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居易:人民币贬值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
黑居易博客:http://blog.sina.com.cn/heijuyi2008
近日,人民币连续两日跌停,贬值信号愈发强烈。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特别是沿海地区制造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出口受阻、订单锐减等外部因素导致停产、倒闭,大量工人失业返乡,给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经济政策主张通过扩大内需的方式来实现“保增长、促就业”的目标。但是,扩大内需非一日之功,实施难度也很大,难解燃眉之急,要见到功效也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那么,人民币主动贬值显然可以快速增强国内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有力地化解出口企业的压力,挽救濒临崩溃的沿海制造业,避免大量失业人口的出现,为制造业复苏奠定坚实的金融基础,很好地缓解解国内经济增速减缓的压力。黑居易以为,这不失为一个脱困的权宜良方。
但是人民币贬值的担忧也时常见诸报端,马红漫撰文指出人民币若贬值不利危机应对。他认为,首先货币间的汇率高低是一个相对价格,本币贬值并非一国所独有的“法宝”,能够被贸易伙伴轻易复制。其次,单个经济体本币大幅贬值极有可能引发贸易保护主义的全面兴起,在互相敌视的贸易环境下,显然不利于各经济体联手应对金融危机。再次,一旦人民币长期趋势由升值转为贬值,国际热钱必然会选择及时套利了结,并回流本土将对中国金融市场和经济实体运行造成巨大的冲击。
黑居易以为这三点值得商榷,认为人民币贬值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首先,本币汇率的主动贬值确实可以被贸易伙伴轻易复制,1998年金融危机发生时亚洲各国的货币贬值具有连锁反应特点也是事实。但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单方面对美元进行适度贬值,不会带来人民币与亚洲各国货币的汇率变化,那么亚洲各国贸易伙伴没有必要进行主动贬值。过去二年多,人民币处于持续快速升值的通道,现在适度小幅贬值是一种正常的、理性的回调,并不会给对外贸易带来巨大的波动。
从历史经验来看,贸易争端的发生的根源并不在于汇率调整,而在于各国竞争力的对比变化导致了对方的担忧,纯属故意找茬的行为。1990年代初,朱容基进京主政中国经济,抡起板斧开始了金融领域的汇率改革,直接把中美汇率从1:5.7贬值到1:8,从而给中国这辆廉价的车子装上了飞速运转的现代轮胎,一部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增长大戏拉开了大幕,驰骋十几年,到今天终于遇到问题了(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不愿意放弃低廉成本优势,不愿意在高科技等新兴产业的投入,优势耗尽,新优势还没出来,于是陷入了泥潭)。近年来,中美贸易顺差持续扩大,贸易争端愈演愈烈,这是不争的事实。同时,人民币迫于美国政府的压力持续大幅升值,也是不争的事实。换言之,中美贸易战的激烈正是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发生,而不是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发生的。现在一些教授专家担心人民币贬值导致贸易争端的加剧实在是杞人忧天。
其次,中国制造业处于世界经济链条中的最低端,通过本币贬值的方式可以获得产品价格优势以扩大出口,但是美国拥有全球高科技产业和产品,通过产品的高价机制可以获得高利润,实在没有主动贬值的必要性。在当前金融危机中,美元的强势领导地位虽然受到削弱,但没有被取代,至今还不可能出现一种与美元相抗衡的货币来领导群雄。在这种情况下,欧美等大经济体都希望并需要美元继续走强,确保其世界货币的领导地位,特别是中国将巨额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国债券,已经蒙受了巨额损失,当然也希望美元走强。一旦美元持续疲软,陷入恶性贬值的下行周期,世界经济的恐慌则可想而知,世界经济局势也将雪上加霜,其后果更是不堪想象。
再者,不必过分担忧国际热钱撤走,有必要加强对热钱的监管。2005年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长期处于升值通道,国际热钱长期蛰伏于国内。但是,目前国内的热钱规模有多大,对经济造成的冲击究竟有多大?金融危机后热钱撤出了多少,还剩下多少?华尔街金融风暴爆发后,美国实体经济受到一定的损害,美元资本是否已经有部分已经回流至本土?这些问题,一般人并不知情,因此难以估量国际热钱撤走的可能性。再说,即便几千亿外资仍然悉数蛰伏在国内,也不可能因为人民币出现了贬值苗头就悍然突然全部撤走,毕竟在形势不明朗前,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外资很可能不会像专家们预料那样轻举妄动。另外,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资本四处流窜,寻求投资机会,国际热钱从中国撤走了,又能找到哪个合适生根发芽的好地方呢?
黑居易认为,中国政府既然顶着美国政府的压力,迈出了人民币贬值的第一步,需要考虑的不是瞻前顾后、畏畏缩缩、左顾右盼,而是清醒地判断形势,确保本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其中严密地监管并限制热钱的流动就是重中之重。人民币贬值的趋势应该是既定方针,选择的路径也许只有两条,一是循序渐进式的震荡贬值,即不能让热钱确认人民币贬值的长期性和必然性,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偶尔放点烟雾弹,打乱热钱撤走的决心和部署;二是一步到位式的定位贬值,这种方法在邓时代1978年和朱时代1993年都使用过,所起到的效果比较理想,笔者以为回到汇改前即1:8的左右的汇率。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