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市场动荡、国内经济运行遇到新的压力以及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之时,中国政府高层明确释放出稳定汇率的决心,引发市场关注。
中国总理李克强近日在国务院专题会上指出,近期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是顺应国际金融市场走势的合理举措,但人民币汇率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可以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一国的汇率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可小视。一般来讲,汇率贬值,能起到促进出口的作用,而经济增长对出口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也指出,中国经济、对外贸易、双向投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依然是最高之一,经济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价值中枢是基本稳定的。
近来,中国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为此,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在货币政策方面,今年以来,央行已多次密集降息或降准:2月降准0.5个百分点;3月降息0.25个百分点;4月降准1个百分点;6月降息0.25个百分点。但是,这些降息或降准措施没有遇到经济下行压力。
就在8月25日,央行又宣布新的双降政策:自8月26日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自9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在财政政策方面,具有减税效应的“营改增”以及着眼于小微企业的减税费政策等,还没有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汇率政策也属于宏观调控政策的范畴,对它应用得当,自然可起到提振经济的功效。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人民币汇率上升的态势,而同时,许多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都打起了让本国货币贬值的主意。
比如,在这次新汇改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今年升幅已达3%,但同期亚洲货币指数降幅已近4%,其他国家货币的贬值,给中国出口带来很大的压力。
据报道,中国8月采购经理人指数由上月的47.8点降至47.1点,达2009年春季以来的最低值。这一经济发展的先行指标继续走低,意味着中国经济疲软的局面还将延续下去。
尽管今年上半年中国实现了7%的经济增长率,但经济下行压力似乎有增无减。
从对外贸易看,据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中国出口微降0.9%,进口下降14.6%,贸易顺差扩大1倍;而仅7月而言,出口下降8.9%,进口下降8.6%;贸易顺差收窄10%。前7个月贸易顺差的扩大,不是来自出口的过快增长,而是由于进口的大幅下滑所致。
出口增速放缓,说明其他国家的经济也不尽如人意;进口增速大幅下滑,固然有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的因素,但也说明了中国的内需不足。
也就是说,这种贸易顺差增大实际上是一种“衰退型顺差”,反映了中国经济正处在内需外需都不振的困境中,因此也很难支持人民币汇率保持在高位。
如果人民币此番贬值旨在提振出口销售,那么人们应该预期中国政府将会进一步压低人民币币值。
正如《金融时报》驻北京记者汤姆•米切尔所指出的:“出口商将会告诉你,在近年来人民币稳步升值之后,贬值幅度低于10%都不会有真正的帮助。”
因此,即使中国央行表示人民币此番贬值是一次性事件,但仍有分析人士预计人民币将会进一步走低。
随着加入WTO后,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大,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于2005年7月启动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汇率改革,废除之前盯住单一美元的汇率政策,着眼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自此,人民币汇率踏上了市场化进程。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有逐渐扩大之势,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在逐渐增强。
2007年5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原来的0.3%扩大至0.5%;2012年4月,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0.5%扩大至1%;2014年3月,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
另一方面,近两三年来,美国经济相较于其他国家而言表现还算不错,导致美元汇率呈上升态势。
随着美元指数持续上升造成持有美元愿意上升,人民币汇率不断承受下贬的压力。
如果人民币汇率还是如以往一样,坚守兑美元汇率保持相对稳定,并利用央行进行有意识的政策干预,则很容易造成人民币汇率与市场供求关系的脱节。
