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世界粮价危机的背后

李正信 · 2008-04-20 · 来源:
粮食危机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世界粮价危机的背后

 
:李正信 来源:华夏时报

李正信(华盛顿) 资深媒体人

    早在2006年11月,设在华盛顿的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先生就大声疾呼:爆炸性的美国乙醇生产用粮需求,将威胁世界粮食安全和政治稳定。遗憾的是,布朗的这一担忧今天已得到验证。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宣称,全球粮价大幅上涨,已经在36个国家内诱发粮食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是警告:“粮价继续上涨会引发战争。”
    以大米价格为例,泰国、越南、印度、埃及等大米输出国近几个月先后宣布限制大米出口以保证本国供应,导致3月份国际大米价格继续大幅上升,离岸价由月初每吨467美元上涨至月底的608美元,尤其是3月27日泰国大米出口报价比上月暴涨30%,创下20年来的新高。与上年同期相比,3月份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和大米价格分别上升了137.5%、36.4%、79.2%、66.6%。
    粮食危机已在世界广泛地区诱发动乱:海地总理亚里克西成为此轮危机中首位下台的国家领导人;在泰国的几个稻谷生产区,盗窃粮食行为甚至发展到大片大片成熟的稻谷深更半夜被人偷偷收割走;联合国过去3个月内救济达尔富尔难民的56辆卡车粮食被人劫持,至今不但36辆卡车和粮食仍无踪影,且24名司机仍下落不明;在多个国家,政府把粮库列为军事重点保卫场所,增加重兵把守;非洲、拉美十多个国家已发生大规模粮食骚乱,部分国家危机仍在进一步恶化。
    不可否认,现代国际社会并非第一次经历粮食危机。如1972年前苏联天灾造成的粮食巨幅减产,就曾诱发世界小麦、大米和玉米价格成倍增长。然而,此轮粮食危机却与以往大不相同。以往的危机要么因为天灾,要么来自战乱。今天的危机则是粮食国际供求关系发生结构性变化使然。
    布朗把此轮粮食危机比喻成8亿辆汽车与8亿饥民间的“夺粮大战”:发达国家要让8亿辆汽车烧乙醇应对油价上涨,却因此使世界上8亿穷人陷入吃不起粮或无粮吃的危机。包括布朗在内的多数专家认为,推动此轮粮价暴涨的最主要原因,是美国大规模发展生物燃料。有预计显示,今年美国用于乙醇提炼所需的粮食将达1.14亿吨,占美国全年粮食总产量的28%。布朗所长的研究表明,仅此一项,就使国际粮食需求的增长幅度,由2005年的2000万吨,提高到现在的5000万吨。
    导致粮价危机的另一大原因是供需之间的结构性变化。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新兴发展中国家有4亿人成为中产阶层并因此正在改善其饮食习惯。这类人对肉、奶、蛋需求比例的上升,大幅提升了粮食的需求,因畜牧业要产1斤肉需消耗4-7斤粮食。
    在粮食消费快速增长的同时,粮食生产的增幅却因各种原因大幅滞后。天灾自不必说,气候变暖也是粮食减产中日益严重的因素。另外,人为因素也在上升,如农业国快速城镇化,乃至高尔夫球场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导致大量可耕地丧失。这些都是造成粮食危机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从发展趋势看,鉴于此轮粮价危机与以往的实质区别是结构性的,所以目前的粮价上涨趋势就不大可能在短期内扭转。为避免粮价、粮食危机进一步恶化为社会动乱或国家危机,国际社会就必须及早协调行动,控制粮食危机的事态发展。否则,粮食危机最为严重的穷国,就可能步步滑向“战乱国”或“失败国”,从而对世界和平形成更大威胁,使国际安全形势更加动荡。
 

