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老中青欢聚一堂纪念114周年
岿 然
在伟大领袖和导师114周年的日子里,北京地区老中青160余人欢聚一堂,隆重举行纪念114周年的座谈会。这次座谈会的主题是“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
座谈会开始,全体起立高唱《东方红》,雄壮嘹亮的歌声把人们仿佛带进了伟大的毛泽东时代。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李伟同志首先发言。他从十七大报告关于在毛主席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论断谈起,讲到著名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认为正是这次历史性的会议奠定了新中国的制度基础和政治前提。毛主席全面总结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具体实践,在这次会议上制订出不同于苏联的、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李伟同志称之为“毛泽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李伟同志还谈到,毛主席关于“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以及著名的“两个务必”的论断或讲话,都不仅仅是就思想作风问题说的,而是有着深刻的政治内涵。解放58年之后的今天,中国还有几千万绝对贫困人口,更不时上演“黑砖窑”这样的“资本奴隶制”丑剧……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的长期性、复杂性与艰巨性。
接着清华大学李定凯教授谈了自己利用工作之余宣传毛泽东思想的种种体会,并谈到在“旗帜网”上读到的一篇关于新中国建设成就的文章《卓绝壮烈的英雄史诗——探寻成昆铁路的轨迹》,这也是“旗帜群”网友网上学习的材料。李教授对毛泽东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倍加赞扬,还朗诵了自己写的一篇歌颂毛泽东时代建设成就及劳动者的散文。李教授表示,现在还未退休,80%的时间用在工作上,只能有20%的时间用在研究宣传毛泽东思想上,等到自己退休后,100%的时间都将用在宣传毛泽东思想上。这时,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提到新中国的铁路建设,铁道科学院工程师张桂芝同志最熟悉了。她在铁路上干了一辈子,深刻认识到毛泽东时代工业发展战略的正确性。张桂芝同志还通俗地讲到,“阶级斗争”就是“利益斗争”,很多文人说现在不应该讲阶级斗争,那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现在社会上利益纠纷可远比那时候多啊。
大家畅所欲言,把会议气氛推向了高潮。
著名统计学家、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成瑞同志在发言中认为,毛主席回答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作为一名“统计人”,李老在论述自己观点的时候列举出大量数据,说明1949年到1978年中国的GDP保持平均每年7.9%的高增长,是当时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而改革至今,贫富差距远远超过资本主义国家;上层建筑方面,2004年的统计数据是资本家当中党员人数达33.9%,远远超过工农群众中的党员比例。详实的数据、充分的说理,征服了大家。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历史的真相,更加认识到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人民所做的历史性、开创性贡献。
参加座谈会的还有不少青年学生,他们介绍了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研究毛泽东思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赢得了大家的高度评价。他们还特别谈到,受青年毛泽东“一师”求学期间游学乡野的故事启发,他们也利用节假日,深入河北农村作实地调查。他们和村民拉家常,了解当地村民的生活状况,亲眼目睹了当前农村存在的种种问题。现在的农村由于失去了正确的社会主义文化引导,被低俗文化所占领;由于农民都外出打工,普遍出现“十室九空”的现象,已无人“建设新农村”。一些地方政府崇拜GDP,盲目圈地,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乱开破坏环境的工厂,致使生态恶化。这些现象触目惊心,引起学子们深深忧虑。
原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卢之超同志在发言中强调,我们除了纪念毛泽东、学习毛泽东,更应该研究毛泽东。我们年年纪念他,但不能仅限于歌颂他、怀念他,更重要的是用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现在的问题。现在中国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离开了毛泽东思想造成的,但我们又不可能简单地拿毛主席当年的指示来解决现在的问题。当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问一下自己,如果毛泽东遇到这个问题,他会怎么办?常常这样提醒自己,才能提高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的自觉性以及运用毛泽东思想解决问题的水平。
专程从天津赶来的天津市委党校教授李振城同志在发言中认为,当前中国面临着国际和国内两方面挑战,国内是主要的,而国内、党内最危险的敌人是民主社会主义。他向大家介绍了自己主编、即将出版的《驳民主社会主义救国论》一书,其中收录了众多理论家批判民主社会主义的文章,特别提到张全景同志两篇驳斥民主社会主义的战斗檄文。
国防大学教授林伯野同志向座谈会提交了书面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贡献》,其中谈到两点:一是“用和平赎买的办法实现了把民族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另一点是“提出并实践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在座谈会上发言的还有原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杨友吾同志、原人民出版社社长李长征同志、北京大学教授缪佟和同志等,一些中青年网友也谈了自己的体会与感悟。“毛泽东旗帜”网站负责人孙永仁同志打来电话向到会同志特别是老革命家致敬。
最后,座谈会在青年诗人蔡诗华《冬天里的一团火》的朗诵声中落下了帷幕。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内容丰富而深刻,很多同志深受教益与启发,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参加座谈会的有原中组部部长张全景、原中共中央农研室副主任谢华、原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光、原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候补书记韩西雅、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朱德魁、原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杨克、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捷、许建康、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孙学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钟亚平、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徐飞、航天部老专家李波、《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社长李正忠、《中流》杂志社社长孙瑞林、《中流》杂志常务副主编徐非光、副主编刘朝兰、《真理的追求》杂志主编喻权域、陈谈强等。原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王子恺、铁道部党校教授吴秉元、中共中央党校众多老教授参加了座谈会,还有不少外地网友也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毛泽东旗帜”网站站长时迈同志主持。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