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秋丰没有想到,今年他参与了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万亩玉米示范项目,也是参与了一场玉米保卫战。
吉林是中国玉米种植最大的省份,也是玉米保卫战的主战场。玉米不仅是所有牲畜的饲料、关乎中国粮食安全,更是燃料乙醇的原料、关乎能源战略。可从去年始,中国玉米从出口国变为进口国,且进口量已现猛增的态势。
9月9日,中国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在吉林召开了万亩玉米示范项目现场会,他们迫切希望从试点项目上建立起选种、测土、施肥等一整套规范的种植体系,通过玉米增产增效为大面积推广做准备。
面对中国大豆已经全面溃败的现实,玉米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增产试点
每年的10月是玉米收获的季节,姜秋丰对今年的收成格外期待。今年年初,他参加了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万亩玉米示范项目,新的玉米种子、新的种植模式的使用,有望让今年的收成提高10%以上。
姜秋丰家住辽源市东丰县拉拉河镇福安村,家有9亩地,全部种植了玉米。姜秋丰有近40年种植玉米的经验,他觉得玉米比其他作物种植简单得多,平时除了喷洒除草剂外基本不用管理,关键环节是选种和施肥。
在这一示范项目中,姜秋丰配合东丰县农技中心尝试使用统一的玉米种子、新型的种植模式——测土配方和缓控释肥技术——进行统一栽培。为了吸引农户参加,测土是由当地农机中心负责,缓控释肥则由金正大公司提供,农户可无偿获得。
经过半年多的试点,让姜秋丰感觉最大的不同是——以前,姜秋丰使用的是本地的玉米种,如今统一使用辽宁省农科院研制新型“辽单570”;过去,姜秋丰对于土壤状况并不了解,为了增产一味施肥,如今却由农技人员一户一测土,根据土壤状况一户一配肥。以往,为图省事姜秋丰一直在使用“一炮轰”(一次性施肥的化肥产品),生长后期玉米则会出现脱肥现象;如今缓控释肥恰恰可化解这一难题。
眼看着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姜秋丰告诉记者,根据玉米目前的生长状况,每个玉米可多出80多粒,亩产预计可达2200斤,增产幅度将超过10%。“试点新型玉米种植模式目的是为了增产,但增产的同时却能使得种植更加环保、高效。”东丰县农技中心的刘辉解释道。
此次,万亩玉米示范项目为期3年,全国农技中心在吉林地区共选取了4个县、万余亩耕地上进行试点。最终通过试点希望能达到“玉米普遍增产10%-15%左右,减少化肥施用10%-20%”的效果。
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主任夏敬源表示,未来万亩玉米试点将形成从选种、测土、施肥等一整套完整、规范的种植体系以便在全国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中美暗战
玉米有着广泛的用途,其中用量最大的是饲料,占到了玉米产量的七成。这是因为近年来中国消费的猪肉、牛奶和鸡蛋数量猛增,几乎所有牲畜都以玉米为饲料,使得玉米的需求大增。
可姜秋丰回忆道,这几十年,吉林农民种植玉米与以前相比几乎没有改进,鲜有新技术、新产品的使用。加之,青壮劳力纷纷进城打工,农民都没心思在家种地。这些年玉米产量能维持下来已是不易,赶上天灾立刻大幅下滑。
姜秋丰多年的经历折射出中国玉米产业的现状。曾经,中国与美国都是世界玉米市场上两大出口国,一直在暗中较劲。可近年来中国玉米出口量逐年下滑,从2006年的300多万吨下降到2009年的13万吨,已无法在全球市场与美国角逐。到2010年,中国反而需要从美国进口玉米。
“我国玉米在国际市场的溃败,一方面是因为国内需求激增,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国玉米从育种、播种、施肥,乃至国家扶持政策都已远远落在了美国之后。”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说。
事实上,中美之间农产品大战已有大豆全面溃败的先例。东丰县农技中心刘辉告诉记者,以前东北种植大豆非常普遍,如今却几乎看不到了。原因就是美国政府高额补贴使得美国大豆以极低的价格冲击中国市场。比如,当地每亩地可产500斤大豆或是2000斤玉米,按说大豆至少应该是玉米价格的3倍,但眼下玉米1.2元/斤,大豆却只有1.6元/斤。由此,种植大豆的农户都改种了玉米,中国大豆市场被美国所掌控。
如今,美国的巨额补贴同样让美国玉米可以长驱直入、涌进中国市场。如一个50万美元产值的美国农场,美国政府就给予7.5万美元补贴,相当于农场的利润。有统计数据显示,从1998年到现在,美国政府对于玉米的补贴金额已经高达2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近2000亿元。
当前中国玉米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增产的幅度。今年7月份中国一次性向美国订购了53.34万吨玉米,这甚至超过美国政府方面预估的今年中国从美国方面进口玉米总量。据此,有专家预测,今年中国从美国将采购500万吨以上的玉米,中国玉米缺口不断加大的现实将维持相当长的时期。
“我国要保证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粮食关系到国家安全。眼下,在粮食当中最重要、最敏感的作物就是玉米。而在东北,吉林是最大的玉米主产区。”农业部农技中心主任夏敬源如此评价这次试点的意义。