粮荒酝酿下一场危机?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如今从各国财长到各主要金融机构的首脑,从各路投资银行家到普通投资者,从美国富裕的中产阶级到海地平民,内心的潜台词似乎都只有一句“我焦虑,我很焦虑,非常焦虑”。的确,现在值得全球焦虑的事情太多了,但解决的办法似乎没有几个。
信贷危机底在何处
    已经沸反盈天近一年的次贷危机仍然让人揪心,投资者在不断的打击与安慰中无奈地认清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次贷危机已经从金融领域走向实体经济,美国的衰退已经举目可望。
    在世界七大工业国集团(G7)发表的声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信号——“尽管我们对经济长期的弹力有信心,但是对近期的展望却减弱了。金融市场的混乱局势依旧是个棘手的问题,而且会比我们预期的持续更久”。连一直在努力振奋市场信心的美联储官员,都不得不无奈发出了经济低迷的情况可能更加恶劣的担心。4月15日,经合组织(OECD)官员表示,此次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可能在3500亿-4200亿美元左右。而参加会议的银行家则认为,全球金融体系至少要花费12至18个月的时间才会摆脱此次危机带来的困扰。而在IMF最近做出的全球经济展望中,IMF已将2008年全球经济从1月份时作出的预期4.2%下调至3.7%,2009年预期增长为3.8%。IMF认为受全球重大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扩张将放缓。短期而言,尽管新兴市场地区经济有望维持强劲增长,但全球经济下行的风险已经增加。
    4月18日,国际知名投行美林宣布第一季度亏损19.6亿美元,这将是美林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亏损,是该公司1994年历史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亏损,亏损总计将扩大至300亿美元之上。4月15日美国第四大银行Wachovia宣布第一财政季度亏损3.5亿美元,并再度冲减20亿美元资产。自2007年以来,包括花旗与瑞银在内的全球主要投行,已宣布的资产冲减与信贷损失已达2320亿美元。
    而作为这次危机“恶源”的房屋市场的糟糕表现,更是出现了向全球扩散的迹象。美国商务部4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份新屋开工数量下降11.9%,季调后年率至94.7万户,比2月份急剧下降了11.2%。如果折合成年率,美国3月份新屋开工数量大幅下降36.5%。这样的残酷现实正在全球上演。在英国,到今年3月,房价在1个月内下挫了2.5%,创下了1992年以来最大的单月跌幅。但是如果与西班牙和爱尔兰的惊人表现相比,英国的问题似乎根本不算什么。这两个国家的房地产投资占经济总量的比重高达9%和12%,西班牙在过去10年中建造了超过400万套的住宅,比德法英三国的总和还多,平均房价更是上涨了两倍多。据IMF估算,西班牙的房价被高估近15%。而虚高近30%的爱尔兰房价更是有可能让这个国家已持续十年的经济增长出现停滞。而在遥远的东方,似乎也没脱离这场灾难,印度2007年的房价已经下跌了20%,而截至今年2月底,韩国的房屋空置数量达到了12年来的新高。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系列迹象都已经表明金融领域的问题已经进入了实体经济,这将会导致世界经济局势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动荡,在2008年问题全面暴露之后,2009年将会是世界经济非常艰难的一年”。
全球通胀猛于次贷
    正当次贷危机造成的信贷紧缩让人们度日如年时,一场被世界银行称为更大挑战的全球通胀又向我们咄咄逼近。2月份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创下了30年来的最大涨幅,达到了12%,而黄金的千元价格也成过去,石油价格在每桶110美元上下挑拨着我们的神经。各国的CPI逐一被刷新。
    美国劳工部4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能源价格月率上升1.9%,年率上升17%。受此影响,美国3月CPI月率上升0.3%,年率上升4%,剔除食品与能源后的核心CPI月率上升0.2%,年率上升2.4%。而作为美联储决定货币政策时候的重要参考数据,核心CPI已经超出了美联储心理预期的1.5%-2.0%。花旗银行分析师许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这样一个核心CPI数据面前,美联储的降息预期似乎只能有25个基点,通胀也许是美联储下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
    欧洲的情况似乎更加不容乐观,以控制通胀为自己主要目标的欧洲央行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通胀新高度,欧元区3月CPI年率上升3.6%,核心CPI年率升幅也由2月的1.8%扩大为2.0%。飙升的通胀进一步打消了欧元区短期内减息的可能性,甚至有一些专家建议欧洲央行应该在合适时间内加息。通胀上升将削弱消费者的购买力,这将意味着欧元区内需增长将放缓,对整体的欧元区经济都会带来下行风险。“与次贷危机相比,对于某些国家来说通胀问题将会是一个更大的问题,由它将会导致出现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很难控制。”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副行长吉姆·亚当斯表示。
粮荒威胁全球安全
    而全球通胀的核心——食品价格已经向我们的心理极限展开了挑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食品指数显示,2007年一年谷物价格就上涨了42%,截至2008年2月的36个月中,小麦的价格上涨了181%。仅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中,国际市场的稻米价格上涨就超过了50%。然而让人们感到更加恐慌的事情还在后边,据统计,全球谷物的库存正在大幅减少。目前,全球的库存量约为4.05亿吨,其中大米库存为1.024亿吨,为1982年来的最低点。昔日的世界粮仓们如今已经开始紧闭出口大门。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泰国的大米出口工会向政府提出应该限制大米出口,使每月的出口量不要超过65万吨。3月28日,越南政府也宣布今年大米出口将减少25%。欧洲粮仓乌克兰也因为自己的粮食储备已经降至40年来历史最低,决定限制粮食出口。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涨,各种通胀压力导致农产品成本增加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灾害天气频发等因素,都使得农产品这一个有固定周期运行的商品,在短时间内价格不会迅速回落。此轮的上涨压力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能缓解,估计要到2010年才能实现新的供求平衡。”
    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与全球市场的有价无货,将全球安全推向一个危险的境地。越南农民拿着猎枪日夜守护在田地,埃及、莫桑比克、塞内加尔等地饥饿绝望的群众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海地总理亚里克西也成为了第一个在粮食危机中下台的政府首脑。据世界银行统计显示,过去4年食品价格翻倍,可能令低收入国家约1亿人陷入贫困,从而会给世界局势带来一定的动荡。
“紧”字当头,中国从容应对
    在目前这种金融危机未散、全球通胀紧逼、粮荒又袭的复杂环境下,中国政府也同样应该采取较为现实、灵活的政策。“虽然我国现在有充足的粮食库存供给,但我国政府应该继续坚持现在的粮食政策,鼓励进口、约束出口,对粮食种植等给予相应的补贴,充分保证粮食的自我供给。进入WTO以来所说的那种利用国际市场来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想法似乎是不太可靠的。”李国祥说。
    “而粮食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一个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问题。”商务部研究院韩秀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我国从紧的货币制度还是适用于当前这种复杂环境的,我们应该严格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一个首要目标。而美国经济衰退带给我们在出口方面的损失,我们会在对欧盟以及新兴市场的贸易中有所转移,同时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对我们自身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内需,将我国经济由外需型拉动转向内需型拉动。”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日趋紧密的时代,我们对世界经济纷繁复杂的变化应该保持密切的关注,而我国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应该与时俱进,从而使得我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可以从容应对。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2.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3. 星话大白|越南
  4.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6.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7.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8.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9.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动,迫使中国放弃毛泽东思想!
  10. 到底是谁在夸《新闻女王》?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8.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