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哈尔滨糖酒站非法开发房地产非法操作企业改制严重侵犯职工权益的情况
在未经哈尔滨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批文,在市商委的非正规默许下,从1999年至2003年哈尔滨糖酒站领导擅自拨离企业土地、非法开发房地产;2004年擅自制定假企业改制方案并未经全体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强制职工买断工龄,不给退休职工补办拖欠多年的医保,将土地拨离置换的补偿资金和非法改制成本剩余后的国有资产非法转移搞体外循环,用于开办以企业领导子女为负责人的北安三德酒厂,用于跟本企业没有任何业务关系的企业领导个人还债。
哈糖酒站领导的腐败行径已经严重侵犯企业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致使251名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实施买断工龄的职工得不到按当时政府规定的标准而应得的补偿,致使本应在改制中一并将退休职工(148名)在内的全体职工医保补办问题却得不到解决,同时拖欠多年的医药费、包烧费、遗属抚恤金也得不到补发。
哈尔滨糖酒站和市商委领导的这些非法行径已对维持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形成严重威胁,广大糖酒站职工进行了七、八年的上访,目前维权行动正在发展升级,随时有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应引起政府部门及相关媒体的必要关注。
一、 未经哈市国资委批复,擅自拨离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土地置换补偿金并非用于企业改制和妥善安置职工
1999年8月5日,哈糖酒站给市商委打报告:《关于利用生活区土地进行改造建设的请示》(哈糖批字[1999]第24号文)。
该报告提出:“为维持企业运转,保证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计划利用生活区及沿通顺街一侧土地约1200平方米与省社科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合作,开发建设一、二层为商业用房的经济适用住房的改造建设。”
2000年1月19日,市商委批复“同意”,但当时没有报请市土地局和市国资委审批。
2003年8月13日,哈尔滨糖酒站再次给哈市商委打报告(哈糖批字[2003]第4号)要求在土地置换一期工程完工以后再进行二期工程:“即把公司仅有的9606.2平方米土地全用掉,与开发商按6:4分成”。
2003年11月4日市商委给市土地局打报告(哈商基字[2003]124号)《关于拨离糖酒公司土地的函》,表示:“同意糖酒批发公司同黑龙江省龙联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土地置换协议,转让金全部用于企业改制、职工安置。”此报告未加盖公章。
2005年8月3日,由道里区中小企业经贸局纪检科科长于邦国、糖酒站新任领导朱长起、牟汉卿组成调查组去市土地局、市国资委调查核实,段处长和杨处长予以接待并通过电脑搜索,糖酒站拨离土地一事并未由市商委上报。
在市土地局、市国资委根本没有批复的情况下糖酒站于2000年10月14日和2001年11月1日分别签订了一期拨离土地12211.5平方米,二期拨离9606.2平方米的《动迁补偿还建协议书》《动迁补偿协议》,应取得的土地动迁补偿收入及还建商品房收入共计35291020元。
根据黑龙江中信会计师事务所[2006]第197号审计报告:根据协议还建商品房4000平方米,共计850万元,实际面积4084平方米(27套房)应为10367.5万元,尚有2962.8万元出售还建商品房应收款没有如期收回,实收7404,718.32元(704.7万元)。
为什么还有将近300万元房款没有收回呢?因为土地拨离置换并未得到土地局、规划局、国资委的批复,办不来房产证、土地证、购房者有理由不按全额付款。
据审计报告,除还建商品房外,糖酒站另外还出售原有五处房产,实际收入计193万元,尚有90万元没能如期收回。
这样,糖酒站可有3600余万元的资金支配权,站领导完全可以用这么多的资金来妥善安置好企业职工,使各项拖欠的待遇得到补偿,但该站领导只支付了其中一小部分给职工买断工龄:支付劳动服务公司(大集体)职工解除劳务补偿金751808元,支付国有职工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4087574元,计477.9万元。
那么,其余3122万元的大部分土地拨离还建商品房出售款用到什么方面去了呢?据审计报告称:除了支付职工工资和社保资金计839万元以外,有以下几笔非法不合理支出:
