国的出口导致了美国贸易逆差扩大,抢走了美国工人的就业岗位。其实,美国攻击人民币汇率制度,除了直接和暂时的经济利益外,最主要的是想击跨中国的汇率制度,打通掠夺中国经济的大门。
众所周知,美国掠夺别国财富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依靠其美圆体系。美国通过提高银行利率,发行高息国债,吸纳全世界各国的资金。美国用借来的美元还债并且作本钱支付购买全世界的商品。这样,美国虽然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债务国,但由于美国欠的是美元,美国财政部和联储可以运用利率手段、货币手段使美元恶性贬值,使美国国家及个人所欠的债务大笔勾销。美元恶性贬值对美国国家及美国民众是有利的。但对世界其它国家的人民意味着,辛辛苦苦挣了一辈子的钱,最终还是变成一堆废纸,不过是在给美国打白工。显然,美圆体系有一个重要的依托,那就是世界各国在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上采取和美国一致的模式,这样才更有利于美国对其他国家财富的剥夺。
美国到处推销其发展模式,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对世界的新殖民和新掠夺。中国在加入WTO关税调整到要求的水平之后,对极力推进经济全球化的美国来讲,蚕食中国市场就有了可能。占领市场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赚钱。但赚了钱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把赚到的这些钱流回美国去。打开市场和打通汇率是其密切联系的两个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讲,这两个方面是美国新殖民主义战略中最核心的两个支柱。而中国目前的汇率制度没有给美国提供这样的便利,因此它一直给中国施加压力,试图打通这一通道,让资金通畅地回流。
对中国来讲,如果弃守汇率管理底线,让汇率彻底自由浮动,那么基本上可以这么讲:中国这些年的发展是给美国人做嫁衣,就完了。首先,随着关税水平的不断降低,美国对中国市场的占领份额在不断加大。如果汇率失守,一方面,中国的民族企业就彻底失去了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在关税水平降低后,中国的民族企业似乎没有受到当初很多人担心的那样的影响,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在汇率上还有调控的空间,还扼住了外资的命门。另一方面,如果汇率失守,美国将通过其强势金融体系和在全球经济中的优势,吃掉中国的经济发展,使中国人彻底沦落成为美国的低级打工者。
因此,中美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斗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必须与美国进行坚决的斗争,以捍卫国家经济独立,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