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的“鸡”与“蛋”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经济事务评论员陈旭敏
2007年10月16日 星期二
究竟是地价推动了房价,还是房价带动了地价?
在中国房价迭创新高的背景下,中国房价和地价的这种循环已经无法辩出谁是“鸡”,谁是“蛋”?不过,毫无疑问,虽然目前中国房价上涨的原因复杂,但是,地价的上涨必然会推动房价走升。
不容置疑的是,资金泛滥是目前中国地价上涨的源头,没有资金的房地产公司在拿地的时候不可能作出无米之炊。不过,从目前看,中国政府目前尚没有打算给房地产企业断粮的打算,反而有扬汤止沸的感觉。据本报周一报道称,总部位于深圳的一家房地产集团卓越即将成为又一个在香港上市的中资房地产开发商,该公司已聘请投资银行协助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预计筹资规模为15亿美元。
事实上,就在本月上旬,SOHO中国和广州奥园集团已经先后在香港资本市场挂牌登陆,分别融资17亿美元和4.6亿美元,而在此前不久,中国远洋地产也在香港股市融资15亿美元。
而另据已计划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招股(IPO)的公司名单,龙湖地产、方圆地产、恒大地产、天山地产等地产公司赫然在目,也许不用多久,这些公司将会陆续从香港股市拿回巨资衣锦还乡;与此同时,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准备再融资的房地产公司更是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上市房地产公司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已合计融资超过1000亿元。
很显然,这些公司在资本市场大肆融资,尤其是在境外融资,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不说,一个直接的动力就是,手握巨资的上市公司到处竞拍地块,结果是全国范围内的土地价格不断创出新高,纪录不断被刷新,一个个“地王”闪亮登场,很自然,房价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根据中国境内一家证券媒体调查,中国地价的上涨确实和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和再融资直接相关,上海、杭州、东莞、天津、厦门等地“地王”的闪亮登场,就是上市公司竞拍地块的结果:上海,苏宁环球集团以6.7万元/平方米楼面价、44亿元天价拿下单价“地王”;武汉,上海豫园商城以35.02亿元天价竞得一块土地等。
从2004年的调控“供给方”到现在的调控“需求方”,中国房地产的调控思式已经是180度大转弯,但是如果仅与房价为衡量标准来看,很明显,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均无寸功可立。
对于中国管理层来说,虽然在调控房价方面已经不遗余力,但要想真正挤出目前中国房价的泡沫,或许必须从“供给方”和“需求方”双管齐下,尤其是象上世纪末一样,再次停止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和再融资,以抑制地价上升,即使是杀鸡取卵,也要在所不惜。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