一笔200万元用来支付前任法人代表曹刚调来糖酒站之前个人承包市糖酒批发大楼(属市糖酒批发公司,与糖酒站不是同一单位,没有业务关系,债权债务关系)时所欠个人债务,属于以权谋私的贪污行为。此案已由市检察院介入立案调查,正在处理中。
一笔借给北安三德酒业有限公司(三德酒厂)1237万元,还款277万元,尚欠960万元。北安三德酒厂是以曹刚为董事长代表糖酒站作为股东出资80万元,以曹刚大儿子为总经理(并非糖酒站职工)的股份制企业。该企业自成立(1999年6月)起至今经营亏损严重,产品从未打入过市场,只得将大量滞销货封存在仓库内,或以高价抵给糖酒站职工当作工资,包烧费、社保金、买断工龄补偿金,如果职工提出不要此货抵现金,可按50%折价再由糖酒站收回。
一笔支付道里区工商局房款19万元(白条),一笔支付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房款55万元(白条),一笔2001年12月30日凭证付糖酒站党委书记王伟哲出国考察费3.6万元,还有从2000年至2005年期间的业务招待费78.7万元。
据查,在职职工(含2003年251名买断工龄职工)272名,退休职工148人的医保没有投入一分钱,并且大部分职工多年拖欠的包烧费、医药费、遗属生活费没有支付补偿。
2006年7月19日当现任领导班子跟前任领导班子交接时,账面实际余额为零。
糖酒站拨离土地置换补偿及还建商品房已有3600万元的支配条件,只要将其中的400万元支配给全体职工就可以足够办医保手续,但是糖酒站领导心太黑太狠,眼里根本没有职工的利益,只有他们几个人的私利和私欲的无限膨胀要用几千万元的公款来满足。
二、未经哈市国资委批复,未经企业全体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强行操作非法企业改制,大大缩减改制成本,严
重侵犯广大职工合法权益。
当时糖酒站并未召开全体职工大会,拥有420人的企业只有23人召开了所谓职工代表大会,2001年12月6日召开职工代表,应到会26人,请假2人,病假1人,实到23人,缺席4人,经讨论表决时不同意企业改制方案6人。
2004年8月5日哈糖酒站(哈糖站字[2004]第5号)文件出台给市商业局(即原市商委)《关于我单位出售房产及有关事宜安排意见的请示》,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2001年8号文件精神进行改制,251名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均补偿金2.1万元,计527万元。
2004年10月25日,由市商业局出台(哈商企字[2004]142号)文件:《关于哈尔滨糖酒采购供应采取退出式改制的函》,认为糖酒站的改制方案既稳定了职工队伍,解决了国有企业职工身份问题,又符合我市国有企业退出式改制的这一基本形式,特请贵委给予审核和认定,并按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办理。
经糖酒站职工多年上访,在省信访办的干预下,2005年4月由道里区中小企业局局长牵头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并去市国资委调查,才了解到市国资委并未接到市商业局关于糖酒站企业改制的函件,因此市国资委也并未批复这个函件,并未同意糖酒站的改制方案。调查组又去市商业局,该局体改办耿处长说:“当时糖酒站经理曹刚多次到市商业局磨、泡,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给出示了一份给国资委的函,当时并没有发给国资委,只是为糖酒站领导提供一份莫须有的凭据。”所以调查组去市国资委是不可能查到批复文件的。由此可见,糖酒站的企业改制是非法的,是一场瞒天过海自欺欺人的骗局。
三、 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广大糖酒站职工被迫上访告状,连续七、八年的上访坎坷艰辛,面临重重困难,因为法制不健全,官官相护,因为经常受蒙骗受打击……
糖酒站拨离置换土地所得补偿资金足够给职工补办医保等福利问题,但是站领导却硬是拖欠着不办,除了以强制手段非法要求在职职工买断工龄,还经常用欺骗手段唬弄退休职工,说什么;医保问题正在给你们办着跑着。职工们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多年坚持上访,上访时受到上级部门的查问,站领导便以蒙骗手法应付几句,若中断一段时间上访,便不闻不问,忘乎所以,俨然根本没此责任和义务。
糖酒站领导层的少数几个人不知通过什么途径已为自己办了医保,对外还扬言:现在办什么医保,办了医保也没用,有了病大部分还得自费解决。