因此,在当今美元一枝独大以及其他货币持续疲软的情形下,人民币汇率如果不更加富有弹性,弱化人民币紧跟美元的安排,将承受越来越大的高估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表声明指出,明年9月30日前IMF暂不将人民币纳入特提权货币(SDR)。
在IMF看来,人民币的市场化程度还达不到它的要求。因此,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使其更符合市场供求关系,不仅为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条件,也表明中国正稳步推进包括汇率在内的人民币的市场化进程,为在不远的将来被纳入SDR提供了可能。
从这个意义上,无论从人民币汇率本身还是从更具战略意义的人民币国际化而言,这次汇率“新政”,打破了近些年单边被动升值的惯性,是人民币汇率回归基本面的重要体现,其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也受到多方的积极评价。
一直以来,迫使人民币升值,是美国转嫁危机的最佳手段。因为,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规模是除美国外的世界第一,而美元在中国的投资规模同样可观。
迫使人民币升值,一方面可以稀释中国持有的大量美债和美元,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币值上提高美国在中国投资的美元账面盈利。
再加上,一旦人民币升值到一定幅度,中国经济体内的大量获利资本,就可能逃离中国市场,奔向币值更低的美国。
当然,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还会提高人民币对美国出口商品的购买力,提振美国制造业,刺激美国经济。
正是因为这诸多好处,美国不遗余力向人民币施压升值。而自2005年人民币开始升值以来,中国经济就开始进入不稳定期,特别是通胀压力越来越大,这和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有很大关系。
试想,中国持有的大量美债、金融资产相对于人民币贬值,虽然说在美元账面上不显示资本缩水,但在兑换成人民币的预期上却绝对缩水。
央行资产负债表不可能长期保持这种不平衡状态,而央行调整这种不平衡状态的手段,就是让人民币对内贬值。
如果,这种对内贬值的钱用在中国人自己身上那还好,可如今这种兑美元升值相当于“中国国内的储蓄被美国剥夺,是国家财富直接受到损失的问题”。
据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最新发布的巨无霸指数,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被大大低估了。
“2015年7月,美国巨无霸的平均价格为4.79美元;按照市场汇率,中国的价格只有2.74美元。所以,‘粗略的’巨无霸指数表明,人民币此时被低估了43%。”
最新的巨无霸指数所体现的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巨大差价表明,中美新一轮货币战争可能就要爆发。
或许中国之所以让人民币贬值,是为了确保美联储不会在下个月加息。
在过去30年中,美联储一共经历了四次加息周期,最近一次是在2004年到2006年,美联储是否在9月加息主要取决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核心通货膨胀率向2%的目标水平靠近,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就业有持续向好的趋势。
如果具备了这两个方面的条件,美联储今年首次加息的可能性极有可能如耶伦所说放在9月份,当然除此之外,油价的波动以及美元的走强这两个因素,也可能会让美联储暂时放缓加息的脚步。
美国实行的多轮量化宽松政策,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国的经济复苏,但与此同时,量化宽松政策也带来一系列的后果。
由于商品交易或外汇套利可以提供更高更快的收益,大量的货币就会流向这些领域;加上大量美元不断注入市场,必将稀释美元的价值,所以美元也会不断地贬值,并最终拖累美国经济。
因此此次结束QE3表明了,美国货币政策将步入正常化进程的转换阶段。
综合来看,美联储小幅加息不仅有利于保持美国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同时对于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较小。
对于中国来说,美元的加息也可能带来一定的资本外逃。人美国的加息将鼓励更多中国人将他们手中持有的人民币兑换成美元,然后将这些美元投放到海外,从而对中国造成损害。
在过去一年里,资本外流规模或许已高达8000亿美元,这貌似成为了中国最紧迫的经济问题。
此外,美联储加息将会增加美元的利息支付成本,由此增加中国套利交易参与者的负担。大多数中国借款人没有对他们的套利交易货币以及利率风险敞口进行对冲。
9月份加息,已经成了全世界最大的黑天鹅,不管加息与否都得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
农银国际分析师林樵基报告称,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美国的加息举措或会扰乱中国的资本流动和经济发展。因此,中国央行有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进一步加大市场流动性。
汇率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巴黎和会是因为有一战,有开罗宣言是因为有二战。而中美之间需要有新的“布雷顿森林协议”,但在此这前,必有一番恶战。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