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最大危险来自于粮食供求失衡的趋势
yl888888
从国家发改委刚发布的一份报告获悉,2007年12月份,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在上月高位回落之后又大幅度上升,玉米、大米、大豆价格加速上升,均创近10年来历史新高。
12月份,芝加哥市场最近交割的小麦、玉米和大豆月均期货价格分别为每吨336.9美元(约合人民币2482元)、166.8美元(约合人民币1229元)和423.1美元(约合人民币3117元),比前一个月分别上涨16.0%、11.3%和9.3%。泰国大米离岸价为每吨349.2美元(约合人民币2573元),比上月上涨5.2%。12月份,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大米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83.7%、12.7%、74.0%、13.3%。
报告还显示,12月份,国内市场小麦、玉米价格先升后降,稻谷、大豆价格上升;大米零售价格平稳,面粉零售价格上升。12月份,粮食企业稻谷、小麦和玉米3种粮食全国平均每50公斤收购价格为79.9元,环比上升2.0%,同比上升10.1%;大豆每50公斤收购价格为210.0元,环比上升3.7%,同比上升73.9%。2007年全年平均,3种粮食每50公斤收购价格为76.0元,比2006年上升10.3%;大豆每50公斤收购价格为153.1元,比2006年上升32.4%。
12月份,全国36个大中城市早籼米、晚籼米、粳米、标准粉、富强粉零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0%、3.6%、1.2%、5.6%、8.3%;2007年全年平均,早籼米、晚籼米、粳米、标准粉、富强粉价格比2006年分别上升5.0%、5.8%、4.8%、6.2%、8.0%。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粮食价格必然传导到国内,推动国内新一轮的粮食价格上涨。
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主因是多因素的。而国内粮食价格上涨与粮食供求失衡密切相关。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大批农民因为体力衰退而退出农业生产。加之出生率下降,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涌进了城市,粮食生产着变为需求者。留在乡村的父老们随著年龄增大和生活好转,也越来越不愿继续耕种务农。加上城市扩容,各地招商引资大量占用土地,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已是不争的事实。粮食减产的趋势,从湖南去年收购的粮食总数量就可以得到验证。
在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不少农村已经变成“空心村”、“留守村”、“妇女村”、“老幼村”。导致大量的土地抛荒。对农业生产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逐渐凸现出来。如果农村出现百分之六十的农户不种田,中国的粮食危机就会随著到来。作为有著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一旦粮食生产出现不稳定因素,其危机可想而知。
今天,新农村建设修建了许多公路,这是千古未有的好事和大事。国家投入空前加大,但是不能制止大量土地抛荒现象又有什么用呢?新农村建设不能仅仅是修好路、建新房,粮食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否则,新农村建设也会变得治标不治本。
国家要立法制止土地抛荒的现象。土地被抛荒了,就是国家的根本被抛弃,新农村建设便无从谈起。从种种迹象看,今年内地的粮食价格也可能飙升,原因是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导致耕地大面积抛荒,而有些基层政府官员隐瞒这一严峻事实,反而夸大种植面积,谎报粮食数量。这一问题如不迅速引起重视,或将使粮价继二○○七年猪肉价格之后发生不可掌控的猛涨势头。一旦粮食价格出现不可控的剧烈波动,对于拥有十多亿人口的中国来说,将有灾难性的影响。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