此次万亩玉米试点的吉林正处于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玉米种植面积在吉林农作物中占据着65%以上。2010年中国进口玉米157万吨,当年吉林省玉米商品量为1830万吨,如果按照万亩玉米试点增产10%的预期,仅吉林一省增产量即可填补缺口。
正面交锋
如果说中美玉米种植上的比拼是暗战,如今美国玉米和玉米种子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则是一场不可回避的正面交锋。
在这场中美玉米大战中,种子担当了攻城拔寨的利器。就在此次万亩玉米试点的吉林东丰县拉拉河镇,记者看到,美国先锋种业公司玉米种子“先玉335”的广告随处可见。当地一位使用该种子的农民告诉记者,“先玉335”每亩可有2500斤,比国内种子更加稳定、高产。
吉林省种子管理总站站长丁万志介绍,2008年是个丰收年,农民秋天卖粮出现困难,而“先玉335”玉米色泽好、脱水快容易销售,价格也比其他品种玉米高。2009年吉林省遇到了旱灾,“先玉335”恰恰十分耐旱。根据东丰县农技中心的数据,目前“先玉335”已在东丰县占据了55%-60%的市场份额。
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指出,国内玉米竞争不过外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包括种子、化肥在内的新技术、新产品都由科研机构研发推广,而美国却都是由孟山都、杜邦这样的大型商业公司市场化运作。无论从产品自身的优劣还是商业化推广方面,二者差距巨大。他预计,美国玉米种子北上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一带,种植面积已达4000万亩,占据全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10%。
据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教授王象坤估算,美国玉米种子已在东三省——中国玉米保卫战的大本营至少占到50%的市场份额。
如果说中国大豆的溃败仅仅导致了食用油市场被掌控,而玉米不仅是粮食和所有牲畜的饲料、关乎中国粮食安全,更是燃料乙醇的原料、关乎能源战略。
目前,美国有1/3的玉米被用来做燃料乙醇,这使得玉米价格与石油相挂钩。如果中国玉米进口数量持续增多,种子市场任由国外掌控,一旦石油价格有个风吹草动,中国玉米价格、饲料价格、农产品以及工业品价格都会随之波动。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万亩玉米示范项目的与会专家都认为,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吉林是中国玉米种植最大的省份,也是玉米保卫战的主战场。玉米不仅是所有牲畜的饲料、关乎中国粮食安全,更是燃料乙醇的原料、关乎能源战略。可从去年始,中国玉米从出口国变为进口国,且进口量已现猛增的态势。
9月9日,中国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在吉林召开了万亩玉米示范项目现场会,他们迫切希望从试点项目上建立起选种、测土、施肥等一整套规范的种植体系,通过玉米增产增效为大面积推广做准备。
面对中国大豆已经全面溃败的现实,玉米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增产试点
每年的10月是玉米收获的季节,姜秋丰对今年的收成格外期待。今年年初,他参加了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万亩玉米示范项目,新的玉米种子、新的种植模式的使用,有望让今年的收成提高10%以上。
姜秋丰家住辽源市东丰县拉拉河镇福安村,家有9亩地,全部种植了玉米。姜秋丰有近40年种植玉米的经验,他觉得玉米比其他作物种植简单得多,平时除了喷洒除草剂外基本不用管理,关键环节是选种和施肥。
在这一示范项目中,姜秋丰配合东丰县农技中心尝试使用统一的玉米种子、新型的种植模式——测土配方和缓控释肥技术——进行统一栽培。为了吸引农户参加,测土是由当地农机中心负责,缓控释肥则由金正大公司提供,农户可无偿获得。
经过半年多的试点,让姜秋丰感觉最大的不同是——以前,姜秋丰使用的是本地的玉米种,如今统一使用辽宁省农科院研制新型“辽单570”;过去,姜秋丰对于土壤状况并不了解,为了增产一味施肥,如今却由农技人员一户一测土,根据土壤状况一户一配肥。以往,为图省事姜秋丰一直在使用“一炮轰”(一次性施肥的化肥产品),生长后期玉米则会出现脱肥现象;如今缓控释肥恰恰可化解这一难题。
眼看着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姜秋丰告诉记者,根据玉米目前的生长状况,每个玉米可多出80多粒,亩产预计可达2200斤,增产幅度将超过10%。“试点新型玉米种植模式目的是为了增产,但增产的同时却能使得种植更加环保、高效。”东丰县农技中心的刘辉解释道。
此次,万亩玉米示范项目为期3年,全国农技中心在吉林地区共选取了4个县、万余亩耕地上进行试点。最终通过试点希望能达到“玉米普遍增产10%-15%左右,减少化肥施用10%-20%”的效果。
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主任夏敬源表示,未来万亩玉米试点将形成从选种、测土、施肥等一整套完整、规范的种植体系以便在全国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中美暗战