为了维护自己的的合法权益,广大糖酒站职工被迫长年上访,从2001年起到现在,已坚持七、八年,他们几十次去过市商委,多次去过市政府,省委信访办,去过道里区政府,区中小企业局。因为法律不健全,官官相护,他们投诉的问题一直得不到重视,得不到如实果断地处理,也得不到正式的答复。因为执着的越级上访追查,有关领导不得不一次次地敷衍搪塞,用谎言阻止欺骗他们继续上访;甚至导致企业领导一方面用武力威胁来恐吓,雇用黑社会及穿警服的人员来殴打暗杀,一方面用物资金钱利诱来分化互解他们。因为是弱势群体,他们的上访历经坎坷,举步维艰,面临着重重困难阻力,具体地说可以列举出如下几个事实:
1、2004年,糖酒站职工孙永林到道里区河松小区去找单位领导曹刚调查核实有关资金去向问题,离开后被指使来的本单位保卫科副科长赵洪福及黑社会三四人所打伤,孙永林当时到河松派出所报案,要求惩处打手,派出所民警表面上答应立即处理,但随后便不了了之。
2、2004年夏,糖酒站职工曲健随同本单位几十人职工去哈市政府(友谊路)信访办上访,因为跟前来截访的曹刚吵了几句,相互动手拉扯,便被跟随而来的警察(警徽代号01549)所殴打,市信访办的工作人员看到上访职工被打,置若罔闻不予制止。
3、2005年春,曲健夫妇二人在自己家卫生间双双被人暗杀而死于非命,联想到他曾在市信访办声言自己掌握单位领导贪污腐败的证据——一盘现场录制的曹刚等人从事经济犯罪活动的录音带,使大家普遍怀疑他们夫妻被杀与此有关,以后他家里的录音带已不翼而飞,没了踪影。而此桩重大案件虽然经公安部门立案侦察却一直破不了案,犯罪嫌疑人也一直未被收审,因为能够敲开门到曲健家里去动用凶器,肯定是跟曲健有一定交往关系的熟人——不排除是单位领导唆使的部下所为。案子不难破却不能破不想破,一直破不了。
看来反腐败为职工合法维权已经到了短兵相接兵相见的地步,腐败分子有权有钱可以雇凶杀人,也可以用钱来买通包括公安信访的各个环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连人命官司都可以用钱摆平。
4、曹刚在任总经理时利用职权将糖酒站的国有资产200万元贪污挪用偿还他个人的欠债,因为不断被企业职工举报投诉,2007年冬哈市检察院不得不立案,并指派双城市检察院受理,双城市检察院对此案经侦察取证后对曹刚实施了拘捕收审。然而没关进几天拘留所,便得到某些人的关照,以因病假释为由将他放出,至今此人仍逍遥法外,使该案不能得到公正的判决。
5、无论是殴打、恐吓,还是暗杀,还是官官相护,腐败分子得到庇护而逃避惩处,被剥夺了合法权益被侵占了切身利益的企业职工是不会放弃,终止维权行为的。他们仍然坚持着长年上访。2006年最后信访责任单位被指定为道里区中小企业局,该局领导鲁波不去积极督促糖酒站领导挖掘潜力筹集资金为本企业职工交社保办医保,而是异想天开地编造一个个谎言:鲁波局长说什么已经将糖酒站职工跟蔬菜公司职工捆绑在一起,利用蔬菜公司的冷库出兑资金给糖酒站所有职工办医保,劝上访糖酒站职工别着急耐心地等待,别再上访,过几个月便可以操作等等。还煞有其事地吹牛说:“资金已拿到,就差办理过户手续了!你们在家再等等吧!”结果直到现在的2008年,糖酒站职工已经等了两年多,鲁大局长的谎言已不攻自破。
6、除了骗还有哄,用小恩小惠拉拢收买个别闹得厉害些的上访人员,以此来分化互解上访职工队伍。现任单位主要领导朱XX以前未曾从前任领导手中接班时也曾是积极的上访者,也曾是上访骨干,自从接过班以后已不再反腐败上访告状,虽然他从前任接过来的帐本仍是零资产,但他不要求审计前任,只要他手里仍然有钱花(不知从何而来),仍然可以在年节假日给个别闹得凶的上访者送几百元的饺子钱生活补贴,以此劝阻他们别再上访;朱XX作为新任领导也会施展些骗术,不久前他还扬言要收户口收相片,给大家办医保,其实连具体管这项工作的都说根本没这回事。
朱XX作为现任领导没能力没办法也不想下定决心将前任套走骗去的国有资产再追回来给大家办点实事,他已被前任领导迷惑住并成为其傀儡,他欺骗职工无非是要阻止职工们别去上访,少去上访,放弃维权行为,为前任领导开脱罪责。
四、七、八年的上访没有一个最终结果,社会矛盾正在激化,上访正待升级,期望政府及媒体给予关注
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2008年,哈糖酒站广大职工已连续上访七、八年之久,尚不能得到一个最终结果,企业领导擅自操作非法拨离土地置换,非法强制职工买断进行企业改制的责任不被追究,251名买断工龄的职工和148名退休职工的医保金至今没有着落。他们辛勤几十年如今已是风烛残年的六七十岁,直到八十余岁的老退休职工都没有医保待遇,有了病无钱看病吃药,因为自费医治实在太难以承担。为维护合法权益,为维护切身利益,他们正在积极想办法准备继续执着地上访,他们要扩大上访力度:集体越级上访到省级政府,甚至派几十人赴京到国务院、全国人大、中纪委上访,寻找相关媒体网站,广泛呼吁,扩大影响,以至于准备采用去市公安局呈递职工维权游行的申请等措施来达到目的。因为他们要生存要吃饭要看病,要求享受国家给予的福利待遇,这些都是基本的起码的权益,他们的维权要求一天不给予满足,他们的活动便一天不会停止!
希望政府部门有关媒体,有良知有正义感的记者和人士,从构建和谐社会,稳定社会大局出发帮助糖酒站广大职工,助这些弱势群体一臂之力吧!
哈尔滨糖酒站广大职工
二○○八年四月二十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