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民在放什么烟幕弹——评所谓“弱国心态”
乐民
2006年两会一过,万象更新。中央给各方面的问题定了调子,以“韬光养晦”著称的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也开始谈论起“弱国心态”来了。
在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吴建民给“存在决定意识,这可能是中国在过去一百多年里被列强踩在脚底下所逐渐形成的一种弱国心态”的病状,进行了一番形象地描述:
“一、对别人的评论十分在意。”
“二、喜欢过分炫耀自己的成绩。”
“三、对于存在的毛病和缺点则不大愿意提及。”
“四、瞧不起小国、弱国。”
“五、在大国、强国人士面前,总有些底气不足、自惭形秽,总觉得矮人一头。”
如果顺着吴建民的思路,大可以再罗列出这样几条:
1、打着“韬光养晦”的招牌做缩头乌龟,顶着“有所作为”的旗号游手好闲。
2、一面号称领土完整,一面岛屿被占领宣称谈判“共同开发”。
3、一面宣称自己是主权国家,一面邀请别国干涉自己内政。
4、一面宣称“自己市场经济国家无须别国承认”,一面坦言别人是处长,自己是科长。
5、一面践踏自主产权开发,一面吹捧国外品牌购买(如运十、歼12)。
6、还可以加上这一条,对无产阶级先进理论弃之若敝,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顶礼膜拜。
在进行初步诊断之后,吴建民进一步指出:
“以上种种弱国心态,对正在发展的中国危害很大。它的危害可以用“害己害人”四个字来概括。“害己”,首先是这种心态会增加中国在前进道路上的阻力和困难”,“其次,弱国心态使得我们不能全面看待自己,容易浅尝辄止,鼠目寸光”。
病情断得倒有几分准确,可为什么“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与历史上大国崛起的道路全然不同。世界对于历史上那些大国崛起带来的腥风血雨依然记忆犹新,有些人担心中国会重蹈历史上大国崛起的覆辙。弱国心态会使我们骄傲自大、固步自封,使我们失去朋友,增加中国发展过程中的艰难险阻”这一说,却颇有几分“中国威胁论”的意味?
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进步毫无疑问是巨大的,但距离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即在21世纪中叶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去年我们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1.4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然而,世界知识产权的97%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我们自主的知识产权还不到2%。我们不能不看到,在全世界产业分工链中,中国人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打工仔”的地位。“害人”,弱国心态容易伤害别人,不能平等待人,不必要地激化矛盾”这一说,又到处充满了“别人是处长,自己是科长”的论调?
最后,吴建民指出,这种“弱国心态说到底是缺乏自信心,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看待世界,是中国过去屈辱的历史所造成的。要摒弃弱国心态,我们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要克服它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就需要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弱国心态的危害,鼓起勇气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这样才能逐步摒弃弱国心态。”
说得是十分正确。尽管吴建民忘记了新中国曾经有过一段并非“缺乏自信心,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岁月,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确“要摒弃弱国心态,我们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要克服它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问题在于,到底是什么人得了这种“弱国心态”的软骨病?
吴建民把这些病患羞答答地隐藏在文章的开头部分——“从1994年到2003年,我先后在欧洲当了9年大使,先在荷兰,后在日内瓦,最后到了法国。9年中,我接触了国内到访的许多代表团。在与他们的接触当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我在同一些人的接触当中,也发觉了一些问题。”
也就是说,是吴建民从“1994年到2003年”,“先在荷兰,后在日内瓦,最后到了法国”当大使的时候,在接触“国内到访的许多代表团”中的“一些人”。说“一些人”,可能有些客气,因为也有可能是全部或是大部分人。那么,“国内到访的许多代表团”中的“一些人”又究竟是什么人?
国内到访的代表团,官派的也就是我们的公仆或是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也可以称为官僚;私派的也就是民营企业家,也可以称为资本家。如果再加上我补充的六条,可能还要包括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的外交工作人员和一些领导的人员。
所以我要问一下,资产阶级得了软骨病,为什么要全国人民吃药?
2006年3月22日星期三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