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战争
2008年01月28日 《观点地产》
武瑾莹
伴随各种外资金融机构的成立和进入,热钱流进中国,流入了中国的股市和房市。
媒体一度如发现新大陆(爱股,行情,资讯)般为高房价找到一个新理由:大量热钱的涌入。
2007年9月,广东省社科院曾公布一个调查报告显示,现在进入中国的热钱已达3000亿元,著名经济学家钟伟甚至认为实际的热钱数字应是5000亿元。
不管怎样,3000亿元热钱进入中国的报告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全民的关注,特别是政府、金融投行和近几年发展势头良好的房地产商。
为何众人提起热钱就诚惶诚恐,紧张万分?
前车可鉴。分析师指出,亚洲金融风暴中,正是由于热钱的进入,推高了泰国的房价和股票,才使得泰国的通货膨胀加剧,成为金融危机发生的催化剂。人们担心,历史将重演。
回溯到1994年,在人民币和日元贬值的上下挤压之下,泰国出口已显疲弱,而与美元挂钩的泰铢又被强势美元拖到了极为空虚的程度,危机已然成形。在出口下降的同时,大量外来的热钱持续涌入,不断推高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价格。与此同时,泰国的外汇储备虽然有380亿美元之多,但其外债总额更高达1060亿美元,从1996年起,泰国净流出的资金相当于其GDP的8%。为对付通货膨胀,泰国银行不得不提高利率,这一措施,更使深陷债务的泰国的处境雪上加霜。
泰国只有一条出路了,那就是主动迅速地让泰铢贬值。国际银行家们估算,其损失主要在于美元债务变得更加昂贵,外汇储备会减少100亿美元左右,但这种损失会随着国际金融市场对其果断应对的肯定而得到迅速恢复。但是金融黑客们断定泰国政府必会拼死一战,力保泰铢,决不会束手就擒。后来情况的发展果然证明了金融黑客的判断非常准确。
泰国在与金融黑客的交手的正面战场全面失利之后,又错误地主动投入了IMF的圈套。对“国际组织”的盲目信任,将国家的安危轻易交给外人来裁决,再次犯下了无可挽回的错误。
于是,以泰国为起点,整个东南亚国家普遍重复了泰国的金融战败的过程,金融风暴席卷了整个亚洲。
1997年,仍处于较为封闭状态的中国金融业由于对外贸和外资的进入都有严格限制,并没有太多热钱的进入。但2002年,热钱伴随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一起流进中国大地。
热钱真正进入中国是在中国入世签署加入WTO的议定书时,中国便承诺从正式入世之时,中国金融、银行业便对外资开放。其中银行业的开放承诺最为彻底,这就为热钱的进入提供了很好的管道。
比如,中国在加入WTO之时将向外资金融机构全面放开外汇业务,取消地域和服务对象限制。也就是说,一入世,中国将允许外资银行对所有客户(包括中资企业和中国居民)经营所有外汇业务(包括公司业务和零售业务)。
金融咨询类业务及时开放。自入世之日起,外资机构即可获得在中国从事有关存贷款业务、金融租赁业务、所有支付及汇划服务、担保及承兑、公司并购、证券投资的咨询、中介和其它附属服务。
简单地讲,在加入WTO五年之后,外资金融机构在服务地域和服务对象上已与中资金融机构没什么两样。
伴随各种外资金融机构的成立和进入,热钱流进中国,流入了中国的股市和房市。
隐于水底的热钱,是否会成为中国经济的腐蚀剂,这将是留给我们的金融监管部门思考与应对的问题。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