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更令人费解的是中国自己的事情,为什么总是需要摩根士丹利们来引导、暗示、积极评价.....?
香港将迎来第二波人民币债券发行热潮
《财经》特派记者 徐可 《财经网》 [ 04-03 17:26 ]多家内地大型商业银行年内将在港继续发行人民币债券,总额计170亿元
【《财经网》专稿/特派记者 徐可 发自香港】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近日表示,香港政府希望今年内会有更多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此前,他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也强调,发展人民币债券业务对于香港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意义重大。
近日,有多家内地大型商业银行先后宣布,将在今年内继续发行人民币债券,有望掀起去年以来的第二波人民币债券发行热潮,发行总额共计170亿元人民币,发行规模比去年增长了70%。其中包括获得董事会批准,计划在港发行最多70亿元人民币债券的中国银行(香港交易所代码:3988;上海交易所代码:601988),已经获得股东大会批准,在港发行50亿元人民币债券的建设银行(香港交易所代码:0939;上海交易所代码:601939),交通银行(香港交易所代码:3328;上海交易所代码:601328)也表示,有兴趣在港发行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债券。
三家银行尚未公布具体的发行时间表。3月19日,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发放贷款、补充流动资金和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2007年,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银行一共在香港发行了总额为100亿元的人民币债券。中国银行成为首家从事该业务的商业银行。去年9月,中国银行对香港的散户和机构投资者首次发行30亿元人民币债券,便大获成功,获得2.7倍的认购。
香港金融管理局局长任志刚对此曾发表署名文章称,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具有战略重要性,有利于保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以及促进内地金融改革。
任志刚表示,人民币债券的战略重要性可能暂时并不明显,初期市场规模较小,二级市场的成交也可能较为清淡。但是,他相信,内地将逐步取消外汇管制,而香港正是内地资金流最适合的试验地点。
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8年2月底,香港银行体系中的人民币存款额已达478亿元。人民币存款的增幅,远远高于同期外币存款的平均增幅,和同期港元存款的增幅。人民币存款的增加,为香港市场拓展人民币债券业务,提供了保障。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王庆告诉《财经》记者,内地金融机构通过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可以在债券的定价、评级等环节积累经验,对发展内地的债券市场有借鉴意义。“好比发展香港的H股市场,对于内地A股市场有促进作用一样。”
他还表示,持有人民币存款的投资者,正是看中了人民币债券相对于定期存款有较高回报,才有意愿购入人民币债券。香港拓展人民币债券市场,开拓了人民币的投资品种,使投资者继续持有人民币的意愿更强烈,这无疑是香港向人民币离岸中心的目标迈进的一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