玉米有着广泛的用途,其中用量最大的是饲料,占到了玉米产量的七成。这是因为近年来中国消费的猪肉、牛奶和鸡蛋数量猛增,几乎所有牲畜都以玉米为饲料,使得玉米的需求大增。
可姜秋丰回忆道,这几十年,吉林农民种植玉米与以前相比几乎没有改进,鲜有新技术、新产品的使用。加之,青壮劳力纷纷进城打工,农民都没心思在家种地。这些年玉米产量能维持下来已是不易,赶上天灾立刻大幅下滑。
姜秋丰多年的经历折射出中国玉米产业的现状。曾经,中国与美国都是世界玉米市场上两大出口国,一直在暗中较劲。可近年来中国玉米出口量逐年下滑,从2006年的300多万吨下降到2009年的13万吨,已无法在全球市场与美国角逐。到2010年,中国反而需要从美国进口玉米。
“我国玉米在国际市场的溃败,一方面是因为国内需求激增,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国玉米从育种、播种、施肥,乃至国家扶持政策都已远远落在了美国之后。”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说。
事实上,中美之间农产品大战已有大豆全面溃败的先例。东丰县农技中心刘辉告诉记者,以前东北种植大豆非常普遍,如今却几乎看不到了。原因就是美国政府高额补贴使得美国大豆以极低的价格冲击中国市场。比如,当地每亩地可产500斤大豆或是2000斤玉米,按说大豆至少应该是玉米价格的3倍,但眼下玉米1.2元/斤,大豆却只有1.6元/斤。由此,种植大豆的农户都改种了玉米,中国大豆市场被美国所掌控。
如今,美国的巨额补贴同样让美国玉米可以长驱直入、涌进中国市场。如一个50万美元产值的美国农场,美国政府就给予7.5万美元补贴,相当于农场的利润。有统计数据显示,从1998年到现在,美国政府对于玉米的补贴金额已经高达2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近2000亿元。
当前中国玉米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增产的幅度。今年7月份中国一次性向美国订购了53.34万吨玉米,这甚至超过美国政府方面预估的今年中国从美国方面进口玉米总量。据此,有专家预测,今年中国从美国将采购500万吨以上的玉米,中国玉米缺口不断加大的现实将维持相当长的时期。
“我国要保证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粮食关系到国家安全。眼下,在粮食当中最重要、最敏感的作物就是玉米。而在东北,吉林是最大的玉米主产区。”农业部农技中心主任夏敬源如此评价这次试点的意义。
此次万亩玉米试点的吉林正处于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玉米种植面积在吉林农作物中占据着65%以上。2010年中国进口玉米157万吨,当年吉林省玉米商品量为1830万吨,如果按照万亩玉米试点增产10%的预期,仅吉林一省增产量即可填补缺口。
正面交锋
如果说中美玉米种植上的比拼是暗战,如今美国玉米和玉米种子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则是一场不可回避的正面交锋。
在这场中美玉米大战中,种子担当了攻城拔寨的利器。就在此次万亩玉米试点的吉林东丰县拉拉河镇,记者看到,美国先锋种业公司玉米种子“先玉335”的广告随处可见。当地一位使用该种子的农民告诉记者,“先玉335”每亩可有2500斤,比国内种子更加稳定、高产。
吉林省种子管理总站站长丁万志介绍,2008年是个丰收年,农民秋天卖粮出现困难,而“先玉335”玉米色泽好、脱水快容易销售,价格也比其他品种玉米高。2009年吉林省遇到了旱灾,“先玉335”恰恰十分耐旱。根据东丰县农技中心的数据,目前“先玉335”已在东丰县占据了55%-60%的市场份额。
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指出,国内玉米竞争不过外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包括种子、化肥在内的新技术、新产品都由科研机构研发推广,而美国却都是由孟山都、杜邦这样的大型商业公司市场化运作。无论从产品自身的优劣还是商业化推广方面,二者差距巨大。他预计,美国玉米种子北上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一带,种植面积已达4000万亩,占据全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10%。
据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教授王象坤估算,美国玉米种子已在东三省——中国玉米保卫战的大本营至少占到50%的市场份额。
如果说中国大豆的溃败仅仅导致了食用油市场被掌控,而玉米不仅是粮食和所有牲畜的饲料、关乎中国粮食安全,更是燃料乙醇的原料、关乎能源战略。
目前,美国有1/3的玉米被用来做燃料乙醇,这使得玉米价格与石油相挂钩。如果中国玉米进口数量持续增多,种子市场任由国外掌控,一旦石油价格有个风吹草动,中国玉米价格、饲料价格、农产品以及工业品价格都会随之波动。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万亩玉米示范项目的与会专家都认为,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