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楼市成交低迷 小中介四处要求被收购
裁员、地铺关门已成为不少中介应对市场惨淡的常态,更有小中介连人带铺要求被收购
跟深圳逐渐转冷的天气相似,由于成交低迷,深圳的一些中介也已经感受到凉凉秋意。记者调查采访发现,在二手房交易节节下滑的情况下,地铺关门、频频裁员已成为不少中介的应对常态,更有一些小中介由于租约未到期又无力承受高额亏损,主动“出击”要求大中介收购其门店。
宝安、南山是“重灾区”
据了解,目前宝安、南山等楼市泡沫比较严重的区域,已成为地铺关门、裁员的“重灾区”。
记者走访了宝安中心区的多家楼盘,发现一些中介门店前已经贴出“旺铺转让”的告示。在宝安大道附近一名叫风临洲的楼盘附近记者发现,偌大的一个楼盘下面只有3家中介门店。一中介人士表示,该楼盘今年5月份已经入伙,按照以往的状况,楼下应该有不少中介进驻,但今年交易惨淡,“大约不会有中介在这种形势下开店了”。
创辉租售一分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期有不少中介主动找上门,希望创辉连人带铺收购其店铺。“很多中介公司和商铺业主签的租赁合同未到期,如果提前关门可能需要支付一笔为数不小的违约金,但是如果继续经营,又必须要面对亏损的局面,找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收购也挺正常。”该人士说。
记者就此向创辉租售总部一相关负责人求证,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该人士告诉记者,最近确实有中介公司与创辉联系,但不方便透露中介公司名称和所处区域,至于是否收购公司方面暂时没有说法。
“零成交”现象时常出现
西海岸花园是宝安中心区开发较早、占地较小的楼盘,但开店高峰期也集中了七八家中介。中原地产宝安区总经理郑昌洪告诉记者,宝安被认为是楼市泡沫比较严重的区域,现在成交回落的状况很明显。“以前高峰时期,中原在宝安区一个月能成交200多套二手房,但现在市场行情不好成交下滑快,成交量下滑了60%-70%左右。”郑昌洪说。
在交易急剧萎缩的情况下,地铺关门、裁员就成为应对常态。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整个宝安关门的地铺很多,其中除了一些规模比较小的中介之外,还有连锁经营的中介公司也已关闭或打算关闭其位于关外的地铺。
郑昌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水、电、通讯、铺租、员工工资、税费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开支项目,通常情况下,一家十来人规模的中介地铺开支在5万元左右。“如果当月没有成交,中介老板就直接亏损5万元,然而零成交这样的情况在现在时常出现。实力雄厚的公司可以撑一撑,一般的公司都只有通过裁员解决‘经济危机’。”郑昌洪说。
深中介人员流向周边城市
中介人员的流动性本来就很强,在深圳二手房交易“大跳水”的情况下,这种流动性尤其明显。跟深圳的低迷行情不同,佛山、东莞、惠州等珠三角其他城市的房产交易仍然持续火爆,不少深圳的本土中介都在上述城市扩张门店。
据记者了解,从今年3月份起,创辉租售在佛山已经持续开张了30多家分店,该公司佛山方面的负责人曾对记者表示,截至到今年年底,创辉要在佛山开足100家门店。而在佛山“主打”一手市场的世联地产也开始“插足”佛山的二手房业务,在佛山开设了主营二手业务的门店。而上述公司在佛山的管理、行政人员基本上都来自深圳。
业内人士表示,不少中介公司在珠三角其他城市都有分行,公司内部调整也比较频繁。但现在除了公司方面的调动之外,也有中介工作人员的自然流动。在成交一直走下坡路的情况下,后者已经逐渐成为最主要的方式。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